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育彬 陈志腾 +5 位作者 吴茂雄 刘文浩 陈倩 周仕熠 陈样新 夏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IR):eGDR=21.158-[0.09×腰围(WC,cm)]-[3.407×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否)]-[0.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eGDR三分位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由狭窄血管的数量决定:无明显CAD组(所有冠脉狭窄均<50%,n=704),单支血管CAD组(只有一条受累的主要冠脉狭窄≥50%,n=205),多支血管CAD组(两条或两条以上受累的主要冠脉存在狭窄≥50%,n=349);以无明显CAD作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DR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DR和CAD在整个eGDR范围内的线性关联。采用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糖尿病状态下eGDR和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DR对提高CAD筛查模型的价值。【结果】eGDR降低与CAD严重程度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79;95%CI:1.72~4.5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eGDR最低分位(T1)的个体患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是eGDR最高分位(T3)的2.79倍。(OR:2.79;95%CI:1.72~4.55;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eGDR与CAD以及多支血管CAD之间存在负线性关联(P-linearity<0.05)。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参照组(T3)相比,T1组患CAD和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显著增加,OR分别为1.42(95%CI:1.00~2.01;P<0.05)和1.86(95%CI:1.21~2.86;P<0.0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此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eGDR加入到CAD传统筛查模型中时,AUC、IDI、NRI的结果显示,模型对CAD和多支血管CAD的筛查有显著改善。【结论】eGDR与CAD及C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GDR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获取的非胰岛素测量指标,具有筛查大规模人群中CAD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葡萄糖处置率 冠心病严重程度 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巨名飞 刘超 +3 位作者 刘佳梅 邵文革 刘婷婷 赵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R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ACS患者共376例,依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R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ACS患者共376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36分)和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36分),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和血脂情况。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分析R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预测RC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结果本研究在单变量分析中,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常见危险因素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与轻度狭窄组比较,中重度狭窄组患者TG、non-HDL-C、RC、LDL-C、HDL-C、ALB、CR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HDL-C、non-HDL-C、RC为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RC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33。结论RC与AC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C可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早期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血脂 残余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原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国珍 谢勇 +3 位作者 贾恩志 朱铁兵 杨志健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495,共2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原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3例。检测患者的血清空腹胰岛素原;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年龄、性别为控制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示胰岛素原的含量与Gensini... 目的:研究胰岛素原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3例。检测患者的血清空腹胰岛素原;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年龄、性别为控制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示胰岛素原的含量与Gensini评分显著性正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原的水平与Gensini评分独立正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339,P值为0.004。结论:高胰岛素原血症为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原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梦觉 王乐丰 +3 位作者 王明生 王红石 邹阳春 佟子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与心血管各种危险因素强度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病变 3 10例 ,其中三支病变 (三支病变组 ) 116例 ,二支病变 (二支病变组 ) 80例 ,单支病变(单支病变组 ) 1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正常组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与心血管各种危险因素强度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病变 3 10例 ,其中三支病变 (三支病变组 ) 116例 ,二支病变 (二支病变组 ) 80例 ,单支病变(单支病变组 ) 1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正常组 ) 13 2例。造影前常规测定 :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并记录患病年限。询问是否吸烟并记录年限。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三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相比 :风险比值 (OR)较大均为TC。三支病变组与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相比 ,OR较大为糖尿病。结论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对冠心病发生起主要作用 ,而糖尿病则是单支病变或二支病变向三支病变发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狭窄 严重程度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以康 刘蕾 +4 位作者 刘丽敏 马晶茹 王嘉钰 马军 甄紫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LASSO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初筛。按7∶3的比例将629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40例)和验证组(189例)。训练组数据用于模型构建,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因变量,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建模。验证组用于模型验证。基于logistic分析结果,用R语言软件构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的可视化列线图。应用曲线下面积(AU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临床效用和校准度。