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副神经节瘤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姬辉 彭丙林 +5 位作者 胡涛 戎元元 刘猛 周璇 张译文 刘华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71,共2页
患者,男,45岁,176 cm,76 kg,因“发现右颈部肿物6 d”入院。患者既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浅表型心肌桥病史5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各1年,规律服用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血压和血糖控制可。患者因发现颈部肿物就诊外院,颈部增强CT:C2-... 患者,男,45岁,176 cm,76 kg,因“发现右颈部肿物6 d”入院。患者既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浅表型心肌桥病史5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各1年,规律服用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血压和血糖控制可。患者因发现颈部肿物就诊外院,颈部增强CT:C2-5椎体水平右侧颈动脉鞘内占位,考虑巨细淋巴结增生症或神经鞘瘤。为进一步诊治,于我院行右颈部超声检查:约6.0 cm×4.4 cm×3.3 cm实性低回声团块,形态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引导下右颈部肿物穿刺学结果:找到瘤细胞。ECG:窦性心律,ST-T改变。初步诊断:右颈部肿物;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肌桥。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右颈部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颈部副神经节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剑 王晓暾 +1 位作者 苏唏 朱国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和结果  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 ,共检出心肌桥 69例 ,发生率为 4.11%。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 L AD)心肌桥。位于 L AD近段 1例 ,中段 5 7例 ,远段 11...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和结果  16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 ,共检出心肌桥 69例 ,发生率为 4.11%。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 L AD)心肌桥。位于 L AD近段 1例 ,中段 5 7例 ,远段 11例。伴有冠心病的心肌桥 13例 ,伴有瓣膜病 3例 ,伴有心肌病 3例 ,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 0例。孤立心肌桥中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70 % 2 5例 ,5 0 %~ 70 % 17例 ,<5 0 % 8例。孤立心肌桥中有胸痛症状 2 5例 ;心电图提示有 ST- T改变 18例 ;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18例。 69例心肌桥中超声心动图或左心室造影提示有室壁肥厚 13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心肌桥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也可孤立存在。心肌桥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期的高度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 ST- T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狭窄程度越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临床分析 发生率 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李莉 刘丽萍 +1 位作者 夏艳 薛晶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3期11-13,共3页
对 5 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对其中 2 6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症状病人收入院 ,应用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制剂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随访 4个月至 4年 ,2 6例无症状者未发生异常情况 ,2 ... 对 5 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对其中 2 6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症状病人收入院 ,应用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制剂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随访 4个月至 4年 ,2 6例无症状者未发生异常情况 ,2 6例有症状者症状消失或减轻。提出位于心脏表浅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可无临床症状 ,而位于心脏深部者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病人采用药物治疗及对症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心绞痛21例随访分析
4
作者 冯丰 杨志军 +1 位作者 王宁夫 张湘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合并症 心绞痛 心电图 诊断 治疗 随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
5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7-1297,共1页
由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张志寿教授编著的《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一书,已由北京金盾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阐述了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发展,解剖学与组织学,发病与病理生理机制,血流动力学,... 由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张志寿教授编著的《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一书,已由北京金盾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阐述了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发展,解剖学与组织学,发病与病理生理机制,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缺血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殊临床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现代诊断 治疗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解剖学与组织学 解放军总医院 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83例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兵 高轶 井淼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0-800,共1页
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是一种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发育异常[1]。大多数心肌桥为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的心肌桥可累及同一血管的不同节段或不同的冠状动脉分支[2]。部分心肌桥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格检查时被发现,... 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是一种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发育异常[1]。大多数心肌桥为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的心肌桥可累及同一血管的不同节段或不同的冠状动脉分支[2]。部分心肌桥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格检查时被发现,部分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晕厥,甚至心肌梗死或猝死。