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衰竭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班 吴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1期622-624,635,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并明显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4],约占所有死亡原因的45%[5],其中大约22%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患者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治疗现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液透析技术 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疾病 人类健康 资料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即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邢炜 周亮 +4 位作者 徐坚 李雄 孙建辉 吴欣 李佩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 目的 对糖尿病 (DM )合并冠心病和非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作对比研究。方法 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月对 2 4 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其中DM患者 30例 ,非DM患者 2 13例 ,PTCA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疗效。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 ,复杂病变多 ,多支病变比率高 (43.3% )、非DM组多支病变比率为 16 .9%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术后 :DM组术前平均狭窄 (91.3± 12 .6 ) % ,显著高于非DM组 (86 .7± 5 .7) % (P <0 .0 1) ,术后残余狭窄DM组为 (15 .7± 9.7) % ,非DM组为 (7.3± 3.1) % ,临床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2 .3%与94 .2 %。结论 PTCA是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即时再通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左主干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1例
3
作者 范志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7期618-618,共1页
患者,女,29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个月"于2010年4月12日来院就诊,活动后症状略有加重。无胸痛,无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间歇性跛行,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无咳嗽。既往体健。否认甲状腺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 患者,女,29岁。因"间断胸闷气短2个月"于2010年4月12日来院就诊,活动后症状略有加重。无胸痛,无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间歇性跛行,无肢体疼痛,无发热,无咳嗽。既往体健。否认甲状腺疾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无眼睑水肿,颈静脉无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左主干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天松 吕树铮 +7 位作者 陈韵岱 柳宏 孟康 陈欣 宋现涛 葛长江 金泽宁 吴小凡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07-50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动脉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福华 郭靖涛 +1 位作者 周江 代燕燕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1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联合检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急诊PCI术前后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变化与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 目的联合检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急诊PCI术前后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变化与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血清中VEGF、hs-CRP水平,根据6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急诊PCI术后3天和术后7天血清VEGF及hs-CRP变化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急诊PCI术前血清VEGF水平高于术后3天和7天水平(P<0.01);急诊PCI术前血清hs-CRP水平低于术后3天水平,而高于术后7天水平(P<0.01)。再狭窄组急诊PCI术前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无再狭窄组(P<0.05);术后3天血清VEGF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7天血清VEGF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天血清VEGF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无再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急诊PCI术前血清hs-CPR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差别(P>0.05);术后3天血清hsCRP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7天血清hs-CPR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天血清hs-CPR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急诊PCI术后3天血清VEGF下降幅度与急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呈负相关(rs=-0.411,P<0.05);术后3天血清hs-CPR升高幅度与急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呈正相关(rs=0.414,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3天血清VEGF及hs-CRP变化水平与急诊PCI术后再狭窄高度相关,联合检测急诊PCI术后3天血清VEGF下降的幅度及术后3天血清hs-CRP升高的幅度,或可成为预测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C反应蛋白质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新峰 李宝民 +2 位作者 李生 王君 曹向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男性2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9±10.7)岁。所有患者均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男性2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9±10.7)岁。所有患者均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因血管严重纡曲行PTAS未成功外,27例30处行PTAS成功。全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79.3±12.1)%降至术后(4.5±7.8)%。PTAS治疗后NIH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AS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8例,病情无变化7例,病情加重并死亡2例。随访1~30个月,仅1例出现脑缺血再发作,1例术后1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经再次PTAS治愈;1年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例,1例再次行PTAS治愈,1例无症状而动态观察治疗。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应用PTAS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军 袁琛 +5 位作者 李英肖 王彦山 李洪稳 韩立宪 元柏民 齐晓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0-411,共2页
关键词 冠脉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管缝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韩雅玲 肖艳平 +2 位作者 邓捷 李成洋 徐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作史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且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16例,... 目的探讨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作史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且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16例,其中80例PCI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扳治疗(三联组),136例PCI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两联组)。观察两组PCI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亚急性血栓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基线特征及PCI即刻结果无差异,术中均无死亡;三联组患者30天病死率、脑卒中发生率、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两联组(P值分别<0.05,<0.05,<0.01)。两组亚急性血栓、30天主要出血事件、脑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患者PCI后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脑卒中及MACCE发生率,且不增加脑出血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脑缺血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楠 刘寅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1期1262-1267,共6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术后桥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发生率逐年增高。桥血管病变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本文对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完善各项...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术后桥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发生率逐年增高。桥血管病变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本文对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完善各项手术操作,采取积极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综合药物、血运重建等治疗策略,实现患者临床获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外周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丕宝 丁辉 +2 位作者 徐庆国 孙守生 曹万才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11期830-83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秀峰 常超 +4 位作者 赵艳明 信栓力 王玉芬 李琴 牛丽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7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后1~12个月的患者,在造影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多巴酚丁胺剂量递增方案为5、10、20、30、40μg.kg-1.min-15个级别,每级负荷维持3分钟。比较DSE和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2.6%,准确度为87.2%。结论 DSE评价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准确、安全可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患者的预后估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丽 王翠英 +5 位作者 刘秀杰 史蓉芳 高润霖 何作祥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6 0例PTCA术后行99mTc 甲氧异丁基异腈 (MIBI)运动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 ,随访 (36± 2 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 ,34例 (2 1.3%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心肌显像提示的心肌缺血组 (n =4 3)心脏事件发生率为 6 2 .8% ,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 (n =32 ,12 .5 % ,χ2 =19.3,P <0 .0 0 0 1) ,而且也明显高于心肌显像正常组(n =85 ,3.5 % ,χ2 =5 7.4 4 ,P <0 .0 0 0 1)。