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2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娟 马玉荣 +4 位作者 韩娜 郭方舟 王鹏飞 艾凯 张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崎病患儿的NCE-CMRA及超声资料。对比超声与NCE-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NCE-CMRA技术的成像特点,总结NCE-CMR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41例患儿NCE-CMRA检查整体血管节段显示率为75.6%;超声整体节段显示率为46.3%,两种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01)。针对冠状动脉中、远段的显示,NCE-CMRA较超声具有明确的显像优势(χ^(2)=57.98、161.47,P<0.001)。41例患儿中,25例(200节段)冠状动脉受损,94个节段表现为不同程度扩张,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8段(8.6%),中型冠状动脉瘤35段(37.2%),小型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51段(54.2%)。结论NCE-CMRA技术能够客观、清晰地显示儿童冠状动脉,准确反映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受损程度,在诊断和评估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无对比剂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路 张晓娜 +6 位作者 雷红 王亮 沈珠军 陈未 王振捷 金征宇 王怡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6-413,共8页
目的评价无对比剂1.5T磁共振自由呼吸全心冠状动脉成像(MRCA)对冠心病≥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纳入41例冠心病拟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行无对比剂1.5T自由呼吸全心MRCA。同时判断是否存在≥50%及≥70%... 目的评价无对比剂1.5T磁共振自由呼吸全心冠状动脉成像(MRCA)对冠心病≥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纳入41例冠心病拟行介入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行无对比剂1.5T自由呼吸全心MRCA。同时判断是否存在≥50%及≥70%管腔狭窄,以ICA为参考标准评估诊断效能,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41例患者均完成MRCA,平均扫描时间(10.1±2.2)min。MRCA诊断≥50%及≥7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在患者水平分别为100%(95%CI:89%~100%)及82%(95%CI:63%~94%)、38%(95%CI:9%~76%)及54%(95%CI:25%~81%)、88%(95%CI:73%~95%)及73%(95%CI:57%~85%);在血管水平分别为95%(95%CI:87%~99%)及86%(95%CI:73%~95%)、58%(95%CI:45%~71%)及76%(95%CI:65%~85%)、78%(95%CI:69%~84%)及80%(95%CI:71%~86%)。MRCA在血管节段水平诊断≥50%狭窄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诊断≥70%狭窄(97%比88%;χ^(2)=5.73,P=0.017),特异性明显低于诊断≥70%狭窄(86%比94%;χ^(2)=14.12,P<0.001)。结论无对比剂1.5T自由呼吸全心MRCA诊断冠状动脉≥50%及≥70%狭窄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与诊断≥50%狭窄相比,MRCA诊断≥70%狭窄在血管节段水平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冷玉杰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MR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馨如 林国辉 宋建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8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MR-VWI检查并判定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内存在责任斑块,并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首发卒中组、复发卒中组以及卒中阴性组。记录斑块特征、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多因素分析得到的独立相关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首发卒中组69例,复发卒中组76例,卒中阴性组40例。三组间性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首发卒中组与卒中阴性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患者年龄更大(P<0.05),糖尿病患病比例更高(P<0.05)。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大于45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更大(P=0.006、P<0.001),复发卒中组糖尿病患病比例(P=0.013)更高。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患者以环壁斑块多见(P=0.008);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狭窄程度更大、强化的斑块数量更多(P<0.05)。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卒中机制更倾向于CISS分型中的低灌注/栓子消除障碍类型(P=0.046),复发卒中组具有更大的斑块面积(P<0.001)、斑块负荷(P<0.001)、更明显的狭窄程度(P<0.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是大脑中动脉区域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074,P=0.008]、斑块面积(OR=1.286,95%CI:1.018~1.543,P=0.002),斑块负荷(OR=1.586,95%CI:1.013~2.155,P<0.001)。年龄AUC值为0.658 (95%CI:0.568~0.748),斑块面积AUC值为0.662 (95%CI:0.575~0.750),斑块负荷AUC值为0.758(95%CI:0.676~0.839)。三者联合检测AUC值为0.827(95%CI:0.758~0.896),高于其他单独预测因素的AUC值,整体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年龄、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与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加速的5.0T与3.0T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5