结果 年龄、非汉族、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史是发生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纳入风险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05 (95%CI:0.790~0.863)和0.864(95%CI:0.744~0.861),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度较高(训练组和验证组Brier得分分别为0.03和0.14),模型的预测性能好,DCA结果提示本模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筛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提供简便易行、经济、易推广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王钰璇 任超 +2 位作者 孙宵宇 赵亚子 翟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9例患者资料,测量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FAI和CT-FFR。将CT-FFR≤0.80和>0.80者分别归为心肌缺血组(n=74例)和非缺血组(n=155例)。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其肝脏脂肪分数。比较上述各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并将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因素单独或联合对预测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冠状动脉三支大血管FAI值及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肝脏脂肪分数在心肌缺血组与非缺血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指标可能是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I均值(OR=1.155,95%CI 1.088~1.226)、冠状动脉狭窄程度(OR=7.435,95%CI 3.708~14.908)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38、0.828,联合模型与2个单一指标模型比较,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11,P=0.000 9;Z=4.185,P<0.000 1)结论: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肌缺血。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对心肌缺血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模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CT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肝脏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死亡诱导剂FDX1、硫辛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魏婷 丁洋洋 +4 位作者 张佳佳 李金龙 张恒 康品方 张宁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狭窄组(a-CHD组)、中度狭窄组(b-CHD组)和严重狭窄组(c-CHD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冠脉狭窄患者和正常患者血清FDX1、LA水平。以ApoE-/-小鼠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检测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FDX1、LA的表达与分布,RT-PCR检测小鼠主动脉FDX1、硫辛酸合成酶(LIAS)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ACO_(2))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HD组、b-CHD组和c-CHD组血清FDX1、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FDX1、LA水平逐渐减低(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DX1、LA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FDX1、LA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41,P<0.01;r=-0.273,P<0.01),血清FDX1与LA呈正相关关系(r=0.451,P<0.01)。与正常小鼠相比,ApoE-/-模型组小鼠血脂水平明显上升(P<0.01),动脉粥样硬化(AS)指数明显增高,ApoE-/-模型组主动脉血管有增厚及脂质聚集、血管胶原纤维增生明显,FDX1、LA、LIAS、ACO_(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随着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剧,血清FDX1、LA水平逐渐降低,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FDX1、LA的表达与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严重程度 高脂血症 铁氧还蛋白1 硫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特点与治疗决策选择 被引量:16
8
作者 倪祝华 杨新春 +4 位作者 王乐丰 邹阳春 王红石 葛永贵 佟子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特点 ,选择治疗决策。方法 应用血管内超声仪检查 3 8例血管造影狭窄程度 40 %~ 60 %患者的 43处冠状动脉病变 ;测量管腔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结果  4...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特点 ,选择治疗决策。方法 应用血管内超声仪检查 3 8例血管造影狭窄程度 40 %~ 60 %患者的 43处冠状动脉病变 ;测量管腔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结果  43处病变中 ,脂质斑块为 3 0处 ,纤维、钙化、混合斑块分别为 4、2、5处 ,2处未发现明显病变或仅轻度内膜增生 ;其中 4处可见明显血栓影。 41处粥样硬化斑块中偏心斑块 3 6处 ( 87.8% ) ,向心斑块 5处 ( 12 .2 % )。 3 0处脂质斑块大部分可见薄的纤维帽 ,其中 5处 ( 16.7% )明显的纤维帽不完整。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百分比 ( 4 0 .73± 13 .2 1) % ;面积狭窄百分比 ( 5 6.75± 12 .68) %。对IVUS示面积狭窄 >5 0 %的 2 5处、<5 0 %的 1处 ( 60 .5 % )且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变行进一步介入治疗 ,对IVUS示面积狭窄 <5 0 %的 17处 ( 3 9.5 % )病变未行进一步介入治疗。结论 IVUS可进一步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程度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内超声 血管造影术 IVUS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造影狭窄程度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泉 杨勇 +3 位作者 余建群 曾涵江 黄方洋 陈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2-1496,1503,共6页
背景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是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但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国内少有报道。目的评估CCTA狭窄程度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2-01-01至2012-09-30在四川大学华西... 背景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是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方法,但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国内少有报道。目的评估CCTA狭窄程度预测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2-01-01至2012-09-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期间曾行CCTA的患者。依据2016年发布的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CAD-RADS)对狭窄程度进行评分,依据CAD-RADS评分分为无斑块组、非阻塞性斑块组、阻塞性斑块组。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择期血运重建。随访于2017-08-01至2017-10-10完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705例患者,平均随访(5.0±0.9)年。其中无斑块组295例(41.8%),非阻塞性斑块组410例(58.2%),阻塞性斑块组221例(31.3%)。阻塞性斑块组5年全因死亡率(19.0%)高于无斑块组(5.8%)和非阻塞性斑块组(7.4%)(χ^2=21.88、11.62,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狭窄(CAD-RADS评分≥3分)是5年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阻塞性斑块组5年心源性死亡率(7.7%)高于无斑块组(0.7%)和非阻塞性斑块组(1.6%)(χ^2=17.53、8.18,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狭窄是5年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阻塞性斑块组择期血运重建率(12.7%)高于无斑块组(2.0%)和非阻塞性斑块组(4.8%)(χ^2=23.64、7.76,P<0.001)。