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P液体充盈球囊照射预防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
1
作者 文应峰 盖鲁粤 +1 位作者 张端珍 曾永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9-341,共3页
选择小型猪 15头 ,对左前降支近中段行过度球囊扩张术 ,术后 7头行3 2 P液体充盈灌注球囊照射 ,剂量为 2 4Gy ,另 8头为对照。术后 35天目标血管行常规苏木素和伊红等染色 ;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α smoothmusc... 选择小型猪 15头 ,对左前降支近中段行过度球囊扩张术 ,术后 7头行3 2 P液体充盈灌注球囊照射 ,剂量为 2 4Gy ,另 8头为对照。术后 35天目标血管行常规苏木素和伊红等染色 ;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α smoothmuscleactin(α SMA)。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形态、细胞增殖百分比等。结果显示 :放疗组管腔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 ,新生内膜面积、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少 (P均 <0 0 1) ;放疗组较对照组内膜、中膜、外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 (P均 <0 0 1)。该方法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结果表明放射性液体充盈灌注球囊行冠脉内照射预防再狭窄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内膜增生 冠状动脉球囊损伤 放射性液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2
作者 敖钦 罗云 +1 位作者 殷锡虎 王兴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79-81,共3页
目的 评价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 0 0 4年7月至2 0 0 5年4月间共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5 5例。术后检查桡动脉的搏动情况。结果 5 5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 7枚,其中A型病变30个,B型... 目的 评价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 0 0 4年7月至2 0 0 5年4月间共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5 5例。术后检查桡动脉的搏动情况。结果 5 5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 7枚,其中A型病变30个,B型病变2 6个,C型病变11个,支架长度8~33mm ,支架直径2 .5~4 .0mm。手术成功率96 % (5 3 5 5 ) ,2例未成功,均为前降支慢性闭塞,导丝未能通过病变。无一例转股动脉途径手术。未发生心脏并发症。术后未见桡动脉闭塞及血管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行PTCA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是PTCA的又一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在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小平 郑振中 +6 位作者 王梦洪 郑泽琪 彭景添 吴友平 黄俊 张智亮 李宾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在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11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结果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成功率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在左锁骨下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11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结果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成功率高,10例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完全通畅,椎动脉正向血流方向恢复;局部并发症少。结论冠状动脉导丝、球囊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闭塞 冠状动脉导丝 冠状动脉球囊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的一缕曙光——药物涂层球囊问世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自1977年瑞士Gruentzig医师首次在苏黎世使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人类相继研发了众多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用以攻克冠心病。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 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缺如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绍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9-510,共2页
患者女,79岁,间断心悸1周,无胸闷、胸痛;高血压病史30年,脑梗死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9年,未经规律治疗。查体:心率91次/分,房颤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 患者女,79岁,间断心悸1周,无胸闷、胸痛;高血压病史30年,脑梗死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9年,未经规律治疗。查体:心率91次/分,房颤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1551.00 pg/ml,糖化血红蛋白8.1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203.83 ng/ml,甘油三酯3.04 mmol/L。心电图:心房颤动,ST-T轻度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直径4.0 mm,全程散在斑块;未见左冠状动脉显影;左心室后支远端走行于回旋支分布区,后降支远端走行于前降支分布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单一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并发出分支为正常情况下左冠状动脉供血区供血;冠状动脉管壁多发钙化斑块。临床诊断:先天性RI型单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缺如,心房颤动。本例报道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先天性畸形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与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曾亚莉 唐俊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225-225,共1页
目的 总结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期间 ,我科开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值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配合措施。方法  1年期间我科成功地对 6 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其中男 4 2例 ,女 2 1... 目的 总结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期间 ,我科开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值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配合措施。方法  1年期间我科成功地对 6 3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其中男 4 2例 ,女 2 1例 ,心肌梗死 4 7例 ,不稳定心绞痛 16例 ,3支病变 2 8例 ,双支病变 2 3例 ,单支病变 12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其解除压力 ,增加手术成功的信心 ,完善各项检查。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接好三通 ,连接体表心电图 ,进行心电监护 ,连接压力监测 ,术中严密观察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 ,熟悉导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有预见性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品、设备和各种导管。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处理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具有较高的风险 ,应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积极的配合 ,全面的护理 ,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术 北京煤炭总医院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不稳定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心脏中心 冠心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亚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95-497,共3页