作者 赵士海 徐峥雨 +3 位作者 郭玉博 孙淦 林路 王怡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6-711,共6页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3~30岁健康志愿者,接受3.0TCS-CMRA和5.0TCS-CMRA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其中3.0TCS-CMRA常规应用T2准备脉冲,5.0TCS-CMRA未应用T2准备脉冲。评估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冠状动脉长度、信噪比(SNR)和冠状动脉血流与邻近心肌或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myo-blood)等。结果 在5.0TCS-CMRA上,25名受试者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8.07±94.06比223.81±51.19,t=-5.609,P<0.001;CNRmyo-blood:212.75±91.44比149.70±59.53,Z=-3.619,P<0.001),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近段SNR和CNRmyo-blood未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5.52±102.49比306.35±92.85,t=-0.627,P=0.536;289.72±88.79比272.87±84.68,t=-1.226,P=0.232;CNRmyo-blood:135.83±93.53比203.94±74.30,t=4.132,P<0.001;117.66±79.63比161.60±78.91,t=3.127,P=0.005)。5.0TCS-CMRA测得3大冠状动脉长度显著短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126.04±31.54)mm比(137.20±29.93)mm,t=2.911,P=0.008;左前降支:(122.68±24.63)mm比(134.24±23.38)mm,Z=-3.026,P=0.002;左回旋支:(57.07±26.70)mm比(68.27±24.02)mm,t=2.552,P=0.018]。3.0TCS-CMRA与5.0TCS-CMRA所需扫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2.84)min比(8.30±2.32)min,Z=-0.183,P=0.855]。5.0TCS-CMRA的3大冠状动脉图像评分显著低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2.52±0.59比3.16±0.69,Z=-3.258,P=0.001;左前降支:2.72±0.74比3.24±0.66,Z=-2.540,P=0.011;左回旋支:2.44±0.71比3.00±0.87,Z=-2.462,P=0.014)。结论 在缺乏T2准备的情况下,5.0TCS-CMRA与3.0TCS-CMRA相比,在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提示5.0TCS-CMRA的应用潜力。未来,适用的T2准备脉冲或潜在的替代方案可能进一步提升5.0TCS-CMRA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6
作者 夏岩 王嵘 +3 位作者 张蕾 林发 刘子琪 王晓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院55例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应用TCCD联合CEUS和MRA,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M1和M2段,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以及椎动脉V4段等血管狭窄程度。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3组,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两种检查费用及诊断时长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55例(共110例大脑半球)高危脑血管狭窄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占69.0%),同步行TCCD联合CEUS与MRA检测。TCCD联合CEUS与MR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TCCD联合CEUS与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致性,其中M2段(加权Kappa值=0.704)、A2段(加权Kappa值=0.650)诊断一致性较高;M1段(加权Kappa值=0.569)一致性中等。同时,TCCD联合CEUS检查的平均费用为240元,诊断时长21 min,而MRA为722元和287 min(P<0.001,效应量r=0.89~0.91)。结论与MRA相比,TCCD联合CEUS在颅内大脑中动脉M2段和大脑前动脉A2段的血管狭窄筛查中具有较高一致性。TCCD联合CEUS更具成本效益。MRA对颅内深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更具有优势。选择二者协同应用可优化颅内血管狭窄诊疗资源配置,建议基层医疗机构以TCCD初筛和经过规范培训技术升级联合CEUS,对复杂病例转诊MRA精细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卫生经济学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的价值
7
作者 李帅 金韵 +3 位作者 田霞 张雪凤 彭雯佳 田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734,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hr-VW-MRI)分析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在责任斑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3例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目的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hr-VW-MRI)分析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在责任斑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3例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70)岁,男67例、女26例。基于T1加权成像(T1WI)和T1WI增强图像分析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最狭窄层面最大管壁厚度、最狭窄层面最小管壁厚度、狭窄率、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情况。对比分析责任斑块组与非责任斑块组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其中责任斑块定义为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症状,且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成像(T2-FLAIR)上相对应的责任血管供血区出现高信号,即新鲜梗死;非责任斑块定义为患者出现可疑缺血性脑卒中/TIA的临床症状,但头颅MRI DWI和T2-FLAIR上相对应的责任血管供血区均未出现异常高信号。结果责任斑块组患者61例,非责任斑块组患者32例。责任斑块组的高脂血症患者所占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799,95%CI 1.303~2.484,P<0.001)、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OR=1.076,95%CI 1.027~1.128,P=0.002)及斑块内出血(OR=30.708,95%CI 2.563~367.925,P=0.007)与责任斑块独立相关。结论NIHSS评分、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是后循环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责任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此类责任斑块,并能够识别具有此类特征斑块的个体,从而为早期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 责任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研究
8