心肌缺血组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在 1年 ,3年 ,5年和 10年分别为 5 6 % ,32 % ,2 6 %和 2 6 % ,而正常组在相同时间内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为 99% ,97% ,94 %和 94 %。多元线性分析显示 ,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节段是预测PTCA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RR =5 .13,P <0 .0 0 0 1)。结论 99mTc MIBI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显 郭实 +3 位作者 张健 赵怀兵 石宇杰 胡大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475-477,484,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心血管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112例患者,随机应用血管闭合器Boomerang(Boomer...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心血管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的112例患者,随机应用血管闭合器Boomerang(Boomerang组,68例)和Angioseal(Angioseal组,44例)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封闭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即刻、术后4h、出院前24h内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即刻闭合成功率均较高(94%vs91%,P=0.78),两组止血时间〔(1.89±1.23)minvs(2.01±1.21)min,P=0.63〕、下肢制动时间〔(5.76±2.23)hvs(5.01±2.05)h,P=0.54〕、术后即刻(16%vs15%,P=0.86)和出院前24h内(1%vs3%,P=0.75)的小出血发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4h Boomerang组小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ngi-oseal组(7%vs13%,P=0.04),两组均无大出血发生。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比较,有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4h和出院前24h内小出血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新型血管闭合器Boomerang闭合股动脉穿刺口有效、安全,但对于有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患者应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器Boomerang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穿刺术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管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陈新军 郑若龙 +5 位作者 钱惠东 李伟章 蒋文龙 魏峰 徐卓文 张华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6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比较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Starclose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封堵穿刺点的即刻成功率、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与穿刺有关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77例,其中135例予A... 目的比较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Starclose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封堵穿刺点的即刻成功率、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与穿刺有关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77例,其中135例予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点,142例予Starclose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点,比较二者术后即刻封堵成功率、术后24小时及1周内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动脉夹层、迷走反射等与穿刺有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手术成功率、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Starclose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6例,Angio-Seal组14例(P<0.05)。术后1周Starclose组与穿刺有关并发症8例,Angio-Seal组18例(P<0.05)。结论 Starclose血管闭合器封堵股动脉穿刺点较Angio-Seal闭合器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临床即刻效果
15
作者 陶剑虹 李刚 +4 位作者 刘明江 贺涛 罗莹 黄启华 李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直径≤2.5 mm)的临床即刻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比研究方法,根据入选和剔除标准,连续入选2004年6月~2007年2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 目的 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直径≤2.5 mm)的临床即刻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比研究方法,根据入选和剔除标准,连续入选2004年6月~2007年2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靶血管为小血管病变且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160例患者,根据所置入的支架分为Firebird组(82例)和Cypher组(78例);支架置入后以相同的方法进行CAG,观察对比反映临床即刻效果的相关参数.结果 术中全部Cypher及Firebird支架均顺利到达并释放于靶病变部位.两组支架的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Firebird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15.6)%减至(7.20±10.69)%,P=0.0005;而Cypher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9.8±15.8)%减至(7.10±10.61)%,P=0.0004.在急性管腔直径获得方面,Firebird组(1.76±0.52)mm与Cypher组(1.77±0.53)mm之间无显著差异(P=0.46).结论 Cypher和Firebird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安全可行,临床即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西罗莫司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膝下动脉缺血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 崔世军 +2 位作者 谷涌泉 杨胜家 罗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单纯药物治疗膝下动脉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下动脉缺血患者73例,分为PTA治疗组37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18和24...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单纯药物治疗膝下动脉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下动脉缺血患者73例,分为PTA治疗组37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18和24个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跛行距离、血管通畅情况、静息痛及截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再通率和免截肢情况。结果 PTA治疗组治疗后1~24个月随访ABI均高于药物治疗组,到24个月时ABI仍高于药物治疗组(0.640±0.238 vs 0.500±0.152,P=0.038);PTA治疗组患者1和3个月跛行距离、1~18个月的静息痛改善幅度较药物治疗组明显(P<0.05,P<0.01);2组患者的免截肢生存曲线相似(P_(logrank)=0.618)。结论对于静息痛明显、严重间歇性跛行、急需改善症状的患者,PTA治疗将会获益更大,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药物疗法 下肢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正飞 汪笛青 +1 位作者 何晓兰 孙凌刚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1期971-97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共152例,根据PCI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SCF/NR组和正常血流组,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共152例,根据PCI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SCF/NR组和正常血流组,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BMI、高血压史、家族史、吸烟、饮酒、术前TIMl血流分级、killip分级、尿潜血、左心室舒收末内径、梗死相关动脉、病变位置、弥漫程度、介入治疗方法、射血分数、白细胞计数(WB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血清胱抑素C(Cys-c)、K+、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2聚体(D-D)、病变血管支数、病变血管长度、病变血管直径、支架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NR组年龄、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比较高于无SCF/NR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是术后出现SCF/N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LDL-C、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经PCI术后出现SCF/N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术后慢血流-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琨 尹君 俞利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91-92,共2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60例接受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规范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保障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护理 PTCA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立业 夏岳 +1 位作者 戚国庆 赵红亮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8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尼可地尔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和比较。...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8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尼可地尔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D)、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NYHA分级)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基线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尼可地尔组LVEF较前升高、LVEDD明显缩小、NYHA分级较前改善(P<0.05);对照组LVEF、NYHA分级均较前改善(P<0.05),但LVEDD较前扩大(P<0.05)。随访6个月时,尼可地尔组LVEF、LVEDD、6MWD、NYHA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尼可地尔组MACE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26.7%,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改善择期PCI术后NSTEMI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心室功能 尼可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钱菊英 吴鸿谊 +5 位作者 张峰 葛雷 樊冰 王齐兵 刘学波 葛均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士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倒为择期PCI术,... 目的 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士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倒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 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荆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 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荆 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