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功能成像评价冠心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熊青峰 马小静 +6 位作者 陈艳 陈鑫 李炜 双东思 许娟 李林 陈险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6-839,共4页
目的:运用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功能成像初步评价冠心病。方法:我院自2014-09至2015-10期间在临床疑似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中入选经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判断左冠状... 目的:运用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功能成像初步评价冠心病。方法:我院自2014-09至2015-10期间在临床疑似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中入选经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判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管腔狭窄为临界值的患者共57例,CT检查后1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证实其狭窄程度,并行导管法测量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 0.80为临界值将57例患者分为FFR<0.80组27例和FFR≥0.80组30例,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心肌及左心室腔CT值及舒张期、收缩期节段室壁厚度,比较各组前壁与侧壁相对CT值差异,以及前壁与侧壁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及室壁增厚率。结果:(1)FFR<0.80组前壁与侧壁心肌比较:相对CT值(P=0.000)、舒张末期心肌厚度(P=0.000)、心肌增厚率(P=0.001)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FFR≥0.80组前壁与侧壁心肌比较:相对CT值(P=0.000)、舒张末期心肌厚度(P=0.018)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肌增厚率(P=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FFR<0.80组与FFR≥0.80组比较:前壁相对CT值(P<0.05)及心肌增厚率(P<0.001)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肌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964)。结论:CT测定的数据具有临床治疗病例选择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血管造影术 血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
2
作者 唐瑞遥 张树桐 +4 位作者 黄增发 刘妮 丁义 杜昕雨 王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DL)的人工智能(AI)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共存在197具移植物的CABG后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以人工评价结果(人工组)为标准,评估AI(AI组)判断移植...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DL)的人工智能(AI)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共存在197具移植物的CABG后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以人工评价结果(人工组)为标准,评估AI(AI组)判断移植物及远端自体血管狭窄程度的效能;比较组间计算未受保护冠状动脉区域(UCT)的一致性,以及图像后处理及诊断总耗时。结果 AI组判断移植物数量与人工组的一致性一般[组内相关系数(ICC)=0.743,P<0.05],其判断移植物最大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一般至优(Kappa为0.310~1.000,P均<0.05),判断移植物远端自体血管最大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一般至良好(Kappa为0.292~0.795,P均<0.05)。AI组计算UCT结果与人工组具有中等一致性(ICC=0.469,P<0.05)。AI组诊断U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AI组图像后处理及诊断总耗时较人工组为短(P<0.05)。结论 AI用于自动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量化移植物狭窄程度效率较高,且与人工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尚可,可作为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叶绍东 徐亮 +3 位作者 赵杰 张海涛 孙筱璐 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另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炎症指标以及经CT检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沉[(14.15±12.81)m/s vs(7.79±6.26),P=0.013]、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65)ng/L vs(3.16±3.13)ng/L,P=0.002]。强直性脊柱炎组中合并50%以上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23(69.7%)vs 14(42.4%),P=0.026]、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22(66.7%)vs 9(27.3%),P=0.001]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133.26±195.97)分vs(21.27±45.33)分,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冠状动脉脉钙化程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造影对血流储备的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范迪 崔光彬 +4 位作者 李强 朱佳 王玮 夏国志 项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0-843,共4页
目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A)评价血流储备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至2015-10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3例,男29例(67.4%),平均年龄(60.2±10.1)岁。入... 目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A)评价血流储备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至2015-10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3例,男29例(67.4%),平均年龄(60.2±10.1)岁。入选患者均在冠脉造影术前1周内行CTA检查,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均为(5.4±1.6)d。选择冠脉临界病变(狭窄50%~70%)为靶血管,经导管压力导丝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记录相关影像数据,计算CTA测定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结果:入选43例患者中共计48段冠脉为靶血管,以FFR为金标准,FFRCT诊断准确性83.3%,敏感性75.0%,特异性89.3%,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83.3%;与FFR呈显著相关(r=0.704,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95%一致界限为(-0.12~0.16),95.8%(46/48)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4.2%(2/48)点在95%一致性界限外,两者具有良好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71(95%可信区间:0.770~0.973)。结论:CTA能够准确评价血流储备,有望成为指导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策略选择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淑琴 王文志 +3 位作者 张千 孙长江 梁平 张春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一致性及CT多种重建技术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多层螺旋CTCA及CAG检查,采用Cardiac IQ软件包进行容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一致性及CT多种重建技术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多层螺旋CTCA及CAG检查,采用Cardiac IQ软件包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窥镜(CTVE)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后处理CT所得图像,以CAG为金标准,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CA与CAG比较结果符合率为97.9%,灵敏度为98.7%,特异度为97.6%。各种重建技术所得结果与CAG对比,82例患者中,73例(89%)VRT可帮助病灶的定位;78例(95.1%)CPR、75例(91.4%)CTVE能更准确判断狭窄程度;82例(100.0%)MIP图像能准确显示血管壁及管腔内的钙化。因此对于不同的病例应选择适合的重建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多层螺旋CTCA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与CAG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较准确评估冠脉疾病,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和冠脉狭窄术前评价以及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TM)简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蕊 王霄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7-1832,共6页
