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性豆科牧草与小麦不同间作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项研究系在当地现行农作制中利用带状种植冬小麦地的预留行间作不同冬性豆科牧草,通过比较评价为当地牧业发展增产饲料探索高效的草麦间作系统。结果表明:小麦间紫云英(70%)+饲用碗豆(30%)、小麦间白三叶草和小麦间长柔毛野...
本项研究系在当地现行农作制中利用带状种植冬小麦地的预留行间作不同冬性豆科牧草,通过比较评价为当地牧业发展增产饲料探索高效的草麦间作系统。结果表明:小麦间紫云英(70%)+饲用碗豆(30%)、小麦间白三叶草和小麦间长柔毛野碗百三个间作系统,在其小麦产量高于对照(带状单作小麦)3.09~12.89%的情况下,增产了词料,获得较高的饲料价值(DM1.05~1.22t/公顷,TDOM0.78~0.89t/公顷,CP0,29~0.36t/公顷,ME0.57~0.68×104MJ/公顷)。小麦间紫云英(70%)+饲用蚕豆(3%)处理在增产饲料的同时,对土壤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这些间作系统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增产饲料,有利于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和农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系统
冬性豆科牧草
冬
小麦
间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性豆科牧草与小麦不同间作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机构
InstituteofGrassland
四川农业大学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06,共6页
基金
中德合作研究项目!85.2522.2-06.100
文摘
本项研究系在当地现行农作制中利用带状种植冬小麦地的预留行间作不同冬性豆科牧草,通过比较评价为当地牧业发展增产饲料探索高效的草麦间作系统。结果表明:小麦间紫云英(70%)+饲用碗豆(30%)、小麦间白三叶草和小麦间长柔毛野碗百三个间作系统,在其小麦产量高于对照(带状单作小麦)3.09~12.89%的情况下,增产了词料,获得较高的饲料价值(DM1.05~1.22t/公顷,TDOM0.78~0.89t/公顷,CP0,29~0.36t/公顷,ME0.57~0.68×104MJ/公顷)。小麦间紫云英(70%)+饲用蚕豆(3%)处理在增产饲料的同时,对土壤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这些间作系统提高了农田生态位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增产饲料,有利于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和农牧结合。
关键词
间作系统
冬性豆科牧草
冬
小麦
间作作物
Keywords
Intercroppig system
winter legume
winter wheat
forage value
simultaneous crop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性豆科牧草与小麦不同间作系统的评价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