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双肺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谷红俊 张晗 +2 位作者 张娟 张俊红 张燕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96,共3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肺移植术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再次打击,采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肺移植术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再次打击,采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进行肺移植术,既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又能保证冠脉血流。术后心功能的维护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对该类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冠脉血流 肺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体外膜式氧合 心脏功能 心肌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孟鑫 王爱平 +3 位作者 金娜 王春 谷天祥 王秀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开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形成条目池。由4名心脏外科治疗和护理专家和10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对问卷修改后... 目的开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形成条目池。由4名心脏外科治疗和护理专家和10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对问卷修改后形成初始问卷。对205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92份。经过条目筛选后的28个条目进入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并正交旋转得到5个主因子,问卷结构和最初设计基本一致。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格朗巴赫系数为0.881。2周后再次测量30份,2次测量的相关系数为0.912~0.982(P〈0.01)。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患者 自我管理行为 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葛亚力 马正良 +3 位作者 史宏伟 赵雅梅 顾小萍 魏海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择期行CABG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择期行CABG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3个月分别应用精神神经测试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判定患者是否发生POCD。为计算认知功能评估过程中的学习效应同时征集30名志愿者(患者的家属)完成3次认知功能评估。按照调查表记录患者围术期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受教育程度、合并症、吸烟饮酒史、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手术类别、手术时间、术中脑氧饱和度、术中最低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炎性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等,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结果:共有101例患者完成所有3次认知功能测验。术后7 d和3个月分别有38例和21例发生POCD,发生率分别为37.6%和20.8%,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患者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组)患者在术后7 d及3个月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1.177,95%CI 1.071~1.292,P<0.05)、术中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OR=1.334,95%CI 1.152~1.545,P<0.05)、SIRS评分(OR=2.815,95%CI 1.014~7.818,P=0.047)将增加CABG发生POCD的风险。结论:CABG患者术后7d和3个月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37.6%和20.8%,体外循环下CABG组与OPCABG组术后7 d和3个月的POCD发生率无明显区别。老龄、术中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率和SIRS评分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血管造影特征和缺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丽 盖鲁粤 +4 位作者 杨庭树 陈练 刘宏斌 孙志军 杜洛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总结其自体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病变特点,分阶段归纳心肌...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总结其自体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病变特点,分阶段归纳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左乳内动脉桥完全闭塞20.5%(9/44),狭窄18.2%(8/44);静脉桥闭塞40.5%(51/126),狭窄7.1%(9/126);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9/74);32.5%(24/74)的患者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13.5%(10/74)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左乳内动脉桥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46.7%)。45.8%(34/74)的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9.5%(7/74)的患者行再次外科搭桥(reCABG),29.7%(22/74)接受了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PCI),12.2%(9/74) 行桥血管的介入治疗。移植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接近90%,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72.2%。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复发,其中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有再血管化不完全、自体血管病变加重等,自体血管和狭窄桥血管的介入治疗对CABG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仍然是可取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缺血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葛亚力 史宏伟 +3 位作者 魏海燕 王晓亮 朱健明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22例择期行OPCABG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11例,术后均采用吗啡静脉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前...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22例择期行OPCABG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11例,术后均采用吗啡静脉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及第3天(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化学发光法测血浆皮质醇。结果与T1比较,两组血浆皮质醇在T2和T3均明显升高(P<0.05),但E组患者升高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T2和T3CD3+、CD4+和CD4+/CD8+均较T1明显下降(P<0.05)。但与E组比较,A组T3及T4CD3+、CD4+、CD4+/CD8+下降更明显(P<0.05),且E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T4已恢复至T1水平(P>0.05)。结论全麻对OPCABG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将减轻此抑制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T淋巴细胞亚群 皮质醇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跃文 马庆平 +2 位作者 杜宝琮 张玉海 谷天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随访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分为康复组(n=31)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定期予以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15天和第90天时由专门医... 目的随访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分为康复组(n=31)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定期予以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15天和第90天时由专门医生进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和6min步行试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SF-36量表除躯体疼痛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6min步行试验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有助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康复 生活质量 6min步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丹 李澄 +3 位作者 汤晓明 颜虹 杜先懋 姚中逸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2例冠状动脉成像病例中有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共有搭桥血管7根)。分析搭桥血管及冠状动脉通畅性,评价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7根搭桥血管都在VR、MPR及Curved上很好地显...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2例冠状动脉成像病例中有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共有搭桥血管7根)。分析搭桥血管及冠状动脉通畅性,评价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7根搭桥血管都在VR、MPR及Curved上很好地显示,其中有1根可见约75%~90%之狭窄;其余均通畅。结论: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新山 赵建农 +1 位作者 罗银灯 蒲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有搭桥血管93条(乳内动脉30条,大隐静脉63条)。对40例患者分别行螺旋CT增强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所有MSCT检查采用回顾性心...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有搭桥血管93条(乳内动脉30条,大隐静脉63条)。对40例患者分别行螺旋CT增强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所有MSCT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分段数据采集方式和选择75%的时间相位窗,对扫描数据进行后处理,由两位富有经验的医师评估并与SCA结果对照。结果所有近端桥血管及71.4%的远端搭桥血管通过MSCTA可显示,12条桥血管闭塞,66条通畅,13条有不同程度狭窄,1条远端桥血管狭窄并得到SCA证实,有4条假阳性,1条假阴性导致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80.4%,阴性预测值96.3%。结论多层螺旋CT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9
9
