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和miR-66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张伊超 韩思梁 +1 位作者 申少卿 解俊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315例,根据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再狭窄组2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与miR-665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未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lncRNA UCA1表达明显升高,miR-665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22 vs 1.01±0.21,P=0.001;0.76±0.24 vs 1.01±0.2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外周血miR-665与lncRNA UCA1表达呈负相关(r=-0.5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UCA1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24,95%CI:1.324~3.406,P=0.002),miR-665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65,95%CI:0.653~0.8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联合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单独预测(Z=2.256,P=0.024;Z=2.904,P=0.004)。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lncRNA UCA1和miR-665联合可以更好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球蛋白A和基质Gla蛋白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钙化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刘砂 王玫 臧莎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的预后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为无钙化组50例、轻度钙化组67例、中度钙化组43例、重度钙化组27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29例。比较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ACS与胎球蛋白A、MGP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胎球蛋白A、MGP对AC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无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中度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4,P=0.000;r=-0.512,P=0.000)。预后不良组年龄、合并衰弱综合征、Killip分级为Ⅲ~Ⅳ级、冠状动脉钙化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年龄、冠状动脉钙化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386,95%CI:1.227~1.565,P=0.000;OR=16.732,95%CI:4.747~58.968,P=0.000),血清胎球蛋白A、MGP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0.856,95%CI:0.744~0.986,P=0.032;OR=0.760,95%CI:0.670~0.86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胎球蛋白A、MGP水平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841;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有关,胎球蛋白A、MGP对老年AC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HS-糖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决策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杨 刘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262例ACS患者,以60 min为界,将识别症状到寻求医疗帮助的时间>60 min定义为决策延...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262例ACS患者,以60 min为界,将识别症状到寻求医疗帮助的时间>60 min定义为决策延迟。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ACS反应指数量表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对其进行决策延迟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62例AC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312.50(58.00,1254.50)min。就医决策延迟(>60 min)206例,占78.63%;就医决策未延迟(<60 min)56例,占21.37%。延迟组和未延迟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ACS反应指数、健康素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S反应指数(信念)、发病时间、年龄、健康素养是影响AC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因素(P<0.01)。结论ACS患者就医决策延迟时间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患者的发病时间、ACS反应指数(信念)、健康素养、年龄是ACS患者发生就医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决策延迟 护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雪雅 温祥 +3 位作者 杨力 杨煜 经纬 张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LDL-C/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因胸闷和胸痛入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LDL-C/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因胸闷和胸痛入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断为ACS的患者设为ACS组(n=204)、同期经CAG排除冠心病的患者设为正常组(n=41),通过Gensini评分进一步将ACS组分为两个亚组,冠状动脉轻中度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35分)64例和冠状动脉重度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35分)140例。比较ACS组和正常组TyG指数、LDL-C/HDL-C比率等指标;比较冠状动脉重度病变亚组和冠状动脉轻中度病变亚组TyG指数、LDL-C/HDL-C比率等指标。分析ACS及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TyG指数和LDL-C/HDL-C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评估TyG指数联合LDL-C/HDL-C比率诊断ACS及ACS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LDL-C/HDL-C比率均为ACS及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yG指数、LDL-C/HDL-C比率与ACS患者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90,P<0.01;r=0.396,P<0.01)。ROC曲线分析,TvG指数、LDL-C/HDL-C比率以及二者联合诊断ACS的AUC为0.788、0.797、0.843(P<0.01),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AUC为0.753、0.765、0.817(P<0.01)。结论TyG指数及LDL-C/HDL-C比率的升高对ACS及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优于任一单项指标,对ACS的识别以及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LOX-1在冠状动脉痉挛性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盛臻强 黎叶飞 +1 位作者 郑扣龙 卢辉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冠状动脉痉挛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胸痛发作≤6 h的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及冠脉内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痉挛性ACS患者36例(痉挛组)和非冠...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冠状动脉痉挛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胸痛发作≤6 h的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及冠脉内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痉挛性ACS患者36例(痉挛组)和非冠状动脉痉挛性ACS患者51例(非痉挛组)。入院次日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2 m 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LOX-1。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LOX-1水平诊断冠状动脉痉挛性ACS的效能。结果痉挛组、非痉挛组血清sLOX-1分别为(1.89±0.37)、(4.06±2.81)ng/m L,两组比较,P<0.05。血清sLOX-1水平判断冠状动脉痉挛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约登指数为0.815。血清sLOX-1水平判断冠状动脉痉挛ACS的最佳临界值为2.47 ng/m L,据此诊断冠状动脉痉挛ACS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84.3%、阳性预测值为84.31%、阴性预测值为81.39%、阳性似然比为43、阴性似然比为0.228,漏诊率为2.8%。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性ACS患者血清sLOX-1水平较低。