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钙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性的研究
1
作者 刘妮 黄增发 +2 位作者 唐瑞遥 张会阳 王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4-839,共6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研究冠状动脉钙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0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脑白质高信号(WMH)且同期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计算WMH容积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根据CACS数值将患者分为4组...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研究冠状动脉钙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0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脑白质高信号(WMH)且同期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计算WMH容积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根据CACS数值将患者分为4组(无、低、中、高)。建立不同模型,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WMH体积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有冠状动脉钙化(CACS>0)患者的WMH体积均高于无冠状动脉钙化(CACS=0)的患者,P值分别为0.011(低vs.无)、0.002(中vs.无)、<0.001(高vs.无)。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随着CACS严重程度的增高,WMH体积随之增加。在模型1中冠状动脉钙化组比无冠状动脉钙化组的WMH体积增加,其中重度钙化组的WMH体积比无钙化组增加12.36 cm^(3)(P<0.001);在纳入临床因素校正后的模型2及模型3中,重度钙化组的β系数比中、低度钙化组高。结论:CACS的高低与WMH的体积大小独立相关,CACS的评价有助于临床借助CT筛查评估WMH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脑白质高信号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模型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对比
2
作者 李传波 李喜定 +1 位作者 吉苗苗 王玥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AC病变患者120例,均行PCI,术后随访1年统计MACE发生率,随访期间失访9例,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MACE组(28例),其余纳入无MACE组(8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XGBoost模型筛选老年CAC病变患者PCI后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数量≥3支、重度钙化、联合旋磨术、置入支架数量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吸烟、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XGBoost模型显示,重要特征评分排前5位的为Gensini积分35分,置入支架数量25分,合并糖尿病22分,吸烟18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9~0.966),敏感性为82.14%,特异性为97.59%;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50~0.961),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78.31%。2种模型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23)。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效能相当,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晨阳 刘芳超 +9 位作者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赵连成 李莹 黄建凤 吕滨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累积空腹血糖水平(至少两次空腹血糖的10年加权累积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0.0 mmol/L组(n=495)、50.0~55.9 mmol/L组(n=345)、56.0~69.9 mmol/L组(n=176)及≥70.0 mmol/L组(n=97)。CAC评分>0分定义为存在CAC。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对CAC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 1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7±6.4)岁,其中男性523例(47.0%),478例(42.9%)存在CAC。随着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CAC比例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累积空腹血糖水平<50.0 mmol/L组相比,50.0~55.9 mmol/L组、56.0~69.9 mmol/L组及≥70.0 mmol/L组研究对象存在CAC的OR (95%CI)分别为1.43 (1.04~1.98)、1.92(1.24~2.99)和2.79(1.35~5.77)(Ptrend<0.05)。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CAC风险增加34%(OR=1.34,95%CI:1.12~1.59,P<0.05)。在各亚组中,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的CAC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CAC的危险因素,提示长期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空腹血糖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建 王小琪 +2 位作者 邵枫 袁丹 李忠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法,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MHD患者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法,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应用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评估患者CAC情况并分组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CAC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MHD患者发生CAC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MHD患者,分为无CAC组(n=39)和CAC组(n=96);2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内脂素、血糖、血钠、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血清内脂素升高以及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内脂素单独预测CA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1(P<0.0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内脂素升高是MH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预测CAC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清内脂素 冠状动脉钙化 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平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和SOD活性及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康宇薇 杨薇 +2 位作者 马石杰 周薇 邓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18,共7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MHD患者(MHD组)的临床资料,另招募同...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MHD患者(MHD组)的临床资料,另招募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4名志愿者(健康体检组)。MHD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行CAC分数(CACs)评定,并将其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及SOD活性,分析不同钙化程度组患者血清中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D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体检组比较,MHD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无钙化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轻度钙化组比较,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中度钙化组比较,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HD患者血清SOD活性与CACs呈负相关关系(r=-0.484,P<0.01),sICAM-1和sVCAM-1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关系(r=0.441,P<0.01;r=0.561,P<0.01)。