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韩傲 刘刚 +3 位作者 张韬 史艺 朱光宇 刘永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SimVascular软件重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90%~95%)患者的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模型...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不同旁路移植方式对自身及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SimVascular软件重建左前降支重度狭窄(90%~95%)患者的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模型,包括1种乳内动脉原位移植模型(模型1)及3种不同直径桥血管的游离移植模型(模型2为直径2 mm的乳内动脉游离移植模型,模型3和模型4分别为直径3 mm和4 mm的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模型),分析比较上述4种旁路移植方式下左前降支和桥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4种旁路移植方式均可为重度狭窄的左前降支提供充分血供,乳内动脉原位移植模型(模型1)的左前降支血流量稍少。当桥血管为游离乳内动脉时,桥血管血流量较大,壁面剪切应力较高。直径为4 mm的大隐静脉桥血管血流量最大,但壁面剪切应力最低,而直径为3 mm的大隐静脉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好。结论: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评估不同桥血管和旁路移植方式对左前降支和桥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乳内动脉游离移植方案表现出较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而直径较大的桥血管移植方案会导致壁面剪切应力下降,可能影响长期通畅率。该研究结果可为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左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液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左前降支远段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津 李治安 +2 位作者 杨娅 孙琳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远段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46例 ,于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左内乳动脉 ,其中 3 8例患者检查左前降支远段。结果 术后内乳动...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内乳动脉桥及远段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 46例 ,于手术前后超声检查左内乳动脉 ,其中 3 8例患者检查左前降支远段。结果 术后内乳动脉桥起始段显示率 95 .65 % ,由术前收缩期优势型转变为术后舒张期优势型频谱。左前降支远段血流信号表现为流速及流速时间积分增加。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提供一种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内乳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术 左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冠状动脉血流成像预测左前降支狭窄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云江 施仲伟 +2 位作者 胡厚达 许燕 葛孝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TTDE)预测左前降支(LAD)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65 名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用TTDE探测LAD血流,计算舒张期血流速度与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比值(DSVR)。患者在TTDE检查后 24 h内接受冠...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TTDE)预测左前降支(LAD)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65 名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用TTDE探测LAD血流,计算舒张期血流速度与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比值(DSVR)。患者在TTDE检查后 24 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果 53 例患者的 LAD血流得到探测和测量,其中 14 例有LAD显著狭窄(≥70%,狭窄组),39例无显著狭窄(对照组)。狭窄组LAD的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26.4±11.8 cm/s vs 21.1±6.1 cm/s和18.1±7.8 cm/s vs 14.7±4.0 cm/s,P<0.05)。狭窄组的峰值DSVR和平均DSVR较对照组小(分别为 1.4±0.4 比 2.0±0.5和1.4±0.4比1.9±0.4,P<0.0001)。以平均DSVR≤1.6 作为异常时,预测 LAD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9.5%。结论 用TTDE测定DSVR是一种简便无创的预测LAD狭窄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前 血流速度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无扩张川崎病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超声评估及随访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粤粤 徐秋琴 +2 位作者 王辉 侯翠 吕海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LAD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平均血流速度(MDV)、速度时间积分(VTI)及舒张期血流量(Q)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AL-KD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发热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V、MDV、VTI和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L-KD亚急性期和恢复期VTI值均较发热组和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无扩张性川崎病LAD血流增加,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对nCAL-KD随访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非扩张性冠状动脉损害 左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曲率与左前降支狭窄对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文杰 桑建兵 +3 位作者 齐德瑄 石政加 李烽韬 杨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3-960,共8页
目的探究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不同的狭窄程度和分叉血管曲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分叉血管曲率半径和LAD分支狭窄率的理想模型,使用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方法评估不同曲率半径和... 目的探究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不同的狭窄程度和分叉血管曲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分叉血管曲率半径和LAD分支狭窄率的理想模型,使用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方法评估不同曲率半径和不同狭窄率情况下对血流和壁面剪切力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LAD发生狭窄后,高震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和高相对滞留时间(relative residence time,RRT)区域主要分布于LAD分叉脊对侧、弯曲外侧狭窄位置下游近端和弯曲内侧下游远端,并且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会扩大其区域与程度;由于曲率半径减小,弯曲内侧中的高OSI和RRT会向LAD下游远端分布,高RRT区域面积相对整个血管面积平均降幅能够达到35.68%。结论LAD狭窄的存在会增加狭窄位置下游和LAD分叉脊对侧发生继发性狭窄的风险。曲率降低会促进弯曲内侧斑块的形成与发展,但从整个血管来看,又会细微地降低斑块形成概率。研究结果可为治疗LAD病变与预防继发性狭窄提供方案设计与优化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左前 狭窄 曲率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检出和分类左前降支心肌桥 被引量:3
