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D NMR方法研究抗癌药物冬凌草乙素的结构与谱线归属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延武 姬昂 +7 位作者 何炳林 许肖龙 裘鉴卿 王德华 钱保功 赵清治 张雁冰 薛华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33-737,共5页
用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远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等现代核磁共振技术对抗癌中草药冬凌草中分离出的抗癌、抗菌有效成分冬凌草乙素分子的^(13)C和~1H化学位移进行了完全归属,为冬凌草乙素分子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研... 用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远程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等现代核磁共振技术对抗癌中草药冬凌草中分离出的抗癌、抗菌有效成分冬凌草乙素分子的^(13)C和~1H化学位移进行了完全归属,为冬凌草乙素分子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谱线归属 冬凌草乙素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乙素诱导GBC-SD细胞的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薛宏伟 潘祥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 探讨冬凌草乙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处理GBC SD细胞后 ,用MTT法检测GBC SD细胞的存活率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和分析凋亡细... 目的 探讨冬凌草乙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处理GBC SD细胞后 ,用MTT法检测GBC SD细胞的存活率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和分析凋亡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乙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GBC SD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 ;药物作用 2 4h后 ,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Caspase 3活性与凋亡程度相关。结论 冬凌草乙素抑制GBC SD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Bcl 2、p5 3、Fas/APO 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乙素 DBC-SD 凋亡 BCL-2 P53 FAS/APO-1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灌胃冬凌草乙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鹏强 李晓天 +1 位作者 石迎迎 于彤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建立冬凌草乙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冬凌草乙素2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利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求算药动学参数.冬凌草乙素在50~5 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建立冬凌草乙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冬凌草乙素2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利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求算药动学参数.冬凌草乙素在50~5 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样品在血浆中的绝对回收率大于80%,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5%,灌胃后其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t,AUCt-∞,ke,T1/2,CL/F,Cmax,Tmax分别为(9.85±2.89)mg.h/L,(11.81±3.45)mg.h/L,(0.11±0.04)h-1,(3.52±1.16)h,(1.08±0.10)L/(kg.h),(3.07±2.30)μg/L,(0.67±0.33)h.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准确、选择性强,可用于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根据药动学参数,可以得知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不易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冬凌草乙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覃沐 王绵英 +4 位作者 王庆端 曹生海 王德喜 管顺朝 仪明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3H]冬凌草乙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给小鼠经口灌胃(ig)或尾静脉注射(iv)[~3H]冬凌草乙素后,很快被吸收并广泛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肺、胆囊和肝脏中放射性为最高;其次为肠、胃、胰腺等,肌肉、... 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3H]冬凌草乙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给小鼠经口灌胃(ig)或尾静脉注射(iv)[~3H]冬凌草乙素后,很快被吸收并广泛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肺、胆囊和肝脏中放射性为最高;其次为肠、胃、胰腺等,肌肉、胸腺和骨中含量最少。iv[~3H]冬凌草乙素3.7×10~7Bq(1.23mg)/kg24h放射性自粪和尿中排泄占总注入量的58.3%。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表明药代动力学模型似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各时相半衰期分别为T 1/2α=17.9min,T 1?2β=12.7h,其它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_(12)=1.38h^(-1),K_(21)=0.84h^(-1),K_(10)=0.15V_c=1.4L kg,V_d=3.9 L kg;ig[~3H]冬凌草乙素3.7×10~7Bq(1.23mg)kg,很快被吸收,其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似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_1 2Ka=17.0min,T_1 2K_e=11.3h.K_a=2.48h^(-1).K_e=0.001min^(-1).以ig和iv[~3H]冬凌草乙素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下面积计算生物利用度(F)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冬凌草乙素 吸收 分布 排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乙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寇娴 张雁冰 +1 位作者 王桂红 卢建莎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4-66,共3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了冬凌草乙素-β-环糊精包含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薄层层析及比旋光度的测定得以证实.测定了紫外吸收光谱,用连续递变法测定了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
