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并发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尸检及死因分析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昊 何锐 +2 位作者 吴涛 杨里 刘振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8-1139,共2页
死者女性,35岁,某日被发现在一小溪中死亡。溪水深15 cm, 尸体左侧卧位,髋、膝自然屈曲,手中抓握水草。据调查,其生前走路时有走走歇歇现象。心血中未检出常见农药、鼠药、安眠药和毒品。溪水及死者肺组织中均未检出硅藻。尸体检查 眼观... 死者女性,35岁,某日被发现在一小溪中死亡。溪水深15 cm, 尸体左侧卧位,髋、膝自然屈曲,手中抓握水草。据调查,其生前走路时有走走歇歇现象。心血中未检出常见农药、鼠药、安眠药和毒品。溪水及死者肺组织中均未检出硅藻。尸体检查 眼观:口鼻部见蕈状泡沫。体表见少量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冠状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 自发冠状动脉夹层 死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致心脏性猝死1例
2
作者 李国林 王利娟 沈晓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67-769,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月30日08:00左右,曹某父亲发现曹某(男,22岁)死于卧室床上,衣着完整,房间地面遗留一摊呕吐物。经调查,曹某于1月29日下午因"头疼、发烧、嗓子痛"至一私人门诊就诊,给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2 mL),静脉...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月30日08:00左右,曹某父亲发现曹某(男,22岁)死于卧室床上,衣着完整,房间地面遗留一摊呕吐物。经调查,曹某于1月29日下午因"头疼、发烧、嗓子痛"至一私人门诊就诊,给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2 mL),静脉滴注林可霉素0.6 g、利巴韦林0.5 g,输液中无异常反应,输液结束后回家,晚饭后(未饮酒)便卧床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冠状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对低盐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蜀峰 李孟孟 孙杨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为研究水解时间(0、20、40、60、80 min)对低盐溶液中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本文用胰蛋白酶水解鸭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通过分析水解处理后的水解度、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 为研究水解时间(0、20、40、60、80 min)对低盐溶液中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本文用胰蛋白酶水解鸭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通过分析水解处理后的水解度、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溶解度、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荧光光谱、Zeta电位和乳化性,对水解物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低盐溶液中,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溶解度显著升高(P<0.05),表面疏水性先降低后升高,乳化性先升高后降低;当水解时间为40 min时,水解度为4.15%,鸭肉MP的溶解度和乳化性达到最高,分别达到60.57%和21.2 m2/g;表面疏水性最低(40.85 BPB/μg)。此外,蛋白结构变化显著,α-螺旋含量减少,内源性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未水解组,且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综上所述,在低盐溶液中,水解40 min可以有效改善鸭肉M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肉纤维蛋白 水解 低盐 溶解度 乳化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患者临床与血管造影特征的18年单中心病例总结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阳 董徽 +7 位作者 华倚虹 马文韬 邓宇 何际宁 宋雷 吴海英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旨在了解我国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RA-FMD)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0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确诊RA-FMD的住院患者142例,分析其人口学、临床和血管造影资料,并与最近欧美纤... 目的:旨在了解我国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RA-FMD)患者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0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确诊RA-FMD的住院患者142例,分析其人口学、临床和血管造影资料,并与最近欧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注册数据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42例RA-FMD患者男女比例6:5,均罹患高血压。RA-FMD诊断年龄10~55(28.0±9.8)岁,高血压发病年龄6~54(23.9±9.1)岁。13例(9.2%)合并脑卒中,其中11例(7.8%)为脑梗死;62例(43.7%)合并肾脏损害,其中一侧肾萎缩49例(34.5%),25例(17.6%)尿蛋白阳性,7例(4.9%)肾功能不全,6例(4.2%)一侧肾梗死。肾动脉选择性造影或CT血管造影显示,共179条(63.0%)肾动脉受累,单右侧多见有69例(48.6%),局灶型多见有106例(74.6%)。肾动脉狭窄率为(85.2±12.7)%,闭塞24例(16.9%);狭窄主要分布在主干中段和远段,分别有53例(37.3%)和57例(40.1%);合并肾动脉夹层4例(2.8%);合并肾动脉瘤44例(31.0%),以单左侧多见,有28例(63.6%)。合并肾动脉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病变12例(8.5%)。与最近美国和欧洲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患者相比,RA-FMD诊断年龄更小[(28.0±9.8)岁vs.(53.3±12.8)岁,(28.0±9.8)岁vs.(45.8±15.8)岁,P均<0.05],女性比例更低(46.5%vs.94.7%,46.5%vs.83.3%,P均<0.05),血管受累局灶型比例更高(74.6%vs.24.0%,74.6%vs.28.1%,P均<0.05),多系统血管受累比例更低(8.5%vs.55.1%,8.5%vs.31.2%,P均<0.05),至少1处动脉瘤比例较高(31.0%vs.22.7%,31.0%vs.20.0%,P均<0.05)。结论:中国RA-FMD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男性多见,临床及血管造影特征与欧美人群有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更大样本的中国多中心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纤维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血管造影特征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单中心十年回顾 被引量:5
5