作者 孙瑞雪 常瑞亭 +2 位作者 于天舒 王燕铭 康志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 目的探究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接受HRMR-VWI检查。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5年3月,在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失访,脱落率为2.00%。根据是否合并后循环梗死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后循环梗死,142例)及对照组(未合并后循环梗死,54例),分析HRMR-VWI指标对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价值。根据血管腔狭窄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25%≤被测血管狭窄率<50%)、中度(50%≤被测血管狭窄率<70%)及重度狭窄(被测血管狭窄率≥70%),分析HRMR-VWI指标与后循环梗死患者血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最窄层面管腔面积小于对照组,管壁面积、斑块面积大于对照组,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HRMR-VWI指标联合检测预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管腔面积<3.08 mm^(2)、管壁面积≥10.65 mm^(2)、斑块面积≥3.14 mm^(2)、斑块负荷≥0.74、重构指数≥1.01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及最窄层面管腔面积缩小、管壁面积缩小、斑块面积增大及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升高是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BA、VA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D患者最窄层面血管面积、管腔面积与血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与血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3.0 T HRMR-VWI对VBD患者合并后循环梗死具有预测价值,且HRMR-VWI指标变化与患者并发后循环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指导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后循环梗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晓明 王波 +1 位作者 崔晓剑 舒锦尔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CTA检查。记录CCTA形态学参数闭塞段近端形态、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线样强化、闭塞段内血管钙化情况、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侧支血管情况、血管开口病变,并分析以上参数与PCI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00例CTO患者病变共325处,PCI治疗成功227处(69.85%),PCI治疗失败98处(30.15%);失败组闭塞段近端钝形、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OR=1.975,95%CI:1.306~2.988)、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OR=3.831,95%CI:1.332~11.017)、闭塞段内线样强化(OR=1.702,95%CI:1.007~2.879)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CTA评价冠状动脉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形态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冻结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
10
作者 安备 张卓璐 +4 位作者 刘卓 付玲 商旭 刘磊 程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新一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NG SSF)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HR)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256排CT机于1个心动周期内采集的164例CCTA数据,管电压分别为80、100及120 kV,以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判断HR... 目的观察新一代冠状动脉追踪冻结(NG SSF)技术用于改善不同心率(HR)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256排CT机于1个心动周期内采集的164例CCTA数据,管电压分别为80、100及120 kV,以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判断HR并自动选择曝光期相:对HR≤65次/分者(低HR组)将曝光时间窗设在70%~80%R-R间期,65次/分<HR≤85次/分者(中等HR组)设在40%~80%R-R间期,HR>85次/分(高HR组)者设在40%~60%R-R间期;对3组图像分别以标准重建算法(STD)、第一代追踪冻结(SSF1)技术及NG SSF进行重建。以Likert量表对3种图像所示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左回旋支(LCX)各节段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低HR组NG SSF重建图像中的LAD中远段、RCA及LCX全段得分均高于STD,而NG SSF重建图像中的RCA中段及LAD远段得分高于SSF1重建图像(P均<0.05);中等HR组NG SSF重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TD及SSF1重建图像(P均<0.05);高HR组NG SSF重建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TD,显示RCA近远段、LAD中远段及LCX全段的主观评分均高于SSF1重建图像(P均<0.05)。结论利用NG SSF技术能有效提升不同HR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成像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 追踪冻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 贺雪平 +1 位作者 邓炜 叶裕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6,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延迟进动定制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 DANTE)和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延迟进动定制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 DANTE)和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 SPACE)的多序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MR-VWI)对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LEAD患者和26例无LEAD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3.0 T MRI设备上接受了T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 echo, TSE)、T1w DANTE-SPACE、对比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 CE)T1w DANTE-SPACE和CE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MR-VWI扫描。