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验证方法研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研究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小俊 刘南 +2 位作者 刘仁义 韩海骞 胡建炯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从建立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通过水槽试验所建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局部冲刷模型.强潮特性使得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的实际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据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声学探测技术的数据获取方案,即利用多波... 从建立强潮地区桥墩局部冲刷模型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通过水槽试验所建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局部冲刷模型.强潮特性使得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的实际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据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声学探测技术的数据获取方案,即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桥墩局部海床高程测量、利用多普勒声学测量技术进行潮流测量等,同时结合底质钻孔取样进行底质分析.在介绍了实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后,结合桥墩设计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的计算及模型验证,并根据桥墩实际情况对验证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肯定了本方案对于强潮地区进行桥墩局部冲刷观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区域 桥墩局部冲刷模型 海底声学探测技术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海岛冲刷模型的乳腺钼靶肿块检测新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伟栋 刘伟 +3 位作者 厉力华 马莉 张娟 邵国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75,共9页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妇女身体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钼靶图像中肿块的自动检测是乳腺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海岛冲刷模型的肿块检测新算法,通过模拟一个海水上涨并不断侵蚀大陆与海岛的迭代过程,逐步剥...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妇女身体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钼靶图像中肿块的自动检测是乳腺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海岛冲刷模型的肿块检测新算法,通过模拟一个海水上涨并不断侵蚀大陆与海岛的迭代过程,逐步剥离乳房中的脂肪甚至腺体组织;通过模拟海岛居民防洪筑坝的行为,不断维护疑似肿块形态的完整性,从而最终达到对肿块的分离与检测。在整个检测流程中,使用了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一些应变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实验结果表明,与一些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海岛冲刷模型对肿块尤其是一些隐匿性肿块拥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在每幅图像有3.85个假阳性时能获得94.31%的真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钼靶图像 肿块检测 海岛冲刷模型 形态学分水岭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的比尺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玉海 蒋卫国 王艳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的比尺效应主要是由模型沙不满足泥沙运动相似的要求所产生。因此在将试验结果外推到原型时会产生较大偏差。全面分析了系列模型实验法、经验公式法和相似模型试验法减少或者消除比尺效应的优缺点;提出了经验公式用于... 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的比尺效应主要是由模型沙不满足泥沙运动相似的要求所产生。因此在将试验结果外推到原型时会产生较大偏差。全面分析了系列模型实验法、经验公式法和相似模型试验法减少或者消除比尺效应的优缺点;提出了经验公式用于分析试验结果的偏差程度。认为满足泥沙起动相似和动床阻力相似是冲刷物理模型设计和模型沙选用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模型试验 相似律 比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土工构造物边坡冲刷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志刚 张新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124,136,共4页
基于土工构造物边坡冲刷防护的必要性及目前冲刷量计算模型研究存在不足,在分析边坡径流水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物质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对边坡土水力冲刷过程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描述,按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土水力冲刷的冲刷量计算模型。为... 基于土工构造物边坡冲刷防护的必要性及目前冲刷量计算模型研究存在不足,在分析边坡径流水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物质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对边坡土水力冲刷过程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描述,按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土水力冲刷的冲刷量计算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在连徐高速公路高填方边坡用改造的SR型人工降雨设施进行冲刷试验,得到冲刷量实测资料,用模型计算的冲刷量值与之比较,显示了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能量 冲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海岸波浪动床模型设计──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下游冲刷试验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夏益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53,共12页
