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L12及CXCR4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安奇 刘欣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究甘肃省汉族人群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 rs2297630和rs232286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302... 目的:探究甘肃省汉族人群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 rs2297630和rs232286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302例无血缘关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2名无血缘关系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rs2297630和rs2322864位点的基因分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价。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rs2297630和rs2322864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rs2297630和rs2322864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rs2297630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均相关(均P<0.01),AA基因型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均P<0.01)。rs2322864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P<0.01),CT基因型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P<0.01),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甘肃省汉族人群中CXCL12多态性位点rs2297630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其受体CXCR4上的常见突变位点rs2322864也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病因 冠心病/遗传 冠状动脉狭窄/病因学 冠状动脉狭窄/遗传 受体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XCL12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李怡 陈国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8,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mg/L±0.003mg/Lvs0.48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U/L±0.002×10-3U/Lvs7.79×10-3U/L±0.001×10-3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狭窄 病变形态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PAPP-A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指标 CRP 造影结果 血管狭窄 0.05 hs 复杂 正相关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高静 刘寅 +1 位作者 李玉茜 郑君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预测因素 临床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肝肾功能不全 凝血机制障碍 流行病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31
4
作者 左雪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狭窄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循证护理措施及其对预后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T2DM合并LMCA狭窄患者28例为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狭窄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循证护理措施及其对预后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T2DM合并LMCA狭窄患者28例为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及循证护理。收集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T2DM合并LMCA狭窄患者28例为对照组,仅施以介入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后穿刺点出血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入住时间、室性期前收缩(VPC)发生率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随机血糖(RBG)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血糖达标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穿刺点出血量、CCU入住时间、VPC发生率及RBG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而SBP、DBP、LVEF及CI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MACE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血糖达标率、QO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于接受介入手术的LMCA合并T2DM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评估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建康 胡锦清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影像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MILLER FISHER 社会负担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治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中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7-238,共2页
随着冠心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广泛开展,支架内远期再狭窄病例越来越多,为寻求最佳预防措施。本文就目前有关支架内再狭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诊断新技术及治疗措施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狭窄 防治 冠心病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的电子束CT诊断
7
作者 郑敏文 孙立军 +4 位作者 宦怡 赵宏亮 葛雅丽 白桂琴 李剑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及其三维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 :3 7例经E B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的患者 ,均又经常规心血管造影检查 (CAG)。由两名不知其它检查结果的放射科医师将冠状动脉左主干 (LM )...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及其三维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 :3 7例经E B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的患者 ,均又经常规心血管造影检查 (CAG)。由两名不知其它检查结果的放射科医师将冠状动脉左主干 (LM )和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支 (LCX)、右冠状动脉 (RCA)的近、中段评价后与造影结果逐段对照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CAG结果≥ 2mm的 2 49个冠状动脉节段中 ,EBCT可评价的有 2 2 8( 91.6% )个 ,无法评价的 2 1( 8.4% )个 ,影响因素最主要为广泛钙化遮蔽管腔。EBCT诊断冠状动脉各主干近、中段≥ 5 0 %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0 .1%、91.3 %、72 .4%、92 .5 %。其中左主干均为 10 0 % ,前降支分别为 90 .4%、94.2 %、84.5 %和 96.1%。结论 :EBCT是较好的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的评价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虽然无法替代CAG ,但极具临床应用潜力。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低 ,价格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电子束CT 影像诊断 三维重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与眼部缺血性病变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维强 魏世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3-185,共3页
颈动脉狭窄可导致黑朦、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栓塞、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等急性或慢性眼部缺血性病变。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系统检查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病变。并通过颈动脉外科手术恢... 颈动脉狭窄可导致黑朦、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栓塞、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等急性或慢性眼部缺血性病变。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系统检查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病变。并通过颈动脉外科手术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循环,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意外,还能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眼底病/血液供给 局部缺血/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亚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10例CABG患者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 (10 2 - (0 .33×年龄 ) )mmHg(1mmHg =0 .133kPa)者 ,确诊为低氧血症。结果 :110...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10例CABG患者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 (10 2 - (0 .33×年龄 ) )mmHg(1mmHg =0 .133kPa)者 ,确诊为低氧血症。结果 :110例CABG患者中 2 6例 (2 3.6 4 % )术后并发低氧血症 ,paO2 (6 1.38± 11.2 5 )mmHg,与术前的 (90 .6 4± 10 .6 7)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无吸烟病史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4 0 .0 0 %和 18.82 % ,χ2 =4 .79,P <0 .0 5。术前有无肺功能异常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6 6 .6 7%和 2 1.15 % ,χ2 =6 .5 0 ,P <0 .0 1。术后有无低心排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5 5 .5 6 %和 2 0 .79% ,χ2 =5 .5 2 ,P <0 .0 5。术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大于或小于 5 0 %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16 .6 7%和 36 .84 % ,χ2 =5 .6 2 ,P <0 .0 5。术后有无肺部感染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6 0 .0 0 %和 2 1.90 % ,χ2 =3.85 ,P <0 .0 5。结论 :CABG患者有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低心排、术后心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氧血症 分析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亚力 史宏伟 +4 位作者 朱雯霏 马正良 魏海燕 顾小萍 鲍红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127例,分为三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1.6万U/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127例,分为三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1.6万U/kg)、小剂量乌司他丁组(0.8万U/kg)和对照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手术当日和次日晨8时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并在术前、开胸、术毕、术后6h和术后24h分别检测IL-6、IL-10、TNF—α.