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血糖控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洪锋 浦怡 陶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血糖控制的水平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87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在手术后的48h内血糖控制在4.0~7.1mmol/L,而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血糖控制的水平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87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在手术后的48h内血糖控制在4.0~7.1mmol/L,而对照组血糖控制在7.1~11.0mmol/L。观察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0d内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0d内心房颤动、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非体外循环 血糖 心房颤动 伤口并发症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幼林 陈红卫 王瑞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观察 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 3天 (A组 )及在术前 3天... 目的 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观察 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 3天 (A组 )及在术前 3天 (B组 )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值波动情况 ,对两时段数据用t检验及 χ2 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值方面 ,术前3天与转入外科前 3天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理因素 植物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承函 孙莹杰 +2 位作者 卢玉平 张铁铮 刘晓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处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器官功能障碍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胸壁牵开系统与改良心脏稳定器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鲁锋 凌云鹏 +4 位作者 杨航 鲍黎明 杨威 高卿 崔仲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总结经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在直视下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行冠状动脉前降支旁路移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 目的总结经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在直视下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行冠状动脉前降支旁路移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200例。术中使用新型胸壁悬吊拉钩在直视下获取LIMA,应用改良稳定器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前降支旁路移植。138例接受单纯左胸MIDCAB,62例接受左胸MIDCAB与冠状动脉介入相结合的分站式杂交。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9.1±4.3)h,监护室停留时间(26.4±14.4)h。术后完全无输血156例,44例输红细胞2~6 U(中位数4 U)。1例(0.5%)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该患者出院后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0.5%)。106例术后1周造影复查,2例(2/106,1.9%)左乳内动脉桥闭塞,随即再行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康复出院。197例随访2~26个月,(9.4±6.2)月,无死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新型悬吊式乳内动脉牵开系统可以在直视下从第1肋上缘开始获取LIMA,使用改良心脏稳定器便于在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吻合,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佟鑫 吴笛 +8 位作者 苏华田 刘长江 曲颖 赵斌 赵佳媛 李艳玲 谢海龙 霍冬艳 卢德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术前 B 型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等,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11年7月~2014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术前 B 型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等,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11年7月~2014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50例资料,术前1周内行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术前1天进行静脉血 BNP、CRP、动脉血乳酸检测。根据术后住院时间是否超过3周或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冠脉病变情况、术前 BNP、C 反应蛋白、乳酸、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 P <0.05的因素进一步做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术前 BNP 高[(169.97±67.72)ng /L vs.(101.89±37.47)ng /L,t =4.765,P =0.000],CRP 高[(17.51±7.72)mg /L vs.(7.79±3.85)mg /L,t =6.590,P =0.000],乳酸高[(1.85±0.32)mmol /L vs.(1.43±0.35)mmol /L,t =4.701,P =0.000],左心房内径大[(35.60±0.97)mm vs.(32.99±1.80)mm,t =6.470,P =0.000],左室射血分数低(46.58%±2.26% vs.52.84%±3.50%,t =-7.782,P =0.000),差异有显著性。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均为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OR =1.026、1.381、30.664、8.947、0.317,P =0.001、0.000、0.000、0.002、0.000)。结论术前 BNP、CRP、乳酸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型脑钠肽 C 反应蛋白 乳酸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与切开获取大隐静脉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航 张喆 +2 位作者 曾琳 解基严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大隐静脉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3—2013年国内外关于内镜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大隐静脉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3—2013年国内外关于内镜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手术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并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6篇,其中EVH组339例,OVH组344例。meta分析结果示:术后伤口感染、愈合不良在EVH组的发生率较OVH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下肢伤口疼痛程度EVH组显著低于OVH组(P〈0.05),血肿的发生率在EVH组与OVH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EVH获取的静脉桥和OVH获取的静脉桥近期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OVH相比,EVH技术切口美观,能在不影响静脉桥的近期通畅率前提下显著降低术后下肢伤口疼痛、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大隐静脉 内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志林 褚淑娟 +1 位作者 王洁 伍静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观察合并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负荷剂量... 目的观察合并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负荷剂量,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两组均采用靶控技术输注麻醉药物,以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血容量和心功能,在严密监测下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每5 min记录有创血压和心率。于麻醉诱导后(t_0)、手术前(t_1)、术后结束后(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抽取血标本检测cTnI、CK-MB和TNF-α、IL-6的含量。结果 D组患者切皮前(t_0、t_1)收缩压和心率均较C组术前显著下降,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_2、t_3、t_4血浆CK-MB、cTnI和TNF-α、IL-6均较t_0和t_1显著增高(P<0.05)。在t_2、t_3、t_4与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减少。