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血流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尚伟 吕清 +1 位作者 王新房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冠脉血流显像(CFI)技术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健康开胸杂种犬于前降支分出第一对角支后约1 cm处结扎3小时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3小时后应用i13L高频探头观察前降支远端... 目的探讨术中冠脉血流显像(CFI)技术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健康开胸杂种犬于前降支分出第一对角支后约1 cm处结扎3小时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3小时后应用i13L高频探头观察前降支远端及前壁心尖段心肌内血流灌注程度、血流方向,并测量心肌内冠脉血流速度,同时在以上观察时点经股静脉匀速推注造影剂(C_3F_8)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对照。结果18只犬均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前降支3 h后,根据MCE显示前壁心尖段有无造影剂充填分为无侧支循环形成组(A组)和侧支循环形成不充分组(B组),A组10只犬中,CFI显示60%(6/10)未见血流信号显示,40%(4/10)前壁心尖段内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B组7只犬中,CFI则均显示有少量血流信号,与基础状态相比,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max)、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 Vmax)及D-Vmax/S-Vmax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另有1只犬MCE显示前壁心尖段造影剂充填良好,CFI亦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0.65 m/s)快于基础状态峰值血流速度(0.28 m/s)。结论术中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能直观、无创、敏感地显示心肌血流灌注状态,与MCE比较,能更敏感的反映心肌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显像 心肌声学造影 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爱莉 李治安 +4 位作者 刘俐 王新房 杨娅 谢明星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CFR) 进行评价,探讨血脂对CFR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单纯高脂血症组(A 组,30 例) 和正常对照组(B 组,15 例),应用冠脉...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对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CFR) 进行评价,探讨血脂对CFR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单纯高脂血症组(A 组,30 例) 和正常对照组(B 组,15 例),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每位受试者静息时的冠脉血流频谱及静脉推注潘生丁(0-56mg/kg) 后的冠脉血流频谱,分别用最大充血状态下与静息时的冠脉峰值血流速度(CPV) 比值及速度时间积分(VTI) ×心率(HR) 比值来计算CFR。结果 静息时,两组的CPV 及VTI×HR 无明显差别(P> 0-05)。潘生丁负荷后两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但A组的CPV 及VTI×HR 增加程度低于B 组。两组的CFR 值有显著性差别,A 组明显低于B 组( P<0-01) 。相关性分析显示CFR与TC、LDLC呈显著负相关(P< 0-05) 。结论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无创性检测CFR,可以早期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冠脉储备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储备 高脂血症 冠脉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X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润青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谢明星 李爱莉 卢晓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 利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DCFI)观测X综合征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 ,评价冠脉血流的变化及冠脉血流储备 (CFR)。方法 利用CDCFI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分别测量 2 0例X综合征患者 (A组 )和 2 2例健康者 (B组 )的前降支中远... 目的 利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DCFI)观测X综合征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 ,评价冠脉血流的变化及冠脉血流储备 (CFR)。方法 利用CDCFI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分别测量 2 0例X综合征患者 (A组 )和 2 2例健康者 (B组 )的前降支中远端静息及最大充血状态时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CPV)及减速时间 (DT) ,以最大充血状态与静息时的比值计算冠脉血流储备 (CFR) ,并对时间参数DT以R R间期进行校正。结果 静息时两组的CPV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A组DT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最大充血状态时 ,两组的CPV均明显增快 ,但A组增加的程度低于B组 (P <0 .0 0 1) ;A组的DT明显低于B组的DT (P <0 .0 5 )。两组的CFR值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结论 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是一种能够准确有效测量X综合征的冠脉血流储备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储备 X综合征 冠脉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
4
作者 王建文 李治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方法:将16条杂种犬分为二组: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组,n=8)以及在预处理之前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n=8)。应用冠脉血流显像程序取前降支远端血... 目的: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方法:将16条杂种犬分为二组: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组,n=8)以及在预处理之前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n=8)。应用冠脉血流显像程序取前降支远端血流频谱。分别在基础状态、最后一次预适应后5分钟进行短暂性冠脉结扎(20s)和再松放(反应性充血),自短暂性结扎前起连续记录血流频谱,测量基础状态和最大充血状态下峰值速度、速度时间积分以及充血开始至最大充血时的时间(DPT)。计算充血时最大峰值血流速度与基础速度比值、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即PRV∶BV和VTIPR∶VTIBASE)。测算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IP组缺血预适应后各反应性充血指标明显低于基础状态,而L-NAME组预适应后仅VTIPR∶VTIBASE低于基础状态,而DPT和PRV∶B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发现缺血预适应后反应性充血的改变,反应性充血量减少,但充血率增快,充血率与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缺血预适应症 冠脉反应性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瓣返流时冠脉血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玉红 李治安 +2 位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探讨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轻、中、重度急性主动脉瓣返流时的冠脉血流的速度峰值、加速时间、减速时间、速度时间积分及动脉舒张压 ,分析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 随着返...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探讨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轻、中、重度急性主动脉瓣返流时的冠脉血流的速度峰值、加速时间、减速时间、速度时间积分及动脉舒张压 ,分析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 随着返流程度的增加 ,冠脉血流的速度峰值、速度时间积分均逐渐降低 ,加速时间延长、而减速时间缩短 ,舒张压降低。