作者 上官海娟 蒋雄京 +5 位作者 董徽 彭猛 邹玉宝 关婷 吴海英 张慧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分析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方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2—01-01至2012—10—31确诊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住院患者连续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征。结果:45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高血压,其中男性20例... 目的:分析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方法: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2—01-01至2012—10—31确诊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住院患者连续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征。结果:45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高血压,其中男性20例(44.4%),女性25例(55.6%1,男女比为4:5,发病年龄13~40(23.60±7.12)岁,病程0.042—15(3.24±3.88)年。1例患者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增大,14例(31.1%)呈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眼底改变。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正常,弓上动脉、腹主动脉均未受累;除1例患者右髂动脉受累外,其余患者盆腔动脉均未受累。。肾动脉造影显示62支肾动脉受累,其中28支f45.2%)呈现典型的串珠样改变,33支(53.2%)呈不典型的局灶性狭窄,1支(1.6%,呈单纯动脉瘤样改变。在所有受累肾动脉中8支(12.9%)呈动脉瘤样改变伴狭窄;累及左肾动脉者6例(13.3%),男性3例,女性3例,累及右肾动脉者22例(48.9%),男性12例,女性10例,累及双侧肾动脉17例(37.8%),男性5例,女性12例。引起单侧肾脏萎缩14例(31.1%),男性7例、女性7例。结论:本研究表明国人中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和造影特征与既往国外文献报道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纤维发育不良 造影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致肾动脉狭窄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芳 张哲 +4 位作者 吉日 于一飞 倪晓枫 胡赟赟 夏蜀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0-73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评估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RA-FMD)致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RA-FMD致重度RAS患者、共21条受累肾动脉的灰阶超声表现及多普勒参数,计算超声诊断RAS及累及... 目的观察超声评估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RA-FMD)致肾动脉狭窄(R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RA-FMD致重度RAS患者、共21条受累肾动脉的灰阶超声表现及多普勒参数,计算超声诊断RAS及累及部位的准确率。结果18例中,10例(10/18,55.56%)患侧肾脏较健侧肾脏缩小≥15 mm;15例(15/18,83.33%)肾皮质回声无明显改变,3例(3/18,16.67%)皮质回声稍增强。超声显示20条受累肾动脉,检出率为95.24%(20/21),定位诊断狭窄部位的准确率为85.00%(17/20)。4例经DSA证实合并狭窄后瘤样扩张及小动脉瘤形成,超声诊断其中3例为段动脉狭窄但均未显示肾内动脉瘤,1例提前分支或副肾动脉近肾门处狭窄可能。结论超声可较准确地判断RAS及狭窄部位,但需结合临床确诊RA-F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研究现状及法医学意义
7
作者 谢嘉珑 杜宇 +2 位作者 胡圣祥 欣舟锐 刘亚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8-1492,共5页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是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原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动脉壁肌层疾病,以女性多见。FM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可能是遗传(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激素、炎...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是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原发性、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动脉壁肌层疾病,以女性多见。FM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可能是遗传(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激素、炎症以及血管机械刺激等)共同作用的结果。FMD分为内膜型、中膜型、外膜型及混合型。中膜型FMD最常见,占80%~90%,主要表现为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发生成纤维细胞样转化,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增生并排列紊乱,致使动脉扭曲、管壁厚薄不均,管腔不同程度狭窄。FMD累及冠状动脉、颅颈动脉可引发心源性猝死或颅内缺血性、出血性病变。本文综述FMD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法医工作者对FMD的认识,为法医学精准死亡原因推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猝死 死亡原因 法医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同时累及肾动脉和髂动脉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文君 张慧敏 蔡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6-50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3个月”入院。2016-05患者自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207/170mmHg(1mmHg=0.133kPa),B超提示右肾萎缩,大小约8.3cm×5.0cm×4.9cm,实质厚薄不均...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因“发现血压升高3个月”入院。2016-05患者自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207/170mmHg(1mmHg=0.133kPa),B超提示右肾萎缩,大小约8.3cm×5.0cm×4.9cm,实质厚薄不均,厚约0.7~1.5cm,左肾约10.7cm×5.0cm×5.6cm,实质厚约1.6cm,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 动脉 临床资料 血压升高 视物不清 医院就诊 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致高血压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超 章建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狭窄 高血压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晓明 李超 程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81-4584,共4页
