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列线图模型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陈蓉 张锰 +2 位作者 朱荻绮 郭颖 沈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7,共9页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 目的·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40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出CAL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系数对各变量赋分,得到一个预测评分系统,并将其与目前3个常用评分系统(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和Sano评分)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低白蛋白血症、ANCA阳性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95%CI 0.667~0.821)和0.645(95%CI 0.500~0.794),表明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模型经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训练集χ^(2)=5.105,P=0.746;验证集χ^(2)=13.549,P=0.094)验证,预测准确性良好;DCA显示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系数建立CAL的预测评分体系,与Kobayashi评分、Egami评分、Sano评分模型相比,其灵敏度(58.4%)和特异度(78.7%)均较高。结论·研究基于ANCA建立了一个可有效预测KD患儿发生CAL风险的评分模型,可为临床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及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慧敏 程雅琳 张闻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3,共9页
目的 探究80岁及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CAD并且行经皮冠状动... 目的 探究80岁及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CAD并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三分位数分为T1组(SHR<0.867,160例)、T2组(0.867≤SHR<1.115,165例)、T3组(SHR≥1.115,16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SH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断SHR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在控制混杂因素基础上,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SHR与多支病变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最终共纳入48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82(81,84)岁,男性286例(58.8%),女性200例(41.2%)。多支病变组患者SHR高于单支病变组。按SHR三分位数分组后,T3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91.9%)高于其他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SHR作为连续变量时,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SHR是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18,95%CI:1.319~10.479,P=0.013)。当SHR作为分类变量时,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T3组发生多支病变的风险为T1组的2.106倍(95%CI:1.020~4.334,P=10.043)。按糖代谢状态分组后,糖尿病组患者SHR与多支病变风险增加相关,而在非糖尿病组中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关联(P_(交互)=0.003)。此外,SHR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AUC为0.606(95%CI:0.536~0.676)。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SHR与多支病变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总趋势)=0.042,P_(非线性)=0.865)。结论 在80岁以上CAD患者中SHR与多支病变风险增加呈正相关,对该类人群,SHR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在高龄CAD患者中监测SHR对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娟 马玉荣 +4 位作者 韩娜 郭方舟 王鹏飞 艾凯 张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崎病患儿的NCE-CMRA及超声资料。对比超声与NCE-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NCE-CMRA技术的成像特点,总结NCE-CMR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41例患儿NCE-CMRA检查整体血管节段显示率为75.6%;超声整体节段显示率为46.3%,两种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01)。针对冠状动脉中、远段的显示,NCE-CMRA较超声具有明确的显像优势(χ^(2)=57.98、161.47,P<0.001)。41例患儿中,25例(200节段)冠状动脉受损,94个节段表现为不同程度扩张,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8段(8.6%),中型冠状动脉瘤35段(37.2%),小型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51段(54.2%)。结论NCE-CMRA技术能够客观、清晰地显示儿童冠状动脉,准确反映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受损程度,在诊断和评估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分型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
4
作者 闫森 许浩博 +10 位作者 黄晓青 张海鹏 陈纪林 乔树宾 崔锦钢 高立建 党爱民 管常东 张炜 李佐治 王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分型与冠心病患者冠脉非靶病变进展和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连续2次冠脉造影检查且造影发现冠脉非靶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55例。患者均在第1次冠脉造影时记录到了至少1处冠脉非靶病变,所有患者均在2年内完成2次冠脉造影检查,非靶病变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分为A/B1型病变,B2/C型病变,依据患者非靶病变是否有B2/C型病变分为无B2/C型病变(简单病变组)和有B2/C型病变(复杂病变组)。记录所有冠脉非靶病变的特征和定量冠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前后2次对比,判断冠脉非靶病变是否进展,并记录患者的血运重建情况。结果:共纳入1255例患者,男性1003例(79.9%),年龄(58.0±9.7)岁。其中简单病变组402例,复杂病变组853例;共有1670处非靶病变,其中A/B1型病变619处(A型病变214处,B1型病变405处)和B2/C型病变1051处(B2型病变796处,C型病变255处)。随访(14.8±4.5)个月。与简单病变组相比,复杂病变组年龄较大,冠心病家族史及合并脑卒中病史比例均较低(P均<0.05)。复杂病变组患者基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简单病变组高(P均<0.05)。复杂病变组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21.8%vs.13.2%,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16.5%vs.11.2%,P=0.013)均高于简单病变组。两组的非靶病变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水平,复杂病变组较简单病变组非靶病变进展比例更高(17.4%vs.11.0%,P<0.001),非靶病变血运重建比例更高(13.0%vs.9.2%,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2/C型病变是非靶病变进展(HR=1.732,95%CI:1.275~2.351,P<0.001)和非靶病变血运重建(HR=1.477,95%CI:1.053~2.070,P=0.02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脉非靶病变B2/C型病变的进展风险更大,血运重建风险更高,应更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警惕病变进展所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病变分型 冠状动脉非靶病变 病变进展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宏宇 胡大一 +3 位作者 朱天刚 马志敏 孙淑红 许玉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 5 6例 ,应用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 ,动脉粥样斑块的定义为内 中膜厚度≥ 1.3mm。其中 5 0例进行经冠状动脉...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疑冠心病患者 5 6例 ,应用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 ,动脉粥样斑块的定义为内 中膜厚度≥ 1.3mm。其中 5 0例进行经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和僵硬指数作为评价颈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  5 6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者 3 0例 ,与未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相比 ,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脉 2支和 3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P <0 .0 0 1)。结论 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脉多支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超声有助于早期检测外周大动脉损害 ,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冠脉事件是极其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僵硬度 超声检测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G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李秋 李永柏 +1 位作者 李成荣 张恒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9-331,共3页
