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破裂一例
1
作者 朱启伟 刘洋 +3 位作者 李慧颖 陈倩 郑瑾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22,共2页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使冠状动脉血流直接分流入肺动脉,其症状严重程度与分流量大小有关。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是指冠状动脉局部管腔扩张,直径至少为相邻参考段直径的1.5倍,直...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使冠状动脉血流直接分流入肺动脉,其症状严重程度与分流量大小有关。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是指冠状动脉局部管腔扩张,直径至少为相邻参考段直径的1.5倍,直径超过20 mm的定义为巨大动脉瘤。两种疾病发病率均不高,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CAA属罕见病例。现报道成功救治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巨大CAA破裂1例,以增加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动脉 破裂 冠状动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性冠状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压塞死亡一例
2
作者 韦铭菲 史俊展 +3 位作者 姚泽伟 葛静晨 秦豪杰 李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急症,以全身中、小型血管特异性炎症为主,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常累及冠状动脉,以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最为严重[1-3]。因川崎病导致的冠...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急症,以全身中、小型血管特异性炎症为主,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常累及冠状动脉,以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最为严重[1-3]。因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压塞死亡病例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对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1例川崎病死亡案例鉴定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破裂 血管炎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村病并发冠状动脉瘤
3
作者 殷人麟 邹国桢 王志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报告1例木村病并发冠状动脉瘤的患者,患者男,57岁。枕部肿块5年,反复胸痛10 d。皮肤科检查:左侧耳后可见皮下肿块,质硬,无压痛。枕部肿块组织病理:淋巴组织增生并形成淋巴样滤泡,淋巴样滤泡间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可见不同程... 报告1例木村病并发冠状动脉瘤的患者,患者男,57岁。枕部肿块5年,反复胸痛10 d。皮肤科检查:左侧耳后可见皮下肿块,质硬,无压痛。枕部肿块组织病理:淋巴组织增生并形成淋巴样滤泡,淋巴样滤泡间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可见不同程度纤维化。冠状动脉造影:回旋支中远段可见两冠状动脉瘤。诊断:木村病并发冠状动脉瘤。予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冠状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代明 孟晓慧 +3 位作者 高志伟 王建羡 汪翼 马沛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2月住院的89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瘤发生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热天数、CRP、ESR、CK-MB及白蛋白)进行计数资料2χ检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KD并CAA的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2月住院的89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瘤发生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热天数、CRP、ESR、CK-MB及白蛋白)进行计数资料2χ检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KD并CAA的有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热≥14 d、男性以及血清白蛋白(A)<35 g/L与CAA的发生有关(2χ=5.67~18.62,P均>0.05);而年龄<1岁、CRP强阳性(>40 mg/L)和ESR明显增快(>50 mm/h)等因素与CAA的发生无关(2χ=0.33~2.99,P均>0.05)。结论男性、发热≥14 d、A<35 g/L与CAA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年龄<1岁、CRP强阳性(>40 mg/L)、ESR明显增快(>50 mm/h)与CAA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5例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国成 易定华 +4 位作者 郑奇军 朱海龙 赵壁君 张金洲 张胜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干预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7岁,冠状动脉瘤体直径1·5... 目的探讨终末期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干预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7岁,冠状动脉瘤体直径1·5~2·5cm,其中右冠状动脉多发冠状动脉瘤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冠状动脉瘤2例,左、右冠状动脉瘤2例。术前心电图显示ST改变5例。心脏超声EF值明显减低4例,心衰急诊入院1例。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室壁运动幅度减低1例。手术方法包括体外循环直视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血栓清除、瘤体成形4例,其中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切口远端支架置入。另1例直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心脏全部自动复跳。术后ICU病程平稳,4例心电图ST段缺血改善、心脏超声EF值明显提高,1例ST段及EF值改善不显著。结论临床Ⅲ期以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外科干预,采用内膜剥脱、血栓清除、瘤体成形及冠脉搭桥等综合方法,结合术后抗凝及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及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瘤 心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惠琳 杜忠东 +1 位作者 彭芸 曾津津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随访的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观察终点...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随访的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观察终点随访时依据病变程度除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外,同时行64SCTCA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研究期间纳入15例患儿,急性期KD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急性期累及冠状动脉48/60支(80%)。患儿观察终点随访9个月至8.6年,平均(2.8±2.0)年,超声心动图示14/48支(29.2%)冠状动脉瘤或扩张消退,其余进一步扩张或无明显变化,累及冠状动脉34/60支(56.7%),同时检测出2处血栓,未发现狭窄及钙化。