肾动脉狭窄是目前发病率上升较快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常可导致严重、顽固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致残率、致死率高,病因多样。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国内肾动脉狭窄的第三位病因,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常被忽略,因此,临床实践中误诊、漏诊情... 肾动脉狭窄是目前发病率上升较快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常可导致严重、顽固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致残率、致死率高,病因多样。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国内肾动脉狭窄的第三位病因,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常被忽略,因此,临床实践中误诊、漏诊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就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梗阻 纤维发育不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诊断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共识起草组 蒋雄京 +1 位作者 许建忠 董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特发性、节段性、非炎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中小动脉疾病,最常累及肾动脉。中国人群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当前国际共识的数据相比较有诸多差异,本共识总结国际上已有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病例实...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特发性、节段性、非炎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中小动脉疾病,最常累及肾动脉。中国人群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当前国际共识的数据相比较有诸多差异,本共识总结国际上已有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病例实际,以期规范该病的临床诊治,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两型并存伴隐藏重度狭窄一例
12
作者 余明众 董徽 +4 位作者 李弘武 王娟 刘如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3-95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因“发现高血压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压182/126 mmHg(1 mmHg=0.133 kPa),随后多次测量血压均明显升高,最高达240/140 mmHg,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予氨氯地平10 mg qd和培哚普利8 mg qd降压,血压仍...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因“发现高血压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压182/126 mmHg(1 mmHg=0.133 kPa),随后多次测量血压均明显升高,最高达240/140 mmHg,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予氨氯地平10 mg qd和培哚普利8 mg qd降压,血压仍波动于140~150/90~100 mmHg。既往无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吸烟,无高血压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纤维发育不良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狭窄合并巨大动脉瘤一例
13
作者 阮浩航 董徽 +4 位作者 李弘武 王娟 刘如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8-105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1个月前常规体检超声发现右肾巨大动脉瘤,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不吸烟,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2 mmHg(1 mmHg=0.133 kPa),...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1个月前常规体检超声发现右肾巨大动脉瘤,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不吸烟,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2 mmHg(1 mmHg=0.133 kPa),未发现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钾4.4 mmol/L,血钠143.1 mmol/L,血肌酐82.0μmol/L,尿素氮6.0 mmol/L,空腹血糖4.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 mmol/L,血沉6 mm/L,C反应蛋白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动脉狭窄 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和骨化性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丘钜世 王连唐 +1 位作者 朱全胜 刘子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101,T006,共5页
对14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和70例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进行了复习,其中对近期病例中各15例的组织。作了6种有关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本文对骨纤维结构不良和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病变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还对6... 对14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和70例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进行了复习,其中对近期病例中各15例的组织。作了6种有关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本文对骨纤维结构不良和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病变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还对6种免疫组化染色在显示某些组织成分,特别对骨连结蛋白在显示骨母细胞及新生骨质的意义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骨化 纤维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均质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刁小琴 关海宁 +1 位作者 李杨 刘丽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7-112,共6页
探讨高压均质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化特性的改善效果。以不同均质压力(20 MPa和40 MPa)分别处理肌原纤维蛋白1次和2次,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结构特性。均质处理能够改善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 探讨高压均质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乳化特性的改善效果。以不同均质压力(20 MPa和40 MPa)分别处理肌原纤维蛋白1次和2次,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结构特性。均质处理能够改善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提高乳化液的电位以及降低蛋白的粒径,其中以40 MPa均质处理1次,效果最为显著。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总巯基含量降低而活性巯基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同时表面疏水性表现出上升趋势。红外光谱表明均质处理能够改变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减少,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增加。高压均质能够改善MP的乳化特性,为高压均质应用于肌原纤维蛋白的实际生产及改善肉类制品的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均质 纤维蛋白 乳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处理对猪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国川 王丽岩 +4 位作者 刘亚春 孙洪蕊 张佳霖 刘学军 闫晓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9-95,共7页