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炎症反应,减轻手术后的心肌损伤,改善术后患者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手术 移植 冠状动脉旁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辉 卢家凯 吕誉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时机。方法本文前瞻性随机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行OPCABG的冠心病高危患者60例,均分为主动性植入IABP组(A组)和常规处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冠心病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时机。方法本文前瞻性随机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行OPCABG的冠心病高危患者60例,均分为主动性植入IABP组(A组)和常规处理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B组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IABP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主动性植入IABP可改善冠心病高危患者行OPCABG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禁非 黄方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MIDCABG)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3月~2003年9月,我院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了33例单支MIDCABG。14例采用左前外侧小切口,1... 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MIDCABG)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3月~2003年9月,我院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了33例单支MIDCABG。14例采用左前外侧小切口,19例采用胸骨下段正中切口。31例行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旁路移植,1例使用大隐静脉行主动脉根部至前降支旁路移植,1例行胃网膜右动脉至后降支旁路移植。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63±120)ml,术后引流量(193±169)ml,术后拔管时间(64±55)h,ICU时间(178±44)h。随访(147±74)月,无死亡。结论MIDCABG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胸骨牵开器的研制及其应用
10
作者 郑国强 张萍 +1 位作者 陈玉萍 赵春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前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vterybypassgraftingCABG)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1],1974年在北京阜外医院首例成功至今,20多年来,发展迅速,为缺血的心肌提供足够的氧合血,能缓解症状... 前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vterybypassgraftingCABG)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1],1974年在北京阜外医院首例成功至今,20多年来,发展迅速,为缺血的心肌提供足够的氧合血,能缓解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胸骨牵开器 钛合金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肺炎风险(英文)
11
作者 谭淑芳 张丽芝 +5 位作者 黄林洁 陈茗 张蔚 石健庭 唐恬恬 林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83-1389,共7页
目的: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炎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61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采用多因素... 目的: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炎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61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患者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582例患者,其中220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低血嗜酸性粒细胞组),362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高血嗜酸性粒细胞组)。低血嗜酸性粒细胞组术后肺炎发生率(14.1%,31/220)明显高于高血嗜酸性粒细胞组(6.4%,23/362,P=0.002),而2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3.521,95%CI:1.213~10.223,P=0.021)、鼻胃管(OR=6.490,95%CI:2.757~15.280,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24 h(OR=3.496,95%CI:1.156~10.178,P=0.035)为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发生肺炎的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肺炎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早期呼吸力学变化
12
作者 许仁镜 孙宗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3,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早期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以25例全身麻醉、中低温CPB下行单纯CABG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开胸前、转流前、转流后、...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早期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以25例全身麻醉、中低温CPB下行单纯CABG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开胸前、转流前、转流后、关胸后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及胸肺顺应性等呼吸力学指标。转流前后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A-aDO2)。结果CPB前后相比,气道峰压[从(16.9±2.8)cmH2O到(17.6±2.7)cmH2O,P<0.01,1 cmH2O=0.098 kPa]及气道阻力[从(7.8±1.6)cmH2O/(L.s)到(8.5±1.7)cmH2O/(L.s),P<0.01]明显升高,胸肺顺应性[从(64.9±7.3)ml/cmH2O到(62.1±6.9)ml/cmH2O,P<0.01]明显降低。A-aDO2在CPB后明显升高,从(159.2±61.0)mmHg到(203.5±25.4)mmHg(P<0.05,1 mmHg=0.133 kPa)。关胸后呼吸力学指标与开胸前相比都有明显的变化,胸肺顺应性降低18%(P<0.01),气道峰压及气道阻力分别升高5%(P<0.01)及10%(P<0.01)。转流时间与CPB前后的A-aDO2的变化率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结论CPB下CABG时开胸及体外循环影响早期呼吸力学的变化,而且CPB时间与肺换气功能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体外循环 胸肺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替换急诊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一例
13
作者 吴洪斌 吴清玉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8-58,共1页
二尖瓣替换急诊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吴洪斌,吴清玉,胡盛寿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既往有脑栓塞史。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3年,加重40天入院。患者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二尖瓣闭式扩... 二尖瓣替换急诊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吴洪斌,吴清玉,胡盛寿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既往有脑栓塞史。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3年,加重40天入院。患者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术后症状减轻。40天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替换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吹气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冠状动脉气栓:已发表文献回顾
14
作者 谢春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82-82,共1页
