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例临床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永才 何国祥 +4 位作者 宋治远 舒茂琴 向立权 宁琳 田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12-1413,共2页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心电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池素娟 方卫华 +2 位作者 胡雪松 刘幼文 刘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3期189-190,共2页
本文对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40岁以下心肌梗塞占13.6%,其中有吸烟史者占88%,有饮酒史者占77%,极少数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多为单支病变.40岁以上患者占86.3%,有吸烟史者占40%,有饮... 本文对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40岁以下心肌梗塞占13.6%,其中有吸烟史者占88%,有饮酒史者占77%,极少数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多为单支病变.40岁以上患者占86.3%,有吸烟史者占40%,有饮酒史者占39%,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史,冠脉造影多为多支病变或单支多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特点 冠脉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6例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小莲 安冬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2013年上半年406例住院患者冠脉造影情况。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住院病历分为冠脉病变组与冠脉正常组,探讨2组的主诉分布、中医证型、疼痛分级、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冠脉病变组与冠脉正常组主诉构... 目的:探讨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2013年上半年406例住院患者冠脉造影情况。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住院病历分为冠脉病变组与冠脉正常组,探讨2组的主诉分布、中医证型、疼痛分级、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冠脉病变组与冠脉正常组主诉构成比、中医证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血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冠脉病变与患者的主诉症状、疼痛级别、中医证型均无明显关系;血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主诉 中医证型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和多层尺度特征融合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分割
4
作者 许洋 翟楠楠 +2 位作者 倪维臻 谭强 王金甲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快速而准确的血管分割对诊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分割算法对细微血管的分割能力不强、分割血管的连通性较差、抗噪声及伪影能力弱等问题,本研...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快速而准确的血管分割对诊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分割算法对细微血管的分割能力不强、分割血管的连通性较差、抗噪声及伪影能力弱等问题,本研究吸取了Transformer结构长距离依赖与跨域跳转连接的优点,分别采用上下文分层聚合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方法,对U型分割网络进行改进,称HAM-UNet。首先,采取必要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对原有的冠脉造影图像进行一些特征强化,并扩大了实验数据;然后,将预处理好的图片以HAM-UNet的方法进行分割。编码器同时结合深度卷积与残差结构,可以高效的捕获全局特征并有效增强网络细节感知力,提升分割精度的同时提高分割连通性。解码器进行了多尺度的特征融合,并且加入上采样跳转连接,网络的全局感知得到提高,有效降低了无关信息的影响。所使用数据集来自于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的221张图像和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494张图像,在两个数据集上,HAM-UNet算法的准确率分别为0.983和0.998,IOU分别为0.857和0.908,Dice分数分别为0.842和0.883;综合分割性能比U-Net和Att-UNet等算法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冠脉造影图像分割 U-Net 深度卷积 多层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斑块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庆东 张呈兵 +3 位作者 付军 王鹏 龙斌 刘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斑块分析、计算相应FFR-CT值。斑块AI参数包括长度、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最狭窄程度(MLD)、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体积及占比、钙化体积及占比。FFR-CT≤0.8定义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肌缺血。评估斑块参数与FFR-CT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血流储备异常(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 8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39例,占46.4%)与胸闷(27例,占32.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R-CT与MLA呈正相关(r=0.49,P <0.000 1),与长度、体积、脂类体积、纤维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呈负相关(r=-0.44、-0.56、-0.40、-0.36、-0.42、-0.40,P <0.05),其中与MLD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0,P <0.000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体积、MLA、MLD、脂类体积、纤维脂肪体积、纤维体积、钙化体积等参数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调整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是FFR≤0.8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34~1.133,P=0.001),预测模型为logit(P)=0.079X1-4.052,X1为MLD值,预测准确率为85.2%。斑块长度、MLD、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诊断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FFR-CT≤0.8)的AUC分别为0.796、0.886、0.711、0.754、0.69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47.83%、73.91%、73.90%、52.17%、60.87%与92.11%、73.68%、60.53%、84.21%、89.47%,5种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6,灵敏度与特异度为73.91%、71.05%。结论 冠脉斑块AI参数与FFR-CT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MLD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造影 斑块定量分析 血流储备分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手指操提高患者冠脉造影术中舒适度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羿 皮文婕 +2 位作者 陈芬 赵琳 蔡丽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88,666,共5页
