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发冠状动脉穿孔 被引量:10
1
作者 乔树宾 高润霖 +8 位作者 陈纪林 左鲁宁 杨跃进 秦学文 姚民 刘海波 徐波 吴永健 姚康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及其适当处理对策。  方法 :对我院进行的所有 PTCA病例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行 PTCA治疗 172 8例 ,并发冠状动脉穿孔 6例 ,均为完全闭塞...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及其适当处理对策。  方法 :对我院进行的所有 PTCA病例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行 PTCA治疗 172 8例 ,并发冠状动脉穿孔 6例 ,均为完全闭塞性病变 ,发生率为 0 .35 %。3例漏入心包 ,2例形成冠状动脉左心室瘘 ,1例形成冠状动脉右心室瘘。经球囊长时间加压扩张 ,穿孔全部闭合 ;无一例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  结论 :PTCA并发冠状动脉穿孔并不常见 ,只要及时发现 ,恰当处理 ,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冠心病 冠状动脉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公信 刘映峰 +2 位作者 王艳丽 李志梁 叶文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84-2085,2088,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1年4月~2007年4月间13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造影征象、穿孔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孔血管:前降支7例、回旋支2例、右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1年4月~2007年4月间13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造影征象、穿孔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孔血管:前降支7例、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4例,其中CTO病变5例、C型病变8例。支架释放时因钙化严重致血管撕裂2例、导丝穿出血管11例;10例并发心包填塞。根据穿孔的影像特征进行Ellis分型,Ⅰ型穿孔2例,Ⅱ型穿孔7例,Ⅲ型穿孔4例。10例行心包穿刺并置引流管行心包抽液减压,其中4例行球囊扩张压迫,2例因血流动力学稳定未行处理。出现Q波性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及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结论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并发症,但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及时诊断、积极处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糊剂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原 袁莹 +3 位作者 路航 邱洪 李向东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与单一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CAP)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方法:汇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01至2016-12期间冠心...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与单一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CAP)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方法:汇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01至2016-12期间冠心病中心所有行PCI病例资料,选取术中出现Ⅱ型和Ⅲ型CAP并用单一大颗粒(350~560μm)明胶海绵(大颗粒组)、单一小颗粒(150~350μm)明胶海绵(小颗粒组)或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混合颗粒组)栓塞处理的患者,收集和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介入相关指标、栓塞术后效果等情况。结果:59 957例行PCI的患者中,符合入组标准的CAP患者共45例(0.08%)。患者平均年龄(60.2±10.6)岁,男性39例(86.7%)。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患者分别有11例(24.4%)、22例(48.9%)和12例(26.7%)。三组间Ⅱ型、Ⅲa型及Ⅲb型CAP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1例(91.1%)患者栓塞治疗成功。4例栓塞失败的患者行补救性覆膜支架置入后CAP愈合,术后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的栓塞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2.7%(8/11)、95.5%(21/22)和100%(12/12),栓塞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18.2%(2/11)、4.5%(1/22)和0%(0/12),慢血流发生率分别为27.3%(3/11)、27.3%(6/12)和8.3%(1/12),慢血流和无复流总发生率分别为45.5%(5/11)、31.8%(7/22)和8.3%(1/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PCI术中出现的CAP,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栓塞治疗安全、有效。与单纯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相比,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或有助降低术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穿孔 明胶海绵颗粒 混合糊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永兴 徐泽升 +2 位作者 彭万忠 李亚 王炳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PCI的患者12 113例,冠状动脉穿孔64例为研究组;在其他患者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倍于研究组的患者例数即192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PCI的患者12 113例,冠状动脉穿孔64例为研究组;在其他患者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倍于研究组的患者例数即19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PCI资料。冠状动脉穿孔按照Ellis分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治疗策略。结果 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病率为0.53%(64/12 113),病死率为7.8%(5/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07,P=0.03)、高血压(OR:3.194,P<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OR:3.339,P<0.01)、右冠状动脉病变(OR:2.517,P=0.02)、钙化病变(OR:4.273,P<0.01)及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OR:5.077,P<0.01)是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治疗方面:EllisⅠ型冠状动脉穿孔采取观察保守治疗;Ⅱ型穿孔以观察和低压球囊扩张为主,分别占61.1%和22.2%;Ⅲ型穿孔以低压球囊扩张、置入带膜支架和外科手术为主,分别占40.9%、27.3%和22.7%。结论冠状动脉CTO病变、钙化病变、NSTEACS、高血压、右冠状动脉病变及女性患者是PCI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其中CTO病变是最强的预测因素;治疗方面,应依据冠状动脉穿孔Ellis分型不同,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皮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穿孔 危险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枚冠状动脉支架重叠成功封堵冠状动脉穿孔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力明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7-138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痛10 d于2011年7月1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吸烟600年支,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6/95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痛10 d于2011年7月1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吸烟600年支,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6/95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脏彩超:右室侧壁活动减弱,射血分数(EF)51%。