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附着细菌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朝霞 柯才焕 +3 位作者 冯丹青 黄英 周时强 吕嘉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102,共7页
从冠瘤海鞘、皱瘤海鞘及乳突皮海鞘的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附近的海水中分离到290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至弧菌属、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10个属.分析海鞘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海水中的细菌组成,并从各属中挑出的2... 从冠瘤海鞘、皱瘤海鞘及乳突皮海鞘的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附近的海水中分离到290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至弧菌属、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10个属.分析海鞘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海水中的细菌组成,并从各属中挑出的29株细菌中分离筛选出附着能力较强的9株.将这9株细菌分别制成不同的单种细菌黏膜及9种细菌混合黏膜,检测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起不同的作用.无色杆菌属H-13显著地促进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弧菌属的H-4对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均起抑制作用;弧菌属H-9明显地促进附着却强烈抑制海鞘幼体变态;其余细菌仅仅对海鞘幼体附着或变态的一个过程起作用或是对两者都没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黏膜 冠瘤海鞘幼体 附着 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英 柯才焕 +2 位作者 冯丹青 周时强 李复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研究了人工海水中三种金属离子K+,Mg2+和Ca2+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冠瘤海鞘(Styelaca nopusSavigny)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同时采用K+通道阻滞剂TEA检验其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特性,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研究了人工海水中三种金属离子K+,Mg2+和Ca2+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冠瘤海鞘(Styelaca nopusSavigny)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同时采用K+通道阻滞剂TEA检验其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特性,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K+的浓度为20~40mmol/dm3 时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效果最佳,低于4 5mmol/dm3 和高于80mmol/dm3 的K+浓度都表现出抑制效果;Mg2+浓度在0 ~ 32 mmol/dm3 时显著促进幼体附着和变态,达88mmol/dm3时起抑制作用;在人工海水中无论添加或减少Ca2+,均有效抑制幼体变态.TEA不能阻抑增加K+的诱导作用,这表明冠瘤海鞘幼体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对外部TEA不敏感.另外,人工海水中缺乏K+或Ca2+或K+浓度达80mmol/dm3 都会对冠瘤海鞘幼体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瘤海鞘 幼体 附着 变态 离子控制 海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与变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丹青 柯才焕 +1 位作者 周时强 黄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盐度梯度实验检验了盐度对冠瘤海鞘 (Styela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在盐度10~40范围内 ,低盐度抑制幼体变态 ,高盐度促进其开始变态及完全变态 ,但盐度40不促进完全变态。低盐度可使幼体附着 (除盐度10抑制附着 ) ,高盐度... 通过盐度梯度实验检验了盐度对冠瘤海鞘 (Styela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在盐度10~40范围内 ,低盐度抑制幼体变态 ,高盐度促进其开始变态及完全变态 ,但盐度40不促进完全变态。低盐度可使幼体附着 (除盐度10抑制附着 ) ,高盐度促进附着 ,但盐度达40不促进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海洋污损动物 冠瘤海鞘 幼体附着 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瘤海鞘同种群聚的化学诱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英 柯才焕 +3 位作者 冯丹青 周时强 张朝霞 李复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冠瘤海鞘成体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及不同的幼体密度对冠瘤海鞘(Styela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瘤海鞘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在5%和10%的浓度下均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但被囊萃取物的诱...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冠瘤海鞘成体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及不同的幼体密度对冠瘤海鞘(Styela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瘤海鞘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在5%和10%的浓度下均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但被囊萃取物的诱导效果明显强于幼体萃取物;幼体密度高于25只/cm3时,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幼体密度低于10只/cm3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不受密度影响.这些结果提示海区中冠瘤海鞘的同种群聚可能与其被囊或幼体内含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瘤海鞘 幼体 附着 变态 同种群聚 化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瘤海鞘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艳 宋成芝 +1 位作者 文雪 王志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74-5874,5930,共2页
[目的]研究海洋动物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冠瘤海鞘分离纯化得到白色针状晶体和无色... [目的]研究海洋动物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冠瘤海鞘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冠瘤海鞘分离纯化得到白色针状晶体和无色油状物;白色针状晶体具有典型甾醇类化合物特征,其GC总离子流谱图与文献报道相似;无色油状物Rf值为0.5,10%浓硫酸显紫红色,核磁共振测定与文献报道的油酸甲酯相等。[结论]从冠瘤海鞘中分得混合甾醇和油酸甲酯,油酸甲酯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瘤海鞘 甾醇 油酸甲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瘤海鞘抗菌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6
作者 徐艳 张秀国 +3 位作者 黄国强 张琴 杨家林 孙雪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冠瘤海鞘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法,对中国南海冠瘤海鞘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石油醚相低极性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抗菌... 目的:研究冠瘤海鞘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法,对中国南海冠瘤海鞘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石油醚相低极性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在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其次是石油醚相;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从甾体组分中鉴定出7个化合物,主要为胆甾醇,其中4个为首次从冠瘤海鞘中分离鉴定。结论: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和石油醚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石油醚相以胆甾醇类化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瘤海鞘 抗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瘤海鞘克生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GC-MS分析
7
作者 徐艳 童万平 孙雪萍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276-278,共3页
为研究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 Savigny)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冠瘤海鞘的提取物及甾体粗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 为研究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 Savigny)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冠瘤海鞘的提取物及甾体粗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冠瘤海鞘甾体粗晶的克生活性是石油醚相的3.2倍;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而且冠瘤海鞘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冠瘤海鞘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瘤海鞘 卤虫致死活性 甾醇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鞘醇提物体外抗乙肝HBsAg和HBeAg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瑞 万新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研究皱瘤海鞘、冠瘤海鞘和大洋纵列海鞘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对其进行比较,并推测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进行抗HBsAg、HBeAg、AntiHBs和AntiHBe的试验研究。结果当海鞘醇提物的浓度大于2g·L-1时,3种海鞘对HBsAg均... 目的研究皱瘤海鞘、冠瘤海鞘和大洋纵列海鞘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对其进行比较,并推测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进行抗HBsAg、HBeAg、AntiHBs和AntiHBe的试验研究。结果当海鞘醇提物的浓度大于2g·L-1时,3种海鞘对HBsAg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海鞘醇提物的浓度大于0.5g·L-1时,3种海鞘对HBeAg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它们在抑制两种抗原的作用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海鞘醇提物对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sAg抗原和HBeAg抗原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的大小与浓度有关。通过海鞘醇提物对AntiHBs、AntiHBe的作用结果推测,海鞘中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类似抗体样的结构,可以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无感染力的复合物来清除病毒;另一类则在对抗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同时对抗体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鞘 冠瘤海鞘 大洋纵列海鞘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