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冠状动脉CT检查前准备工作的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蓓蓓 程尧 +2 位作者 柳蕾霞 董会华 刘新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534-536,共3页
通过专门设置护理岗位加强冠状动脉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使得实验组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89.13%,与对照组相比(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呼吸训练是检查前准备工作的重点,冠状动脉CT检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检查... 通过专门设置护理岗位加强冠状动脉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使得实验组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89.13%,与对照组相比(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呼吸训练是检查前准备工作的重点,冠状动脉CT检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检查前准备工作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冠状动脉CT检查 图像质量 呼吸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有创功能学检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越 何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3-818,共6页
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verse,FFR)作为一项有创功能学检查技术,其诊断效能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由于其优于传统的单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现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然... 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verse,FFR)作为一项有创功能学检查技术,其诊断效能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由于其优于传统的单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现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然而,FFR由于需要使用血管扩张药物进行血管预处理,且加之冠状动脉压力导丝的通过性能不佳、检查操作时间长等因素,FFR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无法广泛使用。因此,瞬时无波比(instantaneous wave-free ratio,iFR)及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等FFR的衍生指标应运而生。已有研究证实,这些指标与F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这些衍生指标在测量中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血管扩张药物的使用,同时可以取得与FFR接近的功能学数据,给术者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并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望成为FFR的替代检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多项重要研究的发表为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查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支持,研究内容涵盖检查方法学的更新、诊断效能的对比、检查范围的扩展、长期随访数据的公布等多个方面。该文对近年FFR、iFR、QFR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查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比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检查心血管疾病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72-274,共3页
目的 分析使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检查手段,... 目的 分析使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检查手段,研究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A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进行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检查的满意率.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CTA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A检查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戴汝平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 SPIRAL 冠状动脉检查 MDCT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心血管病 CT技术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H型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艾民 张思艺 +1 位作者 颜昌福 夏福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9-1601,1606,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型高血压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某种联系。方法选取接受CAG检查的ACS患者275例,其中H型高血压189例,非H型高血压86例,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血肌酐(Cr)、估算肾...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型高血压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某种联系。方法选取接受CAG检查的ACS患者275例,其中H型高血压189例,非H型高血压86例,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血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CIN危险因素。结果 CIN发病率H型高血压(n=31,16.4%)高于非H型高血压(n=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2 h内H型高血压血Cr水平[(83.79±29.62)vs.(66.82±26.31)μmol/L]高于非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eGFR水平[(66.81±20.92)vs.(75.29±18.28) mL/min]低于非H型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贫血、糖尿病、慢性肾病、H型高血压、对比剂用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是CIN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 H型高血压可能是CIN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H型高血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对比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后迟发肱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菁晶 林文华 +2 位作者 王晓冬 敬锐 杨瑞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83-2983,共1页