结论 随着返流程度的增加 ,冠脉血供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显像 急性主动脉瓣返流 冠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闭塞犬心肌内血流改变的多普勒显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建文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急性前降支冠脉闭塞后后壁心肌内血流改变 ,并探讨这种变化的意义。方法  15条杂种犬常规麻醉开胸后 ,应用冠脉血流程序观察前降支结扎后后壁内的血流信号改变 ,测量冠脉结扎前后后壁内血流速度 ...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急性前降支冠脉闭塞后后壁心肌内血流改变 ,并探讨这种变化的意义。方法  15条杂种犬常规麻醉开胸后 ,应用冠脉血流程序观察前降支结扎后后壁内的血流信号改变 ,测量冠脉结扎前后后壁内血流速度 ,计算结扎后峰值血流速度和速度时间积分的变化值与结扎前相应指标之比 ;自主动脉根部注射Albunex进行心肌声学造影显像 ,观察前壁内造影效果 ,并进行造影评分 ,测量充填缺损区面积。结果 根据前壁内显影效果 ,将实验犬分为A、B两组 :A组 5条 ,前降支冠脉结扎后声学造影时前壁内完全未见造影剂充填 ,造影评分为 0分 ;B组 9条 ,声学造影时前壁内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增强 ,评分为 1或 2分。A组结扎后后壁峰值血流速度变化分数 [(V2 -V1) /V1]和速度时间积分变化分数 [(VTI2 -VTI1) /VTI1]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B两组 (V2 -V1) /V1分别为 0 .0 6 8± 0 .10 0和 0 .6 90± 0 .46 0 ,P <0 .0 1;(VTI2 -VTI1) /VTI1分别为 0 .12 3± 0 .197和0 .990± 0 .770 ,P <0 .0 1]。冠脉结扎后 ,两组前壁增厚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均较结扎前明显降低 ,A、B两组各相对应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 心肌声学造影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观察快速心房起搏时犬冠脉的血流灌注模式
7
作者 吴棘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观察静息状态及快速起搏时犬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的血流灌注模式。方法 运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 ,测量实验犬基础状态及快速心房起搏时左前降支冠脉及左室前壁心肌内冠脉峰值血流速度 (V )和速度时间积分(VTI) ,并计算其增加... 目的 观察静息状态及快速起搏时犬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的血流灌注模式。方法 运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 ,测量实验犬基础状态及快速心房起搏时左前降支冠脉及左室前壁心肌内冠脉峰值血流速度 (V )和速度时间积分(VTI) ,并计算其增加率 (ΔV %、ΔVTI % )。结果 快速起搏时 ,心外膜和心肌内冠脉仍保持各自的时相性血流灌注模式 ,V和VTI比基础值明显增高 ,且舒张期ΔVd %高于ΔVTId % ;心外膜冠脉血流舒张期VTI在全心动周期灌注中所占比例减小 ,而收缩期所占比例增大。结论 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能实时而准确地反映静息状态和快速起搏时心外膜与心肌内冠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 快速心房起搏 心外膜冠脉 心肌内冠脉 时机性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左前降支远段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津 李治安 +2 位作者 杨娅 孙琳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远段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46例 ,于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左内乳动脉 ,其中 3 8例患者检查左前降支远段。结果 术后内乳动...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远段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46例 ,于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左内乳动脉 ,其中 3 8例患者检查左前降支远段。结果 术后内乳动脉桥起始段显示率 95 .65 % ,由术前收缩期优势型转变为术后舒张期优势型频谱。左前降支远段血流信号表现为流速及流速时间积分增加。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内乳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术 左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武宇洲 杨国锋 +4 位作者 刘润田 李淑琴 祖秀光 都军 王凤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观察银含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含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银含叶提取物显著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 目的:观察银含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含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银含叶提取物显著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0.01);而对照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银杏叶提取物 冠脉血流显像 老年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变化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国娟 智光 +2 位作者 盖鲁粤 杨庭树 刘宏斌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冠脉内皮功能及其在评价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进行冷加压试验检测冠脉内皮功能,并与冠脉病变支数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冷加...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冠脉内皮功能及其在评价冠脉病变程度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进行冷加压试验检测冠脉内皮功能,并与冠脉病变支数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冷加压试验后冠脉前降支血流速度的增加为57.68±26.78%,冠心病组27.66±27.17%。1支冠脉狭窄患者冠脉血流速度增加42.68%;2支冠脉病变为17.26%;3支冠脉病变为9.87%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内皮功能较健康人明显减退,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内皮功能进一步减退,冠脉内皮功能减退可间接反映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功能 冠脉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作用
11
作者 武宇洲 孙晓红 +3 位作者 李淑琴 祖秀光 都军 王凤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4-1145,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西药常规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心绞痛症状,检测老年冠心... 目的:研究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西药常规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心绞痛症状,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银杏叶提取物显著增加LAD舒张期峰值流速(P<0.01),收缩期峰值流速(P<0.01),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0.01);同时,血浆NO水平升高(P<0.01),ET水平下降(P<0.01),NO/ET比值升高(P<0.01);而对照组冠脉血流,血浆NO和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AD血流流速的增加与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以及NO/ET比值升高显著相关(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浆NO和ET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银杏叶提取物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冠脉血流显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