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志勇 王梦洪 +5 位作者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盛国太 葛郁芝 李华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患者23例。分析术前术后冠状动脉DSA造影资料及临床信息,评估介入术并发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26处钙化病变均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其中15处(57.7%)、7处(26.9%)、4处(15.4%)病变分别以初始直径1.25 mm、1.5 mm、1.75 mm磨头开始旋磨。23处病变(88.5%)成功旋磨并顺利植入支架,即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3处(11.5%)病变未植入支架,原因分别为血管太细、血管穿孔和支架内再狭窄,仅作旋磨术。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1处(3.8%),支架植入后边支闭塞2处(7.7%),血管穿孔1处(3.8%),无复流2处(7.7%)及支架内残余狭窄1例(3.8%)。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发生支架植入术后心肌梗死3例(13.0%),对比剂肾病2例(8.7%)。术后1年随访发现5例(21.7%)心绞痛症状再发,其中2例经造影证实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21例获随访4-60个月,平均(25.5±10.7)个月,结果 4例病死,2例再行血管重建术。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安全、有效,术中根据病变特点遵循“磨头更小、推进更慢、分段旋磨”的原则,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 钙化病变 单中心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63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姜铁民 张梅 +7 位作者 田军 张建起 陈少伯 吴振军 赵鹏 刘军翔 梁国庆 岳继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自2008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本院单中心63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资料,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及临床效果和主要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自2008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本院单中心63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资料,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及临床效果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63例患者共有66处钙化病变,63例患者中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7.9%);5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92.1%)。17例(27%)合并糖尿病,52例(82.5%)合并高血压。66处病变中60处(90.9%)旋磨联合球囊扩张及DES支架植入,4处(6.1%)旋磨加球囊扩张未植入支架,2处(3.0%)仅旋磨,未植入DES支架是由于血管直径<2.25 mm。手术成功率为96.8%。1例残余狭窄大于50%,另1例左主干患者术后12小时心源性死亡,考虑为可能性支架血栓形成。所有患者随访8~12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结论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旋磨 钙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在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希立 肖长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患者的 2 0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患者的 2 0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 ,部分病例并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15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平均狭窄程度由 88.30 %± 7.5 4 %降至15 .6 0 %± 10 .75 %。其中 6 0 .0 0 %的病例选择了 1.5 mm的旋磨头 ,13.33%的病例使用了 2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 PTCA,13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余下 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例 )。 1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 ,经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2处 (10 .0 0 % )病变出现了 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及 PTCA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 冠心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旋磨术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新林 姜铁民 +3 位作者 刘军翔 梁国庆 岳继华 李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旋磨治疗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CRA)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按ABI检查结果分为ABI正常组(0.9≤ABI≤1.4)96例和ABI降低组(ABI<0.9)53例,分析患者冠...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旋磨治疗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CRA)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按ABI检查结果分为ABI正常组(0.9≤ABI≤1.4)96例和ABI降低组(ABI<0.9)53例,分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及CRA治疗资料。结果 ABI降低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BI正常组;ABI降低组使用平均旋磨头个数、预扩球囊数、后扩球囊数、旋磨血管并发症高于ABI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BI正常组相比,ABI降低组的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程度重,行CRA时,旋磨头、预扩张球囊、后扩张球囊等耗材数量及旋磨血管并发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旋磨 踝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饶宠佑 魏钟海 +5 位作者 谢峻 王昆 张静梅 王涟 徐标 宋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4-537,541,共5页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PTCRA)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重度钙化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2例,依据是否行PTCR...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PTCRA)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为重度钙化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2例,依据是否行PTCRA分为旋磨组及非旋磨组,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9~12个月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the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心脏射血分数(EF)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9~12个月死亡及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磨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非旋磨组下降(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是治疗复杂性、钙化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旋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林 刘军翔 +1 位作者 梁国庆 李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3-87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旋磨(CR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67例行CRA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完成CRA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旋磨(CR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67例行CRA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完成CRA患者的临床资料、旋磨参数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支数、旋磨血管、平均使用旋磨头个数、最大旋磨头直径、平均支架长度、最大支架直径、平均预扩球囊数及平均后扩球囊数、临时起搏率、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射线曝光量及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导引导管直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小于股动脉组,平均支架个数多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考虑,行CRA时,桡动脉途径是股动脉途径的有效替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 动脉 动脉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戚占如 魏钟海 +6 位作者 张静梅 戴庆 谢峻 王昆 康丽娜 王涟 宋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新型血管内影像技术的发展优化了手术治疗策略。