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颗粒体系下冲击坑的形成模式分析
1
作者 刘鑫 颜文超 +4 位作者 吴自雨 周文龙 徐昇 张思睿 肖儿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422-429,共8页
为深入理解行星表面复杂环境下冲击坑的形成机制,在实验室模拟低速撞击过程,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对冲击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作为颗粒床,通过调节含水量,利用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捉冲击... 为深入理解行星表面复杂环境下冲击坑的形成机制,在实验室模拟低速撞击过程,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对冲击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作为颗粒床,通过调节含水量,利用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捉冲击过程中颗粒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颗粒体系中的冲击坑形成存在扩散崩塌型、堆积崩塌型和不崩塌型3种典型模式,其形成模式由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共同决定。通过冲击坑形成模式相图的分析,详细讨论了相图发送相变的原理。进一步分析冲击坑尺度形成规律发现,冲击坑直径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而在相同含水量下,湿颗粒粒径越大,冲击坑直径越大,最终得出冲击尺度特征统一描述的幂律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理解行星地质演化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颗粒 PIV 冲击坑形成模式 相图 尺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