目的: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开展术前简化手指操训练,观察手指操对于提高术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预防桡动脉痉挛及撕裂、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减轻术肢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于黄石市中心医院经桡动脉... 目的: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开展术前简化手指操训练,观察手指操对于提高术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预防桡动脉痉挛及撕裂、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减轻术肢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于黄石市中心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3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51例)。干预组于术前接受常规护理和简化手指操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及撕裂发生率、患者疼痛感及手术前后术肢周径变化。结果:干预组术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较高、桡动脉痉挛及撕裂发生率较低、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术肢周径增加幅度较小(P<0.05)。结论:应用简化手指操能够提高冠脉造影术中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预防桡动脉痉挛及撕裂、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及术后术肢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操 冠脉造影 桡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方位深层加权轻量化网络的冠脉造影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博伟 何彦霖 +2 位作者 王康 黄宇辰 祝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0-209,共10页
针对介入手术中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纹理清晰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方位深层加权轻量化网络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设计局部卷积模块,降低特征图的维度减小其参数量,加快模型的处理速度;接着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合图... 针对介入手术中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纹理清晰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方位深层加权轻量化网络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设计局部卷积模块,降低特征图的维度减小其参数量,加快模型的处理速度;接着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合图像的通道和空间信息,获得图像的丰富高频细节特征;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取图像的深层特征信息,研究设计了级联和权重匹配的层注意力结构,为图像不同深度的特征分配不同的权重,实现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最后为了使本文所研究方法在真实介入手术冠脉造影图像中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本文构建了冠脉造影图像数据集(CAID)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与Omni-SR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算法在参数量减少32.3%、运行时间减少17.74%的同时,其重建图像的质量在客观指标和主观感受上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且在放大倍数为4时,PSNR和SSIM的平均值在CAID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72 dB和0.012 2,在公共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13 dB和0.004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局部卷积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金字塔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分割方法
8
作者 郭昊虎 高若谦 +3 位作者 葛明锋 董文飞 刘炎 赵旭峰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981,共11页
针对冠脉造影图像照明不均、血管结构与背景区域对比度低、冠脉血管拓扑结构复杂等分割难点,建立了一个冠脉造影血管分割标注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图金字塔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分割模型。本文模型以U-Net网络为基础进... 针对冠脉造影图像照明不均、血管结构与背景区域对比度低、冠脉血管拓扑结构复杂等分割难点,建立了一个冠脉造影血管分割标注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图金字塔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分割模型。本文模型以U-Net网络为基础进行改进和优化,首先,将U-Net编码部分的第一个卷积层修改为一个7×7的卷积层,并提高每一层的感受野,在编解码层中引入修改后的ConvNeXt block,使得网络提取更深层次特征的能力有所提升;其次,设计分组注意力机制模块GA,并将其引入到U-Net跨连接处,对编码部分提取的特征进行增强,弥补编解码器间存在的语义差距;最后,在U-Net解码器处设计了一个特征图金字塔级联模块PFC,融合各尺度的特征图,并在PFC中每一层中加入SE注意力机制模块,用于筛选特征图中的有效信息,网络损失函数为PFC模块各层输出的加权,以监督网络各层的特征提取。本文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测试结果如下:Dice系数为0.8843,Jaccard系数为0.7926。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常用方法,本文模型在冠脉血管分割上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低对比度下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对冠脉血管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管分割 特征金字塔网络 注意力机制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钱菊英 葛均波 +6 位作者 吴鸿谊 梁春 樊冰 王齐兵 葛雷 路艳 刘学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 (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2 1例 ,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 ,14例为不...