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庆海 李小兵 +5 位作者 李庆玉 李晓海 李彦萍 孟庆莉 张克清 武亚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2期6-7,64,共3页
目的:在中药通脉愈心浓缩丸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的基础上,研究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再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通... 目的:在中药通脉愈心浓缩丸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的基础上,研究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再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通脉愈心浓缩丸组(治疗组,61例)和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疗程均为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心电图异常,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并对观察病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再狭窄率为9.8%,对照组再狭窄率为23.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血清NO高于对照组,而血浆ET低于对照组。结论:具有化痰祛浊、活血通脉功效的通脉愈心浓缩丸对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T、升高NO、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通脉愈心浓缩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谢小华 李小环 张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对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2 0 0 1年 3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Stenting)的 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重点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 目的探讨对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2 0 0 1年 3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Stenting)的 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重点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结果通过接受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治疗和整体护理 ,本组实施PTCA+支架术的 86例患者顺利康复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患者住院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 ,是提高PTCA及支架术的临床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TCA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廖花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调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分析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及疾病药物相关知识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调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分析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及疾病药物相关知识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疾病知识及药物相关知识是影响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蒋世亮 王勇 崔连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 激光血管成形术 心导管技术 冠脉粥样硬化 冠脉旋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冠脉病变并心功能不全患者PCI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慧 杨守忠 李玉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观察多支冠脉病变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10岁,心功能Ⅱ~Ⅲ级,依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治疗(PCI)组和单纯... 目的:观察多支冠脉病变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10岁,心功能Ⅱ~Ⅲ级,依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治疗(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MT)组.两组常规应用抗心绞痛及抗心衰药物治疗.于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PCI组和MT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8%和89%,未发生Q波心梗者分别占96%和87%,两组间未再发作明显心绞痛者分别占82%和49%,与术前比,PCI组在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5),同时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在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1年与6个月无显著差异.而药物治疗组仅在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方有改善.结论:该结果显示:PCI组与MT组相比,不完全血运重建对于冠脉多支病变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仍不失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疾病 多支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的实施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卓 张德来 +2 位作者 曹胜兰 黄璜 李晓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行PCI联合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的AMI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8例和计划组58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计划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 目的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行PCI联合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的AMI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8例和计划组58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计划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结果出院当日,计划组出院准备度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左室应变参数、左室射血分数、自护能力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P<0.05,P<0.01)。两组随访1年各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心脏康复计划干预有利于改善AMI介入抗凝治疗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其出院准备度及自护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抗凝 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心脏康复计划 出院准备度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