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BAQUS的农业机械铜钢复合板弯片冲压模拟与模具设计探究
1
作者 刘洁 张志红 《南方农机》 2024年第9期177-179,共3页
合理应用机械模具加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ABAQUS进行农业机械铜钢复合板的弯片冲压模拟以及模具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质量。利用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 合理应用机械模具加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ABAQUS进行农业机械铜钢复合板的弯片冲压模拟以及模具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质量。利用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模具要素分析了成型应力以及厚度参数产生的影响,可以确定最佳的数值。试验发现,通过增大凹模圆角参数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应力以及厚度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在凸凹模间隙为1 mm时,能有效提高板料成型的整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农业机械 铜钢复合板弯片 冲压模拟与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的冷冲压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阳 王敏 +1 位作者 崔振山 吴海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7-131,共5页
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分为间接热成形和直接热成形两类。间接热成形技术主要有冷冲压和淬火两个关键步骤。针对间接热成形技术的冷冲压这一关键步骤,利用Autoform软件对22MnB5钢的汽车覆盖件进行了冷... 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分为间接热成形和直接热成形两类。间接热成形技术主要有冷冲压和淬火两个关键步骤。针对间接热成形技术的冷冲压这一关键步骤,利用Autoform软件对22MnB5钢的汽车覆盖件进行了冷冲压过程模拟,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后续的淬火操作,对其进行了回弹分析和回弹补偿,以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FORM 冲压模拟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软件的汽车内衬板冲压成形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郑鹏 韩方方 姜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5期548-552,共5页
针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后会出现起皱、拉裂等各种缺陷问题,以汽车覆盖件中最常用的内衬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冲压仿真.详细阐述了用Dynaform5.6软件实现板料成形有限元仿真的基本步骤及修正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所出现的起皱现象及增厚... 针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后会出现起皱、拉裂等各种缺陷问题,以汽车覆盖件中最常用的内衬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冲压仿真.详细阐述了用Dynaform5.6软件实现板料成形有限元仿真的基本步骤及修正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所出现的起皱现象及增厚率都超出了允许范围,并提出在凹模入口处设置拉延筋以平衡材料流入量的修正方法,修正后的模拟结果基本理想.所阐述的板材冲压数值模拟方法,可显著降低模具加工成本和制作周期,为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皱 拉裂 Dynaform软件 冲压模拟 拉延筋 覆盖件 内衬板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达外壳盒形拉深件成型模拟与冲压级进模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洁 江开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9期25-28,42,共5页
对马达外壳拉深件的成型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利用Dy-naform软件对冲压过程进行拉深成型模拟,通过分析成形极限图、厚薄图,预测拉深过程中的起皱、裂纹、减薄等问题。根据模拟分析数据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检验装配干... 对马达外壳拉深件的成型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利用Dy-naform软件对冲压过程进行拉深成型模拟,通过分析成形极限图、厚薄图,预测拉深过程中的起皱、裂纹、减薄等问题。根据模拟分析数据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检验装配干涉情况,从而在设计阶段将失误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形拉深件 冲压模拟 级进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的汽车纵梁工艺分析及冲压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敏杰 曾珊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114,共3页
针对钣金件冲压成形后会出现起皱、拉裂等各种缺陷问题,基于Dynaform软件,以汽车纵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冲压成形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拉延筋的方式来控制各部位材料流动的速度能显著改善零件的成形质量。
关键词 冲压数值模拟 DYNAFORM 拉延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冲压数值模拟中网格自适应算法插入新结点的新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苏 施法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8,共5页
介绍了板料冲压数值模拟中的网格自适应加减密技术,针对加密中插入新结点通常采用的边平分法,提出了新的方法。首先,引入了扩展单元,通过比较其与普通单元的形函数说明了扩展单元的性质。其次,给出了自适应加减密的过程,通过比较单元边... 介绍了板料冲压数值模拟中的网格自适应加减密技术,针对加密中插入新结点通常采用的边平分法,提出了新的方法。首先,引入了扩展单元,通过比较其与普通单元的形函数说明了扩展单元的性质。其次,给出了自适应加减密的过程,通过比较单元边上两结点的结点向量夹角之差来决定是否加减密,在形成所有的加减密单元边后,根据几种情况进行相关单元的加减密处理。在提出的插入新结点的新方法中,充分利用结点向量的信息,使新结点的位置更逼近于实际边界。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正确,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冲压数值模拟 自适应 边平分 网格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60镁合金Johnson-Cook本构方程的修正及冲压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泽成 郑小平(导师) +2 位作者 李红斌 田亚强 陈连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1,共7页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AM60镁合金板进行热拉伸试验,研究了镁合金在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1~0.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对Johnson-Cook方程应变硬化部分进行修正并考虑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耦合效应,基于热拉伸试验数...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AM60镁合金板进行热拉伸试验,研究了镁合金在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1~0.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对Johnson-Cook方程应变硬化部分进行修正并考虑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耦合效应,基于热拉伸试验数据建立了修正Johnson-Cook本构方程,利用该方程进行冲压有限元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AM60镁合金的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与变形温度呈负相关;采用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预测得到AM60镁合金冲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18.28%,相比于未修正模型降低了57.61%;模拟得到200~350℃下冲压成形的筒形件成形良好,无表面缺陷,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60镁合金 热拉伸 Johnson-Cook本构方程 冲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拉深筋精细数值化模型与起皱模拟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624-2627,共4页
提出一种等效拉深筋精细数值化模型。根据拉深筋与弹簧的作用效果相似的特点,在板料冲压成形动力显式算法中采用弹簧单元处理等效拉深筋模型,实时、同步地反映等效拉深筋模型的被动作用效果,能更准确地模拟冲压成形过程中板料的流动规... 提出一种等效拉深筋精细数值化模型。根据拉深筋与弹簧的作用效果相似的特点,在板料冲压成形动力显式算法中采用弹簧单元处理等效拉深筋模型,实时、同步地反映等效拉深筋模型的被动作用效果,能更准确地模拟冲压成形过程中板料的流动规律。实际汽车覆盖件实验结果表明,等效拉深筋精细数值化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拉延成形过程中局部起皱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起皱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拉深筋 弹簧单元 汽车覆盖件 起皱 冲压成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成形仿真中的曲面填充研究(英文)