6
作者 贾亚男 赵鹏飞 +4 位作者 李若平 李育威 张今尧 许晓阳 朱海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构建左前降支(LAD)心肌桥检出和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6例因胸痛不适接受冠状动脉CTA患者,由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心肌桥并分为浅表型或纵深型。分别按7∶3及1∶2比例将心...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构建左前降支(LAD)心肌桥检出和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6例因胸痛不适接受冠状动脉CTA患者,由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心肌桥并分为浅表型或纵深型。分别按7∶3及1∶2比例将心肌桥患者及非心肌桥患者归入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CCTA的深度神经网络残差-长短期记忆级联网络(Resnet-LSTM)模型,用于检测及分类LAD心肌桥。采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以影像科医师诊断结果为标准,利用测试集数据检测模型性能。结果CCTA显示,726例中,453例存在至少1处LAD心肌桥;共检出654处心肌桥,其中561处位于LAD、93处位于左回旋支及第一对角支等。561处LAD心肌桥中,503处为浅表型、58处为纵深型。训练集含333例心肌桥患者共406处LAD心肌桥(365处浅表型和41处纵深型)和91例非心肌桥患者;测试集含120例心肌桥患者共155处LAD心肌桥(138处浅表型和17处纵深型,139处位于LAD近、中段,16处位于LAD远段)和182例非心肌桥患者。针对测试集数据,Resnet-LSTM模型检出130例存在137处LAD心肌桥(含浅表型120处、纵深型17处),误诊27例、漏诊17例,诊断敏感度为85.83%(103/120),特异度为85.16%(155/182),与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70,P<0.05);检出131处LAD近中段心肌桥,误诊2处、漏诊10处,诊断准确率为92.81%(129/139);检出36处LAD远段心肌桥,误诊28处、漏诊8处,诊断准确率为50.00%(8/16);将其中13处纵深型误诊为浅表型、9处浅表型误诊为纵深型,分类准确率为83.94%(115/137)。结论基于CCTA的深度神经网络Resnet-LSTM模型用于检出和分类冠状动脉LAD心肌桥性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神经网络 计算机 左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停用钙拮抗剂致变异型心绞痛并严重心律失常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 李崇剑 +4 位作者 张宇清 郭远林 姚民 蒋立新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9-309,共1页
患者男性58岁,主因“阵发性胸闷、胸痛6年”人院。既往有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症状典型,多以剧烈活动后或晨起后出现。3个月前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右优势型,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0%,第一对角支狭窄90%,左... 患者男性58岁,主因“阵发性胸闷、胸痛6年”人院。既往有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症状典型,多以剧烈活动后或晨起后出现。3个月前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右优势型,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0%,第一对角支狭窄90%,左回旋支开n及近段狭窄7(助,第一钝缘支近段弥漫狭窄8(赐,右冠脉近段狭窄6(炀;于左前降支和对角支各置人l枚支架。术后规律口服“拜阿剐匹林、氯吡格雷、欣康、盐酸地尔硫革缓释片(合贝爽,90mg,1次,天)、比索洛尔(25mg,1次,天)”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早、晚餐后仍有胸闷发作。入院时体格检查:心脏超声、x线胸片、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均正常。再次行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原支架通畅、右冠脉近段狭窄8%,于右冠脉近段置人l枚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术后 冠状动脉 严重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 钙拮抗剂 左前近段 高敏c反应蛋白 阵发性胸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九天亚急性血栓形成一例
8
作者 冯春宁 姜先雁 +7 位作者 乔树宾 崔美萍 蒋文彬 王保祥 吴桂馨 路长鸿 刘伟伟 王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置入术后 亚急性血栓形成 FIREBIRD 突发胸痛 左前近段 反复发作 急诊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内支架取出1例
9
作者 王强 王东进 +4 位作者 李庆国 张杰 曹彬 陈宝俊 武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418-3418,共1页
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余.加重半月余”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胸痛位于心前区,呈压榨性,反复发作。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每次持续时间延长.且休息不能完全缓... 患者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余.加重半月余”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胸痛位于心前区,呈压榨性,反复发作。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每次持续时间延长.且休息不能完全缓解。予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下壁心肌梗死。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左前降支狭窄60%,钝缘支狭窄90%.右冠状动脉狭窄95%。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并脱入右冠状动脉主干中,后患者胸痛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 架取出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反复发作性胸闷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架植入 左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节段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5 位作者 杜志民 李向民 周旭辉 李怡 曾武涛 马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②EB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EB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电子束CT 节段 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 CT造影 左回旋 诊断价值 0.05 左前 阴性预测值 左主干 EBCT 解剖部位 准确性 病变 检测 敏感性 特异性 显影 比例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致左心室和冠状动脉损伤1例
11
作者 王文林 蒋仁超 曾伟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04-1304,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损伤 左心室 心包穿刺引流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主干 心包填塞 开胸探查 左前 效果不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像学诊断(附520例分析)
