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连续与单次测定心排血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铁铮 李林 +3 位作者 刘晓江 孙莹杰 宋丹丹 王辉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应用连续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的连续心排血量 (CCO)与冷盐水稀释法测定的单次心排血量 (BCO)之间的相关性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 ,拟行冠状动脉...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应用连续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的连续心排血量 (CCO)与冷盐水稀释法测定的单次心排血量 (BCO)之间的相关性 ,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 ,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 4 5例 ,于颈内静脉置放连续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漂浮导管 ,于诱导前、插管前 (注药后 )、插管即刻、插管后 3min、切皮及锯胸骨时、转流前、停转流即刻和关胸后等 8个时点记录心率、血压以及CCO和BCO。采用SPSS1 0 0软件包行统计分析 ,CCO与BCO之间作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及t检验。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 ,心率在插管即刻和切皮锯胸骨时略有增快 (P <0 0 5 ) ,平均动脉压在插管即刻和切皮时增高 (P <0 0 1 ) ,而在插管后 3min及转流前后有所下降 (P <0 0 5 )。CCO与BCO除停转流即刻不具有相关性外 (r=0 4 2 3,P >0 0 5 ) ,其余各时点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6 2 9~ 0 90 6 (P <0 0 1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CCO =0 84 2BCO +0 86 6。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CCO与BCO相关性良好 ,但易受温度因素的干扰。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不影响CCO的准确性及其与BCO的相关性。BCO反映心排血量的变化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心排血量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血糖控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洪锋 浦怡 陶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血糖控制的水平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87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在手术后的48h内血糖控制在4.0~7.1mmol/L,而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血糖控制的水平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共观察患者87例,对住院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前将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实验组在手术后的48h内血糖控制在4.0~7.1mmol/L,而对照组血糖控制在7.1~11.0mmol/L。观察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10d内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0d内心房颤动、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非体外循环 血糖 心房颤动 伤口并发症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毅 黄国晖 +4 位作者 贾士杰 贾明 万久贺 周晔 张健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评估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EuroSCORE)系统预测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01至2007-12-31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手术或CABG合并手术的1623例患者资料,使用EuroSCORE的加法模型... 目的:评估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EuroSCORE)系统预测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01至2007-12-31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手术或CABG合并手术的1623例患者资料,使用EuroSCORE的加法模型(additive)及对数回归模型(logistic)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延长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并评价其效能,分辨能力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度评价采用Hosmer-Lemeshowχ2检验。结果:EuroSCORE的additive模型及logistic模型预测术后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7和0.801,ICU时间延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5和0.741,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92和0.702,术后肾功能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8和0.796,二次开胸止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1和0.723。Hosmer-Lemeshowχ2检验结果:additive模型拟合优度较好,P值均大于0.05,logistic模型拟合优度不佳,P值除预测ICU时间延长一项大于0.05,其余均小于0.05。结论:EuroSCORE对我国CABG患者手术死亡、ICU时间延长、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术后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预测能力中等,且additive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logisti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 手术死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幼林 陈红卫 王瑞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观察 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 3天 (A组 )及在术前 3天... 目的 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 ,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 观察 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 3天 (A组 )及在术前 3天 (B组 )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值波动情况 ,对两时段数据用t检验及 χ2 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值方面 ,术前3天与转入外科前 3天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理因素 植物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承函 孙莹杰 +2 位作者 卢玉平 张铁铮 刘晓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处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器官功能障碍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志林 褚淑娟 +1 位作者 王洁 伍静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观察合并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负荷剂量... 目的观察合并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负荷剂量,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两组均采用靶控技术输注麻醉药物,以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血容量和心功能,在严密监测下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每5 min记录有创血压和心率。于麻醉诱导后(t_0)、手术前(t_1)、术后结束后(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抽取血标本检测cTnI、CK-MB和TNF-α、IL-6的含量。结果 D组患者切皮前(t_0、t_1)收缩压和心率均较C组术前显著下降,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_2、t_3、t_4血浆CK-MB、cTnI和TNF-α、IL-6均较t_0和t_1显著增高(P<0.05)。在t_2、t_3、t_4与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减少。