血清sLOX-1诊断冠状动脉痉挛ACS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及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邵独婧 付乃宽 +2 位作者 刘玉洁 刘晓罡 张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330例,根据是否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330例,根据是否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164例和对照组16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后1年血清IL-18、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随访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再发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芪参益气滴丸组1年后血清IL-18、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随访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芪参益气滴丸是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59,95%CI:0.087~0.772,P=0.010),高水平的基线血清IL-18是再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5,95%CI:1.046~1.106,P=0.000)。血清IL-18预测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再发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696~0.877,P<0.01),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90.00%。结论 血清IL-18对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降低血清IL-18、血压及血脂水平,减少炎性反应,进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8 预后 芪参益气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早期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王琼 张笑玮 刘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因胸痛、胸闷首次诊断为ACS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91例患者数据。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14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30例。进一步按照是否出现院内MACE分为MACE组106例和无MACE组285例。依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6例和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WMR、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WMR、PL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WMR和PLR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336,P<0.001;r=0.374,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MR和PLR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WMR、PLR及两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48、0.722和0.792;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AUC分别为0.694、0.716和0.770。结论 ACS患者入院早期WMR和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具有预测院内MACE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其联合使用在诊断效果上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连续发生的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符雨思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0,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1]。据相关文献报道,ACS发生后AIS首周、首月、首年和十三年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8%、1.1%、2.2%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庆旭 朱金彪 +1 位作者 荆宗鹏 李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510例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住院并择期行PCI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出现无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510例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住院并择期行PCI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出现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n=110)与非无复流组(n=400)。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及实验室指标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狭窄程度、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预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无复流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2级、球囊扩张≥3次、高血栓负荷、未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占比显著高于非无复流组,术前狭窄程度、ICAM-1、ESM-1水平显著高于非无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狭窄程度、ICAM-1、ESM-1进行ROC分析,其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952、0.866、0.980(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术前TIMI分级≤2级、球囊扩张≥3次、高血栓负荷、未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术前狭窄程度≥89.345%、ICAM-1≥3.705 ng/ml、ESM-1≥5.890 ng/ml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PCI后无复流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ROC分析证实术前狭窄程度≥89.345%、ICAM-1≥3.705 ng/ml、ESM-1≥5.890 ng/ml时能够用于无复流发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复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肌钙蛋白Ⅰ对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龚泽彬 梁岩 +6 位作者 蔺亚辉 高东方 杨晴 冯广迅 张涛 朱俊 周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对急诊就诊的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大型、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6例,...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对急诊就诊的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大型、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6例,在就诊时进行基线hs-cTnI检测,同时按常规诊疗流程进行诊治,收集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s-TnI浓度预测患者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能力,并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966例患者中,从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5.0(2.5,13.0)h, 30 d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84例,其中首次就诊心肌梗死283例(99.6%),再发心肌梗死1例(0.4%),心血管死亡5例(1.8%),计划外血运重建1例(0.4%)。当hs-cTnI在最低检测限2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70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2%;316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达100%。经计算该模型可对92.3%的患者进行正确分类。结论 hs-cTn序列对于中国人群短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肌钙蛋白I 预后 预测 LOGISTIC模型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结结局局的的相相关关性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12
作者 曹紫晨 孟凡华 +1 位作者 周雅奇 付真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RC低水平组(≤0.28 mmol/L,n=553)、RC中水平组(0.28~0.54 mmol/L,n=563)和RC高水平组(≥0.54 mmol/L,n=560)。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结果经过中位随访时间67(60,73)个月,共193例患者出现MACCE事件,其中,低水平组62例,中水平组72例,高水平组59例,RC中水平组(12.8%比11.2%,HR=1.152,95%CI 0.817~1.622)和RC高水平组(10.5%比11.2%,HR=0.957,95%CI 0.667~1.374)患者MACCE发生率相较于RC低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RC低水平组患者相比,RC高水平组患者病死率更低(0.2%比0.5%;HR=0.336,95%CI 0.035~3.231)。但Cox多因素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RC水平不是患者MACCE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RC水平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结局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3