12
作者 武燕 陈德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冠脉钙化 左前 点状钙化 超声心动图 超声波诊断 条状 短轴切面 左回旋 左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及其替代药材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及冠脉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安 汪文龙 +6 位作者 陈兰英 欧阳灿玥 赖潇筱 崔亚茹 张妮 罗颖颖 刘荣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3-743,共1页
目的探讨降香及替代药材交趾黄檀对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及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脉结扎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MI)、尼可地尔组(3 mg·kg^(-1))、血塞通组(30 mg·kg^(-1)... 目的探讨降香及替代药材交趾黄檀对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及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脉结扎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MI)、尼可地尔组(3 mg·kg^(-1))、血塞通组(30 mg·kg^(-1))、降香水提物组(1.5,3和6 g·kg^(-1))、交趾水提物组(1.5,3和6 g·kg^(-1))及假手术组,造模24 h后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观察及取材,假手术和MI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蒸馏水。RGB色度分析检测耳廓,足底部“血瘀证”;插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等容收缩期左室内压力的上升/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_(max));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一氧化氮(NO)含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检测血浆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友病因子(vWF)含量;1,1′-双十二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菁高氯酸盐〔DiI(C12)〕灌注检测梗死边界及梗死远端区微血管面积、密度、空隙度,并根据泊肃叶公式计算出微血管血流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D31的表达;RT-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生成素2(Angpt-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的表达。结果降香、交趾水提物可改善冠脉结扎所引起耳廓和足底RGB色度;提高大鼠SBP,DBP,LVSP和±dp/dt max,改善心功能;可减轻梗死区心肌细胞萎缩,减小细胞间隙,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肌丝溶解;降香、交趾水提物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GOT,CK和CK-MB及血浆中sEPCR和vWF的含量,可减轻心肌和内皮损伤,提高血浆NO浓度,改善内皮功能;降香、交趾水提物可显著增加梗死边界及远端区微血血管面积和密度;降低梗死边界和远端区微血管空隙度及血流阻力,可显著增加梗死边界CD31的表达;可增加促血管生成因子b-FGF,PDGF-B,Angpt-2,VEGF和VEGFR2 mRNA的表达。结论降香、交趾水提物均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功能及微血管障碍,可能是通过促进冠脉微血管再生发挥作用,说明降香和交趾黄檀在心肌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前冠脉结扎 心肌损伤 冠脉微循环障碍 微血管再生 交趾黄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丽霞 王捷 杜凤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5例。其中25例除外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5例。其中25例除外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组。所有入选者在行冠脉造影检查前行前降支供血相关室壁节段(即左室前壁、前间隔)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峰速度(VA)以及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VE/VA)等速度指标,并分别比较结果。结果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大部分前降支供血节段心肌的VS、VE和VE/VA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逐渐下降。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VS判断前降支中重度狭窄的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前壁基底段,以VS≤7.5cm/s为诊断标准,诊断准确性较高,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7%;在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cm/s作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2%,诊断的准确性也高。结论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同时建议,在前壁、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cm/s作为前降支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性病变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左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光纤氧测量系统的应用和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宜全 谭芳慧 张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常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的方法建立 [1-3] ,而结扎是成模的关键,其确定方法以往文献报道均通过肉眼观察和心电图分析,本实验应用光纤氧...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常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的方法建立 [1-3] ,而结扎是成模的关键,其确定方法以往文献报道均通过肉眼观察和心电图分析,本实验应用光纤氧测量系统,并在术后用B超和HE染色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氧测量系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B超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早期心肌梗死的肌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季生 姚申 +2 位作者 应爱娣 颜召文 佘伟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9-51,F002,共4页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扩大呈带状、条状、片状;结扎lO-24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达全层,大部分属完全性缺染,与非梗死区分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肌红蛋白 早期心肌梗死 实验性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模型 大鼠心肌 PAP法 蛋白抗体 冠状血管 不完全性 非梗死区 心肌缺 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缺血再灌注促进心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璟 杭涛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17-20,共4页
