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佳一 薛宇 李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增加介入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在支架置入前对钙化斑块进行充分预处理将有效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IVL)能有效破坏钙化斑块,从而有利于支架输送和促进支架膨胀完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准确识别钙化病变,评估钙化斑块经IVL预处理效果,指导介入手术策略制定。本文将综合近年来此领域研究进展,总结OCT在IVL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 钙化斑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心肌桥 被引量:22
2
作者 殷敏敏 余永强 +1 位作者 刘斌 周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进行分组配对,比较有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无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611例病人中173例发现心肌桥(28.3%)。左前降发生率最高(122/173)。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重度受压者心肌桥厚度与无或轻度受压心肌桥厚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6)。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2,P=0.002)。邻近心肌桥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7)。结论心肌桥厚度与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斌 冯莹 +4 位作者 靳立军 黄涛 乌汉东 董太明 赖毅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38-838,851,共2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15例糖尿病患者和 5 7例非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浆 11-DH -TXB2 和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来反映血小板活化水平 ,并比较...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15例糖尿病患者和 5 7例非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浆 11-DH -TXB2 和血小板内cAMP的浓度来反映血小板活化水平 ,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 11-DH -TXB2 升高和cAMP降低水平 ,术后糖尿病患者的 11-去氢 -血栓素B2 (11-DH -TXB2 )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而糖尿病患者的cAMP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血小板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脂肪酸合成酶、雌激素与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杰 张丽华 +1 位作者 牛少辉 杨继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 目的:探讨瘦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以及雌激素(estrogen,E)与冠脉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8例:男53例,女45例)和非冠心病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对纳入对象分别计算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脉总钙化积分,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FAS、E、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磷(P3-)、血清钙(Ca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FAS、瘦素及钙化积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血清E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脉钙化水平与瘦素(r=0.640,P<0.05)、FAS(r=0.420,P<0.05)、TG(r=0.120,P<0.05)、TC(r=0.179,P<0.05)、CRP(r=0.125,P<0.05)呈正相关、与E(r=-0.453,P<0.05)、HDL-C(r=-0.110,P<0.05)呈负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瘦素、FAS、E、TG、TC、HDL-C。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E水平显著低,提示E可能具有保护血管、拮抗钙化的效应;而患者血清瘦素、FAS浓度水平明显升高,瘦素、FAS水平可能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脂肪酸合成酶 雌激素 冠状动脉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康文炜 王珂 +1 位作者 张立保 李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针对现有冠脉血管分割方法对于小血管和低对比度血管分割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形态学的头帽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同一幅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得到两幅增强图像;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熵的过渡区提... 针对现有冠脉血管分割方法对于小血管和低对比度血管分割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的冠状动脉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形态学的头帽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同一幅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得到两幅增强图像;然后采用基于局部熵的过渡区提取的分割方法提取血管,得到两幅含有冠脉血管的图像;最后将两幅图像通过区域连通性的分析进行融合,分割出最终的血管。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小血管的提取、连通性和有效性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另外,该方法对辅助医疗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 形态学 匹配滤波 局部熵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老年病人的干预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皎皎 金海君 +2 位作者 任爱玲 姜琦 文淑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8期2011-2013,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McGill疼痛强度指数(PPI)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及术后伤口、腰背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情况。[结果]音乐组病人术后焦虑状态及术后疼痛、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等不适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地降低PTCA老年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席虎玉 《护理研究》 2002年第5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518-520,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宗军 陈君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EB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诊断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小清 马清秀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使用18G静脉留置针输注造影剂能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型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留置针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97-998,1001,共3页
目的:比较18G型号静脉留置针与22G型号静脉留置针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22... 目的:比较18G型号静脉留置针与22G型号静脉留置针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22G型号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观察组患者给予18G型号静脉留置针穿刺,两组患者均选择肘正中静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强扫描成功率、患者疼痛感等。结果: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造影剂渗透,67例患者增强扫描完成顺利,患者疼痛平均(1.88±0.62)分,各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18G型号静脉留置针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型号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红 吴坚 +4 位作者 曹成瑛 朱友义 王生元 罗焕 周署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658,共2页