冠状动脉CTA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且在冠状动脉疾病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TM))是由多个行业协会共同发布的专家共识,其目的是使冠状动脉CTA报告标准化,以利于临床推广、普及和处理... 冠状动脉CTA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且在冠状动脉疾病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TM))是由多个行业协会共同发布的专家共识,其目的是使冠状动脉CTA报告标准化,以利于临床推广、普及和处理决策的制定。本文主要介绍CAD-RADS^(TM)指南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4 位作者 杨诚 黄毅 余婷婷 张昌立 刘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期内每隔3%R-R间隔依次进行重建并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收缩期(OS)和最佳舒张期(OD)的时相范围。同时比较在OS时相范围内重建、OD时相范围内重建及联合OS和OD时相范围内重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确定不同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的范围,并探讨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的放射剂量。结果: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分别为61%~77%R-R间期、30%~78%R-R间期和32%~49%R-R间期。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20%时,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的放射剂量将分别下降48.8%、8.0%和41.5%;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4%时,放射剂量相应地将分别下降68.5%、21.0%和62.2%。结论:双源CTCA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患者心率密切相关,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附562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笑先 原杰 +3 位作者 黄伟 王健 赵丽莎 刘兰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6-398,404,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SCTCA的完整资料,其中48例与近期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64层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6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SCTCA的完整资料,其中48例与近期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64层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了分级评估。结果:562例患者中有48例经CCA证实,48例720个节段中有687个节段可做定量评价,SCTCA发现98个节段有狭窄,CCA发现92个节段有狭窄,SCTCA诊断狭窄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8.7%,阴性预测值为99.2%。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芳 刘梅林 +2 位作者 田清平 霍勇 邱建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扫描,并于1周之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扫描,并于1周之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61例患者总计915个冠状动脉节段,64层螺旋CT能够评价其中882个节段(96.4%),其检测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75.6%,特异性88.1%,阳性预测值64.0%,阴性预测值92.8%,准确度85.4%。结论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欧阳伟 何国荣 刘金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CAD)5种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抽烟)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46例可疑CAD者进行了201TI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根据有无CAD危险因素和危险评分的高低分为四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CAD)5种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抽烟)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46例可疑CAD者进行了201TI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根据有无CAD危险因素和危险评分的高低分为四组:无危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结果在四组病人中,无危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的心肌灌注异常率分别为48.1%、70.6%、89%及100%。四组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别(字2=49.6,P=0.0001)。在伴有CAD危险因素的病人中,危险评分与半定量评分、肺/心比值和节段异常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167~0.458,P=0.001~ 0.0006)。结论CAD危险因素与201TI心肌显像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伴有CAD危险因素尤其是中重度危险因素的可疑CAD病人应常规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TI心肌灌注显像 相关性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危险因素 ^201TI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及心脏瓣膜钙化与慢性肾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晋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心脏MSCT检查的CKD 3-5期患者212例,采用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和瓣膜钙化积分,采用直线回...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心脏MSCT检查的CKD 3-5期患者212例,采用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和瓣膜钙化积分,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eGFR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心脏瓣膜钙化积分与eGFR均呈负相关(r=-0.182、-0.128,P均〈0.05);年龄、eGFR、胆固醇及血磷是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eGFR及脉压差是CK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CKD相关,其中eGFR是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钙化 肾小球滤过率 体层摄影术 螺旋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龙 吴华 官泳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2-1096,共5页
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CAD诊断领域的主要适应证有: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肌功能及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治疗后... 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在CAD诊断领域的主要适应证有: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心肌功能及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在治疗后的随访。据报道,CACS用于诊断CAD的敏感性范围在68.0%~100%,特异性范围在21.0%~100%。高CACS是一个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的指标,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相比,16排MDCT的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350%)时具有中高度敏感性和高度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与之相比,64排MDCT的敏感性和NPV更高,但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却无明显提高。将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心肌灌注功能研究相结合,是今后CAD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冠脉成像筛选冠状动脉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成仕 王文河 +1 位作者 赵瑞华 刘英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95例临床高度怀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选择其中阳性2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与MSCTCA对比分析。结果95例MSCTC...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95例临床高度怀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选择其中阳性2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与MSCTCA对比分析。