本文分析了292例川崎病患儿中2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D)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及IVIG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提出IVIG是治疗川崎病(KD)预防CAD的首选药物。IVIG使用的最佳剂量为1~2g/kg·次×1... 本文分析了292例川崎病患儿中2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D)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及IVIG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提出IVIG是治疗川崎病(KD)预防CAD的首选药物。IVIG使用的最佳剂量为1~2g/kg·次×1次;最佳用药时间为≤7天,当CAD发生时间早、损伤程度轻时,IVIG剂量、时间、疗程适当就可能具有治疗C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儿童 冠状动脉病变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TNF-α、IL-6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邓淑珍 孙东明 +3 位作者 付立军 尹薇 张凤薇 王瑞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0-361,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在KD并CAD组患儿亦高于无CAD组患儿(P<0.05),而IL-6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TNF-α和IL-6皆参与了KD的发生,而TNF-α在KD患儿CAD中,可能起到比IL-6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TNFΑ IL-6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君 郭志刚 +2 位作者 胡威 修建成 周忠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对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4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45例(<55岁)和晚发组(≥55岁)303例,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 目的对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4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45例(<55岁)和晚发组(≥55岁)303例,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男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早发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吸烟史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早发组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而早发组患者在左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第4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组(P<0.01,P<0.05)。结论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是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早发患者冠脉病变较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早发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胡威 郭志刚 +1 位作者 陈君 周忠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 目的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年龄。结论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云 王新霞 +3 位作者 袁瑞 吴娟 王铭 李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0-582,共3页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所有种族均有发生,亚洲最常见,尤其是在日本、中国和韩国[1]。好发于6个月-5岁儿童,是目前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冠状动脉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早期诊断及...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所有种族均有发生,亚洲最常见,尤其是在日本、中国和韩国[1]。好发于6个月-5岁儿童,是目前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我国川崎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冠状动脉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长期随访结果,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情况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祖秀光 武宇洲 +3 位作者 崔炜 刘凡 郝玉明 都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脉压 (PP)、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水平与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 41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分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非冠脉狭窄组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 ... 目的 :探讨脉压 (PP)、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水平与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 41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分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非冠脉狭窄组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 ,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结果 :冠脉狭窄组脉压显著高于非冠脉狭窄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脉压是冠心病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脉压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水平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研究 脉压 收缩压 舒张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PN、HO-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莹 宋耀明 +3 位作者 赵友光 任可 李燕 卢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5-848,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入选160例行冠状动脉...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入选1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及CAG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8例;50例对照组为非冠心病CAG阴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组分为Gensini积分≥30分组和<30分组,再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只、双支和3支病变组。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ACS组、SAP组、正常对照组血清APN、HO-1水平。分别比较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清APN及HO-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4±2.29)、(8.01±2.04)vs(15.27±2.51)mg/L;(24.08±7.88)、(32.86±10.97)vs(54.35±14.8)μg/L,P<0.01]。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者血清APN、HO-1水平较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者亦显著降低。Gensini积分≥30分APN、HO-1水平[(5.75±2.28)mg/L、(22.27±6.5)μg/L]明显低于<30分组[(7.55±2.29)mg/L、(32.38±10.6)μg/L,P<0.01]。APN与HO-1呈正相关(r=0.598,P<0.01),Gensini积分与血清APN、HO-1水平均呈负相关(r=-0.576,P<0.01;r=-0.456,P<0.01)。结论血清APN与HO-1密切相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APN HO-1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74例冠状动脉造影人群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海华 俞梦越 +4 位作者 袁晋青 姚民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脸查的人群中吸烟与冠造特点的关系。方法:人选1997—09至2001—07在我院行冠造的患者4174例,分为吸烟组(n=1936)和无吸烟组(n=2238例),研究两组患者中吸烟史和吸烟量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造脸查的人群中吸烟与冠造特点的关系。方法:人选1997—09至2001—07在我院行冠造的患者4174例,分为吸烟组(n=1936)和无吸烟组(n=2238例),研究两组患者中吸烟史和吸烟量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及严重程度是否相关。结果:吸烟组与无吸烟组比较,男性、年龄小于40岁以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冠造结果阳性率也较高(82.8%VS66.2%,P〈0.001)。