肌钙蛋白:外院2011-07-01检测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封堵 冠状动脉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并发双侧冠状动脉穿孔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兴 彭万忠 徐泽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312-313,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阵发性胸痛5个月”于2014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个月来快步行走时发生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程度较剧烈,尚能忍受,伴出汗,无放射痛,持续3~5min,休息后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正规...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阵发性胸痛5个月”于2014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个月来快步行走时发生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大小,程度较剧烈,尚能忍受,伴出汗,无放射痛,持续3~5min,休息后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正规服药,血压最高达170/100mmHg,控制不理想,无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闭塞性 逆向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时冠状动脉穿孔致心脏压塞经验教训1例
7
作者 王佳旺 曹绪芬 +1 位作者 郭楠 徐泽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43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2年,加重30 h余于2015年11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吸烟史,约20支/d。患者2年前活动时发作心前区不适,呈烧灼感,伴出汗,经休息约数分钟可缓解。入院前30 h余晨起后发作心前区不适...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2年,加重30 h余于2015年11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吸烟史,约20支/d。患者2年前活动时发作心前区不适,呈烧灼感,伴出汗,经休息约数分钟可缓解。入院前30 h余晨起后发作心前区不适,伴胸痛、气短,经含服救心丸症状无明显缓解就诊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冠状动脉穿孔 冠状动脉支架 心脏压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带膜支架抢救冠状动脉穿孔成功1例
8
作者 田攀 张杨 +2 位作者 张刚 刘红涛 曹雪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07-1407,1412,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0岁,主因“间断胸痛9h”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化验心梗3项:肌钙蛋白定量16ng/mL、肌红蛋白测定74.98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56U/L。
关键词 冠状动脉穿孔 带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穿孔反复出血成功救治一例
9
作者 孙芳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3-54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行男性,70岁,主因作性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2d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最高升至180/110mmHg(1mmHg=0.133kPa),口服卡托普普利、盐酸地尔硫草等。血压控制尚可。右肺癌史5年,因不能行手术切... 1临床资料患行男性,70岁,主因作性胸闷、胸痛4个月,加重2d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最高升至180/110mmHg(1mmHg=0.133kPa),口服卡托普普利、盐酸地尔硫草等。血压控制尚可。右肺癌史5年,因不能行手术切除曾行胸部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穿孔 反复出血 高血压病史 救治 胸部放射治疗 临床资料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球囊致冠状动脉穿孔、急性心包填塞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玉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08,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穿孔 急性心包填塞 切割球囊 抢救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冠状动脉穿孔致心脏压塞猝死1例
11
作者 杜国庆 刘志琴 +1 位作者 刘帅杰 史永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14-616,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马某,女,70岁,某年12月5日11:00许因“胸痛3 h”到医院就诊,门诊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闭塞。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压塞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简要案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穿孔 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导管注射自体血栓治疗冠状动脉远端穿孔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鹏 张小勇 +2 位作者 黄超龙 邱敏 刘晓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4-275,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活动后胸闷半个月于2014年10月31日入院。入院后心电图提示V1-V3 R波递增不良。入院查体:BP 140/80 mmHg。
关键词 冠状动脉穿孔 导引导丝 自体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导管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冠状动脉Ⅲ型穿孔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少萍 赵仙先 吴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6,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6年,再发劳累后胸闷、胸痛2周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患者6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于右冠状动脉(RCA)植入2枚金属裸支架,术后3个...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6年,再发劳累后胸闷、胸痛2周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患者6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于右冠状动脉(RCA)植入2枚金属裸支架,术后3个月因支架内再狭窄,于RCA再次植入4枚药物涂层支架。此后患者一般活动下无明显胸闷、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穿孔 微导管 明胶海绵 治疗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处理PCI术中冠脉穿孔并急性心包填塞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健 杨彦鹏 +2 位作者 罗素新 马康华 覃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33,共2页
冠脉穿孔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尽早识别及迅速而正确的处理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我院1例PCI术中出现... 冠脉穿孔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尽早识别及迅速而正确的处理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我院1例PCI术中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并急性心包填塞的成功抢救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包填塞 冠脉穿孔 PCI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穿孔 心肌梗死 病例报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