患者女.65岁.主因“劳累后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口服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在150/90mmHg左右。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给予抗血小... 患者女.65岁.主因“劳累后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口服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在150/90mmHg左右。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治疗,入院第3天(2012年2月16日)行经右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动脉假性动脉 右桡动脉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前区疼痛 高血压病史 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节段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5 位作者 杜志民 李向民 周旭辉 李怡 曾武涛 马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②EB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EB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电子束CT 节段 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 CT造影 左回旋支 诊断价值 0.05 左前降支 阴性预测值 左主干 EBCT 解剖部位 准确性 病变 检测 敏感性 特异性 显影 比例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斌 吴开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837-3840,共4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时间≥3个月,远端无前向造影剂通过(TIMI 0级)的病变。CTO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病变类型之一,有研究显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约1/3存在CTO病变[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时间≥3个月,远端无前向造影剂通过(TIMI 0级)的病变。CTO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病变类型之一,有研究显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约1/3存在CTO病变[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CTO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CTO-PCI临床研究进展快,新技术不断推出,本文将简要介绍CTO-PCI最新研究动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闭塞 CTO TIMI 病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小清 马清秀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8G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留置针静脉留置后输注造影剂。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使用18G静脉留置针输注造影剂能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型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可能由支气管哮喘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一例
10
作者 孟晓雪 邢尔坤 +3 位作者 滕凤玲 张丽霞 韩冰 张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间断胸痛20 d,加重4 d"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2020年12月13日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天突发胸痛,为压榨样疼痛,伴颈部及后背放射痛,活动后症状加重,每次持续10 min,休息后症状...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间断胸痛20 d,加重4 d"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2020年12月13日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天突发胸痛,为压榨样疼痛,伴颈部及后背放射痛,活动后症状加重,每次持续10 min,休息后症状缓解,近4天症状加重,伴咳嗽,阵发性干咳,夜间咳嗽症状频繁。当地医院心电图示:Ⅱ、Ⅲ、a VF导联呈q RS型(图1);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 7.83 ng/ml,肌红蛋白152.52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支气管哮喘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0配体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张彤 刘小青 +1 位作者 范谦 王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8-558,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连续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胸痛患者149例,男94例,女55例,年龄60~82(67.43±14.58)岁。纳入标准:(1)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近期患有急、慢性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连续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胸痛患者149例,男94例,女55例,年龄60~82(67.43±14.58)岁。纳入标准:(1)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近期患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2)自身免疫性疾病;(3)恶性肿瘤;(4)合并脑卒中;(5)周围血管疾病或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6)风湿性疾病;(7)高热以及应用炎症抑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CD40 患者 老年 外周血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周围血管疾病 慢性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12
作者 祝林 周智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5,共1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冠心病是老年男性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疾病,近年来这两种不同疾病之间联系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BPH是冠心病患病明确的危险因素。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BPH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报道较少。我们连续选择近期接受...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冠心病是老年男性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疾病,近年来这两种不同疾病之间联系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BPH是冠心病患病明确的危险因素。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BPH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报道较少。我们连续选择近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按有无BPH分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冠心病 造影分析 老年男性患者 BPH患者 危险因素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准确性
13
作者 Johnson TR Nikolaou K +2 位作者 Busch S 黄劲柏(译) 史河水(校)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CT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机架旋转时间 扫描参数 球管电流 时间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伴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14
作者 吕晓炯 邱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典型胸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胸痛患者 12 3例 ,测定并分析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中 ,运动试验阳性组hs CRP浓度 [(3....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典型胸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胸痛患者 12 3例 ,测定并分析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中 ,运动试验阳性组hs CRP浓度 [(3.1± 3.2 )mg L]远高于阴性组hs CRP浓度[(1.2± 1.1)mg L ;P <0 .0 0 1) ]。结论 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典型胸痛患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胸痛 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测定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运动试验阳性 方法选择 CRP 浓度 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艾虎 孙福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临床应用 显像诊断 卡托普利 HYPERTENSION 肾动态 ARTERIAL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鹏生 董少红 +4 位作者 庄义浩 罗林杰 林钟文 陈永久 陈科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11-412,共2页