本文结合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下游冲刷模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海岸波浪动床模型的相似律和试验波浪要素的确定。作者推导获得了同时满足波浪作用下岸滩剖面冲淤相似、沿程冲淤部位相似、泥沙起动相似和沉降相似的综合相似比尺公式:解决了波... 本文结合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下游冲刷模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海岸波浪动床模型的相似律和试验波浪要素的确定。作者推导获得了同时满足波浪作用下岸滩剖面冲淤相似、沿程冲淤部位相似、泥沙起动相似和沉降相似的综合相似比尺公式:解决了波浪冲刷动床模型的基本相似问题和模型砂的选砂问题。对于常浪向与强浪向不一致的海岸,作者提出了采用综合考虑波高、波周期(或波长)和波向作用的波能流沿岸输沙公式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和确定模型试验的合成波向角。作者研究了国外沿岸输沙资料,计算比较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附近各级尺度波浪引起的沿岸输沙量,论证了大洋沿岸的输沙和冲刷绝大部分发生在大中浪期间。据此,作者提出了模型试验的波高和波周期可采用一定尺度以上的大中浪的均方根波高和相应的波周期。此外,作者还探讨了海岸动床模型的试验范围和动床深度等。毛里塔尼亚友谊港下游冲刷模型试验的成功,证实了以上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动脉模型 波浪 冲刷试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I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军强 王光谦 吴保生 《水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5,共7页
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岸冲刷问题的严重性,评述了河床横向变形模拟技术和河床变形混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模型不适用于黄河下游的河床变形计算。将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粘性河岸冲刷模型结合。建立了河床变形的平面二维混合模型... 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岸冲刷问题的严重性,评述了河床横向变形模拟技术和河床变形混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模型不适用于黄河下游的河床变形计算。将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粘性河岸冲刷模型结合。建立了河床变形的平面二维混合模型。采用多种改进措施后,该模型能同时模拟天然河道的纵向与横向变形,尤其适用于河床纵横向变化都十分剧烈的黄河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床变形 数值模拟 二维混合模型 滩岸冲刷 河岸冲刷模型 冲积河流 挟沙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边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城市地表污染物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科学认识和计算地表污染物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从2006年3月开始,选择镇江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使用类型实测城市地表污染物,研究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污染物... 城市地表污染物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科学认识和计算地表污染物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从2006年3月开始,选择镇江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使用类型实测城市地表污染物,研究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污染物随着晴天时间的增长逐渐趋于上限值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贮存-输入-输出"平衡原理,引入污染物输入速度系数和去除速度系数,建立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拟合和其他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结果可作为城市地表污染物冲刷模型的输入,从而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污染物 平衡原理 速度系数 累积模型 冲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形桥墩局部冲刷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健 顾颂平 +1 位作者 张慧昕 廖乾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1,共5页
运用FLOW-3D独特的FAVOR技术对桥梁的冲刷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桥墩附近流速分布图及冲刷云图,并结合国外的经典冲刷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水流及泥沙运动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经验公式和国内外的设计规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 运用FLOW-3D独特的FAVOR技术对桥梁的冲刷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桥墩附近流速分布图及冲刷云图,并结合国外的经典冲刷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水流及泥沙运动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经验公式和国内外的设计规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式具有极强的经验性,只能用作粗略估算;中国规范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公式充分体现了墩形系数和水流攻角的影响,也考虑了流速与泥沙启动之间的关系,预测结果误差较小;美国规范公式的量纲关系明确,但是较为简化,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形桥墩 三维冲刷模型 冲刷计算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聚合物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水稳性及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付宏渊 查焕奕 +2 位作者 潘浩强 曾铃 刘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33-2644,共12页
