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光波 滕鹏程 +3 位作者 李谭 王创业 陈世江 张国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6-973,共8页
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随机性等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以地质条件、安全管理、开采技术、其它因素为准则层,以开采深度、煤岩力学特性等24种因素为指标层的煤矿... 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随机性等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以地质条件、安全管理、开采技术、其它因素为准则层,以开采深度、煤岩力学特性等24种因素为指标层的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指标体系;将“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的权重进行融合,引入Lagrange函数,构建优化决策模型,通过欧氏距离函数,获得偏好系数,得到指标组合权重,构建CW-TOPSIS煤矿冲击地压评价模型,评判冲击地压等级。运用该模型判断龙煤矿业集团某煤矿冲击地压等级,评价等级为“弱冲击”,评价指标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煤岩力学特性>开采深度>顶板岩层结构特点>回采面推进到采空区、断层时间>顶板管理方法,评价结果与煤矿实际情况一致。CW-TOPSIS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等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精度更高、更准确、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冲击地压评价 组合赋权 偏好系数 CW-TOPSIS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部矿井静载荷主导型冲击地压监测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俊锋 王书文 +2 位作者 刘少虹 冯美华 秦子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0,98,共8页
针对浅埋强冲击危险区静载荷高度集中、无顶板活动就面临冲击危险的特征,以古山煤矿为例,确定其冲击地压发生类型为集中静载荷主导型,对集中静载荷采用地震CT技术、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分步评价,分步驱散,联合检验。结果表明... 针对浅埋强冲击危险区静载荷高度集中、无顶板活动就面临冲击危险的特征,以古山煤矿为例,确定其冲击地压发生类型为集中静载荷主导型,对集中静载荷采用地震CT技术、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分步评价,分步驱散,联合检验。结果表明:浅埋厚硬单层岩浆岩顶板提供集中静载荷,本次冲击地压无动载荷参与,冲击地压监测应以监控静载荷为主;据采前地震CT探测结果揭示冲击发生后,仍然存在静载荷高度集中区域;开采过程中静载荷实时监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强冲击危险区相吻合,微震、地音监测技术提供的动载荷信息检验了静载荷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中顶板未垮断,高集中静载荷导致底板、煤层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静载荷 冲击地压评价 冲击危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