作者 樊美珍 张伟英 曹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报告 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护理体会。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有 11例冠状动脉桥术(CABG)患者因为低心排、心肌供血不足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于术中、术后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 ,球囊导管均经皮... 报告 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护理体会。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有 11例冠状动脉桥术(CABG)患者因为低心排、心肌供血不足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于术中、术后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 ,球囊导管均经皮股动脉穿刺插入。 11例使用 IABP患者 ,IABP辅助时间为 5~ 16 6 h。 9例顺利脱机 ,2例死亡。本组患者在使用 IABP中未出现下肢缺血坏死、栓塞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 ,建立使用 IABP护理常规 ,对降低使用 IABP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动脉球囊反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挺杰 王祥瑞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07-709,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心肺转流 (CPB)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及S 10 0 β蛋白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年龄≥ 6 5岁择期CABG患者 30例 ,于术前、术终、术后 12、2 4及 4 8h...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心肺转流 (CPB)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及S 10 0 β蛋白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年龄≥ 6 5岁择期CABG患者 30例 ,于术前、术终、术后 12、2 4及 4 8h五个时间点测定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评估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和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  (1)血清NSE水平在术终、术后 12h及2 4h显著升高 ,血清S 10 0 β蛋白水平仅在术终显著升高 ;(2 )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患者术终、术后12h血清NSE、S 10 0 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 ;(3)术前合并糖尿病者血清NSE水平在术终、术后 12、2 4h及S 10 0 β蛋白水平在术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结论  (1)老年患者CABG后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2 )术后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升高与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有关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状动脉搭桥术 NSE S-100Β 心肺转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蛋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谵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毅 段霞 +1 位作者 庄英 谈莉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06-2008,共3页
从术前访视、减少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刺激、改善睡眠、有效镇静镇痛、早期活动、家属协作6个方面综述ICU谵妄预防的具体措施,旨在为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谵妄 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环境刺激 早期活动 家属协作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小红 刘娜 刘晓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后研究组患者采用门诊康复训练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内容、频率、强度等均保持一致。康复训练3个月后,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end diameter,LVESD)、二尖瓣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之间的距离(E-point of septlal separation,EPSS)等心功能指标;采用简明健康问卷评价患者的健康水平,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E/A,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及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SD、EPS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康复训练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但门诊康复训练模式效果更显著,不仅可根据运动功能指导患者合理进行康复训练,还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指导其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门诊康复训练 心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跃文 马庆平 +2 位作者 杜宝琮 张玉海 谷天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2,239,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6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住院患者分为康复组(n=25)和对照组(n=21),康复组给予逐渐递增的康复运动治疗。对血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6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的住院患者分为康复组(n=25)和对照组(n=21),康复组给予逐渐递增的康复运动治疗。对血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的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改善(P<0.05)。而且,康复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康复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脑钠肽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r=-0.66,P<0.01)和6min步行距离(r=-0.52,P<0.01)成负相关。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提高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加速脑钠肽水平的降低,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康复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鹏雨 李坤成 +3 位作者 杜祥颖 刘佳宾 曹丽珍 杨延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搭桥术后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评价CT图像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和吻合口远端引流血管的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搭桥术后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评价CT图像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和吻合口远端引流血管的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的病例,评价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的可靠性,以管腔狭窄大于50%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指标。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桥血管33根,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可评价率分别为93.9%(31/33)和90.9%(30/33);桥血管本身近、中、远三段的可评价率分别为97.0%(32/33)、100%(33/33)和97.0%(32/33);远端引流血管的可评价率为93.9%(31/33)。CTA共显示冠状动脉139段,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价率为69.1%(96/139)。CTA对评价桥血管的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未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结论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随访研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翁丽芳 胡丽娟 杨洁芝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4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3.57±9.10,显著高于国内正常值(P<0.01);支持来源中物质支持排序前3位是...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3.57±9.10,显著高于国内正常值(P<0.01);支持来源中物质支持排序前3位是配偶、其他亲人、朋友,精神支持来源排序前3位的是配偶、其他亲人、亲戚;87.5%期望获得医护人员的支持,87.5%期望获得信息支持。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好,应强化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和信息支持力度,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社会支持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萍 阿依古丽 +1 位作者 魏苏艳 张秀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生存质量 调查 手术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治疗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艳阳 刘晓唤 +7 位作者 毕云 徐阳 韩拓 范雅洁 巩红 张春艳 葛淼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绞痛系乳内动脉桥血流不足所致。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22例患者接受乳内动脉桥支架治疗(A组);12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B组);8例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支架(C组)。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成功率最高(100%),再狭窄率为0;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死亡率、治疗成功率及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而再发缺血性心绞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左锁骨下动脉近段支架术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恢复快、治疗风险小,在条件满足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乳内动脉 缺血性心绞痛 治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康复期患者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瑞娟 林小丽 张广清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康复期患者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将85例CABG术后患者按3∶1配比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得分和SF-3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康复期患者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将85例CABG术后患者按3∶1配比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得分和SF-36、SAQ得分显著优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SF-36、SAQ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辨证施护能促进CABG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生存质量 辨证施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8
19
作者 骆利 沈晓玲 吴丽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康复护理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和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辉 赵延华 王祥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停跳和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并观察这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26例,根据是否应用CPB分成两组:CPB组(n=13)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组(OPC组,n=13)。在围术期用BIC... 目的研究不停跳和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并观察这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26例,根据是否应用CPB分成两组:CPB组(n=13)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组(OPC组,n=13)。在围术期用BICORE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CPB组于术后3、6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10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OPC组术后3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10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CPB组于术后6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OPC组于术后3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10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3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10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与CPB下冠脉搭桥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顺应性 气道阻力 呼吸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