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支架实时精显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支架内再狭窄风险的影响 |
胡波
殷音
张英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
朱晨玉江
吕湛
朱法胜
王勇
黄永培
王天杰
杨伟宪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7
|
|
|
3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或复发心肌梗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柏晓玲
江雪
逄锦
杨曾桢
韦清
|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4
|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疗法 |
罗陆一
|
《中医药学刊》
|
2005 |
12
|
|
|
5
|
术前氧化应激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
吴慧颖
邵芳
邢文露
刘洋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
郭晓冬
张海云
孙秋愿
方居正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清CTRP12水平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0
|
|
|
8
|
微小RNA-155和微小RNA-92a及微小RNA-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探讨 |
刘建花
李世勋
张伟强
杨树涵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 |
任毅
陈可冀
阮新民
吴焕林
欧爱华
王云飞
江巍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10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复查支架再狭窄结果分析 |
金琴花
王禹
盖鲁粤
杨庭树
刘宏斌
陈练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11
|
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 |
于洪伟
刘奇峰
王玉亭
江珊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12
|
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
洪承吕
胡开宇
杨德业
张怀勤
黄伟剑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3
|
系统科学方法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研究 |
李妍
郭照江
贾国良
|
《医学与哲学》
|
2002 |
2
|
|
|
14
|
冠状循环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浓度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
于海初
孙桂霞
蔡尚郎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5
|
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R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
王志强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3 |
3
|
|
|
16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患者 |
万峰
陈彧
陈生龙
江龙
徐东
王新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7
|
内皮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研究概况 |
王占武
庄庭怡
毛静远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7 |
0 |
|
|
18
|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
姚青海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9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因素 |
潘春仰
邱建平
陆林
张奇
张瑞岩
沈卫峰
|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7
|
|
|
20
|
卡维地洛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作用 |
李莲婷
宋开友
|
《中国心血管杂志》
|
2005 |
1
|
|