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影响
1
作者 闫梦雯 周颖 任景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约占心力衰竭的50%,且呈增长趋势。HFp E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HFp...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约占心力衰竭的50%,且呈增长趋势。HFp E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HFp EF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显著改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预后且独立于血糖控制,其已被推荐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素抵抗、维持内皮功能等作用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目前,尽管仍缺少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SGLT2抑制剂仍被认为是治疗HFpEF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隆吉俐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0-993,共4页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是指排除了其他心肌损伤原因,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的心肌缺血。最初研究认为INOCA患者的预后良好,然而更大规模的长期研究表明,INOCA患者的死亡率和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均增加。IN...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是指排除了其他心肌损伤原因,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的心肌缺血。最初研究认为INOCA患者的预后良好,然而更大规模的长期研究表明,INOCA患者的死亡率和新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均增加。INOCA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VD)、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其中CMVD是主要发病机制。CMVD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等缺乏特异性,诊断CMVD需要借助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本文就INOCA中的CMVD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 冠状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诸葛瑞琪 周荣 倪新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存在的有心肌缺血或微循环病变证据。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与功能异常既可以出现在非闭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也可出现于心肌病、闭...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存在的有心肌缺血或微循环病变证据。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与功能异常既可以出现在非闭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也可出现于心肌病、闭塞性冠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此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目前其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此文对近年来有关不同临床类型的CMD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新进展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微血管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冰 安双乐 +3 位作者 焦丽强 闫致旺 常玲玲 林维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发生情况及其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风险的关系。方法纵向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108例为卒...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发生情况及其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风险的关系。方法纵向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108例为卒中组,按照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依据1∶3选择基线资料匹配的未合并缺血性卒中的3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计算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将CFVR<2.5 cm/s定义为CMD。随访截至2023年2月,主要观察MACCE情况,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入院和非致死性卒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FVR与心功能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两组的MACCE发生风险,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评估CFVR与发生MACCE的相关性。结果4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女性207例(47.9%),年龄平均为(70.3±10.9)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均为P>0.05)。但卒中组患者的CMD更常见,表现为CFVR更低,CFVR<2.5 cm/s比例更高(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FVR与舒张功能指标E/A显著负相关(r=-0.306),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r=-0.572)、圆周应变(r=-0.365)显著负相关,与整体径向应变显著正相关(r=0.313),与Log NT-proBNP显著负相关(r=-0.322)。随访2年,共有78例MACCE,卒中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4例(22.2%)和54例(16.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组的MAC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对照组(HR=1.331,95%CI:1.017~1.742,P=0.037)。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D与随访发生MACCE显著正相关(HR=1.214)。结论本研究提示合并缺血性卒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CMD的风险明显增加,且增加了随访发生MAC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卒中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性心绞痛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楠楠 贾惠如 秦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6-1229,共4页
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出发,总结氧化应激与微血管性心绞痛之间的关系,并简要介绍抗氧化药物在临床上对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玉泉 胡厚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3-1386,共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为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其主要指内径<300μm的心肌微血管发生的结构或功能障碍。导致CMD的病因很多,其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为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为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其主要指内径<300μm的心肌微血管发生的结构或功能障碍。导致CMD的病因很多,其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为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另外,T2DM也是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es mellitus-related cardiomyopathy,DMCM)的根本原因,由T2DM进展为DMCM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T2DM和DMCM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MD,而且其发生机制复杂。CMD可能不仅是T2DM发生冠脉微循环障碍和T2DM进展为DMCM的主要原因,其不断进展和加重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T2DM-DMCM这一疾病链逐步恶化,甚至向心衰进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延缓T2DM和T2DM进展至DMCM过程中的CMD进展和对其早期检测、评价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梓娴 张莉 +3 位作者 南江 庄辛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CM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