为提高炭质泥岩边坡坡面水稳性及抗冲刷能力,本文利用瓜尔胶生物聚合物改良表层预崩解炭质泥岩。通过开展不同掺量下瓜尔胶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持水特征试验、崩解试验及边坡冲刷模型试验,分析瓜尔胶对... 为提高炭质泥岩边坡坡面水稳性及抗冲刷能力,本文利用瓜尔胶生物聚合物改良表层预崩解炭质泥岩。通过开展不同掺量下瓜尔胶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持水特征试验、崩解试验及边坡冲刷模型试验,分析瓜尔胶对预崩解炭质泥岩力学性能、持水特征、渗透系数、水稳性及坡面抗冲刷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瓜尔胶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微观机理及生态护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瓜尔胶可有效增强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力学性能,随着瓜尔胶掺量增加,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养护8 d后,其增幅可达206%;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含水率及失水速率均随瓜尔胶掺量增大而逐渐减小;瓜尔胶减小了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渗透系数,改良后预崩解炭质泥岩渗透系数仅为改良前的4.30%~42.58%;瓜尔胶掺量越大,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崩解率及最终崩解率越小;随着瓜尔胶掺量增加,坡面冲刷速率明显减小,仅为最初的1.0%~6.9%。由此可见,瓜尔胶可有效提升炭质泥岩边坡表层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力学性能、持水特性、水稳性及抗冲刷性能,减小其渗透系数,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炭质泥岩边坡表层防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岩 生物聚合物 持水特征 崩解试验 冲刷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砖堵塞程度对径流颗粒物冲刷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晓丽 郑泽东 +1 位作者 尹子杰 杨明哲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共9页
针对目前透水砖堵塞后引起径流颗粒物输出规律变化不清晰的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透水砖堵塞对其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程度、降雨重现期是影响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的重要因素,堵塞程... 针对目前透水砖堵塞后引起径流颗粒物输出规律变化不清晰的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透水砖堵塞对其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程度、降雨重现期是影响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的重要因素,堵塞程度越高、重现期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强烈、颗粒物累积冲刷量越大;结合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堵塞程度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引入堵塞程度r这一动态变化量修正传统指数冲刷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的径流颗粒物冲刷模型;透水砖堵塞程度可显著影响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且与降雨重现期、径流历时存在交互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堵塞 径流颗粒物 冲刷规律 修正冲刷模型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红彬 徐宗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566,共11页
为弥补当前描述城市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的指数衰减模型偏于经验、物理力学机制认识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地表灰尘的泥沙物质属性,基于泥沙科学、从泥沙运动力学角度研究地表灰尘的径流冲刷过程与模拟方法。通过比较发现,地表灰尘径流冲... 为弥补当前描述城市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的指数衰减模型偏于经验、物理力学机制认识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地表灰尘的泥沙物质属性,基于泥沙科学、从泥沙运动力学角度研究地表灰尘的径流冲刷过程与模拟方法。通过比较发现,地表灰尘径流冲刷指数衰减模型与河道冲刷条件下输沙调整的滞后响应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上述比较结果,参考河道冲刷条件下输沙调整的滞后响应模型方程,针对地表径流汇流的延时效应及不平衡输沙特点,并考虑地表灰尘颗粒的非均匀性及分组冲刷过程,对地表灰尘径流冲刷指数衰减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地表灰尘的分组不平衡冲刷模型。结合广东东莞牛山工业园区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应用比较。结果表明:相比指数衰减模型,分组不平衡冲刷模型模拟地表径流灰尘浓度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更为符合,确定性系数与纳什效率系数由0.15与0.59升至0.73与0.70,模拟效果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模拟由经验分析向具有物理基础的模拟方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冲刷过程模拟 泥沙运动力学 分组不平衡冲刷模型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春笃 汝梅 +2 位作者 黄卫东 张波 陶明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7-341,共5页
