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0年以来大气汞的沉降——自然释汞源与人为释汞源之冰芯记录 被引量:3
1
作者 仇广乐 冯新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2期45-46,共2页
水生生态系统的汞污染及其引发的甲基汞在生物体内聚集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汞污染的主要机理是大气汞的迁移,研究冰川中总汞的质量浓度,能很好地揭示大气汞沉降的历史记录.对怀俄明州(Wyoming)弗里蒙特冰川上游(the UpperFremont Glac... 水生生态系统的汞污染及其引发的甲基汞在生物体内聚集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汞污染的主要机理是大气汞的迁移,研究冰川中总汞的质量浓度,能很好地揭示大气汞沉降的历史记录.对怀俄明州(Wyoming)弗里蒙特冰川上游(the UpperFremont Glacier,UFG)冰芯的研究,显示了近270年自然源与人为源的大气汞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汞 沉降 自然释汞源 人为释汞源 水生生态系统 汞污染 冰芯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长江源区径流重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邵骏 欧阳硕 +2 位作者 郭卫 卜慧 韩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0,37,共8页
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沱沱河水文站和气象站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径流演变规律及其与降水、气... 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沱沱河水文站和气象站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径流演变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因素间的关系。采用青藏高原5根冰芯δ(18)^O记录与冰芯积累量,分析了不同冰芯间δ(18)^O记录、冰芯积累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冰芯记录与沱沱河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重建沱沱河水文站1900—1960年10 a滑动平均径流系列,并初步分析100多年来沱沱河径流的丰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沱沱河水文站年径流在2002年前后发生显著增加的趋势,长江源区气温急剧上升导致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增多是长江源区流量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沱沱河1900年以来径流系列表明,长江源区经历了多次的丰枯交替变化,径流变化规律与青藏高原3次气候突变时间点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及其水文响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水资源 冰芯记录 青藏高原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吉林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3期9-11,共3页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W.Dansgaard等1990-1992年间欧洲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在格陵兰冰盖正顶上(72.52°N,3764°W,海拔3238m,年平均气温-32℃)取...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W.Dansgaard等1990-1992年间欧洲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在格陵兰冰盖正顶上(72.52°N,3764°W,海拔3238m,年平均气温-32℃)取得了几近基岩的冰芯。总长为3028.8m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记录 不稳定 冰盖 格陵兰 年平均气温 基岩 气候 证据 普遍 损失
全文增补中
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青藏高原温度变化
4
作者 姚檀栋 秦大河 +5 位作者 徐柏青 杨梅学 段克勤 王宁练 王有清 侯书贵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99-103,共5页
根据青藏高原4支记录超过1000 a的冰芯(普若岗日冰芯、古里雅冰芯、达素普冰芯和敦德冰芯)中氧同位素 (δ^(18)0)10 a平均值变化,研究了青藏高原最近1000 a来的气温变化。4支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 a气温均是在冷暖波动中逐渐上升,但在变... 根据青藏高原4支记录超过1000 a的冰芯(普若岗日冰芯、古里雅冰芯、达素普冰芯和敦德冰芯)中氧同位素 (δ^(18)0)10 a平均值变化,研究了青藏高原最近1000 a来的气温变化。4支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 a气温均是在冷暖波动中逐渐上升,但在变化幅度上存在区域性差异。利用4支冰芯记录恢复的青藏高原千年气温曲线表明,青藏高原中世纪暖期持续到13世纪,期间经历了3个暖期和冷期;14世纪和16世纪是相对冷期,15世纪和17世纪是相对暖期,17世纪末至1920 AD气候冷暖波动频繁;以后快速升温至今,目前为过去1000 a来最暖期。青藏高原过去1000 a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北半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芯记录 过去千年 气温 δ^18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部台特玛湖近25.0ka BP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钟巍 吐尔逊 +2 位作者 克依木 舒强 王立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由南疆罗布泊地区台特玛湖沉积物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分析表明,近25.0kaBP以来此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化的过程和特征与新疆其它地区基本一致。多手段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近25.0kaBP以来台特玛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经历了7次相对暖干、5次相对冷... 由南疆罗布泊地区台特玛湖沉积物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分析表明,近25.0kaBP以来此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化的过程和特征与新疆其它地区基本一致。多手段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近25.0kaBP以来台特玛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经历了7次相对暖干、5次相对冷湿和1次相对暖湿变化,而且全新世期间历次的气候变化与具有高分辨率的敦德冰芯记录以及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上基本一致,所记录的气候与环境演化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唯一在7.0~6.0kaBP期间出现的相对暖湿的环境特征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世大暖期最盛期的体现,可能与此时增强的西南夏季风势力影响到本地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环境变化 东部 全新世大暖期 气候变化 罗布泊地区 地质记录 环境演化 地区气候 综合研究 冰芯记录 高分辨率 演变特征 演化过程 环境特征 分析表 沉积物 北半球 夏季风 西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浮尘对高海拔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以西昆仑山崇测冰帽为例
6
作者 费杜秋 杨阳 +1 位作者 刘峰贵 周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西昆仑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海拔6530m钻取的崇测冰帽冰芯发现,20世纪90年代前的60多年间,沙尘沉积和年积累率存在着一致的下降性趋势变化。结合对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及其沉积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源——汇的诸多影响因素,... 西昆仑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海拔6530m钻取的崇测冰帽冰芯发现,20世纪90年代前的60多年间,沙尘沉积和年积累率存在着一致的下降性趋势变化。结合对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及其沉积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源——汇的诸多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高海拔地区降水的主导过程,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地区,尘埃可能比低海拔地区对降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凝结核数量的变化发生的;2)在高海拔地区降水形成过程中,悬浮的尘埃数量会直接影响凝结核的数量;3)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这样的干旱环境,大气水汽供应在高海拔地区相对更为充分些,因此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山地冰川上的降水过程对大气尘埃微粒浓度的变化似乎更为敏感;4)在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盛行气候条件下,冰川冰雪积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沙漠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间塔克拉玛干低海拔区降水增加,沙尘减少;5)这种行将持续的趋势可能会通过大气尘埃的变化继续影响高海拔冰川的物质平衡。本研究的这一发现可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些地区性冰川变化的原因,如中亚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冰川消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记录 大气尘埃微粒浓度 冰川物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7
作者 胡德良 Richard A.Kerr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对于南极冰芯记录资料,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喜爱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全球走出上一个冰期的变暖进程中,二氧化碳只起到了微弱的甚至无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关上个冰期结束时首个连续的、近乎全球的气温记录显示,二氧化碳的确对全球变暖起... 对于南极冰芯记录资料,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喜爱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全球走出上一个冰期的变暖进程中,二氧化碳只起到了微弱的甚至无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关上个冰期结束时首个连续的、近乎全球的气温记录显示,二氧化碳的确对全球变暖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关南极冰芯的问题在于:冰芯记录的气温上升早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这是气候变暖怀疑论者质疑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然而,气候科学家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代表全球的气候趋势。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浓度 全球变暖 冰芯记录 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 记录资料 气温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率的测定
8
作者 陈秀澄 《海洋地质动态》 1994年第3期15-17,共3页
生产率的测定EdBoyle冰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冰期期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在极地大洋生长的浮游生物是主要怀疑对象,因为CO_2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而在有机物沉到洋底时停止了循环。对于气候来说,非... 生产率的测定EdBoyle冰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冰期期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在极地大洋生长的浮游生物是主要怀疑对象,因为CO_2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而在有机物沉到洋底时停止了循环。对于气候来说,非常需要对浮游生物生产率进行一次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记录 大洋 冰期 极地 大气 浮游生物 气候 生长 生产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