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黑色幽默”
- 1
-
-
作者
杨江源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5-63,共9页
-
文摘
欲论“黑色幽默”,当从“幽默”说起。林语堂何以要用幽默二字来音译Humour,而不勉强甩“朽木”、“蛤蟆”、“黑幕”、“胡摹”之类凑合,只求其译音近似而己呢?他自有他的道理:“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犹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它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确乎不同程度地显示在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作家创作中。幽默已含幽隐之义,冠以“黑色”(Black)。
-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幽默家
铅色
作家
冯尼格
《第二十二条军规》
苏格拉底
宇宙精神
丑角
战争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