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条件下分别测量了T1w DANTE-SPACE和T2w TSE序列图像相应位置的管腔面积(lumen area, LA)、管壁面积(vessel wall area,VWA)、平均管壁厚度(average vessel wall, AVW)和最大管壁厚度(maximum vessel wall, MVW)等形态学指标。每位医师在3周间隔后对相同指标进行了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和Bland-Altman方法评估了两种扫描技术以及不同组别之间的T1w DANTE-SPACE形态学测量指标的观察者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了准确性。结果T1wDANTE-SPACE与T2wTSE成像技术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度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对形态学测量指标的ICC值在0.85~0.99之间。在不同组别中,T1w DANTE-SPACE形态学测量指标的两次测量ICC值为0.90~0.99。Bland-Altman分析显示,观察者间和两次测量间的大部分形态学测量指标均在95%的一致性限度内。T1w DANTE-SPACE技术在LEAD组不同血管节段的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904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825~0.983]和0.905 (95%CI:0.835~0.976)。当腘小腿动脉段的血管壁厚度为1.00 mm,LA为10.88 mm时,LEAD的敏感度分别为79.2%和85.4%,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2.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4%和95.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和77.4%。结论 多序列MR-VWI在评估LEAD斑块形态学指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高准确性,支持其在LEAD的MRI检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班超 马雪英 +5 位作者 王坚 王欣 钱昕毓 柴圣杰 牛瑞龙 葛丽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4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5例,同时招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MR-FT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测量心肌力学功能并人工校准,使用CMR-FT对左心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变量的正态分布性,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变量(周向位移、周向速度、周向应变率、短轴径向位移、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速度、纵向应变率、长轴径向应变率)组间差异分析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周向应变、短轴径向速度、短轴径向应变、纵向位移、纵向应变、长轴径向位移、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组间差异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患者行CABG术前术后的对比试验中,短轴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长轴径向应变术前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BG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对比试验中,周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应变、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对照组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后心肌力学功能未出现显著改善。结论CMR-FT能够准确评估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力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
13
作者 朱时珍 丁毅 +1 位作者 赵喜 张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行CCTA检查的患者107例。由2名分别具有5年和10年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对升主动脉根部腔内CT值进行测量并取...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并行CCTA检查的患者107例。由2名分别具有5年和10年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对升主动脉根部腔内CT值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CCTA扫描参数,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体表面积、瘦体重、血容量、心率、心输出量以及扫描的管电压、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剂量和碘流率是主动脉强化峰值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体表面积和心输出量是主动脉强化峰值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体表面积和心输出量对CCTA主动脉强化峰值至关重要,扫描前制定个性化扫描方案对提高CCTA的图像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动脉强化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前 姜兴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A图像具有高度稀疏的信号特性,因此将CS技术应用于MRA,可以加快采集速度并保证图像质量,有望在MRA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S技术在MRA中的应用,包括颅内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以及全身MRA等,阐述了CS技术在临床MRA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衰老指标与磁共振成像总负荷评分的相关性
16
