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日龄乳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及标准化评估
1
作者 郝琰琰 布威麦热姆·热杰普 +6 位作者 向晨莹 韩国玲 刘维静 刘俊 聂宇 廉虹 王玉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3,共8页
目的优化新生1 d乳鼠急性心肌梗死手术细节,建立稳定的模型并进行标准化评估。方法出生1日龄(postnatal 1 day,P1)CD1小鼠实施三组手术操作:第一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结扎(左心耳缘下方1 mm,宽度为1 mm,... 目的优化新生1 d乳鼠急性心肌梗死手术细节,建立稳定的模型并进行标准化评估。方法出生1日龄(postnatal 1 day,P1)CD1小鼠实施三组手术操作:第一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结扎(左心耳缘下方1 mm,宽度为1 mm,结扎深度<0.5 mm)为标准深度结扎组(standard myocardial infarction,SMI);第二组,LAD结扎位置和宽度不变,结扎深度>0.5 mm为深度结扎组(deep MI,DMI);第三组,只开胸不进行LAD结扎组为假手术组(Sham)。通过TTC、伊文思蓝-TTC染色明确LAD结扎是否成功;术后3、7、14、21、28 d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P1小鼠LAD结扎的心肌组织损伤、纤维化和再生程度;术后28 d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首先详细描述了P1乳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过程,通过实现LAD暴露、结扎、术后护理等过程提供了一种稳定再生和高存活率的MI程序。术后1 d通过TTC、伊文思蓝-TTC染色确定了SMI模型结扎成功,术后28 d超声心动图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LVEF、LVFS、LVIDd和LVIDs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心脏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7、14、21、28 d Masson染色发现,SMI组心脏组织纤维化面积分别为15.67%、3.34%、2.99%、2.73%、1.11%,说明术后28 d心肌梗死面积几乎完全恢复;DMI组与SMI组相比,小鼠存活率降低了35.71%(SMI为85.71%,DMI为50%),术后28 d超声结果显示,LVEF、LVFS分别降低了(17.25±6.03)%、(11.37±4.06)%,LVIDd、LVIDs分别升高(0.46±0.15)%、(0.69±0.20)%(P<0.05),纤维化面积DMI组为SMI组6倍,说明>0.5 mm的深度结扎,心脏无法实现术后28 d的完全再生修复。结论本研究详细描述了1日龄小鼠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过程,通过TTC、伊文思蓝-TTC染色、心脏超声,Masson染色方法评估了术后不同时间点心脏梗死面积、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纤维化程度;同时明确>0.5 mm的深度结扎,心脏无法实现术后28 d的完全修复;本研究为建立稳定可靠的1日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及手术评估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模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光纤氧测量系统的应用和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宜全 谭芳慧 张贵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常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的方法建立 [1-3] ,而结扎是成模的关键,其确定方法以往文献报道均通过肉眼观察和心电图分析,本实验应用光纤氧...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常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的方法建立 [1-3] ,而结扎是成模的关键,其确定方法以往文献报道均通过肉眼观察和心电图分析,本实验应用光纤氧测量系统,并在术后用B超和HE染色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氧测量系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B超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