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生育期内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英 蔡守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江苏省姜堰市西华农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播前及不同生育阶段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速效N、P、K)的时空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 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江苏省姜堰市西华农场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播前及不同生育阶段农田土壤速效养分(速效N、P、K)的时空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土壤变量大部分都由趋势、剩余残差的空间相关部分和随机部分组成;不同生育阶段3个土壤变量都具有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性;碱解氮(AN)的分布格局在冬小麦播前和主要生育期内变化不大;速效磷(AP)苗期和孕穗期空间分布较相似,空间连续性也强,而播前和乳熟期的连续性稍差,出现较多斑块;速效钾(AK)在前三个时期分布较相似,与乳熟期分布有较大差异。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随时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变化,从经济和环境两方面考虑,田间管理应兼顾时间和空间变异,才可能做到真正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养分 冬小麦生育期内 时空变异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豫西旱地冬小麦生育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苗稳 张国莉 尚晓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776-15778,共3页
以豫西伊川县为例,分析丘陵区旱地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冬小麦生育期气温呈上升而降水呈减少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和降水减幅最大。气候变暖,使冬小麦发育进程加快,除分蘖期、越冬开始期和抽穗期推迟外,其余发育期均... 以豫西伊川县为例,分析丘陵区旱地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冬小麦生育期气温呈上升而降水呈减少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和降水减幅最大。气候变暖,使冬小麦发育进程加快,除分蘖期、越冬开始期和抽穗期推迟外,其余发育期均有所提前,以成熟期表现最为明显,每10年提前4.90d,其次为返青期,每10年提前3.30d。生育前期,播种至起身期发育间隔日数明显缩短,越冬期推迟,开花至乳熟期间隔日数稍有缩短。起身至开花期发育期间隔日数延长,全生育期每10年缩短了9.05d。产量结构因素表现为:有效穗数每10年减少44.65茎/m2,穗粒数每10年减少3.70粒,千粒重每10年增加2.24g。针对气候变化对豫西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生育 适应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市冬小麦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和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金华星 胡姗姗 +1 位作者 龚年祖 张鑫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基于1961—2013年滁州市气象数据,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交叉小波分析,探究了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滁州市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势分别为:2.80,1.48mm/a);年代变... 基于1961—2013年滁州市气象数据,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交叉小波分析,探究了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滁州市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势分别为:2.80,1.48mm/a);年代变化上,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逐渐增大,灌溉需水量大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特征。冬小麦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均呈现明显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多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和趋势变化特征。作物需水量存在2.65,6.63,13.25,26.50a的周期,灌溉需水量存在3.11,5.89,10.60,26.5a的周期。研究时段,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与潜在蒸散量呈同相位分布,与降水量呈显著的反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市 作物需水量 灌溉蓄水量 冬小麦生育 多尺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津灌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逐时降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庆福 翁白莎 +1 位作者 裴宏伟 袁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104,共13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石津灌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内有效降水过程的变化,为灌区雨水的高效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区内部及周边15个气象站1983-2012年4-6月的逐时降水资...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石津灌区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内有效降水过程的变化,为灌区雨水的高效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区内部及周边15个气象站1983-2012年4-6月的逐时降水资料,基于降水历时与降水强度的分类标准,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借助ArcGIS平台的反距离插值(IDW)工具,分析了4类有效降水(短历时小雨、长历时小雨、短历时中雨、长历时中雨)在冬小麦3个生育期内发生时刻的变化规律、逐站逐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午后至夜间(14:00-06:00)为4类有效降水的高发时段,其中长历时中雨在拔节期的发生时刻集中在10:00-15:00时段。(2)4类有效降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30年的变化趋势一致:1短历时小雨在冬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呈增加趋势,在乳熟期表现出减少趋势;2长历时小雨在拔节期呈增加趋势,抽穗期、乳熟期为减少趋势;3短历时中雨、长历时中雨在1998年以前呈减少趋势,1998年以后短历时中雨在拔节期为减少趋势,其他时期表现为增加趋势,长历时中雨在抽穗期为减少趋势,其他时期则为增加趋势。(3)4类有效降水的累计降水次数以及总降雨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拔节期4种类型降水均表现为北多南少;抽穗期不同历时小雨表现为中间少四围多,不同历时中雨则表现为西南多东北少;乳熟期不同历时小雨的空间分布与抽穗期一致,短历时中雨呈北多南少的分布,长历时中雨则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小麦拔节期有效降水的发生次数和降雨量逐渐增加;乳熟期的有效降水次数和降雨量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津灌区 冬小麦生育 逐时降水 有效降水 降水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正金 姜有山 强慧婷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566-568,共3页
利用南京市5个人工观测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南京地区冬小麦生长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南京市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出现次数的变化呈不规律振荡.连阴雨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六合及以北地区春... 利用南京市5个人工观测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南京地区冬小麦生长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南京市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出现次数的变化呈不规律振荡.连阴雨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六合及以北地区春季连阴雨次数出现最少,溧水中东部地区最多;冬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开花期以及灌浆期的连阴雨发生次数占全年发生的比重分别为25%、36%和17%;重连阴雨发生频率分别为2 ~4.5年一遇、1.5 ~3年一遇和2.5~5年一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生育 连阴雨 气候特征 频率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郝超 郭乙霏 +1 位作者 王文婷 郭二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4,40,共4页
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种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冬小麦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生育进程、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为确定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土壤墒情状况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具有... 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种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冬小麦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生育进程、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为确定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土壤墒情状况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水分亏缺会对冬小麦群体植株形态指标产生不良影响;低水分处理(T-50)叶面积指数、植株高度、干物质积累等性状低于适宜水分处理,土壤水分不足时,会造成叶面积指数、植株高度和干物质累积量等低于正常值;穗部性状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减少,T-50的处理最低,无效小穗数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穗粒重和产量最高出现在适宜水分处理(T-60)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灌水处理 冬小麦生育 冬小麦形态指标 冬小麦产量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现地下水压采的措施分析
7
作者 许豫南 刘文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4期8-9,共2页
河北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为226.7万~233.3万hm2,总产量135亿~140亿kg,除满足当地居民口粮需求外,年调出量在40亿kg左右。然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在120 mm,而耗水量达400~450 mm,缺水高达280~330 mm。农... 河北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为226.7万~233.3万hm2,总产量135亿~140亿kg,除满足当地居民口粮需求外,年调出量在40亿kg左右。然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在120 mm,而耗水量达400~450 mm,缺水高达280~330 mm。农业用水过度依赖地下水,小麦又是农业用水最多的作物,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耗水量 冬小麦生育 调出量 居民口粮 过度依赖 石家庄市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