文中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进行冠状动脉旋磨手术对术后远期随访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211例行冠状动脉内旋磨(RA)手术患者临... 目的新型血管内影像技术的发展优化了手术治疗策略。文中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进行冠状动脉旋磨手术对术后远期随访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211例行冠状动脉内旋磨(RA)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进行血管内超声引导分为IVUS引导组(116例)和非IVUS引导组(9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信息、冠脉病变情况及手术操作细节等临床资料。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后远期预后情况。结果IVUS引导组患者旋磨头直径、平均支架直径、住院总费用均显著大于非IVUS引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3±0.19)mm vs(1.46±0.14)mm,P=0.001;(3.09±0.48)mm vs(2.87±0.30)mm,P<0.001;(5.73±1.83)万元vs(4.93±1.66)万元,P=0.001];全因病死率及心源性病死率均低于非IVUS引导组(7.5%vs 16.7%,P=0.048;1.9%vs 11.9%,P=0.005);远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US引导组心源性死亡率显著降低(HR=0.10,95%CI:0.02~0.63,P=0.014),而全因死亡及远期MACE事件发生率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非IVUS引导组,IVUS引导下的旋磨手术可显著减少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且降低住院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戚占如 戴庆 +5 位作者 魏钟海 谢峻 张静梅 王涟 郑红艳 宋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后随访期间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RA治疗的191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每年对患者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MACE事件,根据是...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后随访期间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RA治疗的191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每年对患者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MACE事件,根据是否发生MACE事件分为MACE事件组(34例)和无MACE事件组(157例)。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明确MACE事件出现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可靠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MACE事件组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明显多于无MACE事件组(26.5%比12.7%,χ^(2)=4.092,P=0.043),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MACE事件组(49.4%±8.4%比54.6%±8.1%,t=0.486,P<0.01),血管狭窄程度[95%(90%,98%)比90%(90%,95%),F=0.054,P<0.01]和SYNTAX评分(37.2±9.6比31.1±10.9,t=0.184,P<0.01)均明显高于无MACE事件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MACE事件的发生与LVEF(HR=0.95,95%CI:0.92~0.99,P=0.008)及SYNTAX评分(HR=1.05,95%CI:1.01~1.08,P=0.007)相关。ROC曲线分析发现,LVEF(AUC=0.697,P<0.001)和SYNTAX评分(AUC=0.678,P=0.001)均可预测MACE发生风险。结论行RA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MACE事件与低LVEF及高SYNTAX评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影像学指导下旋磨联合血管内碎石术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司淦 高大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3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因“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脉搏74次/min,血压138/73 mm Hg(1 mm Hg=0.133 k Pa),口唇无发绀,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检查示V1-5导联ST-T...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因“发作性胸痛半年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脉搏74次/min,血压138/73 mm Hg(1 mm Hg=0.133 k Pa),口唇无发绀,肝颈静脉反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7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检查示V1-5导联ST-T变化。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 2.46μg/L,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病变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重度钙化狭窄,最重处95%狭窄(图1(1)),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硬化斑块 血管内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旋磨和球囊预扩旋磨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婷 白静 +8 位作者 王禹 苏绍萍 张然 杨霞 黄亚 彭亮 汤喆 申文彬 农京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评价直接旋磨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至2014-09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7例,其缺血相关病变均为钙化病变。根据旋磨前是否进行球囊扩张,分为直接旋磨组81例和预扩旋磨组56例。比较两... 目的:评价直接旋磨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至2014-09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7例,其缺血相关病变均为钙化病变。根据旋磨前是否进行球囊扩张,分为直接旋磨组81例和预扩旋磨组56例。比较两组术中操作特征,术中即刻并发症,及患者院内和术后1年累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与预扩旋磨组比,直接旋磨组支架前使用球囊数量低(P=0.000)、最大后扩压力高(P=0.004)。直接旋磨组术中并发症显著低于预扩旋磨组(14.8%vs 32.1%,P=0.016);且术后即刻管腔获得率显著高于预扩旋磨组[(128.52±75.77)%vs(77.12±27.01)%,P=0.004]。与预扩旋磨组相比,直接旋磨组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7.3%vs 23.6%,P=0.006)。Cox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旋磨处理钙化病变1年MACCE事件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旋磨前球囊扩张[风险比(HR)=8.166,95%可信区间(CI):1.872~35.614,P=0.005]、左主干病变(HR=13.649,95%CI:2.983~62.440,P=0.001)、术后最小管腔面积(HR=0.583,95%CI:0.378~0.879,P=0.010)、后扩(HR=0.066,95%CI:0.013~0.332,P=0.001)、射血分数大于40%(HR=0.019,95%CI:0.002~0.158,P=0.000)。结论:直接旋磨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这一获益可能与直接旋磨可以进行有效球囊扩张、减少术中并发症、并获得足够的管腔面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 生理性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4例
11
作者 郭南山 李广镰 +6 位作者 曾冲 罗义 潘宜智 汪建新 邢植斐 李卓仁 杜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11-712,共2页
用经皮冠脉腔内旋磨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otational Ablation PTCRA)共4例属B和C型病变共9支血管13个损害进行旋磨治疗,12个达到早期成功标准,其中例1和例4为LAD和D1分叉严重狭窄,例2和例3RCA距开口1cm处严重狭窄,例... 用经皮冠脉腔内旋磨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otational Ablation PTCRA)共4例属B和C型病变共9支血管13个损害进行旋磨治疗,12个达到早期成功标准,其中例1和例4为LAD和D1分叉严重狭窄,例2和例3RCA距开口1cm处严重狭窄,例3RCA中段狭窄波及锐缘支开口,例4为多支多处复合性损害。术中例1可能发生LAD损伤和轻度心包填塞,经保中治疗后痊愈。例3术后早期LAD急性闭塞,经溶栓后复通,无进展为急性心肌梗塞。闭塞原因可能系肝素用量不足。 治疗结果显示PTCRA可作为PTCA的补充,尤其适用于复杂和操作难度大的病变的治疗和挽救PTCA后急性血管闭塞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 冠状动脉狭窄 冠脉内溶栓 血管急性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6)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技术评价
12
作者 吕树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脉动脉介入治疗 技术评价 冠状动脉旋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