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HHT的水中爆炸冲击波信号时频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程擂 韩焱 +1 位作者 王鉴 杜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根据水中爆炸冲击波信号的特征,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解及相关系数筛选的改进HHT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分解将信号分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然后利用相关系数对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 根据水中爆炸冲击波信号的特征,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解及相关系数筛选的改进HHT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分解将信号分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然后利用相关系数对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进行筛选。理论与实践表明,改进的HHT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对水中爆炸冲击波信号的时频信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改进HHT HHT能量分布时频图 爆炸冲击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装药爆炸冲击波信号能量谱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晓文 李伟兵 +2 位作者 李文彬 徐赫阳 李军宝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43-2251,共9页
为研究多层复合装药爆炸冲击波在不同频段内的能量谱特性,进行了不同长径比多层复合装药的爆炸试验。利用小波包分析原理分析爆炸试验测得的冲击波压力信号,获得不同长径比复合装药的冲击波压力信号能量谱,得到了不同频段内冲击波压力... 为研究多层复合装药爆炸冲击波在不同频段内的能量谱特性,进行了不同长径比多层复合装药的爆炸试验。利用小波包分析原理分析爆炸试验测得的冲击波压力信号,获得不同长径比复合装药的冲击波压力信号能量谱,得到了不同频段内冲击波压力信号的能量谱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装药的冲击波能量谱值随装药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加,冲击波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不同长径比复合装药爆炸冲击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布且各频段的能量差异明显;近距离及大长径比复合装药爆炸冲击波的低频段能量具有较大的能量增长百分比,内外同时起爆时多层复合装药的冲击波压力信号总能量是中心起爆的1.55倍。研究结果可为复合装药结构下毁伤威力可控战斗部的设计及毁伤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装药 爆炸冲击波信号 小波包 能量谱 毁伤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谱的爆炸冲击波毁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丽萍 孔德仁 +2 位作者 苏建军 王芳 商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75,81,共6页
能量谱是评价爆炸冲击波的重要特征参量,大量实验发现爆炸冲击波在某频段内的能量谱值越高,对自振频率在相同频段内目标的毁伤效果越好。为研究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谱特性,设计了2组对比实验,分别测得同种炸药在不同爆心距及不同炸药在同... 能量谱是评价爆炸冲击波的重要特征参量,大量实验发现爆炸冲击波在某频段内的能量谱值越高,对自振频率在相同频段内目标的毁伤效果越好。为研究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谱特性,设计了2组对比实验,分别测得同种炸药在不同爆心距及不同炸药在同种爆心距的爆炸冲击波压力信号。为准确提取爆炸冲击波信号中的能量谱,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的改进HHTT(希尔伯特一黄变换)能量谱提取方法。针对噪声对能量谱特征的影响,采用小波包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结合IMF(固有模态函数)分量与滤波后信号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有效IMF分量,结果表明改进HHT方法提高了能量谱计算精度和速度。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爆炸冲击波能量谱发现,爆炸冲击波低频段能量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慢,毁伤范围大;高频段能量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快,毁伤效果较弱;同时,不同类型炸药的爆炸冲击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布,高频能量与低频能量可有明显差异,以上规律可为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谱 改进HHT 小波包 爆炸冲击波信号 毁伤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效能参数变采样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4
作者 杨志良 张丕壮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1,287,共3页
充分利用冲击波信号和气泡信号的特性,设计了抽样率随被抽样信号的波动程度而改变的采样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数据传输、存储压力,在同样的器件条件下并不降低对信号的分辨力,很好地实现了炸点信号效能参数的数据采集。
关键词 冲击波信号 变采样率 数据采集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EEMDAN-GMM和小波阈值方法的爆炸冲击波降噪算法
5
作者 杨志飞 崔春生 +2 位作者 杜桂云 刘双峰 赵海霞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6,共7页