和S100β蛋白水平。术前1d、术后1周和3个月分别应用精神神经测试组合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判定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计算各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且比较术后1周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最终93例患者完成研究,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明显(P〈0.01),且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均较对照组低(均P〈0.01);三组患者术毕、术后6h和24h血浆IL-6、IL-10、TNF-α水平及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在术毕、术后6h和24h血浆IL-6、TNF-α水平浇以及在术后6hSlOOl3蛋白水平均比相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患者降低(均P〈0.05),但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1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5.8%和23.3%)均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术后3个月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2.9%和16.7%)与对照组(2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n=31)在术后24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n=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1周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及脑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副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病因 白细胞介素/血液 糖蛋白α/治疗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仅/血液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青 包颜明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0期933-935,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SPIRAL 临床评估 影像研究 BEAM 多层螺旋 病理机制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66
12
作者 伍期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心脑血管疾病 诊断 病因 脑梗塞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管狭窄的病因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功 郑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7-441,共5页
食管狭窄相关疾病包括:先天性食管狭窄、食管闭锁术后狭窄、胃食管反流伴发狭窄、食管化学烧灼伤引发狭窄、嗜酸性食管炎、放化疗后食管狭窄等。目前我国难治性食管狭窄多为食管化学烧灼伤后狭窄。食管连续扩张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食管狭窄相关疾病包括:先天性食管狭窄、食管闭锁术后狭窄、胃食管反流伴发狭窄、食管化学烧灼伤引发狭窄、嗜酸性食管炎、放化疗后食管狭窄等。目前我国难治性食管狭窄多为食管化学烧灼伤后狭窄。食管连续扩张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疗效不佳时可配合使用激素、丝裂霉素等药物。食管替代术是该类疾病的最后防线。食管狭窄相关疾病诊治水平还需要多中心联合才能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病因 食管狭窄/诊断 食管狭窄/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超声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立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病因学诊断和临床治疗,而忽视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观测和研究。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例,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多注重对患者...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病因学诊断和临床治疗,而忽视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观测和研究。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例,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多注重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严重程度和范围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可视化 病因诊断 超声 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与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15
作者 陈伯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生长因子与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陈伯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发生率为30%~40%(1)。动物实验、临床尸检及动物粥样斑块旋切组织标本研究已表明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 生长因子与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陈伯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发生率为30%~40%(1)。动物实验、临床尸检及动物粥样斑块旋切组织标本研究已表明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增生是RS病变的主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血管成形术 血管狭窄 冠状动脉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颖 何敏 +2 位作者 孙晓莉 庞安娜 徐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死因以及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 ,以减少猝死。方法 :总结 36例老年冠心病猝死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猝死患者平均年龄女性较男性晚 ,诱因以过劳为多 ( 1 2例 ,33.3% ) ,死前有症状 ( 2 ...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死因以及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 ,以减少猝死。方法 :总结 36例老年冠心病猝死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猝死患者平均年龄女性较男性晚 ,诱因以过劳为多 ( 1 2例 ,33.3% ) ,死前有症状 ( 2 1例 ,5 8.3% )及 6h以内死亡者 ( 2 0例 ,5 5 .6% )占绝大多数 ,冠状动脉狭窄以 级 ( 1 4例 ,38.9% )和 级 ( 2 2例 ,61 .1 % )居多。结论 :老年冠心病猝死与诱因、死前症状、心脏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猝死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世伟 王大为 秦玉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目前, 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部分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目前, KD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部分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现就近年来有关 KD病因、发病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disease 冠状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 全身血管炎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病因 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晓晨 徐岩 +6 位作者 程自平 许邦龙 陈斌 陈旭华 伍梦佐 林先和 朱润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Lp)(a)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和Lp(a)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及偏相关方法分...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Lp)(a)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和Lp(a)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及偏相关方法分析apoA-1、apoB和Lp(a)与CHD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清apoB(0.97±0.26vs0.85±0.20g/L,P<0.01)、Lp(a)(194.88±15.46vs144.56±12.07mg/L,P<0.01)。浓度和apoB/apoA-1比值(0.91±0.31vs0.76±0.22,P<0.0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apoA-1则相反(1.11±0.20vs1.14±0.20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血脂指标中只有apoB(OR4.67,95%CI1.67-13.06,P<0.01)、TG(OR1.34,95%CI1.08-1.80,P<0.01)和Lp(a)(OR1.03,95%CI1.01-1.05,P<0.01)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偏相关分析发现apoB、Lp(a)及apoB/apoA-1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积分正相关,而apoA-1与之无关。结论血清apoB和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apoA-1与CHD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类/血液 载脂蛋白B类/血液 脂蛋白A类/血液 冠状动脉/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胃恶性肿瘤致幽门梗阻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席栋 张文同 +2 位作者 张蕾 李爱武 宋国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并发症 幽门狭窄/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外伤伴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19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斯永乐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219-220,222,共3页
本文对19例颈椎外伤伴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加以剖析,认为其发病基础是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而造成的颈椎椎管狭窄和颈椎不稳定。治疗应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特点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或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保守治... 本文对19例颈椎外伤伴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加以剖析,认为其发病基础是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而造成的颈椎椎管狭窄和颈椎不稳定。治疗应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特点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或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病因 颈椎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