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单中心经验——可行性、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灿 郭俊 +2 位作者 冀涛 朱嘉琦 赵仙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总结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CAF)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1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电解弹簧圈治疗40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经电解... 目的总结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CAF)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1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电解弹簧圈治疗40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经电解弹簧圈介入封堵均获得成功,平均植入弹簧圈(2.33±1.38)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DSA造影显示12例(30%)残余分流完全消失,28例(70%)血流明显减少。术后随访1~65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无相关血管狭窄、闭塞及瘘腔破裂。结论采用电解弹簧圈介入治疗CAF安全有效、疗效显著,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弹簧圈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70例冠状动脉瘘疗效分析——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倩 徐荣良 +2 位作者 秦永文 吴弘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疗效,并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42例(60.00%),女性28例(40.... 目的评估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疗效,并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瘘封堵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42例(60.00%),女性28例(40.00%),平均年龄为(56.30±15.54)岁(15~83岁)。共有101个瘘,其中瘘管起源于左主干9例(8.91%),前降支43例(42.57%),回旋支15例(14.85%),右冠34例(33.67%);瘘终止于肺动脉79例(78.22%),右心房16例(15.84%),右心室2例(1.98%),其他4例(3.96%)。瘘管的平均直径为(3.95±2.61)mm,均封堵成功,其中使用弹簧圈封堵60例(85.71%),平均植入弹簧圈(2.55±1.76)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5例(7.14%),plug封堵2例(2.86%),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2例(2.86%),封堵器的平均直径为(13.33±4.32)mm;带膜支架封堵1例(1.43%)。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3~5mg/(kg·d)6个月,随访1~73个月,平均(33.94±20.93)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溶血、栓塞、胸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经皮介入封堵冠状动脉瘘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经皮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和结果 被引量:9
3
作者 高伟 周爱卿 +5 位作者 余志庆 李奋 钟玉敏 张玉奇 黄美蓉 孙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瘘术后残余漏合并PDA。结果19例冠状动脉瘘患儿瘘口最窄处平均直径(3.7±1.6)mm(2.5~8.2 mm)。右冠状动脉瘘1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瘘8例。与右心室交通14例,与右房交通5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8.0±5.0)mmHg(25.0~67.0 mmHg),肺动脉与体循环血流比值为1.6±0.8(1.0~2.3)。10例植入1枚Gianturco弹簧圈,3例植入2~4枚Gianturco弹簧圈,应用Duct-Occlud弹簧圈3例。另有2例应用Amplatzer PDA封堵器,应用Amplatzer plug 1例。1例冠状动脉瘘外科术后残余漏并合并PDA者,同时封堵PDA成功。即刻封堵率为55.6%(10/18),术后1个月及1年封堵率分别为88.9%(16/18),100%(18/18);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在封堵后即刻发生弹簧圈漂移至左肺小动脉,用异物钳取出后再行外科手术。随访3个月~11年无再通和封堵器移位。结论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经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舟 陈智 +3 位作者 黄希勇 王祥 向金星 曾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6-757,共2页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CAF)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多主张早期干预。既往的干预方法主要为外科开胸手术,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心脏中心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至20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CAF)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多主张早期干预。既往的干预方法主要为外科开胸手术,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心脏中心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至2013年应用ADO-Ⅱ封堵器封堵小型冠状动脉瘘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AMPLATZER 经导管封堵 介入封堵治疗 封堵器 心脏中心 心腔 临床观察 湖南省儿童医院 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周诚 王国华 +4 位作者 肖诗亮 杜心灵 胡志伟 张凯伦 董念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0-471,480,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5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3.0±21.4)岁。51例患者瘘口为单个,3例为多发瘘口。共计57...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5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3.0±21.4)岁。51例患者瘘口为单个,3例为多发瘘口。共计57个瘘口。其中11个汇入右心室(19.3%),16个汇入右心房(28.1%),23个汇入肺动脉(40.3%),2个汇入左心室(3.5%),5个汇入冠状静脉(8.8%)。有34个瘘口来源于右冠状动脉,23个瘘口来源于左冠状动脉,其中有1例多发瘘口,分别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有3例罕见病例为回旋支汇入右房。合并有其它畸形的患者22例(38.9%)。手术方式:3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经心腔或肺动脉瘘口缝闭术,其中4例因瘘口较大,用补片予以修补,以避免张力过高;14例行冠状动脉切开瘘口修补;6例患者行单纯结扎。结果患者无死亡。术后随访(3.0±2.3)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无残余漏发生。3例患者随访中发现瘘口残端血栓形成。结论有症状或有明显左向右分流的冠状动脉瘘患者,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冠状动脉瘘手术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外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志庆 周爱卿 +1 位作者 高伟 李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征及方法。方法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介入组)冠状动脉瘘17例,其中应用Cook公司非可控弹簧圈11例,可控弹簧圈2例;Pfm可控弹簧圈1例,AGA公司Amplatzer Duct-Occluder 3例;外科手术(手术组)修补术26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征及方法。方法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介入组)冠状动脉瘘17例,其中应用Cook公司非可控弹簧圈11例,可控弹簧圈2例;Pfm可控弹簧圈1例,AGA公司Amplatzer Duct-Occluder 3例;外科手术(手术组)修补术26例。结果介入组除早期3例因所选弹簧圈太小,而且为非可控,导致术后弹簧圈移位,2例经导管术取出,1例行外科手术修补并取出弹簧圈,其余病例均获成功,平均随访3年。均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手术组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冠状动脉瘘经合理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53例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克力 朱平 +8 位作者 吴若彬 郑少忆 肖学钧 卢聪 郭惠明 范瑞新 刘怀普 黄晶晶 王世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总结5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d~65岁,右冠状动脉动脉瘘28例,左冠状动脉瘘25例,漏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左房、左室分别为16... 目的:总结5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d~65岁,右冠状动脉动脉瘘28例,左冠状动脉瘘25例,漏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左房、左室分别为16、13、16、1、7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瘘26例,余27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死亡2例,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少量残余漏,2例心电图检查仍存在ST-T改变,余48例痊愈。随访2个月~5年,仅1例患者有轻微劳累后气促症状。结论: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当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和复杂心脏畸形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冠状动脉 外科治疗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被引量:5