结果95例MSCTCA显示380支血管,其中346支(91.05%)可用于影像学评价,34支(8.95%)不能评价。27例MSCTA阳性者接受数字减影冠脉造影检查,MSCTCA与CAG诊断符合24例,符合率为88.89%。结论在严格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规范检查技术,16层螺旋CT可作为冠脉病变检查的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文娟 刘涵 +4 位作者 何绪成 陈晓霞 姚鼎铭 刘婷 王贵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5例,均符合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5例患者CT均表现冠状动脉管壁增...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5例,均符合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5例患者CT均表现冠状动脉管壁增厚,部分呈多发性,部分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类似“槲寄生”。其中累及左前降支5例、对角支1例、左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血清IgG4水平均升高,为21.2~39.2 g/L。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很好的显示受累冠状动脉的影像学特点,同时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依据,能够较准确的对IgG4相关性疾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做出诊断,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免疫球蛋白G 体层摄影术 槲寄生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与慢性肾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诚明 成官迅 端木一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疾病(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552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患者,男388例,女164例,年龄26~87岁,运用简化的Modified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根据美... 目的:探讨慢性肾疾病(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552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患者,男388例,女164例,年龄26~87岁,运用简化的Modified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根据美国国立肾脏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肾功能组:e GFR正常组,CKD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Spearman线性回归分析不同CKD组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r=0.280,P〈0.001),对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矫正后仍呈正相关(r=0.225,P〈0.001)。结论 :CKD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肾功能损害越严重,提示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累及的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疾病 冠状动脉钙化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冠状动脉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明 平学军 +2 位作者 吴林桦 李薇 石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3-66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劳力性心悸伴胸闷气短2月余”于2020年3月3日于我院门诊就诊,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收住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ST段改变(V4-6导...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劳力性心悸伴胸闷气短2月余”于2020年3月3日于我院门诊就诊,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收住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支气管哮喘病史10年。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ST段改变(V4-6导联ST段压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清IgG4值29.5 g/L(参考值0.02~2.0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身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定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勇 樊建坤 +4 位作者 陈澜菁 漆万银 李艳 傅建梅 兰永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CT定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关于CT定量EAT与CA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Sta...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CT定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关于CT定量EAT与CA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Stata 12.0软件分析CAD组与非CAD组之间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CI。结果纳入19篇文献,CAD组5129例,非CAD组7434例;CAD组EAT厚度[SMD=0.46,95%CI(0.26,0.66),P<0.01)]和容积[SMD=0.65,95%CI(0.46,0.86),P<0.01)]均大于非CAD组。结论CT定量EAT与CAD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外膜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实成 程琦 程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管腔直径的影响。方法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者随机分为A(不含服硝酸异山梨酯,25例)、B(含服硝酸异山梨酯5mg,25例)两组,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观测右冠状动脉、左...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管腔直径的影响。方法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者随机分为A(不含服硝酸异山梨酯,25例)、B(含服硝酸异山梨酯5mg,25例)两组,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观测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四个主要节段的管腔直径和14个节段的显示情况以及患者副反应。结果B组冠状动脉4个主要血管节段直径明显大于A组;两组右冠状动脉(第1、2、3段)、左主干(第5段)、左前降支(第6、7段)、左旋支(第11段)可评价例数相同;左室后支(第14段)、左前降支(第8段)、第1、2对角支(第9、10段)、钝缘支(第12段)、左旋支(第13段)显示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可扩张冠状动脉,提高MSCT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的显示率和成像质量,而不增加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异山梨酯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实成 程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9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组图像,其中2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9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组图像,其中24例有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99例中58例(58.6%)图像质量1级,34例(34.3%)2级,7例(7.1%)3级。VR、MIP及MPR重组像显示1、2级冠状动脉达95%,3级50%左右,4级显示困难。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96.4%。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适合于冠心病患者的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晨炜 舒政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4-1397,共4页
如何无创地获得冠状动脉的功能学信息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随着CT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血管血流仿真模拟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这一新型后处理方法在获取冠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因其无创、简便及无额外辐射的特点... 如何无创地获得冠状动脉的功能学信息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随着CT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血管血流仿真模拟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这一新型后处理方法在获取冠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因其无创、简便及无额外辐射的特点而崭露头角。本文就最近几年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