目的:了解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葡萄糖转运体(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20 min后,于再灌注4 h、1、3和7天四个时相进行观察,用RT-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 目的:了解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葡萄糖转运体(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20 min后,于再灌注4 h、1、3和7天四个时相进行观察,用RT-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相对含量。结果: 心肌缺血20 min,再灌注4 h后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相对含量均达峰值,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GLUT1 mRNA含量在再灌注7天后仍有明显升高(P<0.01),GLUT4 mRNA含量从再灌注3天后开始下降,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暂缺血后再灌注可增强心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有利于加强心肌缺血时葡萄糖的利用,保护缺血心肌和改善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体 缺血再灌注 基因表达 短暂 GLUT4 GLUT1 RNA含量 凝胶成像分析 RT-PCR 缺血后再灌注 mRNA表达 相对含量 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间 表达变化 完全闭塞 左前 冠状动脉 系统检测 心肌功能 缺血心肌 对照组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日太 朱洪生 +3 位作者 连锋 郑家豪 黄钢 刘建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477,524,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5-aza)转化。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经LAD和梗死区注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液。3周和6周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目的研究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梗死区心肌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5-aza)转化。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经LAD和梗死区注射MSCs;对照组注射培养液。3周和6周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显像检查。结果SPECT显像,对照组心肌有明显的充盈缺损;实验组细胞移植3周后在梗死区内有岛状的灌注显像区,6周后这些区域相互之间以及与正常心肌之间发生融合。心肌灌注显像,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SC移植可再生心肌组织和血管。经LAD注射结合多点局部注射的方法可使移植细胞均匀分布于整个心梗区,促进再生的心肌组织与宿主心肌组织之间产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 心肌再生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SPECT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组织 MSCs 5-氮胞苷 梗死区 对照组 血管再生 体外分离 左前 冠状动脉 显像检查 充盈缺损 正常心肌 SC移植 均匀分布 移植细胞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期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μ1-阿片受体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建忠 郭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期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μ1阿片受体mRNA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以探讨μ1阿片受体在丘脑束旁核痛觉整合和调制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60~280g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大组对照组,即非冠状动脉扎闭(noncor...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期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μ1阿片受体mRNA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以探讨μ1阿片受体在丘脑束旁核痛觉整合和调制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60~280g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大组对照组,即非冠状动脉扎闭(noncoronaryarteryocclusion、C组)组和扎闭冠脉(coronaryarteryocclusion,CAO组)组。每组又分为T1(CAO1h)、T2(CAO3h)、T3(CAO6h)三个时点。对照组仅在开胸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予结扎;CAO各组则扎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在预定的时点处死动物,取含有大鼠丘脑束旁核的脑片行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检测采用IDA2000数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AO后1h、3h、6h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μ1阿片受体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各时点明显增强(P<0.05),对照组各时点表达无明显差异,而CAO组则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表达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CAO后6h表达最强(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可诱发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μ1阿片受体mRNA表达增强,μ1阿片受体参与急性心肌缺血伤害性刺激在丘脑束旁核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mRNA 核神经元 缺血期 表达变化 artery 急性心肌缺血 丘脑束旁核 图像分析系统 阿片受体 左前 冠状动脉 CAO 半定量分析 伤害性刺激 对照组 不同时间 SD大鼠 原位杂交 缺血时间 表达增强 时点 开胸后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患者心电图de Winter ST-T改变一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昌榕 蒋桔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9-809,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胸闷、黑矇6小时余"入院。患者于2018-04-17下午17:00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出汗、黑矇、乏力等不适,无意识丧失、头疼、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症状,持续...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胸闷、黑矇6小时余"入院。患者于2018-04-17下午17:00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出汗、黑矇、乏力等不适,无意识丧失、头疼、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急诊。患者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6℃,脉搏5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85/54 mmHg(1 mmHg=0.133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DE WINTER ST-T 心肌梗死 ST 左前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