结论:MHD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异常,并且随着SOD活性降低和sICAM-1及sVCAM-1水平升高,MHD患者的CAC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症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谭静 李静 +1 位作者 张迎花 左雪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症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症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检查、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狭窄<30%)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58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9±11)岁。专业培训人员对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及临床资料收集,并行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和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ation,FMD)检测,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CACS>0认为存在冠状动脉钙化,为钙化组,CACS=0为非钙化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钙化组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史的比例高于非钙化组(P=0.001,P=0.003),ABI低于非钙化组(P=0.006)。以冠状动脉是否钙化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ABI是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人群中,年龄和ABI与冠状动脉钙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踝臂指数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与脉压差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议 吴新华 +8 位作者 杨瑛 陈章荣 欧阳天昭 匡时权 董瑜 李利华 吕滨 曹慧丽 Robert Detran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在了解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钙化及CACS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农村自然人群进行随机分层整群抽样,采用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对212... 目的:在了解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钙化及CACS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农村自然人群进行随机分层整群抽样,采用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对212名受试者进行冠状动脉扫描,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并应用Agatston积分法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性别、年龄、钙化积分等分组,比较各组间脉压差,探讨冠状动脉钙化及CACS与脉压差相关性。结果:51~60岁组的平均脉压差为(44.67±13.87)mmHg(1mmHg=0.133kPa),61~71岁年龄组平均脉压差为(50.00±17.4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且发现脉压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s=0.202,P=0.003)。按CACS分组,CACS≥100组的平均脉压差[(55.22±18.79)mmHg]大于CACS〈I组[(46.87±15.46)mmHg]和1≤CACS〈100组[(45.20±15.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100组的脉压差增大的患者比例(47.1%)同样大于CACS〈1组(17.3%)和1≤CACS〈100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钙化阳性受试者中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脉压差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脉压差与CAC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282),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且在考虑年龄、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B=0.887)。结论:云南省农村自然人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脉压差与CACS有关,在冠状动脉钙化者中CACS随脉压差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脉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佳一 薛宇 李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架膨胀完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准确识别钙化病变,评估钙化斑块经IVL预处理效果,指导介入手术策略制定。本文将综合近年来此领域研究进展,总结OCT在IVL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 钙化斑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狭窄程度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秀华 章士正 +2 位作者 黄文鑫 张峭巍 王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钙化斑块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共发现钙化斑块84个,其中单纯小点钙(直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钙化斑块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共发现钙化斑块84个,其中单纯小点钙(直径<0.15cm)16个,局部几乎无狭窄;单纯钙化斑块(直径≥0.15cm)56个,平均直径(0.27±0.09)cm,钙化斑块直径与局部管腔直径之比(C/V值)为0.85±0.33,75%的斑块狭窄程度小于50%,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及C/V值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12个,其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关系较密切。结论大部分钙化斑块表现为轻度狭窄,其狭窄程度与斑块直径无关,含钙化成分的混合斑块狭窄程度与混合斑块特点关系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静 曾鸣 +3 位作者 张浩 王军 盛燕辉 刘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且透析龄≥3个月的MHD患者1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且透析龄≥3个月的MHD患者1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钙化(CACS>100分)的发生率为54.8%(103/188),CACS中位数为143(0,728)分。与CACS<100分组相比,CACS≥400分组患者年龄、透析龄、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等指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CS与年龄(r=0.292,P<0.001)、透析龄(r=0.242,P<0.001)、收缩压(r=0.167,P=0.024)、血钙(r=0.263,P<0.001)、iPTH(r=0.191,P=0.009)及ALP(r=0.171,P=0.019)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ALP与CACS显著相关(P=0.0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示ALP预测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曲线下面积是0.615(P=0.009),最佳临界值为226.5 U/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过多因素校正后ALP≥226.5 U/L组患者重度冠脉钙化风险显著升高(OR=3.05,95%可信区间:1.30~7.18,P=0.011)。结论:血清ALP水平是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ALP有望成为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预测指标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碱性磷酸酶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特征对PCI术后支架膨胀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司淦 陈天平 +3 位作者 陈耀 李辉 康品方 高大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特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膨胀的影响。方法 271例接受PCI术及IVUS检查患者,根据IVUS检查结果 分为非钙化组(n=101)、钙化组(n=170),钙化组根据临床表型又分为急性冠状动...