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芦良花 张红梅 楚英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可提高PCI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红 邱雪梅 +1 位作者 刘英 姜壮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射频消融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金善 杨丽霞 +5 位作者 刘毅慧 郭瑞威 郭传明 朱国富 苗贵华 段亚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室早总数、6分钟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消融治疗后6个月复查,24 h室早总数由术前(25 662±13 121)个减少为(256±223)个(P<0.01);临床胸闷、心慌症状消失;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487±70)m vs(527±82)m,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改善(2.4±0.5 vs 1.1±0.4,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脏结构明显缩小[(56±12)mm vs(51±8)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0.48±0.09 vs 0.56±0.0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合并频发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可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临床症状及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IL-10、IL-17和CRP水平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楠 冯亮 +4 位作者 李鹏 刘露 贾志静 曹宾涛 王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1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1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脂、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IL-10、IL-17、CRP水平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再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IL-10、IL-17、CRP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尼可地尔 再狭窄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S-DRG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按病组结算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伯钊 韩优莉 +2 位作者 马海洋 耿倩 魏文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4,28,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某医院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FM19)病组数据,为推进CHS-DRG付费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并对其精细化管理提供指导及借鉴。方法统计并分析某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北京市本地医保患者病例数... 目的分析北京某医院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FM19)病组数据,为推进CHS-DRG付费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并对其精细化管理提供指导及借鉴。方法统计并分析某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北京市本地医保患者病例数据,统计入选患者的医保结算信息,并对影响其进入FM19病组结算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FM19的入组因素在不同改革阶段存在差异,超转人员是实际运行阶段中一个新的干扰病组结算的独立因素。某些特殊操作码由于病组间的优先级效应可干扰病例进入FM19病组。结论CHS-DRG的入组结算条件更为复杂,不同费用类型患者需根据当前分组方案结合报销政策具体分析。目前对于城镇居民医保按打包结算的病组相对较少,并持续受到分组优先级规律的影响。但对于城镇职工则需全面落实并加强病组控费,合理优化诊疗方案以精细化管控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结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模型建立
6
作者 何奔 郭伟峰 +2 位作者 赵军礼 周国伟 孙宝贵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34-36,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模型并探讨提高其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在DSA机器下行经颈动脉路径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结果 2 5只杂种犬中 2 4例成功完成支架植入 ,1只因麻醉不当术中死亡 ,19只长期存活。 2 4例中有 3例钢丝在进入... 目的建立稳定的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模型并探讨提高其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在DSA机器下行经颈动脉路径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结果 2 5只杂种犬中 2 4例成功完成支架植入 ,1只因麻醉不当术中死亡 ,19只长期存活。 2 4例中有 3例钢丝在进入主动脉弓后指向降主动脉而需要以左冠Judkin’s造影管引导至升主动脉再更换右冠指引导管 (GC)。 2 4例中右冠脉Jud kin’sGC直接到位 17例 ,另 7例GC需要热塑型或需要在半到位状态下以导引钢丝先进冠脉进而引导到位。GC指向回旋支 15例 ,指向前降支 9例。平均透视时间前 12例为 (18± 3)min,后 12例为 (11± 5 )min ;造影剂平均用量前 12例 (90± 35 )mL ,后 12例 (78± 2 8)mL。支架植入前降支 11例 ,回旋支 13例 ,均为直接支架术。其中预装支架 9例 ,自己安上球囊 15例 ,均未发生支架脱落。结论经颈动脉犬冠脉支架植入模型成功率高 ,稳定性好 ,其技术关键在于GC的良好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脉 动脉 成功率 降主动脉 长期存活 种犬 杂种 技术关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功能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葛 赵力 +7 位作者 张博阳 王楠楠 刘鹏飞 刘如晨 华参 袁海凤 王宇彬 李田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6-1181,共6页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需评估出血/缺血风险进行抗凝治疗,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需抗血小板治疗,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抗凝加抗血小板则会增加出血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与房颤常共存且相互作用,在房颤患者中,心衰为脑...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需评估出血/缺血风险进行抗凝治疗,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需抗血小板治疗,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抗凝加抗血小板则会增加出血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与房颤常共存且相互作用,在房颤患者中,心衰为脑卒中的公认危险因素。目的探讨心功能对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11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房颤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2 471例进行多中心研究。排除失访及瓣膜性房颤患者后实际纳入分析1 987例,平均随访(3.5±1.5)年。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研究,比较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以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为终点事件进行生存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同时对出血事件进行分析。最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代偿组1 468例患者,63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占4.29%;心功能失代偿组519例患者,3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占6.17%;两组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心功能代偿组有152例死亡,占10.35%,心功能失代偿组有77例死亡,占1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以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为终点事件绘制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P=0.047);进一步纳入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及主要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脑卒中史、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心功能失代偿组抗凝药物使用比例高于心功能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而死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心功能代偿组出血事件占12.74%(187/1 468),心功能失代偿组占11.95%(62/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9)。结论心功能失代偿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随着NYHA分级升高死亡风险亦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心房颤动 卒中 死亡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伍灏堃 樊婷 +2 位作者 余天浩 廖文君 李晓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ISR患者的...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ISR患者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以及狭窄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LAD显著升高(P <0.05),RVD、LVD、LVEDV下降(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LAD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RVD、LVD、LVEDV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发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b、cTn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Mb、cTn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SR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切割球囊联合联合药物脱洗球囊进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切割球囊 药物脱洗球囊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及对Lp-PLA2、hs-CRP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彩星 吴超 +1 位作者 张丽玉 郜玉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活血方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8.68±1.87)分低于对照组(17.04±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p-PLA2、hs-CRP、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Lp-PLA2、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67%,3/45)与对照组(8.89%,4/4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33%(6/45),对照组为31.11%(14/45),观察组患者累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可调节患者Lp-PLA2、hs-CRP、bFGF的表达水平,改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方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远生 王飞 +8 位作者 杨璐 张晶 徐可 龚晓旋 李锦爽 应良红 纪矞钦 叶森 李春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PCI术后经光学血小板聚集(light transmit-tan...