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冬小麦播种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华
-
机构
沂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知识》
2023年第9期19-20,共2页
-
文摘
冬小麦播种管理技术直接影响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为了保证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和高产稳产,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一、选用适宜的品种。冬小麦的品种选择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病虫害、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最适宜的优质品种。一般选用耐寒、抗旱、抗病、抗倒、抗穗发芽、适宜亩穗数和千粒重、品质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品种更新换代,及时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和贮存工作。
-
关键词
冬小麦播种
种子繁殖
高产稳产
亩穗数
抗穗发芽
安全越冬
病虫害
优质品种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唐河县冬小麦播种关键技术
- 2
-
-
作者
徐玄
-
机构
唐河县湖阳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2期18-18,共1页
-
文摘
唐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冬小麦是唐河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小麦产量的丰欠直接影响该县农民的收益。冬小麦要想取得高产,播种技术是关键。1选种及种子包衣目前市场上小麦品种非常多,在品种选择上一定要注意看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如品种的抗寒性、抗旱性、抗虫性、抗病性、抗盐碱性、生育期长短、秸秆高矮等,不要一味地追求高产。即使是高产品种,管理措施跟不上,环境条件不适宜,也达不到理想的产量效果。要根据不同地力、环境、生产条件等合理选择适宜品种。品种不要单一,以防止因为气候原因造成减产。种子要在正规种子销售部门购买,并且一定要索要发票。
-
关键词
高产品种
种子包衣
播种技术
适宜品种
抗盐碱性
冬小麦播种
抗虫性
抗寒性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海兴县冬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 3
-
-
作者
郑荣真
-
机构
海兴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4期19-19,共1页
-
文摘
2021年对于海兴县农业来说是一个特殊年份,据气象资料统计:海兴县2021年6月20日~10月6日,100 d左右的时间,降雨日数46 d,总降雨量738.4 mm,是2020年同期的2.3倍。整个玉米生长季多阴雨天气,严重影响玉米的后期灌浆,使玉米减产;同时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等病害爆发,加之后期田间积水,影响玉米的收获进度,导致玉米籽粒霉变或发芽,造成玉米产量的进一步减少。
-
关键词
田间积水
玉米减产
玉米籽粒
玉米锈病
冬小麦播种
玉米褐斑病
阴雨天气
海兴县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冬小麦播种和管理技术
- 4
-
-
作者
李英华
-
机构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农业知识》
2021年第17期12-13,共2页
-
文摘
一、播前准备1.深松整地收获完前茬作物后,对土壤进行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层,深度在20厘米左右,耕透耙透整平地块,不漏耕漏耙,对土壤保墒,确保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无坷垃,促进土壤保持水分,增加肥力。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土壤墒情良好。播种前最好耕两遍地,第一遍主要打碎地里比较大的秸秆,第二遍整平土壤,确保土质松软利于播种。
-
关键词
上虚下实
土壤保墒
深松整地
土壤墒情
冬小麦播种
田间杂草
播前准备
耕作层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博州冬小麦播种及越冬管理关键技术
- 5
-
-
作者
陈德强
李俊杰
-
机构
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9期138-138,共1页
-
文摘
1种子准备1.1品种选择以新冬18号为主栽品种、石冬8号为搭配品种。1.2种子处理麦种100%实施播前药剂拌种。拌种方法:1)用3%敌委丹拌种,每100kg小麦种子拌敌委丹200ml加少许水,拌匀晾干后即可装袋播种;2)用拌种双拌种,每100kg种子干拌拌种双150~180g,充分拌匀后堆闷4~6h后进行播种,以提高拌种和防病效果,要杜绝播种时在播种机上临时拌种;3)发生黑森瘿蚊的地块。
-
关键词
拌种双
黑森瘿蚊
冬小麦播种
小麦种子
搭配品种
越冬管理
防病效果
噻虫嗪
适播期
播种深度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秸秆还田与冬小麦播种的技术配套措施
- 6
-
-
作者
刘晓鹏
-
机构
安阳市农业综合信息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2期40-40,43,共2页
-
文摘
冬小麦播种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其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该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及相关使用技术和冬小麦播种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深耕土壤、施足有机底肥、精选优质种子、精量播种、保墒齐苗等,以期对当前的冬小麦生产提供指导,促进冬小麦获得高产。
-
关键词
冬小麦播种
秸秆还田
配套措施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15
- 7
-
-
作者
牛新胜
张宏彦
王立刚
张福锁
李晓林
马永良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73,共6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号:2006BAD05B04
-
文摘
