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种源山桐子冬芽休眠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刘震
王玲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园学院
-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2-254,297,共4页
-
文摘
比较了亚热带的日本冲绳县山桐子和暖温带的三重县山桐子冬芽休眠的温度特性 结果表明 ,两种源的山桐子冬芽都有冬季休眠的特性 ,只有在经历了冬季低温之后 ,冬芽才能生长 ,其生长量与所经历的低温量有关 ,1 5℃的低温也有解除休眠的效果 。
-
关键词
山桐子
种源
冬芽休眠
温度特性
温带树木
-
Keywords
Idesia polycarpa
origins
winter buds dormancy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22.1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刘震
王艳梅
蒋建平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9-964,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助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0 0 2 )~~
-
文摘
为了探讨亚热带树木休眠理论以及休眠与树木分布的相互关系 ,研究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 :白花泡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在 2 0~ 30℃ ,经过低温处理后 ,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扩大到 15~ 30℃ ,具有浅低温休眠特性 ;5℃的低温处理不仅提高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而且加快了发芽速度 ,尤其在 15℃发芽温度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4 0 d的 5℃低温处理效果最好 ,2 0 d、6 0 d的低温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没有用低温处理的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 ,除了在 2 5℃发芽温度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外 ,在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但在2 0℃、2 5℃发芽温度下的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在 15℃发芽温度条件下 ,除了桂林种源以外 ,没有用低温处理的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随着种源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在 2 0~ 30℃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随种源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对低温处理反应差异明显。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以南的低纬度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都较北亚热带的高纬度种源高。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株州种源和北亚热带南部的宜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长 ,而随着纬度的降低或增加?
-
关键词
白花泡桐
种源
种子
冬休眠
生理生态
-
Keywords
Paulownia fortunei
provenances
seeds
winter dormancy
eco-physiology
-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马铃薯土窖的储存保鲜
- 3
-
-
作者
聂志义
-
出处
《河北农机》
1997年第3期29-29,共1页
-
-
关键词
马铃薯
土窖
马铃薯种薯
反常天气
选择与设计
发芽率
保鲜
通风口
冬休眠
空气侵入
-
分类号
S532.109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