目的 评估病人拔鞘管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主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可下床走动时间与血管并发症。方法  10 5例病人 (男、80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65 .7± 12 .3岁 )在行心导管术后 ,随机分... 目的 评估病人拔鞘管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主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可下床走动时间与血管并发症。方法  10 5例病人 (男、80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65 .7± 12 .3岁 )在行心导管术后 ,随机分为人工压迫组 ( 组 ,5 3例 )和股动脉穿刺点经皮血管缝合器组 ( 组 ,5 2例 ) ,在术后即刻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和依病人抗凝水平行人工压迫止血 ,观察止血时间、下床走动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组与人工压迫组止血时间 ( 7.5± 3.0和 19.5± 6.5分 ,P<0 .0 0 1)与下床走动时间 ( 4.5± 2 .0和 16.5± 5 .0小时 ,P<0 .0 0 1)有显著缩短 ,血管并发症 (有 6人伤口渗血和血肿 >4cm, 组 7.5 % ( 4/ 5 3) , 组 3.8% ( 2 / 5 2 ) ,两组无显著差异。有 4例病人首次应用缝合器止血失效 ,因为病人的缝合血管周围病变及皮肤组织凹陷 ,有一例缝合管拆除时缝合线断接 ,首次成功率达 94% ( 48/ 5 2 ) ,失败两例再用缝合器缝合获得成功 ,总成功率达 96% ( 5 0 /5 2 )。在 组有 1例病人在血管成形术 3天后出现再次急性心肌梗死 ,给予静脉 (尿激酶 )溶栓后于穿刺伤口再出血而需压迫止血 1小时。结论 表明经皮血管缝合器应用的安全性优于人工压迫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缝合器 安全性 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 人工压迫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17
作者 董梅 葛培培 +1 位作者 张真真 李留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04,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1岁,2014-10-19因"突发胸痛1 h"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狭窄病变,未置入支架。术中应用普通肝素5000 U,术后给予低分子...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1岁,2014-10-19因"突发胸痛1 h"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狭窄病变,未置入支架。术中应用普通肝素5000 U,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0.4 ml(5000 IU/支),1次/12 h,皮下注射,共7天。2014-10-30患者胸痛缓解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前降支 低分子量肝素 突发胸痛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一个误诊病例
18
作者 蔡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62-4162,F0003,共2页
这是一位女性患者,69岁,主因“间断颈肩部酸痛伴胸闷、心悸2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既往间断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伴心悸、胸闷,每次发作无明确诱因,约持续5~10分钟缓解。曾多次到急诊科、心内科和专科医院就诊,查心电图均显示... 这是一位女性患者,69岁,主因“间断颈肩部酸痛伴胸闷、心悸2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既往间断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伴心悸、胸闷,每次发作无明确诱因,约持续5~10分钟缓解。曾多次到急诊科、心内科和专科医院就诊,查心电图均显示正常,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曾多次住院治疗,但上述症状无改善。后来请骨科专家会诊,查颈椎X线片及MRI后诊断为交感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病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交感型颈椎病 女性患者 肩部酸痛 疼痛不适 医院就诊 住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支球囊潜埋技术与传统导丝保护治疗冠心病真性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轶 杨洋 +2 位作者 陈磊磊 张定国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冠脉真性分叉病变在进行主支支架植入术时,边支球囊潜埋与边支导丝保护2种方法对边支的保护效果。方法:44例冠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球囊潜埋组(20例)和导丝保护组(24例)。比较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 目的:比较冠脉真性分叉病变在进行主支支架植入术时,边支球囊潜埋与边支导丝保护2种方法对边支的保护效果。方法:44例冠脉真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球囊潜埋组(20例)和导丝保护组(24例)。比较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边支丢失率、导丝交换时间、完成导丝交换所接受X线暴露量及造影剂用量、术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TNT-h)升高率、术后缺血性胸痛发生率。结果:两组边支开口受累及率、边支丢失率、术后缺血性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边支开口严重累及率、导丝交换时间、X线暴露量、造影剂用量、术后血清TNT-h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两组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球囊潜埋技术较导丝保护技术可以明显减轻因斑块变形、移位造成的边支开口受累及的严重程度,保证交换导丝顺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暴露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减少心肌损伤,且不增加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病变 边支球囊潜埋 边支导丝保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海鹰 李崇剑 +3 位作者 尤士杰 阎秀英 赵新然 秦学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7-367,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1个月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既往健康,无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外伤手术史。此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降支近中段血管100%闭塞并有大蕈血栓,给予服用拜阿司匹林、波市维及辛伐他汀等药...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1个月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既往健康,无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外伤手术史。此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降支近中段血管100%闭塞并有大蕈血栓,给予服用拜阿司匹林、波市维及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于造影后12天常规化验(血小板计数159×10^9/L),后14天行介入治疗,于前降支置Firebird 3.5mm×33mm支架一枚,术中给予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注射30min,继之予替罗非班0.1μg/(kg·min)静脉滴注48h停药,当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25×10^9/L),但患者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皮下淤血、淤斑等出血倾向,无寒战、发热等令身反应。住院期问患者无胸痛发作,停用替罗非班4天后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200×10^9/L),观察3天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血小板计数 FIREBIRD 穿刺部位出血 药物过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