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炎症反应,减轻手术后的心肌损伤,改善术后患者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手术 移植 冠状动脉旁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佟鑫 吴笛 +8 位作者 苏华田 刘长江 曲颖 赵斌 赵佳媛 李艳玲 谢海龙 霍冬艳 卢德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术前 B 型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等,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11年7月~2014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术前 B 型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等,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11年7月~2014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50例资料,术前1周内行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术前1天进行静脉血 BNP、CRP、动脉血乳酸检测。根据术后住院时间是否超过3周或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冠脉病变情况、术前 BNP、C 反应蛋白、乳酸、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 P <0.05的因素进一步做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术前 BNP 高[(169.97±67.72)ng /L vs.(101.89±37.47)ng /L,t =4.765,P =0.000],CRP 高[(17.51±7.72)mg /L vs.(7.79±3.85)mg /L,t =6.590,P =0.000],乳酸高[(1.85±0.32)mmol /L vs.(1.43±0.35)mmol /L,t =4.701,P =0.000],左心房内径大[(35.60±0.97)mm vs.(32.99±1.80)mm,t =6.470,P =0.000],左室射血分数低(46.58%±2.26% vs.52.84%±3.50%,t =-7.782,P =0.000),差异有显著性。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均为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OR =1.026、1.381、30.664、8.947、0.317,P =0.001、0.000、0.000、0.002、0.000)。结论术前 BNP、CRP、乳酸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型脑钠肽 C 反应蛋白 乳酸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其对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8
作者 韩流 鲍红光 杨海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对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3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病人 ,按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病组 (17例 )和非高血压病组 (13例...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对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30例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病人 ,按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病组 (17例 )和非高血压病组 (13例 ) ,在围术期抽取肺动脉血用放免法测定ET和CGRP值 ;同时记录抽血时点病人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肺动脉血浆中ET和CGRP水平虽有明显动态变化 ,但CGRP/ET比值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 ,与相应抽血时点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参数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在行CABG围术期中 ,肺动脉血浆中ET和CGRP的变化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使CGRP/ET比值稳定在一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液动力学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9
作者 韩流 鲍红光 +1 位作者 杨海基 闫月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病人 ,在围术期抽取肺动脉血测定NOS和NO值。结果 肺动脉血浆中NOS和NO水平虽有明显变化 (P &l...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术围术期肺动脉血浆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病人 ,在围术期抽取肺动脉血测定NOS和NO值。结果 肺动脉血浆中NOS和NO水平虽有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NO浓度与NOS活性的增减并不一致 :当NOS活性降低时 ,NO浓度增高 ;反之当NOS活性显著增高时 ,NO浓度降低。结论 在行CABG围术期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oSCORE与EuroSCORE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早期死亡预测评估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连锋 戴晨阳 +6 位作者 张文天 路喆鑫 谢波 胡振雷 黄日太 徐根兴 薛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比较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评分系统(SinoSCORE)和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两种模型对中国人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明确SinoSCORE模型是否适用于单纯OPCA... 目的比较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评分系统(SinoSCORE)和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两种模型对中国人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明确SinoSCORE模型是否适用于单纯OPCAB的风险预测。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外科2004年7月—2013年7月的1 530例OPCAB患者,分别采用SinoSCORE和EuroSCORE两种模型预计患者的病死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观察终点为术后院内死亡。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检测校准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1 530例患者中23例发生院内死亡,实际病死率为1.50%。SinoSCORE模型和EuroSCORE模型的预计病死率分别为2.69%和4.73%。SinoSCORE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12,AUC=0.796;EuroSCORE模型Hosmer-Lemeshowrny拟合优度检验P=0.013,AUC=0.782。两种模型的区分度均较好,但SinoSCORE的校准度和预测准确率明显优于EuroSCORE模型。结论 SinoSCORE模型比EuroSCORE模型更适用于中国OPCAB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预测,是适合中国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早期死亡评估的风险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评分系统 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分系统 死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评估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复杂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鲁锋 傅元豪 +1 位作者 凌云鹏 冯海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评估术前胸部CT数据预测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操作复杂性的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2年7月30例多支MICS CABG术前胸部CT数据,包括心... 目的评估术前胸部CT数据预测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操作复杂性的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2年7月30例多支MICS CABG术前胸部CT数据,包括心尖-气管隆突线(apical-carina line,A-C线),升主动脉右缘与正中线连线距离(right aorta-middle line,R-M线),升主动脉前壁与胸骨后缘连线距离(top-aorta line,T-A线),升主动脉-主肺动脉上缘连线与水平线之间角度(aorta-pulmonary angle,A-P角),心尖与正中线之间连线(apical-middle line,A-M线)与左侧胸腔最大横径(left-thoracic line,L-T线)之间的比值即左侧心胸比(cardiothoracic ratio,CTR)。自制“MICS CABG技术操作者评估量表”,包括切口位置、乳内动脉显露、乳内动脉获取复杂程度、升主动脉显露效果、升主动脉操作难度、升主动脉近端吻合、前降支系统远端吻合、回旋支系统远端吻合、右冠状动脉系统远端吻合、止血与关胸10个条目,术者根据各条目难易程度进行评分,由易到难用1~10分表示。