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特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膨胀的影响。方法 271例接受PCI术及IVUS检查患者,根据IVUS检查结果 分为非钙化组(n=101)、钙化组(n=170),钙化组根据临床表型又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123)、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47)。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血管造影和IVUS检查结果,分析支架膨胀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 钙化组患者当前吸烟、多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非钙化组(均P<0.05)。PCI术中钙化组旋磨术(RA)、切割球囊(CB)应用比例明显高于非钙化组(均P<0.01),非顺应性球囊(NCB)扩张压力高于非钙化组(P<0.01),支架长度明显长于非钙化组(P<0.01)。SAP组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最大钙化弧度指标高于ACS组(均P<0.05)。ACS组血栓性病变比例高于SAP组,且靶血管存在明显正性重构(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浅层钙化弧度(OR=2.093,95%CI:1.144~3.829,P=0.017)和支架长度(OR=5.371,95%CI:1.696~16.534,P=0.023)与支架膨胀不全密切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最大浅层钙化弧度和支架长度与支架膨胀不全密切相关。IVUS对冠脉钙化病变特征判断、PCI术中指导及支架膨胀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 旋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所致狭窄程度的一致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冉启胜 闫红野 +3 位作者 廖春 兰芳 童海鹏 陈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I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CTCA和ICA、且图像无明显伪影的45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患者;分别测量其病灶处钙化CT值、血管CT值,计算二者的CT比值,即血管钙化CT比...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I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CTCA和ICA、且图像无明显伪影的45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患者;分别测量其病灶处钙化CT值、血管CT值,计算二者的CT比值,即血管钙化CT比值=病灶周围钙化最高CT值/病灶周围血管近端无钙化层面的血管CT值。以所用患者血管钙化CT比值的总平均值为分界值,将病例分为A、B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中CTCA与ICA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45例患者血管钙化CT比值的总平均值为3.04±0.89;A组血管钙化CT比值<3.04,共21例,CTCA与ICA对其狭窄程度评估的吻合率为95.24%(20/21),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2,P<0.05);B组血管钙化CT比值≥3.04,共24例,CTCA与ICA对其狭窄程度评估的吻合率为37.50%(9/24),诊断一致性差(Kappa=0.172,P<0.05)。结论当血管钙化CT比值<3.04时,采用CT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与ICA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导管造影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蔚青 金惠根 +4 位作者 尚孝堂 杨伟 刘宗军 王东毅 施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钙化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再认识 被引量:24
14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5 位作者 戴汝平 蒋世良 唐翔 吴文辉 宋会军 乔树宾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定量评价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患者钙化积分与年龄、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成正相关(r=0.41、0.37、0.41,P<0.001)。对患者、分支、节段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6、0.67,对狭窄≥7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5、0.66。依据ROC曲线获得诊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钙化积分切点为255分、374分(特异度均为95%,敏感度分别为42.2%和39.4%)。结论:钙化积分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患者或每支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于冠状动脉大量钙化患者,钙化积分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查手段或辅助CT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旋磨预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司淦 陈天平 +4 位作者 李辉 陈耀 刘进军 史晓俊 高大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指导旋磨预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处理的冠脉钙化病变患者,分析IVUS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比较旋磨及切割球囊...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指导旋磨预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处理的冠脉钙化病变患者,分析IVUS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比较旋磨及切割球囊(cutting balloon,CB)使用前后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最狭窄处狭窄程度及最大钙化弧度的变化。结果 27例靶血管中21例使用了IVUS指导(77.78%),包括IVUS+CB 11例(40.74%)、IVUS+非顺应性球囊(non complaint balloon,NCB)10例(37.04%)。旋磨处理前后血管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及钙化弧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斑块表面的钙化结节减轻,钙化环上可见到裂隙或者部分钙化环厚度较前变薄;11例旋磨后进行了CB处理,处理后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较旋磨后明显改善(P=0.000,P=0.043,P=0.030),钙化弧度无明显变化,能见到钙化环裂隙更明显、部分病变上能见到切割痕迹。1例术中发生旋磨头嵌顿并发血管破裂,1例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结论旋磨术对钙化斑块、钙化结节有较好的修饰作用,对于管腔的直径及管腔面积的影响较小,联合使用CB可有效增加预处理效果,术中IVUS有较大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 旋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丰博 孙懿 +1 位作者 王银娜 程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应...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探讨MHD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胎球蛋白A的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FGF23、胎球蛋白A水平,同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等指标。所有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并计算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CS)。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CS≤400分组和CCS〉400分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及FGF23、胎球蛋白A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CCS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MHD患者CCS为826分(P25-P75为144-2044分)。其中大于0分者占94.44%,大于100分者占79.63%,大于400分者占59.26%。(2)根据CCS是否大于400分分组后,CCS≤400分组年龄〔(58.15±14.18)岁〕明显小于CCS〉400分组年龄〔(68.22±13.82)岁〕,CCS≤400分组FGF23〔(210.22±250.91)pg/m L〕明显小于CCS〉400分组〔(600.84±625.91)pg/m L,P〈0.05〕。CCS≤400分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CS〉400分组所占比例。