采用超声波改性、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3种方法对猪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凝胶的强度、硬度、弹性、持水性、化学作用力、白度等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处理对猪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蛋白质二... 采用超声波改性、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3种方法对猪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凝胶的强度、硬度、弹性、持水性、化学作用力、白度等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处理对猪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蛋白质二级结构、差示扫描量热、紫外吸收光谱表征改性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巯基含量降低、持水性增加、白度增加、疏水相互作用力增加,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57、3.65、1.15倍。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谷氨酰胺转氨酶复合改性后蛋白质热变性温度升高,α-螺旋相对含量下降,β-折叠、β-转角相对含量升高,紫外吸光度增加。改性后蛋白质结构向有利于提高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方向转变。本研究结果为实现肌原纤维蛋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超声波 谷氨酰胺转氨酶 凝胶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系列抗体在骨性纤维结构不良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萌萌 孙晓淇 +1 位作者 张铭 孟淑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9-1382,1387,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角蛋白系列抗体在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8例OFD及30例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3例OFD样釉质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角蛋白系列抗体(CKpa...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角蛋白系列抗体在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8例OFD及30例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3例OFD样釉质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角蛋白系列抗体(CKpan、CK5/6、CKHMW、CK19、CK7、CK20、CK8、CK18)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例OFD中均可见散在角蛋白阳性的细胞,CKpan、CK5/6、CKHMW和CK19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65.8%,且高分子量角蛋白表达较强,低分子量角蛋白CK7、CK20、CK8、CK18均阴性。30例FD中角蛋白抗体均阴性。3例OFD样釉质瘤中均可见角蛋白巢状阳性细胞。结论免疫组化出现散在角蛋白抗体阳性细胞可用于鉴别OFD与FD,角蛋白阳性细胞呈巢状时应诊断为OFD样釉质瘤。高分子量角蛋白可更好的显示OFD中的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纤维结构不良 纤维结构不良样釉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与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兰 张铭 +5 位作者 孙晓淇 张婷婷 徐海荣 过哲 黄啸原 丁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2-454,45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l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与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存档的41例LSMFT及156例F... 目的对比分析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l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与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存档的41例LSMFT及156例FD标本,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41例LSMFT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男女比为1. 2∶1;年龄6~74岁,平均(42. 5±13. 6)岁。156例FD中男性92例,女性64例,男女比为1. 4∶1。年龄4~65岁,平均(25. 1±14. 0)岁。LSMFT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年长于FD患者,≥40岁患者LSMFT所占比例高于FD(61%vs 18%,P <0. 001),LSMFT发病部位更多见于股骨颈或粗隆间(P <0. 001)。LSMFT中黏液纤维样区、不规则钙化物、Paget样骨、脂肪组织、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区、囊变等6种组织形态特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D (P <0. 05)。LSMFT组和FD组中≥40岁和<40岁年龄组中9种组织形态特征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LSMFT有区别于FD的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病变来认识,有助于对其疾病本身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脂肪硬化黏液纤维肿瘤 纤维结构不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评释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雄京 何际宁 +1 位作者 陈阳 邓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54-57,共4页
由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和肾脏”工作组和血管医学学会委托编写的关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1],旨在更新2014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专家共识和科学声明,并对双方的立场进行协调。该共识增加了基于共识的实用临... 由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和肾脏”工作组和血管医学学会委托编写的关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诊断及处理的首个国际共识[1],旨在更新2014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专家共识和科学声明,并对双方的立场进行协调。该共识增加了基于共识的实用临床推荐,包括了肾动脉FMD导管造影和经皮血管成形共识方案,还首次涵盖对欧洲/国际FMD注册研究的分析,并更新了美国FMD注册研究的数据。最后,文章阐述了对正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见解以及提出未来科学研究方向,达到多层面了解该动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首个 国际共识 评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组织结构不良症1例随访10年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清木 齐树青 +1 位作者 林顺新 徐新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82-385,共4页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组织结构不良症(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FOP)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本文报道1例随访10年的重症患者,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病理、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与转归进行讨论。
关键词 进行骨化纤维组织结构不良 进行骨化 第一趾畸形 异位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