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思维与安全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冲动性人格和自杀风险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燕 海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评分(24.65±3.27)分,冲动性人格评分(107.65±14.16)分,反刍思维评分(57.28±7.14)分,安全感评分(40.26±6.22)分。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总间接效应为44.33%,其中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占20.10%,安全感的中介效应占17.53%,反刍思维、安全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占6.70%。结论冲动性人格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还通过反刍思维和安全感间接影响自杀风险;可以通过减少反刍思维和增加安全感,减少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杀风险 自杀意念 冲动性人格 反刍思维 安全感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安静 黄悦勤 +2 位作者 童永胜 李献云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自杀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和山东的城乡居民共117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巴...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自杀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和山东的城乡居民共117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和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量表(BIS)来了解被试的自杀意念、自杀倾向和冲动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倾向的关系。采用Bootstrap程序对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倾向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居民最忧郁时的自杀意念率是18.1%。BSI-CV得分与BIS得分呈正相关(r=0.14、0.15,均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杀意念在冲动性与自杀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6%。结论:冲动性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进而影响自杀倾向,因此有必要对高冲动性和自杀意念强的个体予以关注,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强度 自杀倾向 冲动性人格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及链式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笑天 李爱梅 +1 位作者 熊冠星 孙海龙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1-1198,共8页
基于压力交互理论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以932名制造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首先检验了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与社会支持对工作要求与离职倾向关系的链式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一线员工... 基于压力交互理论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以932名制造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首先检验了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与社会支持对工作要求与离职倾向关系的链式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具有正向影响;冲动性人格调节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社会支持在冲动性人格对工作要求与离职倾向关系的调节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冲动性人格通过影响社会支持进而调节工作要求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制造业员工的高离职率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要求 冲动性人格 社会支持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