分析术前CT数据与MICS CABG技术操作者评估量表各条目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线与“乳内动脉显露”(r=0.877,P<0.001)和“乳内动脉获取复杂程度”(r=0.872,P<0.001)具有高度相关性;T-A线与“升主动脉显露效果”(r=0.561,P=0.001)具有相关性;A-P角与“升主动脉显露效果”(r=-0.835,P<0.001)具有高度相关性,与“升主动脉操作难度”(r=-0.612,P<0.001)和“升主动脉近端吻合”(r=-0.598,P<0.001)具有相关性;A-M线与“回旋支系统远端吻合”(r=0.629,P<0.001)具有相关性;左侧CTR与“回旋支系统远端吻合”(r=0.923,P<0.001)和“右冠状动脉系统远端吻合”(r=0.782,P<0.001)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术前CT数据可以帮助预测MICS CABG的技术复杂程度,建立完善、综合的术前影像分析系统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MICS CABG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技术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11)合理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盖鲁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强 肖明第 +4 位作者 陈仕林 陈海生 吴勇 徐文举 曾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3个1.5 cm小孔在完全胸腔镜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操作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4头25~60 kg的猪和72条8~24 kg的狗为研究对象。在胸壁打3个1.5 cm小孔,胸腔镜下,心脏跳动下,桥血管远端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探讨经胸壁3个1.5 cm小孔在完全胸腔镜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操作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4头25~60 kg的猪和72条8~24 kg的狗为研究对象。在胸壁打3个1.5 cm小孔,胸腔镜下,心脏跳动下,桥血管远端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等做连续吻合,近端与锁骨下动脉吻合。用11-0无损伤线连续缝合。结果 76只动物,共行冠状动脉吻合140个,每个吻合口的吻合时间20~72 min,(31.3±4.9)min,其中3个吻合口出现严重狭窄;左锁骨下动脉吻合52个,吻合时间18~58 min,(25.5±3.1)min,无严重狭窄。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动物实验中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iPAP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及护理
14
作者 迟丽娟 张志玲 刘希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正压型呼吸机(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20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 目的探讨双正压型呼吸机(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20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P的治疗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18例患者成功恢复,1例患者重行气管插管,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结论BiPAP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正确使用及加强护理是治疗肺部并发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双正压型呼吸机 肺部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
15
作者 杨浣宜 李建蓉 +3 位作者 张继革 黄云洲 宋松 秦王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报告我院61例冠脉搭桥手术前、后M型、二维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心梗并发室壁瘤的患者,因心腔增大及术后室间隔运动方向不正常,M型测定难于准确反映心功能改善状况。2,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宏观心腔形态,评定心... 本文报告我院61例冠脉搭桥手术前、后M型、二维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心梗并发室壁瘤的患者,因心腔增大及术后室间隔运动方向不正常,M型测定难于准确反映心功能改善状况。2,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宏观心腔形态,评定心功能全貌。对手术疗效评估较客观。3,超声显示的室壁节段性异常是无创性获得左室壁缺血的最敏感表现。4,局部室壁运动分析与二维测定的心功能数值是一致的。本资料90%的患者术后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二维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云 郭爱敏 +1 位作者 何茵 陈京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健康相关行为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延迟拔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永胜 穆心苇 +3 位作者 章淬 陶和 王翔 祁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延迟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的技术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按照标准的拔管程序超过8h仍不能拔管的患者30例。临床出现有创-无创通气切换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延迟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的技术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按照标准的拔管程序超过8h仍不能拔管的患者30例。临床出现有创-无创通气切换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15例。Ⅰ组立即拔除气管导管,应用口鼻面罩正压通气逐步撤机。Ⅱ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ICU停留时间及费用等方面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Ⅰ组在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费用等方面低于Ⅱ组(P<0.05);VAP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拔管延迟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撤机,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早期拔管,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拔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时限延长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出现多项并发症的急救护理
18
作者 傅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2期2631-263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并发症发生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救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冠状动脉 出现 穿刺部位出血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现况及进展
19
作者 管志远 张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是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用于解决特定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理论上具有优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但对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优势缺乏随... 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是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用于解决特定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理论上具有优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但对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优势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本文对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基本定义和原理,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现存的问题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合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