9
作者 刘志国 胡平 +1 位作者 郭威 侯岳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汽车覆盖件成形仿真中,工艺补充和压料面的生成是模面工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各种孔、槽和凹缘的曲面填充工作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基于环特征和光顺外边界的曲面填充技术。该方法构建在CAD数据的边界表示法和ACIS开发库基础上。该方法可... 汽车覆盖件成形仿真中,工艺补充和压料面的生成是模面工程中的重要一步,而各种孔、槽和凹缘的曲面填充工作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基于环特征和光顺外边界的曲面填充技术。该方法构建在CAD数据的边界表示法和ACIS开发库基础上。该方法可以快速生成满足冲压模拟要求的填充曲面,而且光顺操作的参数是可控的。通过工业复杂成形件的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填充 冲压模拟 ACIS 汽车覆盖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studies on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ZF-4WG308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飞 王宇 +1 位作者 韩嘉骅 姚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01-1807,共7页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a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ZF-4WG308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a model of the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was developed with AMESim. A bench...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a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ZF-4WG308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a model of the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was developed with AMESim. A bench test was conducted on a buffering valve for transmissions(ZF-4WG308) and the test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Further more, the influences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valve on the buffering performance were also studied in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ing quality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 of 16Mn blade of large concrete-mixer truck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锦红 夏伟 +2 位作者 周照耀 陈维平 郧建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the blade of a large concrete-mixer truck. The updated Lagrange method and the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were adopted to solve t...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the blade of a large concrete-mixer truck. The updated Lagrange method and the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were adopted to solve the large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 A modified Coulomb friction model was used to solve the sliding contact between the blade and the dies. The von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blade, the spatial displacement variation and the spring-back of the typical nod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von Mises stress in the blade where the spring-back occurs is lowered from 463.0MPa to 150.0MPa before and after the spring-back. A typical node in the blade has a 3.33mm spring-back in Z dire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agree well with the simulat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valuable for designing optimal tool 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PRING-BACK stamping process concrete-mixer truck BL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horing effect and energy-absorbing support mechanism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被引量:14
12
作者 ZHAO Tong-bin XING Ming-lu +2 位作者 GUO Wei-yao WANG Cun-wen WANG 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72-581,共10页
To research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ensile and drawing model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evolution laws of 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analyzed.Additionally,th... To research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ensile and drawing model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evolution laws of 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analyzed.Additionally,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element position on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is discussed.At last,the energy-absorbing support mechanism is discussed.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drawing process of normal bolt,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ll gradually increase as increasing the drawing displacement,but when the large deformation bolt enters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tage,these three values will keep stable;when the structure elemen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approaches the drawing end,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drawing force decreases,the distributions of 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of anchorage section are steady 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decreases,which are advantageous for keeping the stress stability of the anchorage body.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he strain of bolt body is small,the working resistance is stable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steady.When a rock burst event occurs,the bolt and bonding interface cannot easily break,which weakens the dynamic disaster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urst large deformation bolt numerical simulation pull-out test anchoring effect energy-absorbing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