人类对冠心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从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特别是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和90年代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开拓了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心梗)治疗的全新局面。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介入手术 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 冠心病 认识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疗效的临床及造影评价指标
8
作者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3,共1页
最初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最关心的是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的再狭窄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尽管普通裸支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术中并发症,同时减少了单纯球囊扩张术... 最初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最关心的是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的再狭窄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尽管普通裸支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术中并发症,同时减少了单纯球囊扩张术后的弹性回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但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高达20%~30%,因此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主要指标就是再狭窄发生率。随着近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以及最近几年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支架术后的疗效评价已不是单纯的再狭窄发生率。下面就常用的评价指标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评价指标 临床实践 疗效评价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术后再狭窄 单纯扩张 术中并发症 造影 术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定量分析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应变、应变率 被引量:4
9
作者 肖雪花 冼惠珍 +2 位作者 叶茂 杨小光 张天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VVI在早期诊断冠心病(CHD)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意义。方法利用VVI软件分析CHD组(n=21)支架植入术前1天、术后7天左前降支(LAD)供血的9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ε)、应变率(SRs、SRe),并... 目的探讨VVI在早期诊断冠心病(CHD)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意义。方法利用VVI软件分析CHD组(n=21)支架植入术前1天、术后7天左前降支(LAD)供血的9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ε)、应变率(SRs、SRe),并与对照组(23名正常人)比较。结果 CHD组术前LAD供血的9节段Vs、ε、SRs、SRe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均<0.05);PTCA+支架植入术后7天,大部分节段ε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均<0.05),但与对照组仍有差异(P均<0.05)。结论 VVI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价PTCA术后早期疗效,对于评价CHD患者PTCA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应变 应变率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77,共1页
尽管血管内治疗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内治疗作用仍不明确。为了解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经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Lanwieser等回顾分析了所在中心1997年至2012年所有的椎动脉颅外段闭塞性病变经血管内治疗的病... 尽管血管内治疗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内治疗作用仍不明确。为了解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经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Lanwieser等回顾分析了所在中心1997年至2012年所有的椎动脉颅外段闭塞性病变经血管内治疗的病例。共对35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性病变患者,使用颈动脉自膨金属裸支架治疗18例次,冠状动脉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治疗7例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颅外段 支架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同类型 狭窄 血管内治疗技术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缺血时间对中国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丽丽 康静 +6 位作者 任建勋 郭浩 孟红旭 马彦雷 史跃 刘建勋 李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7,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中国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建立适合的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中国小型猪2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缺血30 min组(7只)、缺血60 min组(7只)及缺血90 min组(9只)。各组戊巴比...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中国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建立适合的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中国小型猪2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缺血30 min组(7只)、缺血60 min组(7只)及缺血90 min组(9只)。各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左冠状动脉造影,后将球囊经导丝交换入冠脉左前降支中部,术中连续心电监护记录ST段改变情况、室颤及除颤次数,再灌注3 h后处死。于缺血前、再灌即刻、再灌后1 h、2 h及3 h采集超声心动图,描记心脏收缩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FS);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TTC/伊文思蓝双重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硫磺素S染色法观察再灌后无复流面积。结果缺血90 min组动物死亡率较缺血30 min组、缺血60 min组高;随缺血时间增长,室颤及除颤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缺血90 min组再灌注3 h时EF值、FS值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组动物在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心肌梗死及无复流面积、心肌组织染色及血清CK-MB、LDH、SOD、MDA含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缺血90 min再灌注小型猪模型的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高,缺血30 min再灌注3 h条件建立的模型能复制临床疾病的特征性病变且死亡率低,适合于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小型猪 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球囊栓塞 最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