关键词 冬凌草乙素 环糊精 紫外光谱 包合物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乙素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刘加军 刘文达 +5 位作者 刘晓丹 肖若芝 王春芝 林东军 刘培庆 黄河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77-3079,共3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乙素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RT-PCR对细胞凋亡前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冬凌草乙素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RT-PCR对细胞凋亡前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冬凌草乙素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在冬凌草乙素抑制细胞增殖过程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冬凌草乙素能抑制U93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为冬凌草乙素抗白血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冬凌草乙素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乙素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
7
作者 居学海 潘成学 +1 位作者 赵清治 翟锦库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采用MNDO方法,在VAX8350计算机上,对冬凌草乙素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轨道及其能级、电荷密度、键级。结果表明:抗癌活性区α亚甲基环戊酮结构中的部分原子组成了易接受电子的πLUMO轨道。
关键词 冬凌草乙素 抗癌活性 量子化学计算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克尔加成反应预测冬凌草活性成分及其乙酰化产物抗肿瘤活性(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建群 高俊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了快速、简便地评价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Hemsley)H.Hara)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及其乙酰化产物与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ENBA)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反应动力学得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反应活... 为了快速、简便地评价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Hemsley)H.Hara)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及其乙酰化产物与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ENBA)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反应动力学得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反应活性,首次以反应活性预测了对冬凌草甲素(1)、冬凌草乙素(2)、1,14-二乙酰基冬凌草甲素(1a)和1,6-二乙酰基冬凌草乙素(2a)4个对映-贝壳杉烯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4种活性成分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性1>1a>2>2a,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测得冬凌草甲素活化能(Ea)为(38.7±5.8)kJ/mol,冬凌草乙素Ea为(46.8±7.1)kJ/mol。采用~1H NMR和^(13) C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冬凌草甲素与ENBA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的新化合物为1α,6β,7β,14β-四羟基-7α,20-环氧-17-(2-(3-(4-硝基苯基))-3-氧-丙酸乙酯)-对映贝壳杉烷-15-酮,命名为nitrobenoridonin(1b)。4个对映-贝壳杉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经测定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大小依次为1>1a>2>2a,与其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排序一致,表明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与抗肿瘤活性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测定迈克尔加成反应活性预测对映-贝壳杉烯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加成反应 反应动力学 抗肿瘤活性 对映-贝壳杉烯 冬凌草 冬凌草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滴丸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涛 杨婷 +3 位作者 郑大勇 李伟 于德红 韩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9-437,共9页
目的建立在大鼠血浆中同时测定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研究不同给药剂量冬凌草滴丸中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冬凌草滴丸以小(0.3 g·kg^(-1))、中(0.9 g·kg^... 目的建立在大鼠血浆中同时测定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研究不同给药剂量冬凌草滴丸中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冬凌草滴丸以小(0.3 g·kg^(-1))、中(0.9 g·kg^(-1))、大(2.7 g·kg^(-1))剂量以及累积剂量(0.9 g·kg^(-1),连续给药7 d)对大鼠灌胃给药,以苯海拉明作为内标物,采用LC-MS/MS分析方法检测血浆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的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3.0版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冬凌草滴丸以小、中、大剂量给药后,冬凌草甲素的峰浓度(C_(max))分别为(74.25±29.93),(197.67±38.09),(346.03±34.87)ng·mL^(-1),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85.46±36.06),(187.21±44.27),(654.66±88.50)ng·mL^(-1)·h;冬凌草乙素的C_(max)分别为(30.33±16.15),(37.88±11.95),(60.92±36.60)ng·mL^(-1),AUC_(0-t)分别为(17.44±4.16),(70.77±33.31),(136.25±3.65)ng·mL^(-1)·h。冬凌草滴丸中剂量单次给药与中剂量多次给药后,冬凌草甲素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2.24±1.17),(2.85±0.82)h,冬凌草乙素t_(1/2β)分别为(2.56±0.45),(2.73±0.62)h。结论大鼠给予冬凌草滴丸小、中、大剂量给药后,冬凌草甲素AUC_(0-t)呈线性动力学特征,中剂量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后,体内均无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滴丸 冬凌草 冬凌草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