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刘振
刘玲玲
杨廷桐
-
机构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形态实验室
-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5,共7页
-
基金
新乡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8S011)
-
文摘
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和药物注射法引起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模型的优缺点。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冠状动脉结扎组和药物注射组。冠状动脉结扎组大鼠行气管插管连通动物呼吸机,打开胸廓暴露心脏,用6-0缝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药物注射组按10 mg/100 g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注射2 d。两组模型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7、2 h、1周、2周处死动物,做心肌TTC染色、HE染色及IHC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TTC染色显示,二者均有灰黄色心肌梗死区域的出现,冠脉结扎组心肌梗死范围较大;而药物注射组出现的梗死范围较小、散在;HE染色显示,两组心肌组织均出现凝固性梗死,炎细胞浸润,继而有肉芽组织长入,最后形成疤痕。不同的是,结扎组心肌梗死较彻底,梗死面积的大小与结扎部位的高低呈正相关;药物组的梗死区域内偶尔可见有未坏死心肌,梗死灶主要分布在左心室壁和室间隔上,尤以靠近心尖部为重。IHC显示,两组均有心肌坏死凋亡相关基因p53和Caspase-3的强阳性表达。冠状动脉结扎组较药物注射组动物的死亡数量多,在操作方法上药物注射法较冠状动脉结扎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掌握,不需要太多的仪器设备。二者均可有效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可用于对心肌梗死的研究,但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科研工作可根据要求及实际需要合理选用。
-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法
药物注射法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梗死
大鼠
-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ligation method
medicament injection method
isoprenal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t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两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童敏
贺亮
刘文亮
周胜华
-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动物实验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1-1943,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科研条件创新专项计划(2010TD2015)
-
文摘
目的通过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和超声波凝固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心梗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冠状动脉结扎组(n=15)、超声刀组(n=15)。假手术组:冠脉左前降支只套线,不结扎;冠状动脉结扎组:用620缝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超声刀组:用超声刀凝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术后4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水平,并行心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探讨两种模型的优劣。结果与冠脉结扎组比较,超声刀组血清CK、CK-MB、LDH、AS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显示:两组心肌组织均出现凝固性梗死,炎细胞浸润,继而有肉芽组织长入,最后形成瘢痕。冠状动脉结扎组大鼠术后死亡率50%,超声刀组大鼠术后死亡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者均可有效复制心肌梗死模型。超声刀凝固法操作简单,死亡率低,能建立稳定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可用于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法
超声刀
心肌梗死
-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ligation method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rmonic scalpel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