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瑞斐 雪凤 王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运动耐力的情况及主要症状的发作频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1.56±7.11)mm Hg,舒张压为(78.59±4.57)mm Hg,TC为(3.12±0.46)mmol/L,TG为(1.57±0.28)mmol/L,EF为(0.74±0.1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4.21±7.58)mm Hg,舒张压为(89.28±4.82)mm Hg,TC为(5.24±1.09)mmol/L,TG为(2.95±0.37)mmol/L,EF为(0.61±0.20)%。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2.15±0.80)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25±0.89)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75.11±7.89)分;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11±1.52)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12.19±0.91)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61.27±6.28)分。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运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术后恢复 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参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再狭窄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灿花 罗俭权 陈火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索红细胞参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再狭窄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132例)。对患者外周血血常规结果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 目的探索红细胞参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再狭窄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132例)。对患者外周血血常规结果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相关指标{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血小板计数及血肌酐水平};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后扩张压力、支架长度、分叉病变、病变血管数量、支架数量);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MCH水平为(28.01±4.18)pg,低于对照组的(32.45±4.07)pg,血小板计数及血肌酐水平分别为(340.64±41.26)×10^(9)/L、(86.75±15.4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23.17±28.37)×10^(9)/L、(71.20±12.3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GB、RBC、R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扩张压力、支架长度、分叉病变、病变血管数量、支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是影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并非导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部分红细胞参数可反应狭窄再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血肌酐是导致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参数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再狭窄 预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姜浩 毛雪姣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6)。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04)。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9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9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琨 尹君 俞利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91-92,共2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60例接受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规范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保障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手术期护理 PTCA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患者日间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园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8期742-743,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日间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18例冠脉介入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生命体征及伤口的观察、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预后。结果118例患者中,19例冠脉病变较严重,...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日间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18例冠脉介入日间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生命体征及伤口的观察、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预后。结果118例患者中,19例冠脉病变较严重,需住院继续治疗;2例患者转至心外科行冠脉搭桥手术;其余患者均为日间手术,24h内出院。结论冠脉介入日间手术模式使患者在24h内得到有效的诊断,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支架植入 日间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英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心病患者 手术期护理 冠脉内支架植入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支架植入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
8
作者 陈志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 目的:探讨单支架和双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支架植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研究组患者实施双支架行急诊PCI。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动脉造影、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I操作时间、术中X线透视长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分支动脉检查3级残余狭窄检出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单支架植入,双支架植入行急诊PCI的效果更好,可改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动脉造影结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植入 支架植入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动脉造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晓红 漆曙辉 刘华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APP及微信群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永琼 邓云霞 +1 位作者 袁彩蓉 李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移动医疗APP(同心管家)加微信群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7月行CASI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 目的探讨应用移动医疗APP(同心管家)加微信群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7月行CASI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加微信群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感知控制(CAS-R)、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的得分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CAS-R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加微信群模式对CASI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感知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微信群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感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红 邱雪梅 +1 位作者 刘英 姜壮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芦良花 张红梅 楚英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可提高PCI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频谱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滨 曹茂荣 +1 位作者 刘莉 张丽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91-92,共2页
目的用短时程心电频谱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心肌缺血的变化。方法 6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心电频谱、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心功能的观察。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电频谱呈... 目的用短时程心电频谱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心肌缺血的变化。方法 6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心电频谱、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心功能的观察。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电频谱呈动态改变,低频成分先增高后逐渐降低,高频成分先降低后逐渐增高,这种变化与临床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一致,而血压、心率在此过程中相对稳定。结论 PCI后心肌缺血经历了加重、恢复与改善的动态过程,心电频谱可以用来监测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频谱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楠 韩朝鑫 +1 位作者 刘燕 刘成林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67-69,共3页
目的 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特征。方法 选择因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患者328例,其中<60岁158例(中青年组)、≥60岁170例(老年组),回顾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特征。方法 选择因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患者328例,其中<60岁158例(中青年组)、≥60岁170例(老年组),回顾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特征。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有吸烟史和饮酒史比例高于老年组,血TC、LDL、尿酸水平高于老年组(P均<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例数及血TG、HDL水平比较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尿酸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为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多发生于前降支,并且植入的支架长度较短、直径较大。结论 TC、LDL、尿酸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为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多发生于前降支,并且植入的支架长度较短、直径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危险因素 病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康伟 李辉 牛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宣教,观察组以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的心理灵活性水平、焦虑抑郁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记录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接纳与行动问卷总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亚量表、抑郁亚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疾病知识、遵医行为、急救知识、情绪管理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灵活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接纳承诺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焦虑抑郁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晓玲 杨小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2-354,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痹汤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晓杰 于洁 +1 位作者 刘杰 黄超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蠲痹汤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7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口服蠲痹汤、消心痛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 目的观察蠲痹汤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7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口服蠲痹汤、消心痛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对照组分别为10、15、18例及5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出现腹胀、嗳气1例(2.27%),对照组出现头痛、低血压5例(11.62%),P<0.01。结论蠲痹汤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胸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架植入 胸痛 蠲痹汤 消心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志华 娄百玉 石玉中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TCA)治疗前后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在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TCA)治疗前后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在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是减轻PTCA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