冠状动脉节段走行于浅层心肌纤维下,称为壁冠状动脉,表面心肌称为心肌桥。虽然壁冠状动脉是一种先天性的解剖变异,但由此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临床报道有所增加^[1]。因此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 心肌桥 心肌纤维 解剖变异 临床报道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Light系统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测量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丁诚 许亮 +1 位作者 刘庆荣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由于血管内超声(IVUS)的高昂费用与影像结果分析对术者的高操作技术要求,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开展受到阻碍。本研究通过比较AngioLight系统与IVUS对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的测量结果,旨在明确AngioLight系统的安全性和诊断效果。方法... 目的:由于血管内超声(IVUS)的高昂费用与影像结果分析对术者的高操作技术要求,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开展受到阻碍。本研究通过比较AngioLight系统与IVUS对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的测量结果,旨在明确AngioLight系统的安全性和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头中国农大实验小型猪(平均体重27 kg),针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每支血管选择参照点、参照点近端(距参照点以近10-15 mm)、参照点远端(距参照点以远10-15 mm)三个测量点,分别使用IVUS 以及AngioLight系统进行血管直径测量并记录。待支架置入后,选择远端点(距支架远端边缘10-15 mm)、支架边缘远端点(近支架远端边缘外部一点)、支架边缘近端点(近支架近端边缘外部一点)、近端点(距支架近端边缘10-15 mm),再次通过IVUS 以及AngioLight系统进行血管直径测量,以明确支架释放情况,并比较IVUS和AngioLight系统的血管直径测量结果。结果:总计25次测量中,AngioLight系统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与IVUS实时测量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0.49)mm vs (2.57±0.54)mm,P=0.09],相关系数r=0.73(P〈0.001);而AngioLight系统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与术后IVUS图像分析最大血管直径测量值(该数值计算时部分数据缺失,故相应的AngioLight系统测量数据在计算时也予以剔除)也未达统计学差异[(2.59±0.42)mm vs (2.68±0.6)mm,P=0.37)],相关系数r=0.67(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AngioLight系统系统安全性佳,其对血管直径直接的量化测量结果与IVUS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测量 血管内超声 AngioLigh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不能取代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14
作者 Dr. Joao Lima 傅强(译) 李松柏(校)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CT 受试者工作曲线 钙化积分 血管直径 心脏病患者 冠状动脉 诊断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15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Natick,MA)公司的CorPath200系统获得FDA批准用于进行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 FDA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CT超低管电压在体重指数≤30 kg/m^(2)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紫珺 尹伟 +3 位作者 胡信心 李佳余 陆建平 王敏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在320排CT上应用70 kV管电压、低造影剂用量、低造影剂流速的扫描方案对BMI≤30 kg/m^(2)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21年1-4月BMI≤30 kg/m^(2)、拟诊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52例,均通过宽体... 目的探讨在320排CT上应用70 kV管电压、低造影剂用量、低造影剂流速的扫描方案对BMI≤30 kg/m^(2)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21年1-4月BMI≤30 kg/m^(2)、拟诊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52例,均通过宽体探测器CT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及低造影剂用量和流速)和120 kV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及常规造影剂用量和流速)。两组均采用混合迭代算法重建图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BMI、心率、造影剂用量及造影剂流速等,评估冠状动脉各节段血管的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并分析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70 kV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及流速均低于120 kV组[(27.15±3.70)mL vs(48.92±5.08)mL、(2.71±0.37)mL/s vs(4.50±0.35)mL/s,P均<0.001]。两组患者的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中冠状动脉平均CT值、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而70 kV组的图像噪声高于120 kV组[(31.50±5.74)HU vs(28.26±5.17)HU,P=0.037]。共770个冠状动脉节段纳入主观评估,2名观察者之间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2);70 kV组与120 kV组冠状动脉平均评分及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7±0.38)分vs(1.21±0.43)分、100.00%(384/384)vs 98.96%(382/386),P均>0.05]。70 kV组有效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与辐射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120 kV组[(0.80±0.16)mSv vs(3.13±0.67)mSv、(4.51±0.98)mGy vs(17.36±3.19)mGy、(57.32±11.32)mGy·cm vs(223.61±47.64)mGy·cm,P均<0.001]。结论在320排CT上采用70 kV管电压对BMI≤30 kg/m^(2)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是可行的,在亚毫希沃特条件下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且较常规扫描方案降低了碘造影剂用量和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宽体探测器 造影剂 低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晓明 王波 +1 位作者 崔晓剑 舒锦尔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CTA检查。记录CCTA形态学参数闭塞段近端形态、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线样强化、闭塞段内血管钙化情况、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侧支血管情况、血管开口病变,并分析以上参数与PCI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00例CTO患者病变共325处,PCI治疗成功227处(69.85%),PCI治疗失败98处(30.15%);失败组闭塞段近端钝形、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OR=1.975,95%CI:1.306~2.988)、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OR=3.831,95%CI:1.332~11.017)、闭塞段内线样强化(OR=1.702,95%CI:1.007~2.879)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CTA评价冠状动脉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形态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18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29,共1页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目前评估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昂贵,临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图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19
作者 段书朋 余万 +2 位作者 耿乐 陈爱东 魏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及其三维重建图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前规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及其三维重建图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前规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1年1月—2023年3月行OPCABG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3例常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OPCABG(常规组),45例在CAG的基础上完善CCTA检查及三维图像重建辅助OPCABG(3D组),对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导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房颤、急性肾损伤、二次气管插管、脑梗死或心血管不良事件等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心脏超声和CCTA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1年CCTA及心脏超声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D组手术时间(250.7±41.4)min与常规组手术时间(271.0±57.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采用CAG指导OPCABG相比,增加CCTA检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红芳 梁俊丽 +1 位作者 陈秀珍 潘锡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91例病人,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与综合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综合组在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91例病人,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与综合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综合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抑郁及焦虑程度、检查配合度及影像质量。结果:干预后,综合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总配合率、影像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可减轻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病人的应激反应,减轻抑郁及焦虑程度,提高检查配合度和检查的影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理健康 影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