冠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183例患者256排螺旋CTA检查结果,了解心肌桥的发生部位,分析心肌桥多发情况及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发育异常 冠状动脉分支 冠状动脉心肌桥 冠状动脉成像 体格检查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坚豪 陈燕萍 +2 位作者 赵继泉 朱新进 曾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成角情况,计算MCA狭窄率,分析MB厚度、MCA长度、狭窄率间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33例、36处MB-MCA,位于左冠状前降支25例,MCA平均长度为(20.0±12.3)mm,MB平均厚度为(2.1±0.7)mm,MCA平均狭窄率为(19.7±12.1)%,MCA长度、狭窄率、MB厚度间没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MB-MCA,并可测量其长度,厚度,并评价MB-MCA冠脉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肌-壁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佑生 杨立 赵玉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4例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检查检出的MB-M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孤立性MB-MCA29例,MB-MCA并冠脉硬化35例,孤立性MB-MCA在发病年龄、易患...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4例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检查检出的MB-M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孤立性MB-MCA29例,MB-MCA并冠脉硬化35例,孤立性MB-MCA在发病年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改变等方面与MB-MCA合并冠脉硬化患者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SCT冠脉成像可用于MB-MCA的诊断。MB-MCA单独可引起心肌缺血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壁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敏“五位一体”诊疗思路治疗心肌桥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之然 吴希泽 +2 位作者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冠脉变异疾病,常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西医治疗指南尚未完善,常通过药物、手术和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中医将其作为胸痹疾病来进行治疗,各家经临床证实皆取得较好疗效。庞敏教授在从业中总结出“天、人、证...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冠脉变异疾病,常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西医治疗指南尚未完善,常通过药物、手术和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中医将其作为胸痹疾病来进行治疗,各家经临床证实皆取得较好疗效。庞敏教授在从业中总结出“天、人、证、机、病——五位一体”的处方思路,临床中应用于治疗心肌桥疗效显著,患者胸闷、胸痛可见有效缓解。文章旨在介绍吾师庞敏教授的诊疗思路,为临床中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提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五位一体 胸痹 辨天 辨人 辨证 辨机 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心肌桥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珊珊 陈馨 +3 位作者 张伟华 陆林 刘艳 金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与心肌桥(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孤立性MB患者(MB组,n=326)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n=334)的MPV差异。66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各亚组间MPV差异;多因素L...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与心肌桥(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孤立性MB患者(MB组,n=326)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n=334)的MPV差异。66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各亚组间MPV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的危险因素。结果 MB组的MPV为(8.88±1.27)fl,高于对照组的(8.78±1.27)f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性别组间MPV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切点为最佳临界点,确定44岁为年龄划分的起始界值。按年龄分层后发现,在≤44岁年龄段,MB组的MPV为(9.49±1.30)f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31)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他各年龄段,两组间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44岁年龄段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B与MPV有显著相关性(OR=1.71,95%CI 1.16~2.51,P<0.01),但与性别、血压、血脂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PV增加可能与MB有关,年轻MB患者中关联性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血小板平均体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海娜 汪秀玲 +2 位作者 李智勇 何苗 王宇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冠状动脉CTA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心肌灌注图像,分析心肌灌注图像结果与临床症状、壁冠状动脉长度、心肌桥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 目的:探讨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冠状动脉CTA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心肌灌注图像,分析心肌灌注图像结果与临床症状、壁冠状动脉长度、心肌桥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形态之间的关系。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壁冠状动脉长度、不同心肌桥厚度及不同壁冠状动脉近远端形态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是否有差异。结果:(1)36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2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26例。(2)壁冠状动脉<10mm者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2例(2/7,28.57%);10~20mm者1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3例(13/17,76.47%);>20mm者1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1例(11/12,91.66%)。(3)心肌桥厚度<1mm者5例,未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2mm者14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0例(10/14,71.42%);>2mm者1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6例(16/17,94.11%)。(4)血管平滑者1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5例(5/12,41.66%);一侧成角组15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3例(13/15,86.66%);两侧成角组9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8例(8/9,88.88%)。结论:(1)仅依靠是否有临床症状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者是否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是不全面的,会遗漏一部分无症状的患者。(2)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心肌桥的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血管形态均会对血流灌注造成影响,灌注结果与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心肌桥的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血管形态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壁冠状动脉 心肌灌注显像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