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季节性海冰驱动的冰期北大西洋“电容器”效应
- 1
-
-
作者
张旭
张炜晨
王振乾
郑凯
邓凤飞
-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34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047)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0YFA0608902)。
-
文摘
第四纪冰期的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Dansgaard-Oeschger Event (D-O事件),一直是古气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数值模拟的研究发现,北大西洋副极地地区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的振幅在D-O事件中的冰阶冷期远大于间冰阶暖期,这一现象为理解该区域海温代理指标的气候学意义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其动力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海气耦合气候模型(COSMOS),通过模拟氧同位素(MIS)3阶段的一个典型D-O事件过程,探讨了冰阶冷期北大西洋气候变率的放大机制。结果显示,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的季节性海冰通过调控海气间热量交换,影响当地气候变率的幅度。冰阶期,热带暖水向北输送导致海洋次表层逐渐升温,削弱了表层-次表层海水的密度层结,有利于次表层暖水上涌,促进海冰融化及海表温度升高。这将激发出海平面气压的负异常,引起气旋式风切变,并通过Ekman抽吸作用加速表层-次表层海水的垂直混合,进一步促进次表层暖水的上涌。这一正反馈机制造成海洋次表层热量的迅速释放,海表温度快速升高。当次表层热量释放结束后,海表将无暖水补充,导致海表温度下降,海冰增多。该过程激发的海表气压正异常(即反气旋式风切变)将抑制垂直混合发生,促进次表层热量积累,为下一次放热过程提供条件。在间冰阶暖期,随着北大西洋季节性海冰消失,海气间热交换不再受海冰变化影响,海洋次表层与大气间的热交换始终处于准平衡态,气候变率的振幅显著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北大西洋季节性海冰的存在可以调控海洋次表层热量积累-释放的过程,产生“电容器”效应,这对理解冰期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放大现象有重要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年际-年代际气候变率
冰期气候变率发大现象
冰海气相互作用
千年气候事件
-
Keywords
interannual-decadal climate variability
glacial amplification
air-sea-sea ice interaction
Dansgaard-Oeschger Event
-
分类号
P4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