目的: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OPCAB)中常使用二氧化碳(CO2)雾化吹气以保证术野清晰,但CO2吹气有导致气体栓塞的风险。该研究拟回顾已发表的OPCAB术中使用CO2吹气引起冠脉气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非体外循环"、"冠状... 目的: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OPCAB)中常使用二氧化碳(CO2)雾化吹气以保证术野清晰,但CO2吹气有导致气体栓塞的风险。该研究拟回顾已发表的OPCAB术中使用CO2吹气引起冠脉气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2栓塞"、"气栓"、"气泡"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气栓 OPCAB 二氧化碳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尹红 曾丽若 +3 位作者 梅鲁刚 杨晨 胡萍 王晓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治疗,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分为MACCE组24例和无MACCE组17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MACCE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级、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无MACCE组,术中非体外循环比例明显低于无MAC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8,95%CI:1.469~3.690,P=0.000)、NYHA分级(OR=2.181,95%CI:1.184~4.021,P=0.013)、多支血管病变(OR=1.996,95%CI:1.187~3.355,P=0.009)、术中非体外循环(OR=0.660,95%CI:0.541~0.806,P=0.000)是CABG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21~0.923),敏感性为66.70%,特异性为80.60%。结论糖尿病、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术中非体外循环是CABG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对CABG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预后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
16
作者 马亚飞 冯毅 +2 位作者 郭仲辉 魏利娟 陈小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首次行CABG的患者95例,男63例,女32例,年龄46~74岁,BMI 20~33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首次行CABG的患者95例,男63例,女32例,年龄46~74岁,BMI 20~33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VNS组(T组,n=48)和对照组(C组,n=47)。T组术前1 d和术后3 d接受双耳taVNS治疗,手术当日术前2 h治疗1次,术中两耳交替刺激至术毕。C组操作同T组但不予以刺激。记录术中和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术后72 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于术前1 d、术后入ICU后、术后24和72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记录当日最大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记录术后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胸腔积液、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后72 h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和房性或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中兰地洛尔和利多卡因、术后胺碘酮和西地兰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和72 h血清CK-MB、cTnI、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点VIS以及术后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胸腔积液、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VNS可显著降低非心肺转流CABG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律失常 炎症反应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17
作者 魏雪 朱晶 +3 位作者 崔李娜 吴胜伍 迟晨汝 韩江英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心脏康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心脏康复依从性评价量表、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总分为(28.78±1.87)分,高于对照组的(26.87±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心脏健康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增强其心脏康复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健康教练技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系列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沛玲 宋毅 +5 位作者 袁烨 吴文军 钟昌明 刘畅 陈建明 胡义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治疗效果。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MIDCAB相关数据、围术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为(58.17±7.49)岁,体质指数(BMI)为(23.99±3.25)kg/m2,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其中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例有扩张型心肌病,2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例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辅助MIDCAB,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乳内动脉损伤及术式的转变,乳内动脉和前降支吻合后桥血流良好。左胸切口长度为8(8,8)cm,手术时间为380(300,46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00,400)mL,ICU时间为3(2,3)d,胸腔引流量为780(525,1 040)mL,术后出院时间为(11.17±2.38)d,未发生住院期间及30 d内死亡率,其中1例患者在30 d内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予以心包穿刺引流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所有患者门诊及电话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乳内动脉游离技术精细、安全,微创小切口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安全、可行,近中期结果满意,适于在冠心病微创外科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器人辅助 乳内动脉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佳馨 程虎 王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男388例,女167例,年龄>45岁,BMI<28.0 kg/m 2,ASAⅢ或Ⅳ级。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MACE组和非MACE组。将筛选出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有33例(5.9%)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 0.913~0.983),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5.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方面能产生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年龄增长、CRP、FPG、TBil、BUN、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及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短期预后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班超 马雪英 +5 位作者 王坚 王欣 钱昕毓 柴圣杰 牛瑞龙 葛丽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4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5例,同时招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MR-FT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测量心肌力学功能并人工校准,使用CMR-FT对左心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变量的正态分布性,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变量(周向位移、周向速度、周向应变率、短轴径向位移、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速度、纵向应变率、长轴径向应变率)组间差异分析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周向应变、短轴径向速度、短轴径向应变、纵向位移、纵向应变、长轴径向位移、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组间差异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患者行CABG术前术后的对比试验中,短轴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长轴径向应变术前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BG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对比试验中,周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应变、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对照组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后心肌力学功能未出现显著改善。结论CMR-FT能够准确评估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力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