两组间透析龄、血钙、血磷、尿酸、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糖尿病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GF23水平(r=0.363,P=0.007)和CCS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FGF23水平为影响C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血FGF23水平为影响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胎球蛋白A 冠状动脉钙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意义(附60例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庆乐 高竞生 +9 位作者 汤建忠 谢敬霞 郑宝霞 赵静 郑晓明 韩义 金建学 王东红 庞占泉 赵文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层螺旋CT(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单层螺旋CT检查及冠脉造影。单层螺旋CT采用层厚 3mm ,Pitch =1,容积扫描。钙化的定义为CT值≥ 90Hu ,面积≥1mm2 。冠脉造影采用Judk... 目的 探讨单层螺旋CT(SS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单层螺旋CT检查及冠脉造影。单层螺旋CT采用层厚 3mm ,Pitch =1,容积扫描。钙化的定义为CT值≥ 90Hu ,面积≥1mm2 。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 ,以存在血管狭窄≥ 5 0 %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  60例中冠心病患者 3 8例 ,无冠心病患者 2 2例。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为 169.5 5± 2 2 7.5 3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 ( 3 .88± 11.2 4) (P <0 .0 1)。以单层螺旋CT检测有无冠脉钙化判断冠心病 ,在 5 0岁以下组 (年轻组 )敏感度为 43 % ,特异度为 93 %。在 5 0岁以上组 (老年组 )敏感度为 95 % ,特异度为 75 %。结论 单层螺旋CT检测冠脉钙化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单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韶南 罗义 +3 位作者 潘宜智 曾冲 黄慧芳 雷晓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CCS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UA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首次接受PCI术治疗的466例UA患者资料,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CCS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UA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首次接受PCI术治疗的466例UA患者资料,入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心脏及冠状动脉320层螺旋CT检查并计算CCS。PCI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后有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入院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入选患者按CCS水平分为CCS≤100、100<CCS≤400和CCS>400组,CCS>400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B2/C型病变比例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患者(47.60%比29.70%比18.30%;45.00%比27.30%比15.70%;56.8±16.9比52.8±13.6比36.7±17.1;均为P<0.05)。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CS≤100、100<CCS≤400组和CCS>400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比84.2%比77.2%,Logrank 8.044,P=0.005),在校正了年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CS>400是UA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CCS>400组患者较CCS≤100组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4.741倍(RR=4.741,P<0.01)。结论 UA患者CCS水平越高表明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CCS升高是接受PCI治疗的UA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俊涛 彭冠亮 +3 位作者 顾圣佳 曹琪琪 杨文洁 方文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功能检査、胸部CT资料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先对其CACS与相应临床资料、功能检查及%LAA-950 (CT值低于-950HU所占百...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功能检査、胸部CT资料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先对其CACS与相应临床资料、功能检查及%LAA-950 (CT值低于-950HU所占百分比,反映肺气肿程度)进行二元Logistic相关与回归检测;再对冠脉钙化分析组(CACS〉100、CACS W 100)与冠脉无钙化对照组(CACS=0)各分析指标采用组间均数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结果:①COPD患者CACS与其年龄、%LAA-950、FEV1和合并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②冠脉钙化分析组及无钙化对照组组间均数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年龄、FEV1、FEV1/FEV1-pre.、FEV1/FVC、FVC、%LAA-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冠脉钙化分析组内CACS>100组中年龄、%LAA-950值较大,FEV1值较低。结论:COPD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患病风险预测因素包括年龄、%LAA-950、FEV1及并发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 CT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涛 程宇彤 +4 位作者 陈顺华 王苏 阴成茜 张京梅 李志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63-2766,共4页
目的:评价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钙化的分布特点,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朝阳地区社区人群共1209人,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并行冠状动脉... 目的:评价北京社区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钙化的分布特点,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朝阳地区社区人群共1209人,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并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multi-dete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检查,应用Agatston积分方法分别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析IMT及CACS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特征,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入选者男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IMT,CCA-IMT)(1.09±0.43vs0.84±0.33,P=0.016)、斑块发生率(47%vs29%,P=0.001)、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发生率(45%vs31%,P=0.004)、CACS(120±82vs62±49,P=0.001)及ln(CACS+1)(0.63±0.40vs0.53±0.32,P=0.001)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组患者;36~45岁组、46~55岁组男女性相比较,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55岁年龄组男性与女性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男女两组ln(CACS+1)及IMT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北京社区人群CAC阳性率、IMT、CACS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之间的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差异渐不明显。对传统危险因素的评估可较好预测冠状动脉钙化和颈动脉斑块存在及程度。CACS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两者对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评价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超声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