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水热耦合的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响应与变化预测 |
任贺靖
路凯超
蔡甲冰
侯立柱
|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徐春燕
张倩
贠一鸣
李岚涛
王宜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3
|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方法的典型冬小麦-夏玉米农田CO_(2)通量模拟研究 |
唐欢
叶剑
殷华
高振翔
王锦杰
李成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下地下滴灌管埋深与耕作方式适配性研究 |
张俊
慕飞
张琳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乙烯利-甜菜碱-水杨酸合剂对夏玉米耐热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
孟凡琦
房孟颖
罗艺
卢霖
董学瑞
王亚菲
郭丽娜
闫鹏
董志强
张凤路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不同锌源叶面喷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颜为
孙金鞭
吕洪国
黄萌
王志伟
齐世军
崔振岭
薛艳芳
刘开昌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7
|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模型构建 |
吴丹咏
王秀君
雷慧闽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8
|
冬小麦-夏玉米“双晚”种植模式的产量形成及资源效率研究 |
付雪丽
张惠
贾继增
杜立丰
付金东
赵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9
|
|
9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与氮素利用最佳水氮配置 |
张经廷
陈青云
吕丽华
申海平
贾秀领
梁双波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0
|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郭丽
张凤路
贾秀领
任会芳
董志强
张丽华
邢素丽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1
|
不同灌溉施肥措施对夏玉米-冬小麦农田N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
李昊儒
郝卫平
梅旭荣
郭瑞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12
|
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
范兰
吕昌河
王学春
陈朝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迁移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肖强
李鸿雁
衣文平
邹国元
魏丹
孙世友
李丽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4
|
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同小娟
李俊
李维炯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15
|
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刘昌
张红日
赵相伟
李明杰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0
|
|
16
|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系统有机态氮替代的产量及肥料效应 |
何翠翠
李贵春
尹昌斌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7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与磷肥产量效应变化 |
刘建玲
吴晶
贾可
廖文华
吕英华
马俊永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8
|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影响 |
董静
李絮花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4
|
|
19
|
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 |
郭丽
郑春莲
曹彩云
党红凯
马俊永
李科江
|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
11
|
|
20
|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体系下氮肥周年运筹对其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
孙志考
田北京
王月福
赵长星
林琪
杜金哲
王瑞英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