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凝血系统激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俊堂 朱佐民 +5 位作者 李俊华 肖洁 王乐丰 贾三庆 胡大一 翁心植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背景: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abrupt closure)的发生率为(?)%~8%,是影响PTCA疗效的主要早期并发症.可引起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不少病人需重新行PTCA或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与急性术后冠状动脉闭... 背景:PTCA后急性冠脉闭塞(abrupt closure)的发生率为(?)%~8%,是影响PTCA疗效的主要早期并发症.可引起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不少病人需重新行PTCA或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与急性术后冠状动脉闭塞相关的血栓、止血因素.材料和方法:连续28例PTCA病人,男21例、女7例,年龄60±10岁.稳定性心绞痛6人,不稳定性心绞痛12人,心肌梗塞14人.另有15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作为本研究的对照.在常规抗栓基础上,所有PTCA病人术前3日开始口服抵克力得250mg,每日两次,术后持续4周.常规PTCA操作,支架置放由术者根据需要确定.所有病人于插入动脉鞘管和注射肝素前、术扣即刻、术后2h、24h外周静脉穿刺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FPA(纤维蛋白肽A)和TM(血栓调节蛋白)抗原含量.结果:PTCA组扩张的冠脉在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为16支、5支和11支,有8例病人安放了支架.平均扩张次数4次,置管时间102±38min.术中肝素用量10500±2000U,术后用肝素时间1—25h.PTCA组病人(包括支架植入),术后FPA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维持至少24h.PTCA后即刻血浆TM显著性增加,持续2h以上,24h观察值恢复正常.冠造组术前后血浆两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TCA组有3例术后出现胸闷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凝血 急性 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练贤惠 符月容 +2 位作者 钟莉华 单鸿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支架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
3
作者 孙俊平 高瑞雪 《护理研究》 2002年第7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放射治疗 冠状动脉成形 术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对比
4
作者 刘奇良 魏盟 戎卫海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了解在开展冠状动脉成形水(PTCA)前后冠脉造影在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种类、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造影适应症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上海中山医院开展PTCA前134例(A组)和开展PTCA后440例(B组)冠脉造影资料... 目的:了解在开展冠状动脉成形水(PTCA)前后冠脉造影在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种类、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造影适应症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上海中山医院开展PTCA前134例(A组)和开展PTCA后440例(B组)冠脉造影资料上述指标问的差别.结果:(1)60岁以上造影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年龄跨度大于A组.(2)急性心梗冠脉造影者乃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B组急诊冠脉造影占18.29%,心梗后早期冠脉造影占28.05%;陈旧性心梗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诊断性冠脉造影两组无差别(P>0.05).(3)冠脉病变A组以单支、简单的A型病变为主,B组以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多见(P<0.05).结论:开展PTCA之后冠脉造影例数显著增加,造影年龄跨度增加12岁,平均年龄上升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提高26.05%,冠脉造影适应症较前扩大,但病变阳性率并未下降,冠脉病变趋向多支、复杂的B型和C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成形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几个用途
5
作者 付键 《湖北医药导报》 1991年第2期45-46,共2页
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或corona-ry,angioplasty简称PTCA)已经开展十多年了,该手术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但手术本身可能导致一些影响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并发症。为了... 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或corona-ry,angioplasty简称PTCA)已经开展十多年了,该手术对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但手术本身可能导致一些影响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并发症。为了防治这些并发症,提高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除改进手术本身的方法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冠状动脉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伯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正>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仍然是影响该疗法长期疗效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综述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动物实验研究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动脉内膜增生的资料,这些资料试图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及... <正>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仍然是影响该疗法长期疗效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综述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生物学机制。动物实验研究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动脉内膜增生的资料,这些资料试图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及实验性球囊扩张损伤后“对损伤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狭窄 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58-262,共5页
本文报告我院13例次PTCA的初步结果(单支病变11例次,多支病变2例次),其中100%闭塞2例次,血管分叉部位病变2例次,一例采用了双球囊技术;9例次(69.2%)患者12处(75.0%)病变PTCA获得成功。一例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内膜下心肌... 本文报告我院13例次PTCA的初步结果(单支病变11例次,多支病变2例次),其中100%闭塞2例次,血管分叉部位病变2例次,一例采用了双球囊技术;9例次(69.2%)患者12处(75.0%)病变PTCA获得成功。一例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形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左室收缩及储备功能的评价
8
作者 徐琳 吴雅峰 +3 位作者 胡大一 边红 吴江 朱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21-22,85,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材料和方法 :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 42例 ,于入院后第 7± 2天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PTCA前及后 1小时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材料和方法 :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 42例 ,于入院后第 7± 2天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PTCA前及后 1小时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分为两组 ,A组 :ST段下降≥ 5 0 %共 2 3例 ,B组 :ST段下降 <5 0 %共 19例。结果 :基础状态 ,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 (6 2 98% ,5 7 2 1% )。主动脉峰值流速、峰值加速度、血流速度积分、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用药 10ug/kg·min-1后主动脉峰值加速度、每搏输出量及每搏指数A组明显高于B组 (3 6 2vs 2 45 ;12 7 30vs 10 2 75 ;77 87vs6 0 2 9)。结论 :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 5 0 %组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明显好于ST段下降幅度 <5 0 %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成形 心电图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