针对实测爆炸冲击波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信号以及自适应白噪声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在降噪过程中容易出现信号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方法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的爆炸冲击波降噪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原始爆炸冲击波... 针对实测爆炸冲击波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信号以及自适应白噪声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在降噪过程中容易出现信号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方法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的爆炸冲击波降噪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原始爆炸冲击波数据通过CEEMDAN方法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分量IMF,并利用GMM聚类算法将IMF分量分为多个类别。通过计算不同IMF分量的方差贡献率校核聚类结果,剔除高频噪声类别的IMF分量。对受噪声干扰的IMF分量,采用小波阈值方法进行滤波去除噪声。最后,将滤波后的IMF分量与未受噪声干扰的IMF分量一起重构,并获得降噪后的爆炸冲击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CEEMDAN-GMM与小波阈值算法信噪比值RSNR和均方根误差值MRMSE分别比CEEMDAN方法和CEEMDAN-小波阈值算法提高了10.19 dB和2.99 dB,降低了0.42×10^(-4)和0.14×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信号 CEEMDAN 降噪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尔伯特半张量压缩感知的亚采样率采集技术
6
作者 徐博 唐浩 +2 位作者 严家霖 王咸鹏 韩太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6-1854,共9页
为了解决在无线分布式瞬态压力测试中高采样率带来的数据冗余和无线资源受限间的矛盾,压缩感知方法被提出在编码端实现冗余数据的压缩采样。但每个节点均需存储高维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给无线节点的有限资源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半张量积... 为了解决在无线分布式瞬态压力测试中高采样率带来的数据冗余和无线资源受限间的矛盾,压缩感知方法被提出在编码端实现冗余数据的压缩采样。但每个节点均需存储高维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给无线节点的有限资源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半张量积的压缩感知技术在编码端利用半张量理论突破矩阵乘法维度的限制,显著降低观测矩阵的维度,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信号的有效信息,且降低倍数优先。本文提出基于希尔伯特半张量压缩感知,利用希尔伯特与傅里叶变换的正交空间对冲击波信号进行能量逼近,增强稀疏表达与观测矩阵的不相干性,以此减少半张量积运算带来的观测损失,同时在重构算法中提出一种无先验信息的最优原子选择策略,利用能量正则化对变换后的数据的“能量”进行惩罚,提高原子支撑集选择的准确性。最后,提出变步长更新策略,使得重构算法在更新支撑集的过程中动态调整步长,降低原子选择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对多量程实测炮口冲击波信号的仿真结果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相较于奈奎斯特采样可以实现降低采样率,减少数据总量,保障通信的实时性,且相较于传统压缩感知技术,在观测矩阵维度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时仍可以保证解码端的高精度重构,重构误差低于1e-6,且重构时间缩短约87%。此外,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分布式无线传输系统的高维信号采集,可以解决冗余数据和有限网络资源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张量压缩感知 希尔伯特变换 冲击波信号 高精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under impact loading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希灵 李夕兵 +2 位作者 洪亮 尹土兵 饶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571-3577,共7页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SHPB) on 50-mm-diameter bars of granite, limestone, sandstone and ska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distribution of hits is n... Acoustic emi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SHPB) on 50-mm-diameter bars of granite, limestone, sandstone and ska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distribution of hits is not well centralized around 50 d B, and that some hits with large amplitudes, usually larger than 70 d B, occur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ach tes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ndings from static and low-loading-rate tests. Furthermore, the dominant frequency range of the recorded acoustic emission waveforms is between 300 k Hz and 500 k Hz, and frequency components higher than 500 k Hz are not significant. The hit with the largest values of amplitude, counts, signal strength, and absolute energy in each test, displays a waveform with simila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greater correlation with the waveform obtained from the elastic input bar of 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waveforms of the other hi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hit with the largest values of amplitude, counts, signal strength, and absolute energy is generated by 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instead of fracture within the rock spec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coustic emission(A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hit driven feature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