作者 孙红言 朱莉 +2 位作者 孙兆青 张贺 汤蕙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 目的建立一个风险预估模型用于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建模组(75%)及验证组(25%),通过LASSO回归分析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用于评估模型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用于模型的校准,另外通过决策曲线分析用于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122例患者(18.15%)发生了MACE,其中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为82例(16.27%)和40例(23.81%)。最后,确定了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五个变量来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12和0.803,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此外,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置入枚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可指导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并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从而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王露朝 马妮娜 +1 位作者 曹建 耿李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ACS患者180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49例和未发生MACE组13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ACS患者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老年NSTE-ACS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组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AIP以及VCAM-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为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14~1.035,P=0.000;OR=1.957,95%CI:1.174~3.262,P=0.000;OR=2.808,95%CI:1.343~5.8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VCAM-1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29(95%CI:0.890~0.968,P=0.000),敏感性为81.60%,特异性为90.80%,约登指数为0.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24(95%CI:0.759~0.889,P=0.000),敏感性为75.50%,特异性为83.20%,约登指数为0.587;AIP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62(95%CI:0.806~0.917,P=0.00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66.40%,约登指数为0.72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950(95%CI:0.919~0.982,P=0.000),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86.30%,约登指数为0.74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P<0.01)。结论 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风险方面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相比单一指标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更有效地识别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胆固醇 LDL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诺莫图的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3 位作者 林剑龙 朱慧静 田建伟 苏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483,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OR=5.396,95%CI:3.179~9.159,P=0.00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2.829,95%CI:1.356~5.901,P=0.00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3.451,95%CI:1.596~7.463,P=0.002)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诺莫图模型评估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AUC为0.88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诺莫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情况,为确保通用性,该模型仍需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列线图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2 位作者 隗蕊 苏菲菲 田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48,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18%的显著增长。另外,从1987年至2020年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预测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sLRP-1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皓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收住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7例进入试验,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收住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7例进入试验,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sLRP-1水平,同时比较不同sLRP-1水平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差异项目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轻度组sLRP-1水平低于中度、重度组(P<0.05)。两组在年龄、患病至就诊时间、sLRP-1、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上存在显著差别(P<0.05),经Logistics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上述指标均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sLRP-1>0.8mg/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0.40mg/L组、0.40-0.8mg/L组(P<0.05)。结论sLRP-1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能够准确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预测价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乳酸、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吴咏豪 袁淑梅 +1 位作者 梁筱 林海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乳酸、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因胸闷、胸痛、心悸等收住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心内科、具有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的患者90例为观察组。根据ACS...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乳酸、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3月因胸闷、胸痛、心悸等收住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心内科、具有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的患者90例为观察组。根据ACS各临床亚型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根据血管造影评估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择冠状动脉正常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乳酸、胱抑素C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乳酸及胱抑素C在ACS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采用Spearman等级资料分析ACS患者乳酸及胱抑素C水平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乳酸、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各临床亚型下乳酸与胱抑素C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ACS患者不同病变程度下乳酸与胱抑素C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Spearman等级资料分析结果表明,ACS患者乳酸和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乳酸联合胱抑素C检测用于ACS患者预后预测中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乳酸、胱抑素C在ACS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乳酸 胱抑素C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诊疗模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吴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11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心... 目的:探讨双心诊疗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11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心诊疗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失常发生情况以及血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与心率失常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脑钠肽前体与心率失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血脂相关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采用双心诊疗模式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诊疗模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汪小丁 张光宇 +3 位作者 朱红玲 卢钊 蒋学俊 李晓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