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 (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2 1例 ,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 ,14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所有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冠脉未见直径狭窄 >60 %的病变。对靶血管 (LAD 17例 ,RCA 3例 ,LCX 1例 )行IVUS检查。结果  2 1例 2 1处病变中 14例 ( 66.7% )为软斑块 ,2例 ( 9.5 % )为纤维斑块 ,4例( 19.0 % )为钙化斑块 ,1例 ( 4.8% )为混合型斑块 ;共 19例 ( 90 .5 % )为偏心性斑块 ;13例 ( 61.9% )正性重构 ,8例 ( 3 8.1% )负性重构 ;重构指数为 1.0 2± 0 .10 ( -x±s)。 2 1例患者中有 5例发现有斑块破裂 ,占 2 3 .8% ;2例发现血栓 ,占 9.5 %。面积狭窄率 (斑块负荷 )范围从 43 .0 %至 79.1% ,平均为 70 .0 %± 8.8%。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 (MLD)为 ( 2 .2 9± 0 .5 0 )mm。IVUS测得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和参照血管直径均大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得的数值 (P均 <0 .0 5 )。根据IVUS检查结果 ,15例进行了血运重建术 ( 1例冠脉搭桥术 ,14例支架植入术 )。结论 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方法研究 被引量:66
10
作者 王凯 侯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39-1240,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扫描方法 无创检查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标准体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华丹 张竹花 +4 位作者 金征宇 林松柏 赵文敏 张立仁 张抒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总结 16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不同体位的显示情况 ,得出CT冠状动脉造影统一体位。结果 :分别定义了 6个MIP重建体位和 9个VRT重建体位。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标准体位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树中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的计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春红 郁道银 +1 位作者 孙正 陈晓冬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48,共6页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其他血管的重叠和透视投影成像导致血管长度缩短,致使基于造影图像的定量分析不能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冠状动脉树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使血管投影缩...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其他血管的重叠和透视投影成像导致血管长度缩短,致使基于造影图像的定量分析不能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冠状动脉树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使血管投影缩短百分比和遮盖百分比最小化来获得最佳造影角度,并且通过对血管段长度和血管分支夹角分别进行基于造影图像和基于最佳造影角度下的定量分析,来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基于造影图像的血管段长度和分支夹角的定量分析的平均误差是-3.250 0 mm和-7.955 0°,标准偏差是6.278 3 mm和 5.829 6°.基于最佳造影角度下的血管段长度和分支夹角的定量分析的平均误差是-1.750 0 mm和-0.335 0°,标准偏差是0.866 0 mm和2.438 1°.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造影角度下的定量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医学参数的测量精度,用于指导介入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管缩短 血管遮盖 最佳造影角度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树中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春红 郁道银 +1 位作者 孙正 陈晓冬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冠脉造影图像是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X射线造影成像的最大缺陷在于把三维空间结构重叠到二维的图像上,即投影成像。在造影图像中,由于透视投影成像导致的...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冠脉造影图像是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X射线造影成像的最大缺陷在于把三维空间结构重叠到二维的图像上,即投影成像。在造影图像中,由于透视投影成像导致的血管缩短会引起血管狭窄估计及支架选择和放置错误,而血管缩短与造影角度的选择有关。本文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研究了冠状动脉树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使血管投影缩短百分比最小化来获得最佳造影角度,并通过冠状动脉树实物模型进行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管缩短 最佳造影角度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意义(附60例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庆乐 高竞生 +9 位作者 汤建忠 谢敬霞 郑宝霞 赵静 郑晓明 韩义 金建学 王东红 庞占泉 赵文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层螺旋CT(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单层螺旋CT检查及冠脉造影。单层螺旋CT采用层厚 3mm ,Pitch =1,容积扫描。钙化的定义为CT值≥ 90Hu ,面积≥1mm2 。冠脉造影采用Judk... 目的 探讨单层螺旋CT(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单层螺旋CT检查及冠脉造影。单层螺旋CT采用层厚 3mm ,Pitch =1,容积扫描。钙化的定义为CT值≥ 90Hu ,面积≥1mm2 。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 ,以存在血管狭窄≥ 5 0 %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  60例中冠心病患者 3 8例 ,无冠心病患者 2 2例。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为 169.5 5± 2 2 7.5 3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 ( 3 .88± 11.2 4) (P <0 .0 1)。以单层螺旋CT检测有无冠脉钙化判断冠心病 ,在 5 0岁以下组 (年轻组 )敏感度为 43 % ,特异度为 93 %。在 5 0岁以上组 (老年组 )敏感度为 95 % ,特异度为 75 %。结论 单层螺旋CT检测冠脉钙化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单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冠脉造影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荆全民 韩雅玲 王守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冠脉闭塞病变 双侧 冠脉造影 冠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常规造影之挑战——冠脉CTA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华 王伯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3-575,共3页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TA 心肌梗死患者 冠心病患者 心绞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ssian矩阵的冠脉造影图像分割与骨架提取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红星 黄晓雪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1-918,共8页