8
作者 姚倩东 王虎 +2 位作者 郑敏文 赵宏亮 杨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18-2220,共3页
目的观察双源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双源CT机对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分析冠状动脉走行及心内外结构。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右... 目的观察双源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双源CT机对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分析冠状动脉走行及心内外结构。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心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和(或)前降支主肺动脉瘘7例,其中5例合并右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章建静 孙弈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像特征,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26例冠状动脉瘘的解剖异常及心腔内异常高速血流进行观察。结果 26例...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像特征,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26例冠状动脉瘘的解剖异常及心腔内异常高速血流进行观察。结果 26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瘘18例(69.2%),左冠状动脉瘘6例(23.1%),双侧冠状动脉瘘1例(3.8%)。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25例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和瘘口,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对细小瘘口仍应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冠状动脉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结合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喜红 杨瑞 刘继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和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 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4月经手术证实19例CCAF患儿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瘘及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C...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和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 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4月经手术证实19例CCAF患儿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瘘及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CT和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孤立性CCAF10例(瘘口19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9例(瘘口10处);DSCTCA诊断孤立性CCAF11例(瘘口19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8例(瘘口9处),并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瘘起源、走行、瘘口口径及位置;UCG诊断孤立性CCAF9例(瘘口10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8例(瘘口9处)。结论:第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超声心动图可作为筛查,双源CT结合超声可以对小儿CCAF和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做出全面、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瘘 双源CT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冠状动脉瘘的CT血管成像特点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延贺 张洪 徐乃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CAF)的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分析45例接受DSCT(31例)及256iCT(14例)成像CAF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45例CAF患者的CTC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12.92±3.73)mSv。CAF起自左...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CAF)的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分析45例接受DSCT(31例)及256iCT(14例)成像CAF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45例CAF患者的CTC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平均有效剂量为(12.92±3.73)mSv。CAF起自左冠状动脉23例、右冠状动脉13例、起自两者7例,起自右冠状动脉及支气管动脉1例,起自右冠状动脉及头臂干1例。CAF单一瘘管33例,多发瘘管12例。瘘入右心系统共40例,其中瘘入肺动脉31例、冠状窦4例、右心房3例、右心室1例、上腔静脉1例;瘘入左心系统5例,其中瘘入左心房2例、左心室2例、肺静脉1例。瘘血管可有纡曲、血管丛样、扩张或动脉瘤形成等表现。结论 CTCA检查可无创、准确地显示CAF的部位、走行及并发畸形,可作为临床诊断CAF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4 位作者 陈宏伟 鲍健 方向明 崔志敏 侯金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双源CT(DSCT)血管成像表现,并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AG确诊为冠状动脉瘘的患者,均行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其中1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每例患者的DSCT表现,并与CA...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瘘的双源CT(DSCT)血管成像表现,并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AG确诊为冠状动脉瘘的患者,均行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其中1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每例患者的DSCT表现,并与CAG及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冠状动脉瘘DSCT血管成像均获得正确诊断,并可以清楚显示异常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汇入心腔或心外的准确解剖位置以及瘘口的大小和数量。DSCT诊断3例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肺动脉栓塞。患者的DSCT有效辐射剂量(ED)为(2.9±1.1)mSv。结论:DS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发现伴随的其他病变,是无创性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仇黎生 苏肇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回顺和总结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39例患儿,年龄1.5~14岁,平均(5.8±3.3)岁。包括左冠状动脉右室瘘13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6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8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和右冠状动... 目的 回顺和总结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39例患儿,年龄1.5~14岁,平均(5.8±3.3)岁。包括左冠状动脉右室瘘13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6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8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5例和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全部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直接缝扎或褥式带垫片缝扎瘘口13例,切开冠状动脉修补瘘口12例,经心腔修补瘘口12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瘘口2例。