64SCTCA示累及冠状动脉30/60支(50%),主要累及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分布部位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一致,64SCTCA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冠状动脉瘤最大内径的测量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37,P<0.001),64SCTCA发现4处血栓、5处钙化及3处狭窄。结论64SCTCA和超声心动图在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的随访中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64层螺旋CT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高玲玲 姚渭清 +2 位作者 倪金洪 汪洁 郁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0-281,317,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17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位置、走行及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参照KATO...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17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位置、走行及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参照KATO冠状动脉造影的四级分法诊断冠状动脉瘤。结果:所有患儿的超声图像均清晰,以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五腔切面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为最佳。4例符合动脉瘤诊断,其中3例为2级,1例为3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程婷 罗顺清 丁潍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减轻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的连续病例68例,根据使用互联网络平台前后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减轻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的连续病例68例,根据使用互联网络平台前后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信、QQ、手机App等各形式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在出院后6个月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川崎病知识问卷得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的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及家庭负担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川崎病知识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多种网络工具下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照护者对疾病的掌握度,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络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延续护理 家庭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巨大右冠状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延鹏 蔡谦谦 +3 位作者 梁富翔 孙伟 刘瑞生 宋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9-1119,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主因“间断活动后胸闷、气短10余年”收住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起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较前显著加重,遂于我院就诊。
关键词 巨大右冠状动脉瘤 左心室瘘 临床资料 患者 胸闷 气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月龄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破裂一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明玉 汪隽瑛 蒋瑾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28,132,共2页
关键词 3月龄婴儿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并发症 动脉破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性冠状动脉瘤死亡原因及超声心动图研究(附7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亚娟 赵晓兰 刘保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瘤(CAA)死亡病例的死因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今7例KD合并CAA死亡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及超声心动图资料。4例经尸检证实。结果:7例KD患者中,死亡年龄10月~17岁,平均6.8岁。死亡距KD发...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瘤(CAA)死亡病例的死因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今7例KD合并CAA死亡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及超声心动图资料。4例经尸检证实。结果:7例KD患者中,死亡年龄10月~17岁,平均6.8岁。死亡距KD发病时间为29 d^13年。巨大CAA破裂死亡者2例,死亡时间为患病29 d和5月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死亡者3例,死亡时间为患病4月~4年;数次心肌梗死后的猝死者2例,死亡时间分别为患病后3年和13年。结论:巨大CAA破裂是KD患者死亡的罕见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病程早期。KD合并CAA患者中远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及猝死。超声心动图有助于KD合并CAA患者的及时诊治和预防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文灿 王恩荣 +4 位作者 孙娜 杨化浩 游涛 颜景涛 张立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并发 入院查体 胸骨后疼痛 导联ST段 井下工作 大汗淋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巨大右冠状动脉瘤破裂致死1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京生 赵星航 毕晓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死亡 儿童 并发症 病例报告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组织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卫群 钱利生 +3 位作者 史益军 李雪萍 白永怿 余竹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阳性率分别是58.0%(29/50)和15.0%(3/20)。冠状动脉瘤标本中有大量Cpn-Ag沉积,分别位于外膜下及粥样硬化斑块内,而正常血管壁中仅有少量Cpn-Ag沉积,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pn-Ag在冠状动脉瘤外膜下有高表达率,Cpn可能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 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双源CT表现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朴飞 吕梁 李治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287-287,共1页