作者 崔啸宇 范颖 +5 位作者 李海波 马琳颖 刘斌 吴小坤 毛文静 张晋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管衰老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管衰老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总负荷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SVD患者200例,依据MRI总负荷评分结果分为低负荷(0~1分)组103例,高负荷(2~4分)组97例。采用动脉硬化监测装置(VS-1500A)检测baPWV、CAVI、ABI值,分析三者与MRI总负荷评分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对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低负荷组相比,高负荷组体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baPWV、CAVI显著增高,AB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aPWV、CAVI、ABI是CSVD患者MRI高负荷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aPWV、CAVI值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呈正相关(r=0.589,P=0.000;r=0.458,P=0.000),ABI与其呈负相关(r=-0.35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baPWV(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00)、CAVI(曲线下面积为0.725,P=0.000)及ABI(曲线下面积为0.676,P=0.000)均可预测CSVD患者MRI高负荷评分。结论baPWV、CAVI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呈正相关,ABI与其呈负相关。baPWV、CAVI、ABI对CSVD患者MRI高负荷均有预测作用,其中baPWV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心踝血管指数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17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29,共1页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目前评估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昂贵,临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彤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何金龙 王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目的 基于Meta分析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 目的 基于Meta分析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VWI)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和合并不同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 HR),以Stata 17.0和RevMan 5.6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在8项回顾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OR=1.92,95%CI:1.46~2.52)、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OR=2.78,95%CI:1.84~4.18)、斑块钙化(OR=1.26,95%CI:0.99~1.61)、斑块纤维帽破裂(OR=1.64,95%CI:1.06~2.52)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在9项前瞻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HR=6.88,95%CI:4.46~10.61)、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HR=1.78,95%CI:0.87~3.65)、斑块纤维帽破裂(HR=3.01,95%CI:1.53~5.93)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HR-VWI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这些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由于缺乏原始研究,未来需要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进一步提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早期精准预测和临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动脉斑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萌萌 卢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5-1517,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其特征是动脉壁内脂质、出血、纤维组织或钙沉积,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36.2%[2]。脑小血管病(ce...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其特征是动脉壁内脂质、出血、纤维组织或钙沉积,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36.2%[2]。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影响脑内小血管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及病理改变综合征,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缺血性脑卒中[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动脉疾病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黑血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评价粥样硬化斑块初步研究结果:与血管内超声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兆琪 贺毅 +2 位作者 戴沁怡 于薇 李勐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探讨磁共振黑血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拟行IVUS检查及行IVUS检查而未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1例,分别于IVUS术前及术后10日内行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采用二维横截面、双... 目的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探讨磁共振黑血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拟行IVUS检查及行IVUS检查而未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1例,分别于IVUS术前及术后10日内行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采用二维横截面、双反转恢复、呼吸导航心电门控触发、压脂TSE序列,采集自病变冠脉开口至中段无间隔连续扫描,测量以下数据:血管横截面积(CSA)、管腔CSA、斑块负荷、管壁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在IVUS上将靶冠脉自开口分为每5mm节段,与MRI管壁横截面一一对应。当冠状动脉管壁厚度≥0.5mm时考虑存在斑块。结果共9例病人,9支冠脉,37个层面纳入分析;2例病人被排除(因扫描时间长,病人无法坚持),扫描成功率82%。37个层面中有20个有斑块。斑块层面的斑块负荷、SNR、CNR大于非斑块层面(分别为0.70±0.11vs0.58±0.14,1.95±0.39vs1.48±0.21,5.47±2.06vs2.99±0.78,P<0.05)。MRI斑块层面血管CSA、管腔CSA及斑块负荷与IVUS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13.66±4.52vs14.92±6.37,4.62±2.23vs6.03±3.85,0.63±0.13vs0.60±0.14,P<0.05)。结论冠状动脉黑血管壁成像可以发现冠状动脉近中段的粥样硬化斑块,且能够相对评价狭窄段血管面积和管腔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管壁成像 黑血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