阻塞性斑块组5年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7.7%)高于无斑块组(1.4%)和非阻塞性斑块组(1.6%)(χ^2=13.18、8.18,P<0.001)。无斑块组和非阻塞性斑块组5年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择期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CTA评估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患者长期预后指标较差,阻塞性狭窄是其5年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阻塞性斑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择期血运重建率均较非阻塞性斑块与无斑块患者低,非阻塞性斑块患者与无斑块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狭窄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吕江峰 徐凤玲 刘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状动脉管腔无狭窄及60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50)。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2.3±12.5)岁,女性患者体重指数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男性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0.1±4.5)kg/m2 vs(27.3±3.9)kg/m2,56.9%(165/290)vs 53.6%(118/220),35.9%(104/290)vs 28.2%(62/220)和71.4%(207/290)vs 63.2%(139/220),P均<0.05];而男性血清肌酐和尿酸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19.6±69.9)mg/dl vs(107.2±62.1)mg/dl,(475.1±124.8)μmol/L vs(427.2±133.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冠状动脉疾病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所有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患病冠状动脉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且在男性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68,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颖 李强 +2 位作者 阳慧 林德洪 邢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 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 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分析所有入选者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mi RNA-195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1)侧支循环良好组的血浆mi RNA-195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mi RNA-195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8,P=0.022);(3)冠心病患者血浆mi RNA-195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过程中,mi RNA-195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参与了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预测侧支循环形成的生物标记物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 miRNA-195 侧支循环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兰燕平 蔡天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126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3例)和对照组(43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狭窄积分又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15例)、中度狭窄组(35例)、重度狭窄组(33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126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3例)和对照组(43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狭窄积分又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15例)、中度狭窄组(35例)、重度狭窄组(33例);对照组冠脉造影正常。酶法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胆红素。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2.30±3.84)μmol/L,直接胆红素为(4.07±1.45)μmol/L,间接胆红素为(8.23±2.82)μmol/L;正常对照组总胆红素为(14.59±4.37)μmol/L,直接胆红素为(4.66±1.55)μmol/L,间接胆红素为(9.93±3.33)μmol/L。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降低(P<0.05)。冠脉积分与胆红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总胆红素r=-0.263,P<0.05,与直接胆红素r=-0.187,P<0.05,与间接胆红素r=-0.261,P<0.05)。冠脉狭窄三组间胆红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①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②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瑞 周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51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按NLR绝对值分为高NLR组(NLR>2.73)23例和低NLR组(NLR≤2.73)28...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51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按NLR绝对值分为高NLR组(NLR>2.73)23例和低NLR组(NLR≤2.73)28例,采集两组患者有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比较2组病变严重程度和斑块组成。结果:(1)高NLR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组(70%vs.39%,P=0.031);(2)高NLR组的最小管腔直径小于低NLR组{(1.28±0.04)mm vs.(1.44±0.03)mm,P=0.002},而其狭窄百分比高于低NLR组{(61.69±1.37)%vs.(55.03±0.91)%,P=0.000};(3)高NLR组斑块负荷及病变长度均明显高于低NLR组{(74.51±1.16)%vs(69.90±1.22)%,P=0.010;(22.33±1.24)mm vs.(19.34±0.55)mm,P=0.023};且高NLR组薄帽纤维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发生率及斑块坏死核心(Necrotic core,NC)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57%vs.25%,P=0.022;(24.70±0.70)%vs.(21.11±0.74)%,P=0.001};(4)NLR与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率(r=0.48,P=0.000)、斑块负荷(r=0.38,P=0.000)、病变长度(r=0.52,P=0.000)及斑块NC比例(r=0.28,P=0.047)呈正相关。结论:NLR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LR可能可作为预测临界病变斑块稳定性的指标,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及主动脉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林业 赵春红 +3 位作者 齐大屯 张正选 刘洪智 高传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1-861,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1月我院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颈动脉超声的276例患者,男206例,女70例,平均年龄(62.7±7.2)岁。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CAP)和主动脉脉压(PP)水平分为:A组142例(有CAP+PP≥65m...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1月我院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颈动脉超声的276例患者,男206例,女70例,平均年龄(62.7±7.2)岁。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CAP)和主动脉脉压(PP)水平分为:A组142例(有CAP+PP≥65mmHg,1mmHg=0.133kPa)、B组30例(无CAP+PP≥65mmHg)、C组39例(有CAP+PP〈65mmHg)、D组65例(无CAP+PP〈65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肺病、主动脉夹层、7日内患急性心肌梗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动脉夹层 动脉斑块 病变严重程度 脉压 继发性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青俐 党瑜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GF、V...