11例术中置食道超声。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均存活,无心电图异常和心肌梗死并发症。1例患儿术后2周心脏又出现杂音,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残余冠状动脉瘘,再次手术发现原先缝合线已切割心肌入心腔,重新经心腔修补后无残余分流。29例患儿术后随访5~9年,均生存良好。结论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主张早期治疗。术中食道超声有助于寻找瘘口,防止残余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外科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血管畸形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64排容积CT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锦秋 刘宏强 董尚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在提高冠状动脉瘘(CAF)诊断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以血管造影或手术作为诊断CAF的金标准,回顾性分析2006-01~2010-0127例超声诊断为CAF的患者和21例超声诊断为可疑CAF的患者,... 目的:探讨一种在提高冠状动脉瘘(CAF)诊断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以血管造影或手术作为诊断CAF的金标准,回顾性分析2006-01~2010-0127例超声诊断为CAF的患者和21例超声诊断为可疑CAF的患者,这48名患者均进行了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将48例患者超声和CT的检测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8例患者血管造影诊断CAF37例(7例已手术),室间隔肌部缺损1例(已手术),走行变异动脉导管未闭1例(已手术),9例未见异常;64排CT血管成像诊断CAF37例(其中1例血管造影诊断为走行变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肌部缺损1例(已手术),10例未见异常。结论:超声对CAF的诊断率较高,可以作为一种筛选的手段,64排CT诊断率几乎与血管造影相仿,用超声做筛选,用64排CT进一步印证在提高诊断率的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冠状动脉瘘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鉴 陈笋 +3 位作者 孙锟 杨健萍 沈加 武育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1-1853,共3页
目的介绍使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封堵冠状动脉瘘的经验,分析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0月使用ADOⅡ经导管介入封堵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及术后短期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儿平均年... 目的介绍使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封堵冠状动脉瘘的经验,分析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0月使用ADOⅡ经导管介入封堵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及术后短期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儿平均年龄3.8岁。4例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患儿中,3例选择4 mm×6 mm ADOⅡ,5F输送鞘;1例选择4 mm×4 mm ADOⅡ,4F输送鞘。1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患儿选择4 mm×4 mm ADOⅡ,5F输送鞘。术中造影及术后心脏超声均显示无残余分流,术后第2日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平均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ADOⅡ的主要优势是输送鞘尺寸小、柔软,容易到达瘘口并能够有效封堵冠状动脉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与治疗: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志庆 周爱卿 +2 位作者 王荣发 黄美蓉 高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本文报告22例冠状动脉瘘,男14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5岁),全部病例经临床、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经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证实。16例为右冠状动脉瘘,其中12例入右室,4例入右房;5例左冠状动脉瘘,其中4例入右室,1例入右房;1例左右冠状动... 本文报告22例冠状动脉瘘,男14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5岁),全部病例经临床、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经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证实。16例为右冠状动脉瘘,其中12例入右室,4例入右房;5例左冠状动脉瘘,其中4例入右室,1例入右房;1例左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8例开胸外科结扎瘘口,4例经导管法应用弹簧圈堵塞冠状动脉瘘,3例获成功。该症由于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作者认为早期进行外科手术或经导管堵塞术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 诊断 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辅助封堵迂曲粗大冠状动脉瘘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向前 方臻飞 +5 位作者 胡信群 周胜华 祁述善 周滔 唐建军 吕晓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伴轨道条件下释放封堵器治疗迂曲、粗大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患者4例,非选择性主动脉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沿轨道静脉端插入长鞘至CAF最窄部位的动脉侧,保留轨道并沿长鞘推入国... 目的:观察伴轨道条件下释放封堵器治疗迂曲、粗大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患者4例,非选择性主动脉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沿轨道静脉端插入长鞘至CAF最窄部位的动脉侧,保留轨道并沿长鞘推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置于CAF最窄部位,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见残余微量血液分流或完全堵闭,观察心电图(ECG)无异常后释放封堵器。结果:4例迂曲、粗大CAF封堵成功,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分别追踪观察30个月、8个月、2个月和1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IE)复查患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ECG:3例恢复正常。结论:对迂曲、粗大的CAF,用伴轨道释放封堵器的方法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用国产器械同样能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轨道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云彬 陈智 +2 位作者 黄希勇 王祥 杨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在小儿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采用PDA封堵器进行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儿,年龄(4.1±3.8)...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在小儿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采用PDA封堵器进行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儿,年龄(4.1±3.8)岁,右冠状动脉起源5例,左冠状动脉起源3例,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各4例。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封堵治疗,术后随访(2.2±1.2)年,无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心肌缺血表现。结论 PDA封堵器应用于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37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思远 谷天祥 +2 位作者 喻磊 师恩祎 王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总结37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患者病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远期效果好。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冠状动脉瘘所致胸痛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琦 李天发 +1 位作者 张玉卓 张光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40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再发作加重20天”于2017年2月2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2年。有吸烟史30年。入院查体:血压118/88mmHg(1mmHg=0.133kPa),心前区可闻及持续性杂音。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