针对冠脉造影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等导致的冠脉血管提取不完整、骨架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的多尺度冠脉分割与骨架提取算法,并估计血管半径值,为冠脉结构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该方法利用Hessian矩阵特征值对应线性目标... 针对冠脉造影图像模糊、对比度低等导致的冠脉血管提取不完整、骨架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的多尺度冠脉分割与骨架提取算法,并估计血管半径值,为冠脉结构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该方法利用Hessian矩阵特征值对应线性目标的关系,构造一个新颖的血管相似性响应函数,对冠脉增强并阈值化得到分割结果,同时由Hessian矩阵确定冠脉血管的法线方向,通过求解法线方向上的极值点得到冠脉骨架的初始像素点集,以此来提取冠脉血管的欧氏骨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洁高效,相比现有算法能提取到更多的细小分支,得到的冠脉骨架完整,半径估计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图像 HESSIAN矩阵 对数变换 中轴转换 欧氏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指导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明辉 盛宇峰 +2 位作者 焦念方 宋佳贤 钱雪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收集IVUS与CAG指导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检索年限为2016年7月之前。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项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含31 685例患者,其中3 192例来自7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此23项研究进行临床事件分析,整体结果表明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在死亡[比值比(OR):0.63,95%CI:0.55~0.73,P〈0.001]、心肌梗死(OR:0.69,95%CI:0.58~0.82,P〈0.001)、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OR:0.75,95%CI:0.69~0.82,P〈0.001)、支架内血栓(OR:0.56,95%CI:0.43~0.73,P〈0.001)、靶血管血运重建(OR:0.79,95%CI:0.68~0.93,P〈0.001)、靶病变血运重建(OR:0.75,95%CI:0.62~0.91,P〈0.001)方面优于CAG指导。结论:与CAG指导治疗冠心病相比,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有效减少死亡、心肌梗死、MACE、支架内血栓及再次血运重建。但IVUS指导DES治疗更适用于哪些患者群体及病变类型仍有待更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造影 药物洗脱支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造影图像最佳造影角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春红 郁道银 +1 位作者 孙正 陈晓冬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透视投影成像导致的血管缩短会引起血管段长度、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百分比等参数的二维定量分析结果错误,而血管缩短与造影角度的选择有关。因此,作者在冠状动脉树三维...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透视投影成像导致的血管缩短会引起血管段长度、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百分比等参数的二维定量分析结果错误,而血管缩短与造影角度的选择有关。因此,作者在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的基础上,利用平面拟合法计算感兴趣血管段最佳造影角度,并通过冠状动脉树实物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造影角度下的定量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医学参数的测量精度,用于指导介入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最佳造影角度 拟合平面 冠脉造影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胸痛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苗荣 沈潞华 +3 位作者 韩小茜 王榭 杨家声 顾复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分析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但临床有胸痛表现患者的特点.方法 本组共160例,高血压组71例,非高血压组89例.均因胸痛胸痛怀疑冠心病而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作了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两... 目的 分析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但临床有胸痛表现患者的特点.方法 本组共160例,高血压组71例,非高血压组89例.均因胸痛胸痛怀疑冠心病而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作了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两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胸痛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0.01),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常有效;静息心电图表现为左室劳损及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与非高血压组有明显的差别(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均<0.05);冠状动脉迂曲、僵硬.结论(1)高血压伴心绞痛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无造影可见的冠状动脉狭窄;(2)高血压而无冠脉狭窄病变病人的胸痛以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多见,可出现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心室肥厚,冠脉迂曲、僵硬,易发生冠脉痉挛,以及对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反应较好;(3)相对于非高血压的病人,高血压患者在发生胸痛时更需要用冠状动脉造影来鉴别其是否有真正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胸痛 患者 正常 心绞痛 冠脉造影 病人 相对 差别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