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化摩尼教冥界观与敦煌本《十王经》关系索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富学 杨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冥界乃世人在想象中构建出的死后世界,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有关于冥界的论述。自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也有许多关于"济度亡灵"的内容,可以看到,霞浦摩尼教中存在着极为成熟的幽冥世界。在这一幽冥世界中,地... 冥界乃世人在想象中构建出的死后世界,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有关于冥界的论述。自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也有许多关于"济度亡灵"的内容,可以看到,霞浦摩尼教中存在着极为成熟的幽冥世界。在这一幽冥世界中,地狱"十王"出现的频率不低且在冥界诸神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和留存于敦煌的《十王经》及其"十王"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波斯摩尼教入华后,在保留自身宗教属性的基础上,延续和吸收了中土固有的冥界观念,最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霞浦摩尼教冥界信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浦文献 摩尼教 《十王经》 冥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红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9,共8页
中国本土固有冥界观涉及黄泉、泰山以及酆都等概念,这代表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认知。汉代佛教的传入,其地狱及生死轮回思想逐渐与中土原有冥界观相融合,逐步构建成地狱十王信仰体系,使得古人生死观、宇宙观发生了改变,中土冥界观更加丰... 中国本土固有冥界观涉及黄泉、泰山以及酆都等概念,这代表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认知。汉代佛教的传入,其地狱及生死轮回思想逐渐与中土原有冥界观相融合,逐步构建成地狱十王信仰体系,使得古人生死观、宇宙观发生了改变,中土冥界观更加丰富且极具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冥界观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吐鲁番随葬衣物疏中的“海东头、海西壁” 被引量:2
3
作者 许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吐鲁番出土的麹氏高昌国时期的随葬衣物疏中常有一句"若欲求海东头,若欲觅海西壁"比较难解,中日学者认为这是指鬼魂的去处。而从当时吐鲁番汉民族的冥界观来看,鬼魂的去处不是"海"而是地下的坟墓。南北朝时期的买... 吐鲁番出土的麹氏高昌国时期的随葬衣物疏中常有一句"若欲求海东头,若欲觅海西壁"比较难解,中日学者认为这是指鬼魂的去处。而从当时吐鲁番汉民族的冥界观来看,鬼魂的去处不是"海"而是地下的坟墓。南北朝时期的买地券的制作者为了避免鬼神烦扰,在落款处常使用替身,并且有的同时给替身一个无法找到的去处。衣物疏作者也使用替身,而且替身有的与买地券相同,因而这句话实际是指替身——张坚固、李定度的去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衣物疏 冥界观 张坚固 李定度 替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