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PCI术后经光学血小板聚集(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ation,LTA)法检出的CLR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0例)和替格瑞洛组(50例)。氯吡格雷组予氯吡格雷75 mg/d;后者予替格瑞洛90 mg,2次/d,bid,强化1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d;两组患者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1个月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机治疗前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时,替格瑞洛组PLADP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21.27±12.81)%vs.(48.72±10.92)%,P<0.01],两组患者PLAA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随访,替格瑞洛组心源性再入院患者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6%vs.20%,P<0.05),但轻微出血增加(24%vs.8%,P<0.05)。结论: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优于氯吡格雷,对CLR患者PCI术后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可能减少心源性住院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君 李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过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过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除情感认知维度外,研究组其余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中功能维持、症状维持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各条目评分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水平以及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康复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NF-κB、IL-6、TNF-α表达的影响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智睿 郎琢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均于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F-κB、IL-6、TNF-α表达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和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NF-κB、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管腔面积净获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复发率和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抑制患者NF-κB、IL-6、TNF-α的表达,减少术后血管炎性反应和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建辉 董建秀 +6 位作者 常文红 陈长香 马燚 张红心 韩静 赵彩杰 马佳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3-1479,共7页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与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的维持除药物治疗外也需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重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及其...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与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的维持除药物治疗外也需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重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维持。目的了解河北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7—11月在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分别随机抽取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出院1年及以上的79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医学资料、合理生活方式。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评定包括5个方面:(1)定期血脂评估、(2)冠心病饮食、(3)控制体质量、(4)戒烟、(5)运动,分为遵循4~5条、2~3条、0~1条3个等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遵循合理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98份,回收有效问卷7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67.2%(536/798)的患者定期血脂评估;62.2%(496/798)的患者执行冠心病饮食;44.0%(351/798)患者减重;56.8%(220/387)吸烟者戒烟成功,占总体20.9%(167/798)的患者仍吸烟;45.5%(363/798)的患者运动。合理生活方式遵循4~5条388例(48.6%)、2~3条229例(28.7%)、0~1条181例(22.7%)。性别[男性:OR=1.600,95%CI(1.149,2.228),P=0.005]、年龄[≤40岁:OR=23.927,95%CI(7.980,71.664),P<0.001;41~50岁:OR=3.307,95%CI(1.870,5.847),P<0.00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回归工作[否:OR=1.747,95%CI(1.280,2.385),P<0.001]、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单支病变:OR=1.654,95%CI(1.132,2.416),P=0.009;双支病变:OR=1.483,95%CI(1.033,2.132),P=0.033]、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了解:OR=2.340,95%CI(1.701,3.219),P<0.001]、心脏康复知识了解程度[完全不了解:OR=2.691,95%CI(11.545,4.688),P<0.001;有点了解:OR=1.745,95%CI(1.083,2.815),P=0.022]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偏差,且性别、年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回归工作情况、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脏康复知识了解程度是其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遵循情况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应加强心脏康复、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尤其应加强对男性、中青年和冠状动脉病变较轻患者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回归工作,促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生活方式 病人出院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软英 苗海琴 宋淑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2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5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心病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于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5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心病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于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心理行为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心理行为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冠状动脉穿孔致心脏压塞猝死1例
15
作者 杜国庆 刘志琴 +1 位作者 刘帅杰 史永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14-616,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马某,女,70岁,某年12月5日11:00许因“胸痛3 h”到医院就诊,门诊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闭塞。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压塞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简要案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穿孔 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植入术致冠状动脉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桂传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24-25,共2页
对7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致冠状动脉血管破裂患者实施低压持续扩张封闭止血及心包穿刺引流术等。结果6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亡。提出对存在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PC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冠状动脉血管破裂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对7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致冠状动脉血管破裂患者实施低压持续扩张封闭止血及心包穿刺引流术等。结果6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亡。提出对存在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在实施PC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冠状动脉血管破裂应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预见性,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并针对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实施有效的救治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闭塞性病变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血管破裂 心脏压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彭贵海 谭利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整体护理 冠心病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福成 邓开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69-371,共3页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亚急性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早期冠状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 ,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三种 :噻氯吡啶 ,氯吡格雷及西洛他唑。多项临床试验对以上三种药...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亚急性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早期冠状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 ,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三种 :噻氯吡啶 ,氯吡格雷及西洛他唑。多项临床试验对以上三种药物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目前以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最为广泛 ,对预防冠状动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血小板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