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流云中冰相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及冷云参数化 被引量:140
1
作者 孔凡铀 黄美元 徐华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1-453,共13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全弹性三维冷云数值模式。采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冰相微物理,包括冰核化、凝华、结淞、雹干湿增长以及融化等15个主要过程。使用理想初值条件和环境场对模式进行了检验,证明是可靠和稳定的。三维对流云系统的一些主要特征... 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全弹性三维冷云数值模式。采用参数化方法处理冰相微物理,包括冰核化、凝华、结淞、雹干湿增长以及融化等15个主要过程。使用理想初值条件和环境场对模式进行了检验,证明是可靠和稳定的。三维对流云系统的一些主要特征均能够成功模拟出,例如弱云外补偿下沉运动、云中水平涡耦及其分裂、中层障碍流、弱回波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云 冰相过程 三维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云微物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迟竹萍 龚佃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5-32,共8页
利用PSU/NCARMM5V3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5年2月14—16日山东连续性降雪过程进行了数值预报,模拟的降雪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Reisner混合冰相过程计算的云水、... 利用PSU/NCARMM5V3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5年2月14—16日山东连续性降雪过程进行了数值预报,模拟的降雪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Reisner混合冰相过程计算的云水、雨水、冰晶、雪晶等比含水量数值,对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不同发展阶段微物理参数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南海的西南急流和低层的东南风水汽输送,850hPa中尺度切变线的维持和低涡的发生、发展,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宏观条件;模拟的运动场和微物理场的时空演变表明,垂直运动是水汽凝结、冻结和冰粒子碰并和“蒸-凝增长”的运动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过程 数值模拟 水汽条件 冰相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12·7”降雪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孙建华 赵思维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387-401,共15页
对 2 0 0 1年 1 2月 7日一次引发北京交通堵塞的降雪过程成因作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PSU/NCAR的MM5有可能模拟出此次北方较弱的降雪过程 ,模拟的降雪量、落区以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 ,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 对 2 0 0 1年 1 2月 7日一次引发北京交通堵塞的降雪过程成因作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PSU/NCAR的MM5有可能模拟出此次北方较弱的降雪过程 ,模拟的降雪量、落区以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 ,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 ,对此次降雪的发生、发展和水汽输送过程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1 )降雪发生前对流层中层先出现饱和 ,而低层并未饱和 ,这种弱降雪的产生似乎并不需要中低层有深厚的湿层存在 ;( 2 )此次降雪是由对流层中层快速移动的短波槽和近地面出海高压后部的回流共同影响的结果 ,近地面的高压回流主要对增加低层的湿度有贡献 ,槽前的西南气流将水汽由南向北输送到华北地区 ,辐合引起的上升运动又将水汽输送到对流层中上层 ,槽前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是此次降雪过程的触发机制之一 ;( 3)华北地区大气中可降水量达到 7mm以上时 ,就可能有弱降雪发生 ,并有可能根据可降水量判断降雪的维持时间 ;( 4 )冰相云物理过程对成功地模拟降雪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过程 数值模拟 冰相过程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温比亚(2018)登陆后雨滴谱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俊 丛春华 +1 位作者 王洪 张秋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9-1459,共11页
利用河南商丘、山东肥城和寿光、辽宁旅顺和长海5个观测点的Parsivel型降水天气现象仪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登陆台风温比亚深入内陆后的雨滴谱演变特征,主要结果为:商丘、肥城和寿光不同雨强的平均雨滴谱类似,小雨滴浓度较高、大雨滴... 利用河南商丘、山东肥城和寿光、辽宁旅顺和长海5个观测点的Parsivel型降水天气现象仪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登陆台风温比亚深入内陆后的雨滴谱演变特征,主要结果为:商丘、肥城和寿光不同雨强的平均雨滴谱类似,小雨滴浓度较高、大雨滴浓度偏低,部分平均谱具有平衡雨滴谱特征;旅顺和长海的平均雨滴谱则相反,小雨滴浓度较低、大雨滴浓度偏高,平均雨滴谱具有冰相控制雨滴谱特征。商丘、肥城和寿光的雷达反射率-雨强(Z-R)关系类似,旅顺和长海的Z-R关系类似,这两者的指数有较大差异,表明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有明显不同。雨滴谱参数分布显示,商丘、肥城和寿光对流降水具有海洋性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云中微物理过程主要是碰并增长为主的暖雨过程,以及暖雨-冰相混合过程;旅顺和长海的对流降水具有大陆性对流降水雨滴谱特征,云中微物理过程主要以暖雨-冰相混合和冰相两类为主。表明“温比亚”在河南、山东虽然不断受冷空气的影响,云中微物理特征没有明显变化,但减弱成温带气旋后在辽宁沿海的云中微物理过程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温比亚 雨滴谱 暖雨机制 冰相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