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是土壤有机碳的一部分,在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华北平原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4-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SMBC含量的时空变异具有显著的影响。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处理上层(0-10cm)的含量比下层(10-20cm)增加47.4%,而清茬翻耕和还田翻耕处理的含量在土壤中的分层不显著。不同的耕作方式的SMBC含量均随气温降低而减少。全年平均来看,在0-10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的SMBC含量大小表现为覆免〉还翻〉清翻,在10-20cm土层则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整个耕层(0-20cm)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在气温较低时,覆盖免耕的SMBC含量比清茬翻耕和还田翻耕低。在土壤表层,不同耕作方式SMBC含量的稳定性大小表现为还翻〉覆免〉清翻;在下层,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覆盖免耕
土壤微生物量碳
冬小麦播种
-
Keywords
maize straw
no- till with mulch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wing winter wheat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山东省丘陵区冬小麦生产环节技术模式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宋昕烔
刘元义
李祈康
李文慧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10期31-33,共3页
-
文摘
据统计,2022年夏粮收获再获丰收,山东省冬小麦播种面积达到6005.3万亩,收获总产量突破528.24亿斤,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但山东省丘陵山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农作物在耕、种、收三大关键环节中综合机械化率不足50%。
-
关键词
粮食生产机械化
冬小麦生产
丘陵区
丘陵山区
整体水平
发展对策
冬小麦播种
综合机械化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 9
-
-
作者
王玉敏
-
机构
舞钢市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2期19-20,共2页
-
文摘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小麦是该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提高小麦单产,充分挖掘小麦生产潜力,笔者通过多年小麦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冬小麦播种技术1.1选用优良品种。近几年来,通过小麦多点引种筛选试验示范,适合舞钢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抗逆性强的品种有:周18、周麦22、豫麦70-36、豫麦49-198、矮抗58、漯麦18等。
-
关键词
河南省中南部
小麦单产
生产潜力
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小麦播种
引种筛选
舞钢市
优良品种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克州冬小麦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0
-
-
作者
黄英
图尔干
-
机构
新疆克州种子管理站
-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年第S2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冬小麦种子
种子生产体系
新疆克州
除杂去劣
品种的更新
优良品种
持续稳定发展
冬小麦播种面积
种子管理
机械化程序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方案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张晓晓
-
机构
平山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0期19-20,共2页
-
文摘
针对河北省冬小麦播种普遍偏晚、苗情普遍偏弱的现状,要切实抓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夺取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权。1总体要求按照适当提早、分类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着力做好冬小麦春季水肥管理与一喷多防,通过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
关键词
水肥管理
冬小麦播种
苗情
春季田间管理
晚播麦
分类管理
夏粮
小麦田间管理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全面解析冬小麦不同阶段浇水技巧
- 12
-
-
作者
史红娜
周卫学
-
机构
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1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县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8.67 万hm2,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2 万hm2,是中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有豫北粮仓之称。10 月上中旬是滑县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翌年6 月上旬收获。冬小麦生产播种是基础,肥水管理是关键,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冬小麦生产实现了多年的连续丰收。
-
关键词
冬小麦生产
冬小麦播种
粮食作物
适宜时期
产粮大县
肥水管理
粮仓
滑县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山南地区冬小麦发展问题与对策
- 13
-
-
作者
尼尼卓嘎
-
机构
山南地区农科所
-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
文摘
山南地区冬小麦是七十年代初期试种成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产作物。它在整个作物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促进了耕作制度的变革,带动了农业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改变了数千年来当地人们的膳食结构,促使生活水平提高,对山南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20余年来山南地区冬小麦的发展过程,分析冬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冬小麦生产对策,使我地粮食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
关键词
冬小麦播种面积
山南地区
发展问题
蛋白质含量
小麦品质
粮播面积
河谷灌溉农业
粮食生产
小麦生产对策
问题与对策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小麦黄弱苗转壮措施
- 14
-
-
作者
石鸿文
刘国定
-
