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北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明 张月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37例,根据PCI术前SNYTAX评分分为低分组(n=76)和中高分组(n=61)。比较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血清sST2对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SYNTAX评分中高分组血清sST2高于低分组(P<0.05)。血清sST2是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血清sST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室壁瘤形成(均P<0.05)。预测MACE事件的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联合CK-MB后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结论血清sST2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STEMI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联合检测CK-MB对MACE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婧 李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13-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版)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进行调查,静态行为组和非静态行为组各抽取200例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静态行为组与非静态行为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静态行为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均具有不利影响,且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静态行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体力活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倩红 羊镇宇 +4 位作者 李肖蓉 吴小庆 王强 王如兴 李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hsCRP浓度在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分别为(1.474±1.063)mg/L,(5.753±4.168)mg/L,(12.140±6.679)mg/L。在ACS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其hsCRP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5.513±2.458)mg/L,(8.321±4.785)mg/L,(12.423±4.104)mg/L。结论hsCRP可作为ACS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洋 李利平 郭松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 目的评估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纳入合并冠心病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四组:第1四分位数组(0μmol/L <血尿酸≤291μmol/L,28例),第2四分位数组(291μmol/L <血尿酸≤355μmol/L,26例),第3四分位数组(355μmol/L <血尿酸≤422.5μmol/L,27例),第4四分位数组(血尿酸> 422.5μmol/L,24例)。分析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0.05),且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增大(P_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血尿酸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与LDL-C评估冠心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思 赵金珍 +1 位作者 胡晶 郭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共分为4组(低apoB/低LDL-C组,低apoB/高LDL-C组,高apoB/低LDL-C组,高apoB/高LDL-C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冠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apoB与LDL-C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4组冠心病血管病变支、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LDL-C、apoB含量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高组的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apoB与LDL-C含量不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apoB低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增多(P=0.017),冠脉病变严重(P=0.034);而低apoB高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DL-C、apoB、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比较LDL-C和apoB的ROC曲线下面积,LDL-C为0.579(P=0.014),而apoB为0.589(P=0.006)。结论在apoB与LDL-C不一致情况下,apoB与LDL-C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apoB与LDL-C相比,在预测冠心病风险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