患者男,22岁,反复心悸6年,伴黑朦2次。4岁时曾高热,持续数日。体检发现心界向左下扩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增宽并瘤样扩张,管壁钙化;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节... 患者男,22岁,反复心悸6年,伴黑朦2次。4岁时曾高热,持续数日。体检发现心界向左下扩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增宽并瘤样扩张,管壁钙化;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为0.43。双源CT冠脉扫描示左侧冠状动脉主干至前降支近段见管腔梭形膨大,最宽处约16.4 mm,管壁环形硬化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治疗方案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永为 沈捷 +2 位作者 黄敏 肖婷婷 谢利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评价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 目的评价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6月。纳入标准治疗方案(大剂量IVIG+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对KD CAA发生率影响的相关文献。依据KD诊断标准、研究设计、冠状动脉影像学随访时间和冠状动脉检查是否采用盲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均为英文文献,其中4篇为RCT文献,3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评分2分3篇,5分1篇,6分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0.34,95%CI:0.13~0.89)。由于纳入文献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显示研究设计(RCT和非RCT)、样本量(<100和>100)、糖皮质激素的类型(泼尼松龙和其他)是异质性产生的原因。RCT研究及样本量>100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分别为0.79和0.73,95%CI分别为0.43~1.43和0.42~1.28)。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IVIG再治疗率(RR=0.48,95%CI:0.32~0.72),显著减少发热天数(WMD=-1.66d,95%CI:-2.58^-0.73d),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RR=0.87,95%CI:0.35~2.16)。结论现有证据提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可减少IVIG再治疗率和发热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糖皮质激素 META分析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小庆 钟家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4-989,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GCAA)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预防GCAA的形成及随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KD的患儿共3 191例,其中并发GCAA...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GCAA)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预防GCAA的形成及随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KD的患儿共3 191例,其中并发GCAA的患儿34例全部纳入作为研究对象,KD并发中小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CAA)的全部患儿76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的病例共2 020例,从中随机抽取304例为KD并发CAD组,未并发任何冠脉损害的病例1 061例,从中随机抽取216例为冠脉正常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对4组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心脏受累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再对与GCAA发生有关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纳入GCAA组患儿34例中,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8±3.8)岁;中小CAA组患儿76例,其中男54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2.8±2.6)岁;CAD组患儿304例,其中男212例,女92例,平均年龄为(2.4±1.9)岁;NCAL组206例,其中男113例,女103例,平均年龄为(3.0±2.2)岁。据本组Pearson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1.0岁或≥5.0岁、发热时间>14 d、白细胞计数≥20.00×109个/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计数≥800×109个/L、C-反应蛋白>100 mg/L、血沉>100 mm/h、在病程的第10天以后应用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第1剂2g/kg的IVIG不敏感者、红细胞压积降低与CAA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沉>100 mm/h[OR=2.946,95%CI(1.167,7.439),P值=0.022],发热时间>14 d[OR=3.317,95%CI(1.302,8.450),P值=0.012]两者为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时间>14 d、血沉>100 mm/h是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巨大冠状动脉瘤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猝死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良 刘亚玲 +1 位作者 黄光照 刘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川崎病(Kawasaki’sDisease)是一组急性婴幼儿发热性疾病,因皮肤粘膜病变及淋巴结肿胀,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LNS)。其病理特征为全身... 川崎病(Kawasaki’sDisease)是一组急性婴幼儿发热性疾病,因皮肤粘膜病变及淋巴结肿胀,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LNS)。其病理特征为全身非特异性脉管炎。其心血管的并发症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猝死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巨大右冠状动脉瘤诊治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志聪 林丰夏 宋银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7-90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0年,活动后气促1年"入院。查体:血压130/6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可见抬举性搏动,心界叩诊向左下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0年,活动后气促1年"入院。查体:血压130/6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前区可见抬举性搏动,心界叩诊向左下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伴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图1):左心室射血分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右冠状动脉瘤 左心室瘘 诊治 ST-T改变 心电图示 活动后气促 舒张期杂音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冠状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张国桢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09-409,共1页
关键词 MSCT诊断 冠状动脉瘤 ST-T改变 AVF导联 症状加重 甘油三酯 血脂偏高 摄胸片 E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