机构
信阳地区植保植检站
息县农牧局
-
出处
《河南农业》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
文摘
冬小麦播种出苗后如出现苗黄、弱,应及早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1.播种过早,播量过大,造成生长旺盛,麦苗过于稠密,苗间争肥、水、光,引起麦苗营养不良,个体瘦弱发黄。对这类黄弱苗,可采取疏苗、镇压、深耕断根等蹲苗措施,促进早蘖,控制晚蘖,使麦苗转旺为壮。
-
关键词
麦苗生长
冬小麦播种
播量
下扎
土壤干旱
深中耕
根系吸收能力
盖土
次生根
黄叶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豫东地区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 15
-
-
作者
许瑞雪
-
机构
兰考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5期46-46,共1页
-
文摘
2021年受夏秋降水偏多影响,豫东地区冬小麦播种时间普遍偏晚。但因冬季气温偏高、光照充足,晚播弱苗向好转化,为丰产奠定了良好基础。豫东地区小麦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期是小麦肥水敏感期,且对水肥需求量大,是增穗数、增粒数、稳粒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小麦后期管理工作,对小麦实现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
关键词
高产稳产
生殖生长
冬小麦播种
敏感期
晚播
增穗
豫东地区
粒质量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枣强县小麦苗情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16
-
-
作者
赵红梅
-
机构
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7年第2期7-8,共2页
-
文摘
为做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枣强县农林局组织技术站人员,在2月3日(节后开班第一天)对全县小麦苗情、墒情进行了田间调查,在认真分析当前小麦苗情墒情基础上,提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建议如下:一、小麦苗情特点2016年全县秋播冬小麦播种面积37万亩,比上年减少2万亩。
-
关键词
小麦苗情
技术建议
冬小麦播种
麦田管理
春季管理
农林局
田间调查
技术站
越冬期
追肥浇水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种好小麦的两项基础措施
- 17
-
-
作者
袁航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业知识》
2019年第19期37-38,共2页
-
文摘
冬小麦播种前,应科学选择优良品种,切实提高整地质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奠定基础。选择优良品种品种是小麦增产的内因,选好品种非常重要。科学选择优良品种,搞好品种布局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随着优质专用小麦需求量的增加和种植效益的提高,可加大订单生产的力度,适当扩大强筋及特色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
-
关键词
整地质量
品种布局
优质专用小麦
冬小麦播种
种植效益
优良品种
小麦增产
小麦生产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2015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 18
-
-
-
机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5年第11期4-4,共1页
-
文摘
当前,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大部处于出苗期。总体看,今年各地墒情较好,播期适宜,播种集中,播种质量好。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秋冬将发生17年来最强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明年春季,表现为冬季温度偏高、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和冬春气温剧烈波动,对冬小麦生产不利。针对异常气候条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冬前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强化"抗旱、控旺、防冻",抓好冬灌、镇压、化控和病虫草害防治,培育冬前壮苗。
-
关键词
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生产
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质量
冬小麦播种
专家指导组
播期
出苗期
稻茬麦
冬季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南和县粮食生产及发展方向分析
- 19
-
-
作者
温春爽
-
机构
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
2016年第10期60-62,共3页
-
文摘
南和县是农业大县,耕地总资源44万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土体结构良好,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一、南和县粮食生产现状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近五年种植面积为: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483公斤;玉米播种面积为32.5万亩,平均单产501公斤。机械化作业和良种覆盖率均达98%以上。2016年我县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万亩,与去年持平;玉米播种面积为32万亩,较上年减少0.5万亩,减少面积为结构调整面积。
-
关键词
南和县
粮食生产现状
玉米播种面积
冬小麦播种
良种覆盖率
种植面积
土体结构
总资源
玉米产业
优质小麦品种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资讯
- 20
-
-
-
出处
《种业导刊》
2020年第2期39-41,共3页
-
文摘
2019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近日,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月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农业生产基本平稳,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基本稳定,长势总体较好。截至2月底,冬小麦主产区一二类苗占比较2019年同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
关键词
冬小麦播种
蔬菜种植
二类苗
国家统计局
疫情
苗情
基本面
八个方面
-
分类号
S32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