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HGF、VEGF、TNF-α水平,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按心绞痛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22例,与HGF、VEGF、TNF-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GF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VEGF、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GF、VEGF、TNF-α水平与心绞痛分级呈正相关(r1=0.864P<0.01;r2=0.682P<0.01;r3=0.403P<0.01)。结论:HGF、VEGF、TNF-α与心绞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HGF较其他两项指标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肝细胞生长因子 相关性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冠心病病变程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冠心病患者 显著性差异 血清VEGF HGF 指标相关性 对照组 心绞痛 相关分析 正相关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永权 周锡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13,共1页
选择2005—04全2007—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48~82(63.86±8.24)岁,冠脉造影均显示至少1支冠脉管腔内径狭窄I〉50%,采用Gens... 选择2005—04全2007—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48~82(63.86±8.24)岁,冠脉造影均显示至少1支冠脉管腔内径狭窄I〉50%,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20分,n=37)和冠脉苇度病变组(≥20分,n=71)。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对照组),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血浆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患者 临床研究 冠脉造影 健康体检者 住院治疗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影计帧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评价
17
作者 郝恒剑 李康 +2 位作者 李耘 魏嘉平 汪家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病变血管的电影充盈帧数的计测 ,探讨数字电影计帧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评价。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病变择期PTCA患者 (PTCA组 ) 68例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 目的 :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前后病变血管的电影充盈帧数的计测 ,探讨数字电影计帧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评价。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前降支单支病变择期PTCA患者 (PTCA组 ) 68例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 3 8例。用德国西门子Angiostarplus血管造影机 ,以 3 0帧 /秒进行数字电影图像采集。计测PTCA前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的电影帧数 ,并计算前降支与回旋支电影帧数比值 (LAD/LCX)。结果 :病变血管的电影帧数PTCA后显著低于PTCA前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回旋支的电影帧数PTCA前后无显著变化。PTCA前PTCA组LAD的电影帧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TCA后两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TCA前的电影帧数LAD/LCX显著高于PTCA后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左前降支的电影帧数及LAD/LCX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计帧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狭窄局部的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影计帧法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功能评价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季晨 郭凯 +3 位作者 卢浩 李梦豪 赖文岩 郭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及分析其对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224例,其中non-C...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及分析其对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224例,其中non-CAD119例,CAD组105例,收集其年龄、性别、BMI等临床基本资料,抽取其静脉,检测其白细胞(WBC)、RDWCV、LP-PLA2等指标。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CAD组患者计算Gensini积分,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CAD组的RDW-CV(P=0.009)和LP-PLA2(P=0.004)明显高于non-CAD组;高分组RDW-CV(P=0.001)和LP-PLA2(P〈0.001)明显高于低分组;RDW-CV、LP-PLA2与Gensini有明显相关性;AUG(RDW-CV+LP-PLA2)=0.931。结论联合RDW-CV与LP-PLA2可提高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莹莹 黄朴忠 +4 位作者 李焱 王晓洋 焦琳 张冬业 韩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冠状动脉超声(TTE)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冠状动脉正常组(无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及重度狭窄组(... 目的探讨经胸冠状动脉超声(TTE)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冠状动脉正常组(无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及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狭窄处TTE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其远端最慢处流速(PDVDIS)及流速比值(PDV/PDVD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TE显示良好彩色血流的血管分支共113支;以CAG为金标准,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组18支,轻度狭窄组19支,中度狭窄组30支,重度狭窄组46支。轻度狭窄组PDV、PDV/PDVDIS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狭窄组PDV、PDV/PDVDIS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t=5.13、7.11)和轻度狭窄组(t=4.45、6.59),重度狭窄组PDV、PDV/PDVDIS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t=10.63、11.43)、轻度狭窄组(t=10.06、11.04)和中度狭窄组(t=7.07、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DV、PDV/PDVDIS与狭窄率呈正相关(r=0.82、0.87,P〈0.01)。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时,PDV阈值分别为40.48、58.52cm/s,敏感度分别为86.67%、86.96%,特异度分别为86.49%、92.54%;PDV/PDVDIS阈值分别为1.44、1.98,敏感度分别为90.00%、82.61%,特异度分别为97.30%、89.55%。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率与TTE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关,PDV及PDV/PDVDIS可用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动力学参数 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毛建斌 姜玲 +1 位作者 江国强 张晓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2-712,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患者 血清总胆红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病变严重程度 心血管事件 血清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