经多因素校正后,吸烟是冠造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1.756,95%CI=1.54~2.01,P〈0.01)。在3084例冠造阳性的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大量吸烟、少中量吸烟和不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9.3%、11.6%和49.0%,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其比例分别为37.7%、14.7%和4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女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崇剑 徐耕 +3 位作者 傅国胜 蔡思宇 施育平 单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婧 李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13-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版)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进行调查,静态行为组和非静态行为组各抽取200例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静态行为组与非静态行为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静态行为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均具有不利影响,且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静态行为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体力活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艳宾 杨树涵 +1 位作者 陈红伟 邢永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9-1804,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及SF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共187例CH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及SF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共187例CH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患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病变组,评估CHD患者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尿酸、血糖、血脂、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五种脂肪细胞因子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ensini积分的危险因素和Spearman相关分析脂肪细胞因子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脂肪细胞因子预测重度冠脉病变的临床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LDL-c、TC、TG、hs-CRP、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水平及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spin和SFRP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2.36)、同型半胱氨酸(OR=4.12)、LDL-c(OR=3.45)、内脂素(OR=6.36)、Chemerin(OR=4.69)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网膜素-1(OR=0.38)、Vaspin(OR=0.49)和SFRP5(OR=0.13)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保护因素(均P <0.05)。CHD患者内脂素、Chemerin水平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网膜素-1、Vaspin和SFRP5水平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OC曲线结果发现,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和SFRP5预测CHD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预测价值较好。结论 CHD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Chemerin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正相关,而网膜素-1、Vaspin和SFRP5水平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细胞因子 ROC曲线 冠状动脉病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倩东 杨春 +5 位作者 郑敏文 王虎 赵宏亮 杨光 莫显斌 张劲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数目、形态和大小,并和同期超声心动图(ECH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例川崎病患者共累及22支血管,表现为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4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狭窄2例、冠状动脉瘤10例(共28个),其中2例冠状动脉瘤伴钙化、4例冠状动脉瘤伴冠状动脉扩张。ECHO未显示的病变为小冠状动脉瘤4个(右冠状动脉远段2个、左前降支远段及左回旋支中段各1个)、冠状动脉钙化2例、冠状动脉狭窄1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1例。结论 DSCT能清晰全面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程度,是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诊断和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宋秀霞 姜涛 +1 位作者 姚晓爱 康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1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血脂水平,高敏...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1例,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统计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率(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及死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FT3三分位分为FT3 1.16~2.25 pg/ml组113例、FT3 2.26~2.81 pg/ml组114例、FT3 2.82~4.02 pg/ml组114例。2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患者70例和多支(≥2支)病变患者154例。结果:FT3 2.82~4.02 pg/ml组与FT3 1.16~2.25 pg/ml组比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液流速/左心室舒张末期流速)值增高、严重心血管事件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支病变患者TSH、FT4、FT3均较单支病变患者降低,但只有F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后,FT3下降仍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0.65,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T3水平与心脏舒张功能、严重心血管事件率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FT3可作为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甲状腺激素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威 郭志刚 +2 位作者 陈君 周忠江 修建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按性别分为女性冠心病组和男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女性冠心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冠心病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冠心病组不同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酯。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血管病变多于男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是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不同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女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大燕 黄晶 +2 位作者 盛娓娓 邓昌明 刘地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2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6例患者测定baPWV,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阳性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2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6例患者测定baPWV,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阳性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分组患者的baPWV、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等。结果各组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4,P<0.05)。除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组baPW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呈正相关(r=0.7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aPWV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aPWV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