以模拟平均偏差为比较标准,采用单纯形算法和基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得到了6种雨水径流污染模型参数和模型拟合的平均偏差,比较了基于污染物累积和冲刷过程建立的这6种雨水径流污染模型在镇江道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模拟方面适用性.计算表... 以模拟平均偏差为比较标准,采用单纯形算法和基因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得到了6种雨水径流污染模型参数和模型拟合的平均偏差,比较了基于污染物累积和冲刷过程建立的这6种雨水径流污染模型在镇江道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模拟方面适用性.计算表明,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平均相对偏差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污染 模型 参数优化 累积模型 冲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城区屋面雨水水质模拟研究
13
作者 汪玮 王维平 +1 位作者 王英 周亚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11,共4页
目前,屋面雨水初期弃流量的确定缺少可行的理论方法,制约了屋面雨水利用的发展。通过取样检测,分析了屋面雨水中不同类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浓度变化规律。利用济南大学西校区5场降雨的浊度实测数据估计了浊度累积—冲刷模型的参数,验... 目前,屋面雨水初期弃流量的确定缺少可行的理论方法,制约了屋面雨水利用的发展。通过取样检测,分析了屋面雨水中不同类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浓度变化规律。利用济南大学西校区5场降雨的浊度实测数据估计了浊度累积—冲刷模型的参数,验证指出了模型使用范围。通过推导得出了浊度去除率与污染物冲刷指数和屋面径流系数的关系,为屋面雨水弃流量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雨水 浊度 累积—冲刷模型 初期弃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春季期间不同交通量下典型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楚雄 王劲松 +4 位作者 蒋明 吕药灵 陈江海 陈翔 郑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4,共5页
为研究春季期间不同交通量下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对九江市典型道路雨水径流进行采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交通量对于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有显著影响,交通量越大的道路其径流污染程度越高;通过SOM神经网络半定量可视化分析及Pear... 为研究春季期间不同交通量下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对九江市典型道路雨水径流进行采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交通量对于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有显著影响,交通量越大的道路其径流污染程度越高;通过SOM神经网络半定量可视化分析及Pearson定量分析验证表明,道路雨水径流中COD、TP主要以颗粒物结合态形式存在,而NH_(3)-N、TN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各道路各场次降雨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且交通量越小的道路初期冲刷系数F(F_(30))越大;通过SOM神经网络聚类分析辨别各污染指标的影响因素发现,降雨量是污染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各污染指标呈较强的负相关,其次要影响因素为雨前干期,与各径流污染指标呈较弱的正相关;可使用Sartor-Boyd冲刷模型对于道路径流中污染物变化进行拟合,便于后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排放的模拟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径流 初期冲刷效应 SOM 影响因素 Sartor-Boyd冲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形变大数据在沿江城市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茂 杨云飞 +4 位作者 贺秋华 徐康 江涛 郑婵玉 李吉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320,共8页
沿江城市普遍存在填湖、填江造陆,季节性形变,江水侵蚀沿岸等现实情况。以长江洞庭湖段岳阳市岳阳楼区为研究区域,基于COSMO-SkyMed卫星星座,应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MT-InSAR)对研究区进行形变监测。结果表明:江水由宽江道... 沿江城市普遍存在填湖、填江造陆,季节性形变,江水侵蚀沿岸等现实情况。以长江洞庭湖段岳阳市岳阳楼区为研究区域,基于COSMO-SkyMed卫星星座,应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MT-InSAR)对研究区进行形变监测。结果表明:江水由宽江道进入窄江道,窄江道承受的切应力明显增大,分别由26~47 N/m^(2)增大到50~53 N/m^(2);沿江(城陵矶港)季节性形变与降雨相关性较低,非沿江季节形变与降雨相关性较高,非沿江地区形变活跃期具有周年变化的特点,沿江形变活跃期约在230~360 d期间;对沿江和非沿江形变信号进行谱分析,两者形变信号在频域上具有明显差异,此种差异具有作为洪水灾害指示信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河岸冲刷模型 数据挖掘 快速傅里叶变换 COSMO-SkyMed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溶液“液滴爆炸”尺度演化实验与理论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铜位 王殿生 +1 位作者 周伟 王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了描述乙醇水溶液二元体系于疏水性界面上的“液滴爆炸”现象尺度演化过程,提出了“液滴爆炸”物理机理模型——“冲刷”模型,建立了“液滴爆炸”初级动力学方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对照修正法,逐步完善理论模型;引入黏滞力,修正... 为了描述乙醇水溶液二元体系于疏水性界面上的“液滴爆炸”现象尺度演化过程,提出了“液滴爆炸”物理机理模型——“冲刷”模型,建立了“液滴爆炸”初级动力学方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对照修正法,逐步完善理论模型;引入黏滞力,修正了“液滴爆炸”范围尺度无限的问题;引入水分子团作用力衰减修正,解决了理论上“液滴爆炸”尺度收缩过快的问题。依据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乙醇浓度和基底液体黏度对“液滴爆炸”尺度演化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冲刷”模型的“液滴爆炸”尺度演化理论可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同时使用该模型有利于对“液滴爆炸”尺度演化过程的理论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爆炸 冲刷模型 尺度演化 动力学方程 乙醇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